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02T06:04:13.264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20期作者:刘秀娟

[导读]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

刘秀娟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金中学实验学校广东河源 517400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而作业设计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肩负着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责任。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成效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不知不觉间,教师所惯用的“一刀切”作业设计模式在无形中埋没了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那么在新背景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分层作业,遵循因材施教理念,充分发挥作业的效能优势。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完善。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关联的知识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记忆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还要注重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课上课下的有机结合,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考虑到原有的作业设计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教师应重新变换思路,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发挥作业的最大作用和价值。

一、对作业主体进行分层

对作业主体——学生——进行分层是确保作业分层设计成效的基础条件。因为初中数学教学本身的难度较大,学生受自身能力水平、知识储备、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对实际教学表现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自然而然,学生会在数学学习中存在鲜明的差异性[1]。因此,在分层作业设计前,教师要先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考量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表现,对作业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

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和B两组,针对基础扎实、理解能力较好且对数学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A组,针对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且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划分到B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度、态度反馈等,并辅以考查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科基础、自学能力,以此为根据,对主体层次的划分进行优化。同时,教师要保证主体分层的动态化,根据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及时进行层次调整,以此保证层次划分的合理性,为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

二、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要注重作业难度的划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还能够保证学生的作业完成度[2]。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数学作业的效能优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把握其难度划分,确保其中包含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应用等不同难度的题型,并辅以精简而巧妙的形式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提升。

针对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在基础的题型上增加对各方面应用能力的检验,以此锻炼学生的学习和迁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提升此层次学生对复杂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针对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基于教学大纲,以巩固基础为主,确保学生熟记各类公式定理,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对新知进行巩固,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帮助学生熟记定理的具体内容与公式,并要求学生根据定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

在对作业主体和难度进行分层后,教师就可以将作业分层设计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联系教学内容与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作业内容,确保所设计的内容既可以满足基础扎实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缓解基础薄弱的学生的作业压力,让两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作业获得相应的进步和提升,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3]。

例如,在教授“平方根”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针对A组的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要突出其典型性和针对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针对B组的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可以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为主,旨在于加强学生对平方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为了避免作业分层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由此产生不必要的想法,教师在具体分层时做到心中有数就好,没有必要直接了当的告诉学生分层以及自己所在的层次的相关事宜。进一步而言,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主张弹性化的布置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行选择;为了避免个别学生偷奸耍滑只完成基础作业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积分制度,鼓励学生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学习、通关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进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四、对作业评价进行分层

作业是教师把握学生对新授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渠道,同时,其也是考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为作业以及教学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过去,作业评价多是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展开的,对和错几乎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可想而知,这一单一评价方式所反映的内容十分有限,很难呈现出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水平、情感态度等众多情况[4]。从长远的角度分析,缺乏全面性的评价会限制作业本身功能、作用的发挥,进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继续渗透“分层”的理念和做法,通过层次化、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提高作业评价的个性化与目的性,从而确保作业评价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一方面这是对学生学习和成绩的肯定,另一方面,其查缺补漏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指明方向。所以,在对分层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也应尽可能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全面考量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情况,分别进行作业评价,从而有效规避“一刀切”的情况。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课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别为基础性作业和选择性作业,前者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后者要求学生选择性完成,那么在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进行评价时,教师也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评价。针对A层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其完成基础性题目和选择性题目,在评价时除了要顾及作业的准确度,还要评估其完成速度、完成质量,以及书写是否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