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

(一)课标研读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是学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业评价的基本依据。深入学习研读课程指导纲要与课程标准,是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成为一名合格信息技术教师的必要前提。通过研读课程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明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理解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领会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内涵,把握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架构及课程模块设计,正确认识模块内容的独立性和模块间内容的关联性;熟练掌握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准确把控学业质量标准,科学开展教育教学评价。

(二)教材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具体呈现,是把课程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核心材料。创造性利用教材、创新性开展教学活动,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突出特点和学科特色。

我省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基于计算机科学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科学性价值;基于程序设计思想规划课堂教学内容,注重计算思维培养;基于原理和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活动项目,挖掘知识本质。以期实现筑牢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原理、灵活运用技术、面向未来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材编写以信息活动为主线,以素养培养为统领,从应用实例分析入手凝练知识点与能力点,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理解、掌握信息技术,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在类比中领悟、在应用中拓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进而增强信息意识,提升信息素养,发展信息能力。

内容编排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实施分层教学。教学上用案例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指引、知识讲授、实践活动、思考与探索、知识之窗、练习提升、阅读拓展等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锤炼计算思维。

教材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选取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蕴含科技前沿应用的实例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小组互助、自我总结等过程,达成课程目标。

教师要认真研读整套初中教材,完整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内容组织原则,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质量完成课程目标。

(三)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落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保证。多渠道、多方法了解初中学情,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和生活环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倡导因势利导、分层施教、自主探索、小

组合作、协同学习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问、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分析,依据学科教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充分认识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模块目标和学科总目标的有机统一关系。课时目标要具体,关注知识学习,益于理解掌握;单元目标要综合,侧重能力培养,利于融会贯通;模块目标要系统,站位核心素养,基于全人发展。提倡项目式学习,通过科学设计项目,合理分解学时内容,恰当贯穿单元内容,完整呈现模块内容。

2.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灵活应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范例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游戏竞赛法”及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采用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创设沉浸、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情景,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分享与成果展示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相互激励的评价措施。

3.教学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安排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准确了解初中教材各年级、各模块、各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学段之间相似内容的层次衔接和递进发展关系。注重原理的挖掘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价值和树人价值。克服课堂围着技术转、技术围着软件转、软件围着生活转,避免简单机械学操作、了解皮毛不深研、枯燥乏味费时间的现象出现。

4.教学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利于学生主动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学科融合理念,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选择典型案例策划学习项目,通过精准分析学情,实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确保活动完整、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利于教师有效驾驭课堂。适时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发挥教师在学习指引、探究辅导、作品点评环节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教学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符合新课改理念,与具体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既利于新知学习,方便开展实践探

究,又利于旧知巩固,有效促进内化迁移。根据学情,创设基于真实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学生活动;在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基础上,提前预设疑难点和突破方法;多维度、多视角设计评价方案;精心设计基础性和发展性探究活动。

6.教学评价

以课程目标、学业质量标准、教材内容要求为基本依据进行科学评价,既能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又有益于教师改进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进行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与期末评价、跨学科整合评价,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完善教学策略。坚持多元化、开放性、全方位、融合性评价。在学生思维意识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时期,既要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对他们的学习态度、生活品格进行适当鼓励和引导。

(五)资源利用

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形成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环境与学习素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学科特性,利于项目式学习实施。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优势,动态利用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素养水平,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迭代设计。建立中小学、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创建共同体,实现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综合使用与合理利用。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