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河南省郑州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下列是发生在厨房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米饭变馊
B. 铁锅生锈
C. 食盐溶解
D. 天然气燃烧
2. 胡辣汤是河南很常见的一种早餐。
下列胡辣汤成分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辣椒
B. 食盐
C. 牛肉
D. 香油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 深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提高煤的开采水平,充分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D. 要大力推广使用氢气、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测溶液的pH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污染物:C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 盐类:氯化钠、小苏打、纯碱
C. 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尿素
D. 溶液:盐酸、冰水混合物、白酒
6.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金刚石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 硫酸铜
B. 水蒸气
C. 铜
D. 液态氧
7. 同学们春季外出郊游时,发现麦田里的麦苗叶子发黄,植株矮小,你认为应该向麦田中施用的一种复合肥是( )
A. NH4Cl
B. K2CO3
C. Ca3(PO4)2
D. (NH4)2HPO4
8.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A.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温度越高,分子体积变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 前段时间,“甲流”来势汹汹。
服用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以有效预防“甲流”病症。
以下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有机物
B. 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的
C. 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4:1:2
D.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气体
B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加入稀盐酸
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入水,观察温度变化
D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滴加酚酞,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无色溶液中:K、S O2−4、Fe2+
B. 酸性溶液中:Mg2+、S O2−4、H+
C. pH=11的溶液中:Cu2+、NO−3、Cl−
D. 氯化钡溶液中:NH+4、S O2−4、NO−3
12. 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B. 20℃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2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D. 5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85.5g
13. 如图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14. 将一定量的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
A. 4.8g
B. 5.4g
C. 9.2g
D. 13.0g
15. 请用化学式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______;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16.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图为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
(1)b点对应的物质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它的名称为______ 。
(2)c、d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向d点对应物质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该物质的溶液中能解离出
______ (填符号)。
17.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 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8.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如图所示是道路、地铁等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桶,一般情况下有干垃圾和可回收两种。
(1)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
(2)铁制品外壳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加入稀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铝合金内筒不容易生锈,是因为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3.6g水、4.4g二氧化碳和1.4g一氧化碳,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g。
氢气作为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的优点是______ 。
20. 如图是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
D的溶液显蓝色;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 ;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1.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打开盛有甲的浓溶液的试剂瓶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______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2.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
(1)若实验成功,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2)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3)请写出该装置的改进措施______ 。
23.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实验时可观察到乙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而甲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______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银的实验。
(1)写出与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______ (填元素符号)。
(2)步骤Ⅰ和步骤Ⅱ的名称是______ 。
(3)步骤Ⅰ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小于溶液甲的质量,写出导致这一结果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5. 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
(1)酸:
①实验室采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用A、E、D装置制取干燥的
H2,按a−d−e−b−c的气体流向,请在D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②与装置C相比,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 。
(2)碱: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容易变质,请你选用合适的试剂证明其发生变质,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写一个即可)。
(3)盐:氯化钠既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以粗盐(主要成分NaCl,含有少量MgSO4、CaCl2)为原料制备较纯的NaCl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过滤、蒸发都要用到同一种仪器,这种仪器在蒸发结晶操作中的作用是
______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③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
(写一个即可)。
(4)某工厂酸性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需要把酸性废水调整成中性才能排放。
取100g废水
样品,加入40g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后pH恰好等于7,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米饭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B、铁锅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C、食盐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正确。
D、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辣椒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食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香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B.深埋废弃塑料,会严重破坏土壤和地表结构,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故错误;
C.提高煤的开采水平,充分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易造成温室效应等危害,故错误;
D.要大力推广使用氢气、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等,故正确;
故选:D。
A.从水体污染的角度分析;
B.从污染土壤和破坏地表结构角度分析;
C.根据火力发电会造成污染角度分析;
D.从使用新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角度分析。
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
4.【答案】A
【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错误;
B、氯化钠、小苏打、纯碱都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说法正确;
C、尿素是一种氮肥,但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说法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溶液,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根据氮肥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合成材料、有机物、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6.【答案】C
【解析】解: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NH4Cl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合题意;
B、K2CO3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合题意;
C、Ca3(PO4)2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合题意;
D、(NH4)2HPO4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8.【答案】D
【解析】解:A、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A错误;
B、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
C、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故C错误;
D、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所以汽油要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
B、根据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进行分析;
C、根据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特性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9.【答案】A
【解析】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由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是含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的,一个奥司他韦分子由16+28+2+4=50个原子构成,故B 错误;
C、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 48:7:7:16,故C错误;
D、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7:7:16,则氢、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
A、根据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进行分析;
B、根据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
物质氧化钙,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
项不正确。
故选:C。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
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B
【解析】解: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含亚铁离子的水溶液
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B、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pH=11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钡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和氯离子,Ba2+、S O2−4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12.【答案】C
【解析】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故A错;
B、20℃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含有溶质多,含有溶剂少,所含溶剂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故B错;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氯化钠大于硝酸钾,故C正确;
D、50℃时,185.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85.5g,故D错。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但不会为0,锰酸钾、二氧化锰中仍有氧元素,故选项图像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水的量逐渐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
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0,故选项图像错误。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体生成;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碳酸钠反应结束后不再生成气体,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A、根据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4.【答案】D
【解析】解:设生成0.4g氢气时需要铝的质量是x,锌的质量是y;
2A l+3H2SO4=Al2(SO4)3+3H2↑
546
x0.4g
54 6=
x
0.4g
解得:x=3.6g
Z n+H2SO4=Z n SO4+H2↑
652 y0.4g
65 2=
y
0.4g
y=13.0g
所以原混合物质量范围是大于3.6g小于13.0g;所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13.0g
故选:D。
依据对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的认识可知,三种金属中同质量时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因此可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对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金属混合物的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要使金属混合物跟
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所需的金属的取值范围,主要是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完成;
15.【答案】O2C6H12O6
【解析】解: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是O2;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式是C6H12O6。
故答案为:O2;C6H12O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6.【答案】金刚石2CO+O2点燃=2CO2(合理即可)H+
【解析】解:(1)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2)c、d均属于氧化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4价,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
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合理即可)。
(3)向d点对应物质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故答案为:
(1)金刚石;
(2)2CO+O2点燃
=2CO2(合理即可);
(3)H+。
(1)根据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c、d均属于氧化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4价,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价类二维图的含义、化合价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85不饱和
【解析】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5g= 85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100%≈26.5%,则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g
36g+100g
溶液。
故答案为:
(1)85;
(2)不饱和。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塑料顶盖氧气、水Fe2O3+6HCl=2FeCl3+3H2O4Al+3O2=2Al2O3
【解析】解:(1)塑料顶盖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铁制外筒和铝合金内筒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故答案为:塑料顶盖;
(2)铁制品外壳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原理是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氧气、水;Fe2O3+6HCl=2FeC l3+3H2O;
(3)在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答案为:4Al+3O2=2Al2O3。
(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除锈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铁锈蚀的条件、除锈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6.4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解析】解:C3H8O中的氢元素质量是3.6g×2
18=0.4g,C3H8O的质量是0.4g÷8
60
=3g,参加反
应的氧气质量是3.6g+4.4g+1.4g−3g=6.4g。
氢气作为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故答案为:6.4;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根据氢能的优点来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
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0.【答案】Fe置换反应2NaOH+MgCl2=2NaCl+Mg(OH)2↓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中,D的溶液显蓝色,则D是硫酸铜;由于氢氧化钠能与其中的三种物质反应,因此E是氢氧化钠;氯化镁只与氢氧化钠
反应,因此C是氯化镁,B是盐酸;铁和盐酸、硫酸铜反应,因此A是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所以:
则A是铁,化学式为Fe;
A和B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C−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的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是:2NaOH+ MgCl2=2NaCl+Mg(OH)2↓。
故答案为:Fe;置换反应;2NaOH+MgCl2=2NaCl+Mg(OH)2↓。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中,D的溶液显
蓝色,则D是硫酸铜;由于氢氧化钠能与其中的三种物质反应,因此E是氢氧化钠;氯化镁只与氢
氧化钠反应,因此C是氯化镁,B是盐酸;铁和盐酸、硫酸铜反应,因此A是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
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
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