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试题2及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为了加快高速公路的通行,许多省市的ETC 联网正式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假设减速带离收费岛口的距离为50m ,收费岛总长度为40m ,如图所示,汽车以大小为72km/h 的速度经过减速带后,需要在收费中心线前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36km/h ,然后匀速通过中心线即可完成缴费,匀速过中心线10m 后再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匀加速至72km/h ,然后正常行驶。
下列关于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 A解析:A根据题述,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v 12 - v 02= 2ax 1,v 1= at代入数据有a = 2.5m/s 2,t = 4s则经过4s 汽车速度减小到36km/h = 10m/s ,然后匀速运动到中心线缴费,汽车从开始匀速运动到通过中心线10m 后所用的时间为t 2= 1xv = 2s 随后汽车开始匀加速,由于加速度大小相同,并加速到v 0= 20m/s ,由逆向思维法可知,加速时间为t 3 = 4s ,然后正常行驶。
故选A 。
2.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 =5s 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 远处C .分析知t =15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 .分析知t =30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B 解析:BA .甲加速时加速度为22120=m/s 2.4m/s 5v a t ∆-==∆甲甲甲乙加速时加速度为22120=m/s 1.2m/s 155v a t ∆-==∆-乙乙乙 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错误;B .已知它们在t =5s 时相遇,因此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的距离即为甲车0~5s 内的位移,则012=5m=30m 2x x =⨯甲 B 正确;C .0~15s 甲车的位移为10+15=12m=150m 2x ⨯甲 0~15s 乙车的位移为12=(155)m=60m 2x ⨯-乙 t =15s 时甲车与乙车的距离为0--60m x x x x ∆==甲乙故此时甲乙没有再次相遇,C 错误; D .0~30s 甲车的位移为25+30=12m=330m 2x ⨯甲 0~30s 乙车的位移为21= 1.2(305)m=375m 2x ⨯⨯-乙t =30s 时甲车与乙车的距离为0+-75m x x x x ∆==乙甲故此时甲乙没有再次相遇,D 错误; 故选B 。
2018版物理必修一文档: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越来越小B .加速度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C .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 .速率随时间有可能增大 答案 B解析 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A 错;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同向时加速,反向时减速,B 对;单方向减速的过程中位移越来越大,C 错;单方向匀减速到零之前速率越来越小, D 错.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 =24t -1.5t 2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 .1.5 s B .8 s C .16 s D .24 s 答案 B3.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甲、乙可能在空中相撞B .甲、乙落地时的速度相等C .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C解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甲、乙不可能在空中相撞,选项A 错误,C 正确;根据v 2=2gh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gh ,故两物体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选项B 错误;由平均速度v =0+v 2=v2知两物体平均速度也不相等,选项D 错误. 4.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 /s 匀减速至零,用时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距离不得超过5.9 m ,那么对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距离的计算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拖行距离为8 m ,符合规定B .拖行距离为8 m ,不符合规定C .拖行距离为4 m ,符合规定D .拖行距离为4 m ,不符合规定 答案 C5.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 m B .56.25 m C .75 m D .150 m 答案 B解析 先判断汽车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由v =v 0+at 知:t =7.5 s .因此汽车刹车后 10 s 内的位移大小等于7.5 s 内的位移大小,x =12×2×7.52 m =56.25 m .B 正确.6.甲、乙两车一前一后相距x =4 m ,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2A .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 .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 .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D .两车相遇一次 答案 C7.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后立即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A .位移B .时间C .加速度D .平均速度 答案 C解析 汽车加速阶段加速度为a ,减速阶段加速度为-a ,故加速度不同;加速阶段v 1=0+v2,减速阶段v 2=v +02,故两段平均速度相同;由v =at 1=at 2得t 1=t 2;由x =v t 得,x 1=x 2,故选C.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 )图3A .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它的初速度为20 m/sC .加速度为10 m/s 2D .前20 s 内的位移为600 m 答案 A解析 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 正确;t =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由题图知,初速度为30 m/s ,选项B 错误;加速度a =0-30 m/s30 s=-1 m/s 2,选项C 错误;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则前20 s 内的位移x =30+102×20 m =400 m ,选项D 错误.9.在军事学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到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4A .0~t 1,v =v 12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答案 AD解析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v =xt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有v =v 1+v 22,所以0~t 1时间内,v =v 12,选项A 正确;t 1~t 2时间内,若物体的速度是沿直线由v 1均匀减小到v 2的话,平均速度则是v =v 1+v 22,但实际的位移x (对应的v -t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小于匀减速情况下的位移,所以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1+v 22,选项B 、C 错误,D 正确.10.如图5所示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 -t 图线,已知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图5A .A 、B 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 B .3 s 内物体A 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 的大C .A 、B 两物体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t =1 s 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答案 CD解析 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 s 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 错误;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 s 内B 的位移大于A 的位移,则B 的平均速度大于A 的平均速度,故B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在减速阶段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a A =-2 m /s 2,a B =-1 m/s 2,故a A ∶a B =2∶1,故C 正确;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1~3 s 内A 、B 两物体位移相等,且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所以t =1 s 时,两物体相遇,选项D 正确. 11.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BC解析 A 、B 选项中的左图表明0~3 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位移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 Δt =2 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 s 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v =ΔxΔt=2 m/s ,a =0,C 对,D 错.12.竖直的墙壁上AE 被分成四段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6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6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 ∶vC ∶vD ∶vE =1∶2∶3∶2B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C -v B =vD -v C =vE -v D 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v =v B D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v =v C 答案 AC 解析 由t =2hg,物体到达B 、C 、D 、E 的时间之比为t B ∶t C ∶t D ∶t E =1∶2∶3∶2,根据v =gt ,得v B ∶v C ∶v D ∶v E =1∶2∶3∶2,A 正确,B 错误;显然v B =v E 2,而v =0+v E2,所以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v =v B ,C 正确,D 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6分)某同学用图7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 Hz)图7(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A .释放纸带B .打开打点计时器(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 如下表所示:答案 (1)BA (2)左 (3)9.72 m/s 2解析 (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 、A. (2)纸带与重物相连的那端最先打点,故点的分布比较密集些,所以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我们用逐差法来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 a =[(42.10-19.30)-19.30]×10-2(3×0.02)2m /s 2≈9.72 m/s 2. 14.(6分)如图8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 的挡光片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 .图8(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为Δt 1和Δt 2,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A .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 .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 .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答案 (1)b 22d [1(Δt 2)2-1(Δt 1)2] (2)BC 解析 (1)两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 A =b Δt 1v B =bΔt 2.根据v B 2-v A 2=2ad ,得:a =b 22d [1(Δt 2)2-1(Δt 1)2]. (2)本实验测速度的原理是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即宽度越小,误差越小;另外,两挡光片间距越大,误差越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为50 m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1)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 (2)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 (3)物体落地前最后1 s 的初速度. 答案 (1)125 m (2)5 s (3)40 m/s解析 (1)由v 2=2gh 得:h =v 22g =5022×10m =125 m(2)由v =gt 得:t =v g =5010s =5 s(3)最后1 s 的初速度即开始下落4 s 后的末速度 v ′=gt ′=10×4 m /s =40 m/s.16.(10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 m/s ,取g =10 m/s 2.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305 m (2)9.85 s解析 (1)设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 1,则此时速度为v 1,有v 12=2gh 1① 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时满足:v 22-v 12=2ah 2② 式中v 2=5 m/s ,a =-14.3 m/s 2,h 2=125 m 联立①②解得h 1=180 m ③所以总高度为H =h 1+h 2=(180+125) m =305 m ④ (2)设第一过程经过的时间是t 1,有h 1=12gt 12⑤第二过程经过的时间是t 2=v 2-v 1a =5-60-14.3 s ≈3.85 s ⑥所以总时间为t =t 1+t 2=9.85 s ⑦17.(10分)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9所示.试计算:图9(1)从乙车开始运动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 (2)相遇处距出发点多远? (3)相遇前两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答案 (1)4.83 s (2)17.5 m (3)3 m解析 从图象知两车初速度是v 0=0,加速度分别为a 1=Δv 1Δt 1=34 m/s 2,a 2=Δv 2Δt 2=32 m/s 2,做匀加速运动.(1)两车相遇时位移相等,设乙车运动t 时间后两车相遇,则甲、乙两位移为s 1=12a 1(t +2 s)2,s 2=12a 2t 2,由于s 1=s 2,所以12a 1(t +2 s)2=12a 2t 2,代入数据解得t ′=(2-22) s(舍去),t =(2+22) s ≈4.83 s. (2)相遇点离出发点的距离 s 2=12a 2t 2=12×32×4.832 m ≈17.5 m.(3)由图可知甲车行驶t 4=4 s 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距离最大,Δs =s 甲-s 乙=12×3×4 m-12×3×2 m =3 m. 18.(12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 m 处有一安全车以10 m /s 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 m/s 2的加速度追赶. (1)求赛车出发3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3)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少米?(4)当赛车刚好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 答案 (1)6 m/s (2)20 s (3)225 m (4)20 s解析 (1)赛车在3 s 末的速度v =at 3=2×3 m /s =6 m/s. (2)赛车追上安全车时有v 0t +s =12at 2,代入数据解得t =20 s ;(3)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t ′=v 0a =102 s =5 s ,则相距的最远距离Δx =v 0t ′+s -12at ′2=(10×5+200-12×2×52) m =225 m. (4)两车相遇时赛车的速度v 1=at =40 m/s ,赛车减速到静止所用的时间t 1=v 1a ′=404s =10 s ,赛车减速到静止前进的距离x max =v 212a ′=200 m ,相同的时间内安全车前进的距离x =v 0t 1=100 m<x max ,所以赛车停止后安全车与赛车再次相遇,所用时间t 2=x max v 0=20010s =20 s.。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3H所用的时间为t1,第三个3H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t满足()A.1<21tt<2 B.2<21tt<3C.3<21tt<4 D.4<21tt<5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物体的加速度是0.4m/s2B.前3s内的位移是6mC.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3s末的速度是4m/s3.一质点以某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停止运动。
若质点在这2.5s内开始运动的第1秒内的位移为x1,第2秒内的位移为x2,则x1:x2为()A.2:1B.3:1C.5:3D.6:5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前 4s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和14m。
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40m B.48m C.50m D.150m6.一辆摩托车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5s时间经过甲、乙两个标记位置,已知甲、乙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乙时的速度为16m/s,则()A .车从出发到乙位置所用时间为10sB .车的加速度为25m/s 3C .经过甲位置时速度为5m/sD .从出发点到甲位置的距离是40m7.一辆汽车以速度v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正前方距车x 处,有另一辆汽车以速度2v匀速运动,于是他立即刹车(不考虑反应时间),为使两车不相撞,则刹车的加速度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24v a x >B .24v a x <C .28v a x>D .28v a x<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 -t 和乙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乙均在3s 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 .0~2s 内与4s~6s 内,甲的速度等大反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反向D .6s 内甲的路程为16m ,乙的路程为12m9.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
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2节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不变,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____________.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其中若v0=0,则公式变为________;若加速度a=0,则公式变为________,表示物体做的是__________直线运动.3.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进行计算时,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为______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为______值.4.图1(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________的直线,如图1所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的直线,如图2所示a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图2(3)v-t图线的倾斜程度,即________表示物体的加速度.5.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接到任务,需加速前进,其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汽车加速4 s,其速度为多大?加速5 s后呢?【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越大,加速度越大2.某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 m/s 2,那么在任意1 s 内( ) A .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6倍B .此物体任意1 s 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0.6 m/sC .此物体在每1 s 内的速度变化为0.6 m/sD .此物体在任意1 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6 m/s 知识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 )A .一定为3 m/sB .一定为1 m/sC .可能为1 m/sD .不可能为1 m/s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知识点三 v -t 图象的应用 5.图3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前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 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②2~5 s 内物体静止③前2 s 和后3 s 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 m/s④前2 s 的加速度是2.5 m/s 2,后3 s 的加速度是-53m/s 2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4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方法技巧练】一、利用v—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的技巧7.图5如图5所示,请回答:(1)图线①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2)①物体3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3)②物体5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有何关系?(4)①②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5)两图象的交点A的意义.二、汽车刹车类问题的分析方法8.汽车以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刹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减为多少?(3)若汽车刹车以3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为多少?1.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2.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速率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5 s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的速度为()A.2 m/s B.10 m/sC.2.5 m/s D.5 m/s5.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 m/s,加速度是1 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 m/s,加速度是6 m/s2;物体丙的速度是-4 m/s,加速度是2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A点,物体甲最快,乙最慢B.通过A点前1 s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C.通过A点后1 s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一小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下图所示的速率—时间图象中可以反映小球这一运动过程的是()7.图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6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题号1234567答案且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经过4 s两者的速度均达到8 m/s,则两者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大?两者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大?9.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6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10.如图7所示,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所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图711.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54 km/h,又需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就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前预习练1.加速度一条倾斜的直线2.v=v0+at v=at v=v0匀速3.初速度v0(或运动)正负4.(1)时间轴(2)倾斜(3)斜率5.AD[各选项表示的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A、D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C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6.22 m/s25 m/s课堂探究练1.B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但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A 错;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B、D对,C错.]2.C[因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知加速度为0.6 m/s2,主要涉及对速度公式的理解:①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②v=v0+at是矢量式.匀加速直线运动a=0.6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a=-0.6 m/s2.]3.C4.5 m/s 2.5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图示中AB 为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AB 段的末速度,也为CD 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 B =v 0+at =5 m /s ,v C =v B =5 m /s ,由v =v 0+at 应用于CD 段 (v D =0)得:a ′=v D -v C t =0-52m /s 2=-2.5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点评 1.多运动过程问题要划分不同的运动阶段,并搞清楚各运动过程之间的联系. 2.选取一个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 =v 0+at 由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5.C 6.C [甲以2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1=2 m /s 2,2~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1 m /s 2.t 1=1 s 和t 2=4 s 二者只是速度相同,未相遇.2~6 s 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 分析图象应从轴、点、线、面积、斜率等几个方面着手.轴是指看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是x -t 图象还是v -t 图象.点是指看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或者是图线的折点.线是看图的形状,是直线还是曲线,通过图线的形状判断两物理量的关系,还要通过面积和斜率看图象所表达的含义. 7.见解析解析 (1)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①物体3 s 内速度的改变量Δv =9 m /s -0=9 m /s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②物体5 s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0-9) m /s =-9 m /s ,负号表示速度改变量与速度方向相反.(4)①物体的加速度a 1=Δv Δt =9 m /s 3 s =3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②物体的加速度a 2=Δv ′Δt ′=-9 m /s 5 s =-1.8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5)图象的交点A 表示两物体在2 s 时的速度相同.方法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向上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物体加速,斜率为负表示物体减速,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 8.(1)17 m /s (2)5 m /s (3)0解析 (1)初速度v 0=40 km /h ≈11 m /s , 加速度a =0.6 m /s 2,时间t =10 s .10 s 后的速度为v =v 0+at =11 m /s +0.6×10 m /s =17 m /s .(2)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 1=v 0a 1=110.6s >10 s ,则v 1=v 0-at =11 m /s -0.6×10 m /s =5 m /s .(3)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 2=v 0a 2=113s <10 s ,所以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方法总结 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必须考虑减速为零后能否返回,若此后物体停止不动,则此后任一时刻速度均为零,不能用公式v =v 0+at 来求速度.②处理“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刹车所用的时间t 0.若题目所给时间t<t 0,则用v =v 0+at 求t 秒末的速度;若题目所给时间t>t 0,则t 秒末的速度为零. 课后巩固练 1.D 2.ABD3.B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 正确.]4.D [根据v =v 0+at ,v 0=v -at =15 m /s -2×5 m /s =5 m /s ,D 正确.]5.ABC [通过A 点时甲的速度为6 m /s 最大,乙的速度为2 m /s 最小,所以A 对.通过A 点前1 s 时,丙的速度为-6 m /s ,甲为5 m /s ,乙为-4 m /s ,所以B 对.通过A 点后1 s 时,v 甲=7 m /s ,v 乙=8 m /s ,v 丙=-2 m /s ,所以C 对.]6.C [小球先做匀加速运动,速率均匀增大,后做匀减速运动,速率均匀减小,故能够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图象C .]7.AC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质点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方向相反,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个质点的速度在t 1时刻相同,故A 、C 正确,B 、D 错.] 8.见解析解析 对甲、乙两物体分别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有v =v 甲+a 甲t ,v =v 乙-a 乙t ,又v 乙=2.5v 甲,a 甲=2a 乙,由以上四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甲=v 2=82m /s =4 m /s ,v 乙=2.5 v 甲=2.5×4 m /s =10 m /s ;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甲=v -v 甲t =8-44 m /s 2=1 m /s 2,a 乙=12a 甲=12×1 m /s 2=0.5 m /s 2.9.(1)12 m /s (2)-1 m /s 2解析 (1)匀速行驶的速度即为匀加速6 s 时的速度 v 2=v 1=a 1t 1=2×6 m /s =12 m /s .(2)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 =v 0+at 得a 2=0-1212 m /s 2=-1 m /s 2.10.4.0 s解析 飞机在跑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当有最大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时,起飞所需时间最短,故有v =v 0+at ,t =v -v 0a =50-305.0s =4.0 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应有4.0 s 的加速时间. 11.15 s12.(1)-1 m /s 2 2 m /s 2 (2)8 m /s 6 m /s 解析(1)卡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设卡车从A 点开始减速,则v A =10 m /s ,用t 1时间到达B 点,从B 点又开始加速,用时间t 2到达C 点,则v B =2 m /s ,v C =10 m /s ,且t 2=12t 1,t 1+t 2=12 s ,可得t 1=8 s ,t 2=4 s .由v =v 0+at 得,在AB 段,v B =v A +a 1t 1,① 在BC 段,v C =v B +a 2t 2,②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a 1=-1 m /s 2,a 2=2 m /s 2 (2)2 s 末的速度为v 1=v A +a 1t =10 m /s -1×2 m /s =8 m /s , 10 s 末的速度为v 2=v B +a 2t ′=2 m /s +2×(10-8) m /s =6 m /s .。
【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A 、B 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汽车均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 .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C .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相距最近,且速度相同D .汽车A 在0t ~30t 与汽车B 在50t ~60t 时间内的图线斜率相同,故两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大小为0x t B解析:BA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两汽车都是先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沿x 轴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C .由图可知,在t t =0时刻相,两图象纵坐标相距最远,故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由于图象斜率不同,则速度不同,故B 正确,C 错误; D .—x t 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并非表示加速度,由于两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D 错误。
故选B 。
2.以1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12.5 m B .2mC .10 mD .0.5 m D解析:D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即可求解。
36km/h=10m/s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0010s 2.5s 4v t a === 刹车后第3s 内的位移,等于停止前0.5s 内的位移221140.5m 0.5m 22x at ==⨯⨯= 故选D 。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20m 的位移,第一段用时4s ,第二段用时2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4m/s 9 B .216m/s 9 C .24m/s 3D .25m/s 3D解析:D由平均速度公式得2020324a =+⨯ 解得25m/s 3a =,D 正确,ABC 错误。
2018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试题(含解析)
第二章5 6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1.(浙江省杭州五县七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
如果三尺为1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略空气阻力)导学号1321411(B)A.100m/s B.140m/sC.200m/s D.300m/s解析:下落高度h=1000m,由v2=2gh得v=140m/s,B项正确。
2.在大枣红了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正在大枣树下用石块投向枣树,若某个小朋友从看到石块击中枣树树枝到听到大枣的落地声最少需要0.7s,估算一下这棵枣树的高度至少是导学号1321411 (B)A.1.5m B.2.5mC.5m D.7m解析:红枣从树枝上脱落可认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t=0.7s,根据h=12gt2,h≈2.5m,所以树高至少2.5m,选项B正确。
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1321411(AC)A.其中的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解析: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不能直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而是采取通过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然后外推的方法得到的,选项BD 错误,选项AC 正确。
4.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导学号 1321411( BC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 =gt ,可知t =0时v =0,且v 与t 成正比,故A 错误,B 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列图,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路程tO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那么,在任1秒内()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m/s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经过2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那么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m/s,与初速度同向B.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C.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加速度大小为10m/s2,平均速度为10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4.以v=1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6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那么刹车后()A.3s内的位移是12m B.3s内的位移是9mC.1s末速度的大小是6m/s D.3s末速度的大小是6m/s5.一个物体以v0=16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那么()A.1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B.3s末的速度为零C.2s内的位移大小是16m D.3s内的位移大小是12m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 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vv v vOtOtOOttA B C D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v 0,假设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 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在刹车过程 中所行的距离为 s ,假设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那么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 少为( )A .s B .2sC .3D .4ss8.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质点代替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应用的是微元法B.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极限分析法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2.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请根据该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C.物体第3 s初的速度为零 D.物体先加速后减速3.下图中的4个图象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D.4.如图所示,小球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滚下X1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的关系为(小球从斜面上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A. B. C. D.5.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在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B.返回到A点的速率C.自由下落秒时小球的速率为 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6.一个椰子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从椰树上自由掉落,如果知道其落地时间为1.3秒,则这棵椰树的高度大约为:()A.5m B.8m C.13m D.16m7.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4 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 s内物体一直做直线运动C.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时方向改变 D.4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8.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s-t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tan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10.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C.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D.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11.一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位移为16m,则()A.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B.4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4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 D.第2s内的位移为6m12.长为5 m的竖直杆的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上沿5 m,若这隧道长也是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杆能自由穿过隧道,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取g=10m/s2)( ) A.(3-1)s B.3s C.(3+1)s D.(2+1)s13.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至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 B.a v n 2202 C.a v n 2)1(20-D.a v n 2)1(20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1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______s.(g取10 m/s2)1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等于______.三、实验题(10分)16.(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17.(6分)在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0分)18.(8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18.(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 cm ,s BC =20 cm ,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s CD =?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参考答案 1.B 2.A 3.B4. C 由v t 2-v 02=2a s ,知:v 2=2as 1,4v 2-v 2=2as 2,s 1∶s 2=1∶35.D6.A7.A8.D9.A 10.B11.38s 12. 5 m/s -2.5 m/s 213.违章解析:由于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20t v v v +=,又因为s =v t 所以9=200+v ×1.5解得v 0=12 m/s=43.2 km/h >40 km/h ,此车违章.14.115.4H 16.解析: 方法A 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 实际上也是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v -t 图象,才能充分利用各次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故C 方法正确.B 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的分度可以任意选取,根据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做出倾角不同的图象.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只有在同一坐标系中,才能通过比较倾斜程度的方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但不能用tan α计算加速度.17.解析: 1.0103031-⨯==T s v m/s=0.3 m/s 因为s 4-s 1=3aT 2,所以a =32214101.0330483-⨯⨯-=-T s s m/s 2=0.6 m/s 2 18.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 1=v A T +21aT 2 s 2=[v A ·2T +21a (2T )2]-(v A T +21aT 2) 将s 1=24 m,s 2=64 m,T =4 s 代入两式求得21所以a =2.5 m/s 2,再代入s 1=v A T +21aT 2可求得v A =1 m/s. 点评: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19解析:(1)由a =2ts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221.01520-=-t s s AB BC cm/s 2=500 cm/s 2=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v B =1.0220152⨯+=t s AC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 CD - s BC = s BC - s AB 所以s CD =2s BC -s AB =(40-15)cm=25 cm=0.25 m(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v A因为v B =v A +at v A =v B -at =1.75-5×0.1=1.25 m/s 所以A 球的运动时间t A =525.1=a v A s=0.25 s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答案】 (1)5 m/s 2;(2)1.75 m/s;(3)0.25 m;(4)2个。
(压轴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无风秋日,晚霞满天,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 的枝头自静止飘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 取10m/s 2)( )A .0.1sB .0.5sC .1sD .3s2.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A .1∶1B .1∶2C .1∶3D .1∶43.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A .48m x =,4m/s v =B .50m x =,0v =C .48m x =,0v =D .50m x =,4m/s v =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交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速度(m/s)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157.5 15.0 22.5 30.0 20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66.7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3.75m/sD .若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8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6.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质点代替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应用的是微元法B.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极限分析法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2.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请根据该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C.物体第3 s初的速度为零 D.物体先加速后减速3.下图中的4个图象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D.4.如图所示,小球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滚下X1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的关系为(小球从斜面上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A. B. C. D.5.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在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B.返回到A点的速率C.自由下落秒时小球的速率为 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6.一个椰子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从椰树上自由掉落,如果知道其落地时间为1.3秒,则这棵椰树的高度大约为:()A.5m B.8m C.13m D.16m7.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4 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 s内物体一直做直线运动C.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时方向改变 D.4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8.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s-t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tan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求出加速度10.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C.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D.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11.一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位移为16m,则()A.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B.4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4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 D.第2s内的位移为6m12.长为5 m的竖直杆的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上沿5 m,若这隧道长也是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杆能自由穿过隧道,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取g=10m/s2)( ) A.(3-1)s B.3s C.(3+1)s D.(2+1)s13.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至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2018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下列描述中哪个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B.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C. 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D. 加速度恒定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零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式为x=(10-0.1v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C.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D. 零时刻的初速度为10m/s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4s后速度大小变为12m/s。
在这4s内该物体的()A.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2m/s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m/s2C. 位移的大小可能为32mD. 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小于20m4.如图甲为位移传感器,图乙为相对应的木块下滑过程中的部分位移一时间(x-t)图象,若斜面倾角为θ=30°,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斜面足够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块在3s内发生位移16mB. 木块在t=1s时速度大小为2m/sC. 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5.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刹车后前2s的位移为24m,第3s的位移为6m,汽车在3s内没有停下来,则()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 汽车第4s内的位移为3mC. 汽车第5s内的位移为1mD.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刚好静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6.一物体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为4m/s,1s后的速度变为10m/s,在这1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A. 位移的大小等于4mB. 位移的大小等于7mC.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4m/s2D.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10m/s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位移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B. 物体第2秒内的位移为4mC. 物体在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8m/sD. 物体从静止开始通过32m的位移需要4s时间8.如图所示,是一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则可知( )A. 0~2 s与4~5 s内电梯速度方向相反B. 0~2 s比4~5 s内加速度大C. 2~4 s内电梯静止D. 0~5 s内电梯的位移为10.5 m9.某人不小心将手机从井口掉落,1.5s后看到手机砸击水面溅起浪花,若不计手机掉落时的初速度和人的判断所需的反应时间,则并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A. 2mB. 6mC. 11mD. 18m10.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第2个t s和第3个t 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A. 1:4:25B. 2:5:8C. 1:3:5D. 2:4:6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1.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B. 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C. 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D. 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12.物体从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A. 做匀加速运动时,v1>v2B. 做匀加速运动时,v1<v2C. 做匀减速运动时,v1>v2D. 做匀减速运动时,v1<v213.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 s,速度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长度为1 mB. 斜面长度为2 mC.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sD.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 m/s14.某质点在t=0时刻从原点出发,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秒内和第2秒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秒内和第2秒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所处的位置相同D. 质点离原点的距离在第2s末比在第6s末远15.将某物体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 路程为85 mB.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 m/sC. 位移大小为75 m,方向向上D. 平均速度大小为17 m/s,方向向上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6.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V.(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7.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速度为v1=12m/s,乙车的速度为v2=4 m/s,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a=1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18.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10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19.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0=2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AB之间的距离为L=10m,g取10m/s2,求工件从A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20.一物体从离地1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答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3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 m/s,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 7 sB. 8 sC. 2sD. 3+2s2.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C.D.3.以速度v0=20 m/s竖直上抛一小球,2 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问两球在离抛出点多高处相遇(g取10 m/s2)()A. 10 m处B. 15 m处C. 20 m处D.不会相遇4.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所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x2、x3、x4、,以下四位同学求得的加速度值误差最小的是 ()A.甲同学先算出a1=,a2=,a3=,再求平均值=B.乙同学先用平均速度求出第2点的速度v2=,再代入x3=v2(5T)+a(5T)2求得aC.丙同学直接代入a=D.丁同学直接代入a=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4.5 m/s2B.-4.5 m/s2C. 2.25 m/s2D.-2.25 m/s26.关于公式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公式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值的情况7.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就紧急制动,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止共用时t=10 s,前进了x=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A. 1.5 m/sB. 3 m/sC. 4 m/sD.无法确定9.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v=(2t+4)m/s,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0B.加速度为4 m/s2C.在3 s末,瞬时速度为10 m/s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一名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沿着一竖直滑杆向下滑行,他从滑杆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共12 m到达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那么该运动员()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C.加速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 m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4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 s1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 m/s,经过一段位移x后速度变为同向的4 m/s,则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A. 5 m/sB.由于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C. 4 m/sD.由于加速度a及位移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3小题)1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实验时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2)如果在步骤(1)后从左向右改变光电门的位置,然后重复步骤(1),并且每次都将滑块从同一位置释放,则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将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建立______________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来表示加速度.1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车头经过站台上的某人面前时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此人面前时速度为7 m/s,若此人站着一直未动,则车身中部(中点)经过此人面前时的速度是________.1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v=3-2t,此函数式中选定________(物理量)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刚开始做________运动.若此函数关系表示汽车刹车全过程,则汽车的初速度是________ m/s,加速度是________m/s2.该汽车刹车1 s冲出的距离是________m,刹车2 s的位移是________m.三、实验题(共1小题)16.(1)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_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原来工作电压的频率是50 Hz,如果用它来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 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四、计算题(共4小题)17.经检测,汽车A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紧急制动后4.0 s停下.现在汽车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 m处有一货车B正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因该路段只能通过一辆车,司机立即制动.关于能否发生撞车事故,某同学的解答过程是:“设汽车A制动后4.0 s的位移为x1,货车B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2,则:A车的位移x1=A t=40 m;B车的位移x2=B t=24 m;两车位移差为40 m-24 m=16 m<18 m,两车不相撞.”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定性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结果.18.有一根长9.8 m的细绳将A、B两个小球相连,在足够高处先后相隔0.6 s将A、B两个小球先后自由释放,求:(g取9.8 m/s2)(1)在B球释放后多长时间,连接A、B两球的细绳将被拉直?(2)此时小球A的速度和位移.19.一个物体的初速度为2 m/s,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求:(1)物体在第4秒末的速度;(2)物体在前4秒内的位移;(3)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4)物体的位移达32 m时所用的时间.20.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辆汽车在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为9 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1.5 s,根据以上材料判断出这辆车有没有违章超速?。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解析
阶段质量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A 基础达标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公式x =v 0t +12at 2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中a 一定取正值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 .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中a 取正值解析:只有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才会做加速运动,所以选项B 正确;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则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C 、D 正确;选项A 符合题意.答案:A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时,速度为v ;当速度为3v 时,位移是( )A .9xB .6xC .3xD .12x解析:由v 2-v 20=2ax得x =v 22a .当速度为3v 时,x ′=(3v )22a=9x .故选项A 正确.答案:A3.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 D .12g (T a -T b )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a2,从b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b 2,所以a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a =12g (T a 2)2=gT 2a 8,b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 b =12g (T b 2)2=gt 2b 8,故a 、b 之间的距离为h a -h b =18g (T 2a -T 2b ),故选A. 答案:A4.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 m/s 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 s 内与刹车5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1B .3∶4C .3∶1D .4∶3解析:汽车刹车后最终静止,应先求汽车运动的最长时间,由v =v 0+at 得t =v -v 0a=0-20-5s =4 s ,即刹车后汽车运动了4 s 就停下来了,5 s 内的位移即4 s 内的位移.因为x 2=v 0t 1+12at 21=20×2+12×(-5)×22 m =30 m ,x 5=x 4=20×4+12×(-5)×42m =40 m ,所以x 2∶x 5=3∶4,选项B 正确.答案:B5.一辆长为0.6 m 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时间间隔为2 s 的相机拍摄了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5 m/s 2B .1.5 m/s 2C .2.5 m/s 2D .以上没有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长度为1.20 cm ,而小车实际长度为0.6 m ,可得照片与实际的比例为1∶50;再根据题图读出两个相邻时间段内的照片位移分别是3.00 cm 、7.00 cm ,所以实际位移是1.5 m 、3.5 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Δx =aT 2,求得加速度a =ΔxT2=0.5 m/s 2.答案:A6.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t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v =v 0+v2B .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 v =xt 来求平均速度C .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 v =v 0+v2来求平均速度 D .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v =xt来求平均速度解析:v =x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v =v 0+v 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 、B 、D 正确.答案:ABD7.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2 m ,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B .物体第1 s 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 .物体第2 s 内的位移为4 mD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 m/s 2解析:由平均速度公式v =x t 知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2 m 1 s =2 m/s ,选项A 正确;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0+v2知,第1 s 末的瞬时速度v =2v -v 0=2×2 m/s -0=4 m/s ,选项B 错误;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12at 2得加速度a=2x t 2=2×2 m 1 s 2=4 m/s 2,选项D 正确;第2 s 内的位移x 2=12at 22-12at 21=12×4 m/s 2×(2 s)2-12×4 m/s 2×(1 s)2=8 m -2 m =6 m ,选项C 错误.答案:AD8.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 s 内的加速度等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0~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选项A 正确;0~2 s 内的位移为图线下方对应的“面积”,x =3 m ,选项B 正确;由v -t 图象斜率等于加速度知,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0~1 s 内的速度与2~4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答案:AB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9.(10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频率是50 Hz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则由图中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cm.(小数点后保留2位)解析:根据题意,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频率是50 Hz ,则打点周期T 0=0.02 s ,计数周期T =5T 0=0.1 s ,由x 45-x 12=3aT 2,可求得a =(5.83-3.62)×10-23×0.12m/s 2=0.74 m/s 2;由x 23-x 12=aT 2可得x 23=x 12+aT 2=4.36 cm. 答案:0.74 4.3610.(10分)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拖着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通过作图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所作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 -t 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故选项D 正确.(2)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2=2gh 可得v 22=gh ,当纵轴表示v 22,横轴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h 时,图线的斜率即可表示重力加速度.答案:(1)D (2)v 22-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的高度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1.(20分)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 km/h ,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 m/s 2,求:(1)刹车后3 s 末的速度;(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 0=36 km/h =10 m/s ,v =0,加速度a =-4 m/s 2,设刹车滑行t 时间后停止,滑行距离为x .(1)由速度公式v =v 0+at 得滑行时间 t =v -v 0a =0-10-4s =2.5 s即刹车后经过2.5 s 停止,所以刹车后3 s 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为x =v 0t +12at 2=10×2.5 m +12×(-4) ×2.52 m =12.5 m.答案:(1)0 (2)12.5 m12.(20分)某天,一个4岁的小男孩不慎从高层塔楼的16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是3.0 m.(1)求该小男孩在空中下落的时间. (2)求该青年接住小男孩时,小男孩的速度.(3)如果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2.1 s ,则该青年要接住小男孩,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多少?(g =10 m/s 2,忽略青年的高度)解析:(1)小男孩掉下可以近似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由h =12gt 2得t =2h g=2×15×3.010s =3 s. (2)由v 2=2gh 得小男孩的速度v =2gh =2×10×15×3.0 m/s =30 m/s. (3)该青年的反应时间至多为Δt =t -t ′=(3-2.1) s =0.9 s. 答案:(1)3 s (2)30 m/s (3)0.9 sB 能力提升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 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 .25 m/s ,沿斜面向上B .5 m/s ,沿斜面向下C .5 m/s ,沿斜面向上D .25 m/s ,沿斜面向下解析:物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t 1,由v 0=at 1,得t 1=v 0a =2 s ,此后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1 s 后速度大小为v =5 m/s ,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 正确.答案:B2.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不变的加速度a 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A.v 202a (n 2-1) B.v 202a(n -1) C.v 202a D .v 202a(n -1)2解析:由v 2-v 20=2ax ,即n 2v 20-v 20=2ax ,解得x =v 22a(n 2-1),选项A 正确. 答案:A3.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 tt -t 0 B.v t t +t 0 C.v t t -12t 0D .v t t +12t 0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次运动过程中,列车运行的位移大小相等这个条件.从列车开始刹车至再加速到v 0的过程中,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总位移大小为12v 0t 0,根据题意有v t =12v 0t 0+v 0(t -t 0),解得:v 0=v t t -12t 0,只有选项C 正确.答案:C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 s 时甲和乙相遇B .0~6 s 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 mC .2~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 .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由图象可知:在t =1 s 时,甲、乙速度相等,位移不等,没有相遇,故选项A 错误;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由图象可知,6 s 末甲、乙相距最远,最远距离x =12×4×4 m =8 m ,故选项B 错误;在2~6 s内甲、乙两个物体的v-t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乙物体在2~6 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是相同的,故选项D错误.答案:C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在t1时刻之前乙在甲的前方D.在t1时刻之后二者不能相遇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乙的加速度大,选项A正确;t1时刻之前,v甲>v乙,甲在乙的前方,选项C错误;0~t1时间内,x甲>x乙,故t1时刻两物体没有相遇,选项B错误;在t1时刻之后,由于v乙>v甲,所以二者能够相遇,选项D错误.答案:A6.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答案:BD7.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3 m/s2,a乙=-5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解析:加速度为矢量,负号表示方向,因此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选项A 正确;甲物体的加速度沿正方向,与速度同向,做加速运动;乙物体的加速度沿负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先做减速运动再反向做加速运动,故选项B 错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选项C 正确;根据a =ΔvΔt ,因为加速度方向不同,故Δv =a Δt 方向一定不同,故选项D 错误.答案:AC8.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为x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 B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 .可求出物体经过t2时的瞬时速度D .可求出物体通过x2时的速度解析:由平均速度公式v =xt 得,选项A 错误;因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到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选项C 正确;在x 、t 、a 、v 0和v t 五个物理量中,至少需要知道其中三个才可以求出其他物体量,选项B 错误;求不出物体通过x2时的速度,选项D 错误.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9.(10分)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1)从纸带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 、C 、D 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 (2)打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解析:(1)根据A 图可知Δx =at 2=6 mm ,则x 45-x 12=3Δx =18 mm ,解得x 45=54.0 mm ,选项C 正确.(2)根据Δx =at 2解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0.6 m/s 2. 答案:(1)C (2)0.610.(10分)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6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甲(1)OE 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象(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倾斜程度表示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乙解析:(1)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要估读到0.1 mm.(2)由x =12at 2可知图线的倾斜程度k =12a ,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k ,则加速度大小为0.933m/s 2.答案:(1)1.81 (2)12a 0.933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1.(20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BC =l2,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3 m/s 、v 2=6 m/s.则:(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0=2 m/s 2,试求A 、C 的距离l . 解析:(1)设加速度大小为a ,经A 、C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C .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 2B -v 2A =2a ×l 2 v 2C -v 2B =2a ×l 2 v 1=v A +v B 2v 2=v B +v C 2解得v B =5 m/s.(2)由(1)得v A =1 m/s ,v C =7 m/s由v 2C -v 2A =2a 0l解得l =12 m.答案:(1)5 m/s (2)12 m12.(20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15 m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司机在反应0.4 s 后才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从汽车开始刹车计时,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15t -2.5t 2(m).(1)从司机发现自行车开始,到汽车停止,汽车还能继续运动多大距离?(假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没撞上自行车)(2)按题述情况,试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并说明理由.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设信息找到两车运动的位移关系.(1)依题意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0=15 m/s ,刹车的加速度a =-5 m/s 2,反应时间t 1=0.4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x 1=v 0t 1=15×0.4 m =6 m 假设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x 2,由0-v 20=2ax 2得: x 2=-v 202a =-1522×(-5)m =22.5 m所以汽车还能继续运动的距离x =x 1+x 2=28.5 m(2)假设汽车从v 0=15 m/s 减速到v =5 m/s 所用的时间为t 2 由v =v 0+at 2得:t 2=v -v 0a=2 s汽车减速前进的的距离x 3=v 0t 2+12at 22=20 m自行车在2.4 s 内前进的距离x 4=v (t 1+t 2)=12 m 因为x 1+x 3<x 4+15 m 所以汽车不会撞上自行车 答案:(1)28.5 m (2)否。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2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 m/sB.10 m/sC.15 m/sD.20 m/s3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 s滴下一滴,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 m、1.26 m、0.90 m,设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A.8.00 m/sB.7.84 m/sC.7.20 m/sD.7.00 m/s4滑雪者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
已知滑雪者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雪者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C5(2014·大纲全国卷)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B.x=8 mC.x=9 mD.x=14 m6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B.3∶4C.3∶1D.4∶37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向上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C.在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度大小为零D.到最高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改变8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必考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A 、B 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汽车均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 .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C .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相距最近,且速度相同D .汽车A 在0t ~30t 与汽车B 在50t ~60t 时间内的图线斜率相同,故两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大小为00x t 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 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 、7m 、5m 、3m 、1m 。
可知( )A .初速度为9m/sB .末速度为1m/sC .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 .加速度一定减小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 和14m 。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A .40mB .48mC .50mD .150m 4.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 =5s 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 远处C .分析知t =15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 .分析知t =30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5.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20m/s C.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D.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6.如图所示,20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在一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子弹以初速度0v正对木块射入,当子弹穿过第20块木块后速度恰好变为0,子弹从进入第一块到速度为零所用时间为t,若将子弹视为质点,已知子弹在各木块中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 2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在运用公式v =v 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321411( A ) 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v 0、a 才取正、负号 ②在任何情况下a >0表示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 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 >0表示做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④v 的方向总是与v 0的方向相同 A .①③B .②④ C .①②D .③④解析:习惯上我们规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a 取正号,a 与v 0方向相反时a 取负号,像这种规定我们一般不作另外的声明,但不说不等于未规定,所以①③正确,②错误,由v =v 0-at 可以看出v 的方向与v 0方向有可能相反,④错误。
2.2018年1月9日,中国空军宣传纪录片《为打赢起飞》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歼-20”战机的作战训练画面,假设在某次短距离起飞过程中,战机只用了10秒钟就从静止加速到起飞速度288km/h ,假设战机在起飞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加速度大小为1321411( C )A .28.8m/s 2B .10m/s 2C .8m/s 2D .2m/s 2解析:由v 0=0,v =288km/h =80m/s ,t =10s ,a =v -v0t =80m/s -010s =8m/s 2,故C 正确。
3.(河北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
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1321411( D )A.t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解析:由图看出,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故A错误。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电梯由地面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4t 时刻电梯上升到最高点B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2:3D .00t ~与004~6t t 时间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0.4m/s 2B .前3s 内的位移是6mC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3s 末的速度是4m/s3.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A .48m x =,4m/s v =B .50m x =,0v =C .48m x =,0v =D .50m x =,4m/s v =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 - t 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位移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B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C .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的x 0处D .丙的运动比丁的运动快6.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停编队后排成“70”字样飞过阅兵区,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编队做的是往复运动B .0~t 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 .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t 2~t 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t 2~t 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 1时间内的位移7.如图所示,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置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 处,空心管长度为H ,小球与管的轴线重合。
(压轴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题(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无风秋日,晚霞满天,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飘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m/s2)()A.0.1s B.0.5s C.1s D.3s2.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由图可知()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处于静止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处于静止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7m、5m、3m、1m。
可知()A.初速度为9m/sB.末速度为1m/sC.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加速度一定减小4.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时速度为v,当速度为3v时,位移为()A.9s B.6s C.3s D35.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甲、乙两球距离也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距离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但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D.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甲、乙两球距离也保持不变6.一子弹刚击中木块的速度为800m/s,经历0.2s后穿出木块,刚穿出的瞬时速度为500m/s,则子弹穿过木块的加速度是(设子弹射入木块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子弹在木块内可认为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1500m/s2B.-3000m/s2C.1500m/s2D.3000m/s27.某同学为了估测某“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他从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下落,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每块砖的厚度约6cm,若想估算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还需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A.石子的质量B.照片中石子径迹的长度C.照片中A点距地面的高度D.石子释放时距地面的实际高度8.汽车以速度36km/h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因前方有障碍物,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车(未碰撞障碍物).则开始减速6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A.25m B.24m C.96m D.60m9.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在运用公式v =v 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A )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v 0、a 才取正、负号②在任何情况下a >0表示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 >0表示做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④v 的方向总是与v 0的方向相同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解析:习惯上我们规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a 取正号,a 与v 0方向相反时a 取负号,像这种规定我们一般不作另外的声明,但不说不等于未规定,所以①③正确,②错误,由v =v 0-at 可以看出v 的方向与v 0方向有可能相反,④错误。
2.2018年1月9日,中国空军宣传纪录片《为打赢起飞》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歼-20”战机的作战训练画面,假设在某次短距离起飞过程中,战机只用了10秒钟就从静止加速到起飞速度288km/h ,假设战机在起飞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加速度大小为导学号 1321411( C )A .28.8m/s 2B .10m/s 2C .8m/s 2D .2m/s 2解析:由v 0=0,v =288km/h =80m/s ,t =10s ,a =v -v 0t =80m/s -010s=8m/s 2,故C 正确。
3.(河北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
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导学号 1321411( D )A.t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解析:由图看出,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故A错误。
由斜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得到,启用ABS后0~t1的时间加速度小,t1~t2的时间内加速度大,故B、C错误。
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看出,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故D正确,故选D。
4.(浙江省诺丁汉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导学号1321411(AD)解析:质点A在0~2s内的位移x1=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
故A正确。
质点B 在0~2s内的位移x2=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
故B错误。
质点C在0~2s内的位移x3=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
故C错误。
质点D在0~2s内的位移x4=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
故D正确。
故选A、D。
5.(广州市七中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的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导学号1321411(AB)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D.小车做曲线运动解析:由图象的斜率可知,0~9s小车做加速运动,9s~15s小车做减速运动;当t=9s 时,速度最大,v max≈0.8m/s,所以选项A、B正确。
在v-t图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图中每小格的面积表示的位移大小为0.1m ,总格数约为83格(大于半格计为一格,小于半格忽略不计),总位移8.3m ,所以选项C 错误。
小车做直线运动,所以选项D 错误。
二、非选择题6.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 2,如果必须在2s 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如果汽车以此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须在1.5s 内停下来,汽车刹车的过程中加速度至少多大?导学号 1321411答案:12m/s 8m/s 2解析:由题意知a =-6m/s 2,t =2s ,v =0,由v =v 0+at 得v 0=v -at =0m/s -(-6m/s 2)×2s =12m/s 。
根据v =v 0+a ′t ′,有a ′=v -v 0t ′=0m/s -12m/s 1.5s =-8m/s 2,所以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至少为8 m/s 2。
7.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 的时间内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速度是多大?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又是多大?导学号 1321411答案:5m/s ;-2.5m/s 2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3个阶段(如图),AB 为匀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匀减速阶段。
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B ,由速度公式得v B =v 0+at =(0+1×5)m/s =5m/s而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所以,v B =v C =5m/s ,而最终v D =0,由v D =v C +at 得a =v D -v C t =(0-5)2m/s 2=-2.5m/s 2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山东青州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C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2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3m/s 2C .任何1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D .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解析:a =v 2-v 1t=2m/s 2,所以B 错,C 对;v 0=v 1-at =4m/s ,故A 错;因为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所以第1s 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m/s ,D 错。
2.(河南省洛阳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一列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在B 地,列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值为a 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a 2。
要让列车由A 地到B 地所用的时间最短,图中列车的v -t 图象应是(其中tan α=a 1;tan β=a 2)导学号 1321411( D )解析:由题意可知,列车的初末速度都为零,故A 、B 错误;因为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在位移相等的条件下,D 图所需时间短,故C 错误,D 正确。
3.(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v -t 图象,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C )A .5~15s 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B .15~20s 内飞机匀减速下降C .0~25s 内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0mD .20s 时飞机的加速度为零解析:由图线可知,5~15s 内飞机匀速向上运动,故A 错;15~20s 内飞机匀减速向上运动,故B 错;0~25s 上升的最大高度在时刻20s 处,x =12(10+20)×20m =300m ,故C 正确;20s 时飞机加速度不为零,故D 错。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 后速度大小为10m/s 。
在这一过程中导学号 1321411( BD )A .物体一定向一个方向运动B .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发生改变C .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4m/s 2D .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0m/s 2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题中只告诉了物体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可能和10m/s 的速度同向,也可能反向,所以B 正确,A 错误。
已知条件中涉及时间和速度的大小,可求加速度,有两种可能:以初始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v =10m/s ,a =v -v 0t =6m/s 2,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v =-10m/s ,a =v -v 0t=-14m/s 2,故C 错误,D 正确。
5.(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t 2=2t 1,则导学号 1321411( AC )A .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B .质点在某个位置附近来回运动C .在0~t 2时间段内,质点在t 1时刻的速度最大D .在0~t 2时间段内,质点在t 2时刻回到原点解析:由图可知在t 1时间内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t 1~t 2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时间相等,故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t 1时刻的速度最大,t 2时刻的速度为零,故A 、C 正确,B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6.猎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陆地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10多公里,但不能维持长时间高速奔跑,否则会因身体过热而危及生命。
猎豹在一次追击猎物时(如图),经4s 速度由静止达到最大,然后匀速运动保持了4s 仍没追上猎物,为保护自己它放弃了这次行动,以3m/s 2的加速度减速,经10s 停下,设此次追捕猎豹始终沿直线运动。
导学号 1321411求:(1)猎豹加速时的平均加速度多大?(2)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多少km/h?答案:(1)7.5m/s 2 (2)108km/h解析:由速度公式得v m =a 2t 2=3×10m/s =108km/ha 1=v m t 1=304m/s 2=7.5m/s 2。
7.2017年4月2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发射时,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0m/s 2,燃烧30 s 后第一级脱离,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所以卫星向上做加速度为10m/s 2的匀减速运动,10s 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向上的加速度为80m/s 2,这样经过1分半钟第二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的速度多大?请你用v -t 图象描述这一过程。
导学号 1321411答案:8600 m/s ;如图。
解析:整个过程中卫星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可以分为三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
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时的速度v 1=a 1t 1=50×30 m/s =1500 m/s减速上升10 s 后的速度v 2=v 1-a 2t 2=1500 m/s -10×10 m/s =1400 m/s第二级火箭熄火时的速度v 3=v 2+a 3t 3=1400 m/s +80×90 m/s =8600 m/s 。
“v -t ”图象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