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 版 含答
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20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
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18022
A ACD AC
B AB
C ∠=︒-∠-∠-∠ 1118018022
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同理可得221122a A A ∠=
∠=, …
∴2020A ∠=
20202α. 故答案为:
2020
2α.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ABC 的两边长为4和3,则第三边上的中线长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7
22
m
<<
【解析】
【分析】
作出草图,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EC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AB,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求出AE的取值范围,便不难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如图,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
∵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ABD和△ECD中,
AD DE
ADB EDC
BD CD
=


∠=∠

⎪=

,
∴△ABD≌△ECD(SAS),
∴CE=AB,
∵AB=3,AC=4,
∴4-3<AE<4+3,即1<AE<7,

17
22
m
<<.
故答案为:
17
22
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和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8cm,设第三边中线的长为x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3<x<5
【解析】
【分析】
延长AD至M使DM=AD,连接CM,先说明△ABD≌△CDM,得到CM=AB=8,再求出2AD的范围,最后求出AD的范围.
【详解】
解:如图:AB=8,AC=2,延长AD至M使DM=AD,连接CM
在△ABD和△CDM中,
AD MD
ADB MDC
BD CD
=


∠=∠

⎪=

∴△ABD≌△MCD(SAS),
∴CM=AB=8.
在△ACM中:8-2<2x<8+2,
解得:3<x<5.
故答案为:3<x<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的关键在于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完成解答.
4.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较小的锐角是__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设较小的锐角是x,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较小的锐角是x,则另一个锐角是2x,
由题意得,x+2x=90°,
解得x=30°,
即此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5.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a ,b 满足|a ﹣7|+(b ﹣1)2=0,c 为奇数,则c=_____. 【答案】7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 、b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c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c 是奇数求出c 的值.
【详解】
∵a ,b 满足|a ﹣7|+(b ﹣1)2=0,
∴a ﹣7=0,b ﹣1=0,
解得a=7,b=1,
∵7﹣1=6,7+1=8,
∴68c <<,
又∵c 为奇数,
∴c=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6.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
【答案】85°.
【解析】
试题分析:令A→南的方向为线段AE ,B→北的方向为线段BD ,根据题意可知,
AE ,DB
是正南,正北的方向
BD//AE
=45°+15°=60°又
=180°-60°-35°=85°.
考点:1、方向角. 2、三角形内角和.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7.如图,ABC ∆中,100ABC ∠=︒,且AEF AFE ∠=∠,CFD CDF ∠=∠,则EFD ∠ 的度数为( )
A .80°
B .60°
C .40°
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F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知识,进行角度计算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FB ,
∵AEF AFE ∠=∠,CFD CDF ∠=∠,
∴AEF AFE EFB EBF ∠=∠=∠+∠,CFD CDF BFD FBD ∠=∠=∠+∠
∴AFE CFD EFB EBF BFD FBD ∠+∠=∠+∠+∠+∠,
即AFE CFD EFD EBD ∠+∠=∠+∠, 又∵180AFE EFD DFC ∠+∠+∠=︒,
∴2180EFD EBD ∠+∠=︒,
∵100ABC ∠=︒,
∴180100=402
EFD ︒-︒∠=
︒,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
8.已知如图,△ABC 中,∠ABC=50°,∠BAC=60°,BO 、AO 分别平分∠ABC 和∠BAC ,求
∠BCO的大小()
A.35°B.40°C.55°D.60°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角内角和可求出∠ACB=180°-50°-60°=7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然后可得: 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可得:OC平分∠ACB,所
以∠BCO =1
2
∠ACB=35°.
详解: 因为∠ABC=50°,∠BAC=60°,
所以∠ACB=180°-50°-60°=70°,,
因为BO,AO分别平分∠ABC和∠BAC,
所以点O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
所以OC平分∠ACB,
所以∠BCO =1
2
∠ACB=3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9.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5+6=11>10,∴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C.∵1+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3+4=7<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7cm ,4cm ,2cm
C .3cm ,4cm ,8cm
D .3cm ,3cm ,4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
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
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
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
故选D .
11.若(a ﹣3)2+|b ﹣6|=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15
C .12或15
D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可得a 、b 的值,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三角形的腰,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由(a ﹣3)2+|b ﹣6|=0,得a ﹣3=0,b ﹣6=0.
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底边长为3,
周长为6+6+3=1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得出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是解题关键.
12.如图,ABC △是一块直角三角板,90,30C A ∠=︒∠=︒,现将三角板叠放在一把直尺上,AC 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D ,E ,AB 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F ,G ,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40º
B .50º
C .60º
D .70º
【答案】D
【分析】
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DFG =4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DF ∥EG ,
∴∠1=∠DFG =40°,
又∵∠A =30°,
∴∠2=∠A +∠DFG =30°+40°=70°,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
13.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O 作OD ⊥AC 于D ,下列四个结论:
①EF =BE +CF ;
②∠BOC =90°+12
∠A ; ③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④设OD =m ,AE +AF =n ,则AEF S mn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由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②∠BOC =90°+12
∠A 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EO 和△CFO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①EF =BE +CF 正确;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由角平分线定理与三角形的面积求法,设OD=m ,AE+AF=n,则△AEF 的面积=
12
mn ,④错误. 【详解】
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1
2
∠ABC,∠OCB=
1
2
∠ACB,∠A+∠ABC+∠ACB=180°,
∴∠OBC+∠OCB=90°-1
2
∠A,
∴∠BOC=180°-(∠OBC+∠OCB)=90°,故②∠BOC=90°+1
2
∠A正确;
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EOB,∠OCB=∠OCF,
∵EF∥BC,
∴∠OBC=∠EOB,∠OCB=∠FOC,
∠EOB=∠OBE,∠FOC=∠OCF,
∴BE=OE,CF=OF,
∴EF=OE+OF=BE+CF,
即①EF=BE+CF正确;
过点O作OM⊥AB于M,作ON⊥BC于点N,连接AO,
∵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N=OD=OM=m,即③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正确;
∴S△AEF=S△AOE+ S△AOF=1
2
AE·OM+
1
2
AF·OD=
1
2
OD·(AE+AF)=
1
2
mn,故④错误;
故选①②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4.如图,∠ACB=90°,AC=BC,点C(1,2)、A(-2,0),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
【答案】(3,-1)
【解析】
分析:过C和B分别作CD⊥OD于D,BE⊥CD于E,利用已知条件可证明△ADC≌△CEB,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
详解:过C和B分别作CD⊥OD于D,BE⊥CD于E,
∵∠ACB=90°,
∴∠ACD+∠CAD=90°,∠ACD+∠BCE=90°,
∴∠CAD=∠BCE,
在△ADC和△CEB中,
∠ADC=∠CEB=90°;∠CAD=∠BCE,AC=BC,
∴△ADC≌△CEB(AAS),
∴DC=BE,AD=CE,
∵点C的坐标为(1,2),点A的坐标为(−2,0),
∴AD=CE=3,OD=1,BE=CD=2,
∴则B点的坐标是(3,−1).
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坐标、图形性质和已经条件.
15.如图,△ABE,△BC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
AD,EC,AD与EB相交于点M,BD与EC相交于点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①AD=EC;②BM=BN;③MN∥AC;④EM=MB.
【答案】①②③
【解析】
∵△ABE,△BCD均为等边三角形,
∴AB=BE,BC=BD,∠ABE=∠CBD=60°,
∴∠ABD=∠EBC,
在△ABD和△EBC中
AB BE
ABD EBC
BD BC
=


∠=∠

⎪=

∴△ABD≌△EBC(SAS),
∴AD=EC,故①正确;
∴∠DAB=∠BEC,
又由上可知∠ABE=∠CBD=60°,
∴∠EBD=60°,
在△ABM和△EBN中
MAB NEB
AB BE
ABE EBN
∠=∠


=

⎪∠=∠

∴△ABM≌△EBN(ASA),
∴BM=BN,故②正确;
∴△BMN为等边三角形,
∴∠NMB=∠ABM=60°,
∴MN∥AC,故③正确;
若EM=MB,则AM平分∠EAB,
则∠DAB=30°,而由条件无法得出这一条件,
故④不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
SSS、SAS、AAS、ASA和HL)和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6.如图,在等边△ABC中,AB=10,BD=4,BE=2,点P从点E出发沿EA方向运动,连结PD,以PD为边,在PD的右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等边△DPF,当点P从点E运动到点A 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
【答案】8
【解析】
【分析】
作FG⊥BC于点G,DE’⊥AB于点E’,易证E点和E’点重合,则∠FGD=∠DEP=90°;由
∠EDB+∠PDF=90°可知∠EDP+∠GFD=90°,则易得∠EPD=∠GDF,再由PD=DF易证
△EPD≌△GDF,则可得FG=DE,故F点的运动轨迹为平行于BC的线段,据此可进行求解.【详解】
解:作FG⊥BC于点G,DE’⊥AB于点E’,由BD=4、BE=2与∠B=60°可知DE⊥AB,即∠
∵DE’⊥AB,∠B=60°,
∴BE’=BD×1
=2,
2
∴E点和E’点重合,
∴∠EDB=30°,
∴∠EDB+∠PDF=90°,
∴∠EDP+∠GFD=90°=∠EDP+∠DPE,
∴∠DPE=∠GFD
∵∠DEP=∠FGD=90°,FD=GP,
∴△EPD≌△GDF,
∴FG=DE,DG=PE,
∴F点运动的路径与G点运动的路径平行,即与BC平行,
由图可知,当P点在E点时,G点与D点重合,
∵DG=PE,
∴F点运动的距离与P点运动的距离相同,
∴F点运动的路径长为:AB-BE=10-2=8,
故答案为8.
【点睛】
通过构造垂直线段构造三角形全等,从而确定F点运动的路径,本题有一些难度.
17.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P、Q是边AC、BC上的两个动点,PD⊥AB于点D, QE⊥AB于点E.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若点P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到点C停止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到达点C后停止运动,当t= 时,△APD和△QBE全等.
【答案】2或4.【解析】
试题分析:①0≤t<8
3
时,点P从C到A运动,则AP=AC=CP=8﹣3t,BQ=t,当
△ADP≌△QBE时,则AP=BQ,即8﹣3t=t,解得:t=2;
②t≥8
3
时,点P从A到C运动,则AP=3t﹣8,BQ=t,当△ADP≌△QBE时,则AP=BQ,即
3t﹣8=t,解得:t=4;
综上所述:当t=2s或4s时,△ADP≌△QBE.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动点型;3.分类讨论.
18.如图,△ABC与△DEF为等边三角形,其边长分别为a,b,则△AEF的周长为
___________.
【答案】a+b
【解析】
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判定△AEF≌△BFD,得出AE=BF,从而得出△AEF的周长
=AF+AE+EF=AF+BF+EF=a+b.
故答案为:a+b
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
19.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边长分别为a和b,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②BE⊥DG;③DE2+BG2=2a2+2b2,其中正确结论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C都为正方形,得到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利用SAS 得到三角形BCE与三角形DCG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E=DG,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CBM=∠MDO,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及直角的定义得到∠BOD为直
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
详解:①∵四边形ABCD和EFGC都为正方形,
∴CB=CD,CE=CG,∠BCD=∠ECG=90°,
∴∠BCD+∠DCE=∠ECG+∠DCE,即∠BCE=∠DCG.
在△BCE和△DCG中,CB=CD,∠BCE=∠DCG,CE=CG,
∴△BCE≌△DCG,
∴BE=DG,
故结论①正确.
②如图所示,设BE交DC于点M,交DG于点O.
由①可知,△BCE≌△DCG,
∴∠CBE=∠CDG,即∠CBM=∠MDO.
又∵∠BMC=∠DMO,∠MCB=180°-∠CBM-∠BMC,∠DOM=180°-∠CDG-∠MDO,
∴∠DOM=∠MCB=90°,
∴BE⊥DG.
故②结论正确.
③如图所示,连接BD、EG,
由②知,BE⊥DG,
则在Rt△ODE中,DE2=OD2+OE2,
在Rt△BOG中,BG2=OG2+OB2,
在Rt△OBD中,BD2=OD2+OB2,
在Rt△OEG中,EG2=OE2+OG2,
∴DE2+BG2=(OD2+OE2)+(OB2+OG2)=(OD2+OB2)+(OE2+OG2)=BD2+EG2.
在Rt△BCD中,BD2=BC2+CD2=2a2,
在Rt△CEG中,EG2=CG2+CE2=2b2,
∴BG2+DE2=2a2+2b2.
故③结论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20.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BF=BA;
③PH=PD;④连接CP,CP平分∠AC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判断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②③;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判断④.
详解:在△ABC中,∵∠ACB=90°,
∴∠BAC+∠ABC=90°,
又∵AD、BE分别平分∠BAC、∠ABC,
∴∠BAD+∠ABE=(∠BAC+∠ABC)=45°,
∴∠APB=135°,故①正确.
∴∠BPD=45°,
又∵PF⊥AD,
∴∠FPB=90°+45°=135°,
∴∠APB=∠FPB,
又∵∠ABP=∠FBP,BP=BP,
∴△ABP≌△FBP,
∴∠BAP=∠BFP,AB=FB,PA=PF,故②正确.
在△APH和△FPD中,
∵∠APH=∠FPD=90°,∠PAH=∠BAP=∠BFP,PA=PF,
∴△APH≌△FPD,
∴PH=PD,故③正确.
∵△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
∴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
∴点P到BC、AC的距离相等,
∴点P在∠ACB的平分线上,
∴CP平分∠ACB,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定即可.
【详解】
解:A、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是真命题;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是真命题;
C、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是真命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其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如图,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
..为
..AD=4,则△ABC的面积
()
A.30B.48C.20D.24
【答案】D
【解析】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DC=BD,
在△ADC和△EDB中,
AD ED
ADC EDB
DC BD
=


∠=∠

⎪=

,
所以△ADC≌△EDB,
所以BE=AC=10, ∠CAD=∠E,
又因为AE=2AD=8,AB=6,
所以222
AB AE BE
=+,
所以∠CAD=∠E=90°,

1111
464624
2222
ABC ABD ADC
S S S AD BE AD AC
=+=⨯+⨯=⨯⨯+⨯⨯=,
所以故选D.
23.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够判定△ABC和△DEF全等的是()
A.AB=DE,BC=EF,∠A=∠D B.AC=EF,∠C=∠F,∠A=∠D
C.∠A=∠D,∠B=∠E,∠C=∠F D.AC=DF,BC=DE,∠C=∠D
【答案】D
【解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逐一判断:
A、AB=DE,BC=EF,∠A=∠D,不符合“SAS”定理,不能判断全等;
B、AC=EF,∠C=∠F,∠A=∠D,不符合“ASA”定理,不能判断全等;
C、∠A=∠D,∠B=∠E,∠C=∠F ,“AAA”不能判定全等;
不符合“SAS”定理,不对应,不能判断全等;
D、AC=DF,BC=DE,∠C=∠D,可利用“SAS”判断全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
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24.在ABC中,2,72
A B ACB
∠=∠∠≠︒,CD平分ACB
∠,P为AB的中点,则下列
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D BC CD =-
B .AD B
C AC =- C .A
D BC AP =-
D .AD BC B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在BC 上截取CE=CA ,连接DE ,可得△ACD ≌△ECD ,得DE=AD ,进而再通过线段之间的转化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
【详解】
解:∵∠A=2∠B , ∴∠A ﹥∠B ∴BC ﹥AC
∴可在BC 上截取CE=CA ,连接DE(如图),
∵CD 平分ACB ∠,∴∠ACD=∠BCD
又∵CD=CD,CE=CA
∴△ACD ≌△ECD ,
∴AD=ED ,∠CED=∠A=2∠B
又 ∠CED=∠B+∠BDE
∴∠B=∠BDE
∴AD=DE=BE ,
∴BC=BE+EC=AD+AC
所以AD=BC-AC
故选:B
若A选项成立,则CD=AC,
∴∠A=∠CDA=∠CDE=∠CED=2∠B=2∠EDB
∴∠CDA+∠CDE+∠EDB=180°
即5∠EDB=180°∴∠EDB=36°
∴∠A=72°,∠B=36°
∴∠ACB=72°与已知∠ACB≠72°矛盾,故选项A不正确;
假设C选项成立,则有AP=AC,作∠BAC的平分线,连接FP,
∴△CAF≌△PAF≌△PBF,
∴∠CFA=∠AFP=∠PFB=60°
∠B=30°,∠ACB=90°
当∠ACB=90°时,选项C才成立,
∴当∠ACB≠72°时,选项C不一定成立;
假设D选项成立,则AD=BC-BD
由图可知AD=BA-BD
∴AB=BC
∴∠A=∠ACB=2∠B
∴∠A+∠ACB+∠B=180°
∴∠B=36°,∠ACB=72
这与已知∠ACB≠72°矛盾,故选项D不成立.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考查的是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说明线段之间的关系.
,,
五、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25.如图,在长方形ABCD的边AD上找一点P,使得点P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的位置应该在_____.
【答案】AD的中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点使BP+PC的之最短.
详解:如图,过AD 作C 点的对称点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CD
∴△ABP ≌△DC′P
∴AP=PD
即P 为AD 的中点.
故答案为P 为AB 的中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 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若70C ∠=︒,50DAC ∠=︒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通过ACD FD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 BFD ∠=∠,AC BF =, 等量代换得BF B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 BEF ∠=∠,即可得到BEF CAD ∠=∠,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得.
【详解】
如图,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
∵D 是BC 的中点
∴BD CD =
又∵ADC FDB ∠=∠,AD DF =
∴ACD FDB ≅
∴AC BF =, CAD F ∠=∠,C DBF ∠=∠
∵AC BE =, 70C ︒∠=, 50CAD ︒∠=
∴BE BF =, 70DBF ︒∠=
∴50BEF F ︒∠=∠=
∴180180505080EBF F BEF ︒︒︒︒︒∠=-∠-∠=--=
∴807010EBD EBF DBF ︒︒︒∠=∠-∠=-=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7.如图,△ABC 中,AB =AC ,∠A =30°,点D 在边AB 上,∠ACD =15°,则
AD BC
=____.
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作CE ⊥AB 于E ,作DF ⊥AC 于F ,在CF 上截取一点H ,使得CH =DH ,连接DH ,并设AD =2x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 (用x 表示)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作CE ⊥AB 于E ,作DF ⊥AC 于F ,在CF 上截取一点H ,使得CH=DH ,连接DH .
设AD=2x ,
∵AB=AC ,∠A=30°,
∴∠ABC=∠ACB=75°,DF 12=
AD=x ,AF 3=, ∵∠ACD=15°,HD=HC ,
∴∠HDC=∠HCD=15°,
∴∠FHD=∠HDC+∠HCD=30°,
∴DH=HC=2x ,FH 3=, ∴3x ,
在Rt △ACE 中,EC 12
=AC=x 3+,AE 3=3=, ∴BE=AB ﹣AE 3=﹣x ,
在Rt △BCE 中,BC 22BE EC =
+=2x , ∴22
22AD BC x ==. 2. 【点睛】
本题考查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8.等腰三角形顶角为30°,腰长是4cm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如图,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可由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腰长是4cm ,可求得BD=
12AB =4×12=2,因此此三角形的面积为:S=12AC•BD=12×4×2=8×12
=4(cm 2).
故答案是:4.
29.如图,点A,B,C 在同一直线上,△AB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E,CD 分别与BD,BE 交于点F,G ,连接FG ,有如下结论:①AE=CD ②∠BFG= 60°;③EF=CG ;④AD ⊥CD⑤FG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
【分析】
易证△ABE ≌△DBC ,则有∠BAE =∠BDC ,AE =CD ,从而可证到△ABF ≌△DBG ,则有AF =DG ,BF =BG ,由∠FBG =60°可得△BFG 是等边三角形,证得∠BFG =∠DBA =60°,则有FG ∥AC ,由∠CDB ≠30°,可判断AD 与CD 的位置关系.
【详解】
∵△AB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BD =BA =AD ,BE =BC =EC ,∠ABD =∠CBE =60°. ∵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DBE =180°﹣60°﹣60°=60°,∴∠ABE =∠DBC =120°. 在△ABE 和△DBC 中,
∵BD BA ABE DBC BE BC ∠∠=⎧⎪=⎨⎪=⎩
,∴△ABE ≌△DBC ,∴∠BAE =∠BDC ,∴AE =CD ,∴①正确; 在△ABF 和△DBG
中,60BAF BDG AB DB
ABF DBG ∠∠∠∠=⎧⎪=⎨⎪==︒⎩
,∴△ABF ≌△DBG ,∴AF =DG ,BF =BG . ∵∠FBG =180°﹣60°﹣60°=60°,∴△BFG 是等边三角形,∴∠BFG =60°,∴②正确; ∵AE =CD ,AF =DG ,∴EF =CG ;∴③正确;
∵∠ADB =60°,而∠CDB =∠EAB ≠30°,∴AD 与CD 不一定垂直,∴④错误.
∵△BFG 是等边三角形,∴∠BFG =60°,∴∠GFB =∠DBA =60°,∴FG ∥AB ,∴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证得△ABE ≌△DBC 是解题的关键.
30.如图,在第一个△A 1BC 中,∠B =30°,A 1B =CB ,在边A 1B 上任取一D ,延长CA 2到A 2,使A 1A 2=A 1D ,得到第2个△A 1A 2D ,在边A 2B 上任取一点E ,延长A 1A 2到A 3,使A 2A 3=A 2E ,得到第三个△A 2A 3E ,…按此做法继续下去,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度.
【答案】
1752n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B =30°,AB =A 1B 求出∠BA 1C 的度数,在由A 1A 2=A 1D 根据内角和外角的关系求出∠DA 2A 1的度数,同理求出∠EA 3A 2=
754,∠FA 4A 3=758,即可得到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
1752n . 【详解】
∵在△ABA 1中,∠B =30°,AB =A 1B ,
∴∠BA 1C =1802
B ︒-∠=75°, ∵A 1A 2=A 1D ,∠BA 1
C 是△A 1A 2
D 的外角, ∴∠DA 2A 1=
12∠BA 1C =12×75°=37.5°; 同理可得,
∠EA 3A 2=754,∠FA 4A 3=758
, ∴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
1752n . 故答案为1
752n -.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
六、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
31.如图,已知一条线段的长度为a ,作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是:①画射线AM ;②连结AC 、BC ;③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a 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C ;④在射线AM 上截取AB =a ;以上画法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尺规作等边三角形的过程逐项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
解:已知一条线段的长度为a ,作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是:
①画射线AM ;
②在射线AM 上截取AB =a ;
③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a 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C ;
④连结AC 、BC .
△ABC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故选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边三角形的作图过程.
32.如图,60AOB ∠=,OC 平分AOB ∠,如果射线OA 上的点E 满足OCE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OEC ∠的度数不可能为( )
A .120°
B .75°
C .60°
D .3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以每个点为顶角的顶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确定∠OEC 是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60AOB ∠=,OC 平分AOB ∠,
∠AOC=30︒,
当OC=CE 时,∠OEC=∠AOC=30︒,
当OE=CE 时,∠OEC=180OCE COE ∠∠︒--=120︒,
当OC=OE 时,∠OEC=
12
(180COE ∠︒- )=75︒, ∴∠OEC 的度数不能是60°,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3.如图,∠AOB=60°,点P 是∠AOB 内的定点且OP=3,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异于点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362
B 33
C .6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作P 点分别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接CD 分别交OA 、OB 于M 、N ,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
MP=MC ,NP=ND ,3∠BOP=∠BOD ,∠AOP=∠AOC ,所以
∠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 周长最小,作OH ⊥CD 于H ,则CH=DH ,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 即可.
详解:作P 点分别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接CD 分别交OA 、OB 于M 、N ,如
图,
则MP=MC,NP=ND,OP=OD=OC=3,∠BOP=∠BOD,∠AOP=∠AOC,
∴PN+PM+MN=ND+MN+M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此时△PMN周长最小,
作OH⊥CD于H,则CH=DH,
∵∠OCH=30°,
∴OH=1
2
OC=
3
2

CH=3OH=3 2 ,
∴CD=2CH=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
3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6,∠BAC=120°,点P、Q分别是线段BC、射线BA上一点,则CQ+PQ的最小值为()
A.6 B.7.5 C.9 D.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作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作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1C ,1CC 交射线BA 于
H ,过点1C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P ,与AB 交于点Q ,CQ+PQ 的长即为1PC 的长.
∵AB=AC=6,∠BAC=120°,
∴∠ABC=30°,
易得BC=63,
在Rt △BHC 中,∠ABC=30°,
∴HC=33,∠BCH=60°,
∴163CC =,
在1Rt △PCC 中,1PCC ∠=60°,
∴19PC =
∴CQ+PQ 的最小值为9,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利用对称点求最小值的问题,认真审题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35.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沿AB 对折,以AB 中点O 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 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 等于( )
A .108°
B .114°
C .126°
D .12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折叠,剪开,把相关字母标上,易得∠ODC 和∠DOC 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OCD 的度数.
【详解】
解:展开如图,五角星的每个角的度数是,
180
=36°.
5
∵∠COD=360°÷10=36°,∠ODC=36°÷2=18°,
∴∠OCD=180°-36°-18°=126°,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所求的角是五角星的哪个角,解题时可以结合正五边形的性质解决.
36.如图所示,在四边ABCD中,∠BAD=120°,∠B=∠D=90°,若在BC和CD上分别找一点M,使得△AMN的周长最小,则此时∠AMN+∠ANM的度数为()
A.110°B.120°C.140°D.15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要使△AMN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让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关于BC和CD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60°,进而得出
∠AMN+∠ANM=2(∠AA′M+∠A″)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作A关于BC和C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M,交CD于N,则A′A″即为
△AMN的周长最小值.
∵∠DAB=120°,
∴∠AA′M+∠A″=180°-120°=60°,
∵∠MA′A=∠MAA′,∠NAD=∠A″,
且∠MA′A+∠MAA′=∠AMN ,∠NAD+∠A″=∠ANM ,
∴∠AMN+∠ANM=∠MA′A+∠MAA′+∠NAD+∠A″=2(∠AA′M+∠A″)=2×60°=120°, 故选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最短路线问题求法,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M ,N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七、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选择题压轴题(难)
37.在矩形ABCD 中,AD =3,AB =2,现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 和b (a >b )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矩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2.则S 1﹣S 2的值为( )
A .-1
B .b ﹣a
C .-a
D .﹣b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面积的和差分别表示出S 1、S 2,然后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计算它们的差.
【详解】
∵1()()()(2)(2)(3)S AB a a CD b AD a a a b a =-+--=-+--
2()()()2(3)()(2)S AB AD a a b AB a a a b a =-+--=-+--
∴21S S -=(2)(2)(3)a a b a -+--2(3)()(2)a a b a -----
32b b b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计算量比较大,注意不要出错,熟练掌握整式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8.已知x 2+4y 2=13,xy=3,求x+2y 的值,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边长分别为x 和y 的两种正方形组成一个图形来解决,其中x>y ,能较为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图形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