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
下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D.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
A.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B.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东部边缘,属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距北京仅240公里,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治理近六十年来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
下图为岱海流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岱海入湖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湖水强烈蒸发
B.降水减少,植被大量吸收地下水
C.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加
D.流域蓄水发电与引水灌溉牧草
4.岱海入湖水量逐渐减少、湖泊面积萎缩,会使滨湖湖岸( )
A.沙漠化加剧
B.水土流失加剧
C.盐碱化加剧
D.冻融荒漠化加剧
5.关于岱海流域的生态修复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流域进行保护,禁止开发
B.山地实施防风蚀、稳定流动沙丘工程
C.合理分配水资源,实施引水、节水、净水工程
D.增加出湖径流量,提升湖泊自净能力
在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有10条黄河一级支流呈东西排列,自南向北汇入黄河被统称为“十大孔兑”。
“十大孔兑”流域总面积达10767平方公里,1960-2018年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828万吨,约占全国入黄泥沙总量的十分之一,暴雨洪水发生时,孔兑泥沙在入黄口形成沙坝淤堵黄河。
图1为“十大孔兑”流域示意图,图2示意“十大孔兑”流域年均产沙模数的空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减少“十大孔兑”对黄河的危害,在空间格局上宜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实施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其优先治理的区域是( )
A.西部和南部
B.东部和南部
C.北部和南部
D.中部和北部
7.在实施“十大孔兑”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下列措施不宜采用的是( )
A.黄土沟壑区推进淤地坝工程
B.在库布齐沙漠大规模植树造林
C.在库布其沙漠实施锁边固沙工程
D.在入黄口加固堤防、疏浚河道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
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
下图示意淮北市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957-1965年,淮北建矿建市,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
1.8%攀升到74.4%,主要是因为( )
A.国家经济发展快,国内市场大
B.国家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充足
C.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优良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9.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美城”,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其具体措施包括( )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
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
D.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10.在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特征体现明显的有( )
A.大力发展煤电,增加煤炭附加值
B.精细化采煤,提高采煤效率
C.承接长三角纺织业、服装业转移
D.发展新材料、高端材料产业
广东省21世纪以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增加2349万人和666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1.51%和1.26%,但期间有7个县级市发生常住人口收缩、2个地级市出现户籍人口收缩,呈现“核心增长—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
无收缩型城市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区域,而收缩类型城市则主要位于外围的粤东、粤西北地区,尤其是与江西、湖南、福建邻省交接的边缘地带城市,这些城市的山地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广东省收缩型城市人口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资源枯竭
B.生态破坏严重
C.产业结构升级
D.区域发展差异
12.在国家“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材料中的这类城市适宜发展( )
A.钢铁工业
B.全域旅游业
C.建材产业
D.家具制造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下图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及2018年上海市对部分城市辐射强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相比南京,苏锡常受上海辐射强度更高的原因不可能是( )
A.与上海空间位置更近
B.产业分工协作程度更高
C.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D.历史文化认同感更强
14.近年来,上海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 )
A.附近城市产业进一步向上海转移
B.上海城市污染将有所缓解
C.上海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
D.附近城市对外影响力减弱
15.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要( )
A.各城市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B.增强辐射能力,尽力扩大城市群范围
C.建立便利的区域交通网络
D.将农村地区全部转化为城镇用地
新疆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近几年一直在谋求产业的转型,信息产业和光伏发电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该市创建“天山云”信息产业基地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吸引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打造区域性数据中心。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6.数据中心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优化第二产业结构
B.吸引高科技人才集聚
C.就地消耗多余电力
D.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17.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有( )
①向绿色、环保能源产地集中
②向高纬地区集中
③向大城市集中
④向科技发达的地区集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8.近几年,借助“一带一路”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克拉玛依的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车道。
未来克拉玛依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条件,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钢铁制造
B.农业育种
C.设备研发
D.商贸物流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影响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SWA)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图为1986-2019年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量和相对影响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相比黄河子流域区,主河道区( )
A.建设水库增加SWA
B.引水灌溉增加SWA
C.人类活动减少SWA
D.温度降低增加SWA
20.为增加黄河流域SWA,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人工降水
B.修筑水库
C.南水北调
D.植树种草
德国某运动品牌制造企业年产运动鞋达4亿多双,其90%产能集中在亚洲。
该企业从2017年开始利用全自动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建造年产50万双运动鞋的人工智能制鞋工厂。
2019年11月,该企业却宣布将关闭其人工智能制鞋工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地成本
B.市场规模
C.科技水平
D.交通运输
22.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方式重返德国、美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针对个性化市场需要
B.降低内部交易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交通运输的成本
D.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23.该企业将关闭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原因是( )
A.生产规模小
B.劳动力价格较高
C.税收成本高
D.原料运输成本高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
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
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
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
①投资规模较大
②劳动力需求较多
③市场依赖性强
④产业周期偏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
A.生产规模
B.生产能耗
C.原料成本
D.企业利润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牧交错带是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地带,在空间上农牧并存,在时间上,农牧交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严重。
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亚洲季风的末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通过对比地表2000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雨量,可以揭示两千年来华北沙尘暴的变化规律。
材料二: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图1)
区人口与夏季风降水量变化的比较图(图2)。
(1)简述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表现。
(2)说明华北地区夏季风较强的时期,沙尘强度也较大的原因。
(3)请为农牧交错带治理风沙提出合理化建议。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区,是北方地区基础性供水水源之一。
黄河流域以不足全国2%的总径流量,保障了全国15%的耕地灌溉用水,供给了全国约12%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4%的GDP。
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须打破的瓶颈。
下图示意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UE(数值越大,利用效率越高)分布。
(1)从水资源供应角度,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2)简述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3)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地处亚热带,A错误。
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B错误。
该地区位于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小,农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但是与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无关,C错误。
该地区海拔较高,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一年只能安排一季水稻,D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该地区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垂直落差近千米,地形起伏较大,古代交通不便,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便于农耕劳作,A正确。
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与降水量、植被、道路关联不大,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说明入湖水量减少的原因,湖水蒸发强烈与入湖水量减少无关,A错误;入湖水量主要来自于河流,植被吸收地下水对入湖水量影响不大,B错误;人口増多,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C正确;蓄水发电不会消耗水量,湖泊周围滩涂草原广阔,无需引水灌溉,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岱海属于内流湖,没有出水口,湖泊属于咸冰水湖,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盐度增加,滨湖湖岸盐分物质沉积,盐碱化加剧,C正确;湖泊周围有河流草原,荒漠化现象不突出,A错误;入湖水量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减弱,B错误;冻融荒漠化是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层厚度增大,岱海流域没有多年冻土,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全流域进行保护,禁止开发不利于资源利用,A错误;岱海流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不是风沙问题,B错误;合理分配水资源,实施引水、节水、净水工程,可修复流域生态环境,C正确;潮泊缺少出口,无法增加出湖潮径流量,且增加出湖径流量会导致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自东向西从半固定沙丘向流动沙丘过渡,西部风沙
更严重,而南部位于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更显著。
因此西部地区降水更少,风沙更为严重,是主要的沙源地,沙尘暴灾害更为频繁;且西部流动沙丘危害更大;南部地区位于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应该优先治理,A正确,B、C、D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森林需水量大,在库布齐沙漠大规模植树造林,会加重干旱,B不合理;在黄土沟壑区推进淤地坝工程,既增加耕地,又减少水土流失,A合理;在库布齐沙漠实施锁边固沙工程,减少风沙活动,C合理;在入黄口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减少洪灾,D合理。
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淮北市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经济需要快速发展,各种资源需求量大,加快了矿产基地的建设,A正确;题干所述事实是短期内的快速发展,市场是主导,C是长期存在的事实,故错误;B、D两项是多数地区的普遍现象,不具有特指性,故错误。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煤炭产业不能依靠迁址减轻污染,应利用技术手段减轻污染,A错误;生态修复除了能提供生态效益外,还能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例如可有效推动旅游业、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精密工业等发展,B正确;不是所有塌陷区都适合深挖注水成湖,要依据塌陷的深度、规模等因地制宜地处理,C错误;淮北市位置优越,环境承载力较大,建设环境保护区不合适,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特征。
“创新驱动”指技术创新带来的增长方式,技术变革提高生产效率等,D正确;煤电、采煤、纺织、服装等产业均为传统发展模式,不属于创新驱动的产业,A、B、C错误。
11.答案:D
解析:广东省城市发展呈现“核心增长一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收缩类型城市人口收缩的原因是区域发展差异所致。
12.答案:B
解析:在国家“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收缩类型城市适宜发展全域旅游业。
收缩类型城市位于江西、湖南、福建等邻省交界的边缘地带,这些城市的山
地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故不宜发展钢铁工业、房地产业、家具制造业。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B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上海的部分产业向附近城市转移,A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B正确;产业转移将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竞争力,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差距将缩小,C错误;附近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将得到增强,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区域内各城市分工协作,均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易出现恶性竞净,不利于城市发展,A错误;尽力扩大城市群范围,不利于城市群发展,外围城市受到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B错误;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要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便利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提升辐射通道建设,C 正确;将农村地区全部转化为城镇用地不合理,城市需要农村地区作为经济腹地,提供农产品等,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上海的部分产业向附近城市转移,A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B正确;产业转移将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竞争力,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发展差距将缩小,C错误:附近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将得到增强,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区域内各城市分工协作,均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易出现恶性竞净,不利于城市发展,A错误;尽力扩大城市群范围,不利于城市群发展,外围城市受到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B错误;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要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
用,建立便利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提升辐射通道建设,C正确;将农村地区全部转化为城镇用地不合理,城市需要农村地区作为经济腹地,提供农产品等,D错误。
故选C。
19.答案:A
解析:黄河主河道区的SWA趋势的影响量为正值,说明应该是增加的,不是减少,C错误。
建设水库可以增加主河道区的SWA值,A正确。
引水灌溉会导致SWA值减小,B
错误。
温度降低对于SWA的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A。
20.答案:D
解析:叶面积指数对子流域区的SWA的影响作用最大,且主河道区的叶面积指数对SWA的影响作用也仅次于前一年水体面积。
综合来看,除前一年水体面积外,植被因素(叶面积指数)对黄河流域SWA的影响最大,植树种草可以显著增加黄河流域SWA,D正确。
降雨对于黄河流域SWA影响较小,A错误。
区域水资源短缺,不适宜修筑水库,B错误。
跨流域调水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增加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C错误。
故选:D。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B项,亚洲人口密集,对运动鞋需求大,市场规模大,该制鞋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
故B项正确;A项,土地成本主要取决于企业布局区位。
故A项错误;C项,运动鞋设计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大,对科技水平要求不高。
故C项错误;D项,运动鞋体积小、重量轻。
对交通运输要求并不高。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A项,该企业在开始利用全自动和人工智能技术时,在产业基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建造小规模工厂,满足美国和德国客户的个性化市场需求。
故A项正确;B项,人工智能制鞋工厂不会提高研发水平。
故B项错误;C项,该企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说明亚洲是其主要市场。
故C项错误;D项,德国、美国地租水平高,生产成本高。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A项,该企业生产规模大,追求规模优势,美国和德国工厂规模小,难以满足需求,关闭该工厂,建设规模更大的工厂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故A项正确;B项,全自动生产对劳动力需求少,劳动力价格对生产成本影响小。
故B项错误;C项,在当地生产不用缴纳进口税,因此税收成本高并非关闭工厂的原
因。
故C项错误;D项,运动鞋制造需要原料少,原料运输成本低。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B
解析:医药产业需要大量的生产设备,投资规模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收成本,产业周期偏长,①④正确;不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交通改善,对市场依赖性减弱,②③错误。
故选B。
25.答案:D
解析: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承接的是国外水平较高的医药产业,经济效益高,转出的是原来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经济效益低,所以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企业利润,D正确;生产规模、生产能耗、原料成本都不是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ABC错误。
故选D。
26.答案:(1)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域环境承载量较小,易受人类活动破坏;降水变率大,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季节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
(2)农牧交错带往往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境地带,生态系统不稳定,环境承载量较小;夏季风增强时,季风降水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再加上战乱减少,王朝兴盛),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增长;为满足粮食增长的需求,季风边缘区(农牧交错带)不断开垦草原草地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导致沙尘暴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3)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解析:(1)首先,农枚交错带附近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其次,交错带多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带附近,其西北部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再次,植被覆盖率低,植物生长慢;最后,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易受人类活动破坏,环境承载量较小。
(2)农牧交错带往往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境地带(农耕区与畜牧区交界带附近),生态系统不稳定,环境承量较小,而夏季风强弱导致农牧交错带的北进或者南移。
夏季风增强时,适合农耕的地区范围扩大,导致农牧交错带北进,农耕区扩大,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提高,人口迅速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加,而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草地的过度开垦,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土地沙化,华北地区沙尘暴
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反之,夏季风减弱时,适合农耕的地区范围缩小,导致农牧交错带南移,农耕区缩小,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口增长减缓,粮食需求量少,林草植被得到定程度的恢复,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强度成小,次数减少。
(3)人:控增长、提素质。
合理:合理利用水、耕地。
调:调产业、农业结构。
节:节
水。
退耕:退耕还林还草。
27、
(1)答案:高效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能够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应,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平衡供需矛盾,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黄河流域以不足全国2%的总径流量,保障了全国15%的耕地灌溉用水,供给了全国约12%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4%的GDP”可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高效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能够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应,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平衡供需矛盾,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答案:特点:黄河流域上游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中游次之、下游最高;影响因素:上游地区人口少、人均占有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效率较低,下游省区人口较多,工农业用水量较大,人均占有少,利用效率高。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根据图示分析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点,考生结合图例进行总结归纳即可,据图可知黄河流域上游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中游次之、下游最高;其影响因素与其水资源供需关系密切相关,上游地区人口少、人均占有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效率较低,到下游省区,人口较多,工农业用水量较大,人均占有少,只能通过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来改善水资源供需矛盾。
(3)答案: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工业水循环使用;生活方面宣传节约用水。
解析:改善水资源利用主要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分析作答;生产角度:农业改善灌溉技术,发展滴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工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生活角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