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团圆》 母女冲突下的_对照记_

合集下载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小说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葛。

在小说中,父亲是一个严厉而又有点冷漠的人,母亲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

他们的儿女们在这个家庭环境中长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时常发生,但最终他们还是团聚在一起,共度困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小说中的父亲虽然严厉,但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也是深厚的。

母亲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形象,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虽然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软弱。

而兄弟姐妹们则各有各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磨擦也是家庭故事中的一大亮点。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葛时常发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情激动。

尤其是小说结尾处,家庭成员们终于团聚在一起,共度困难的情节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这样的情节设计让整个故事更加紧凑,也更加引人入胜。

读完《小团圆》,我深受感动,也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团结是最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家庭矛盾和纠葛,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度困难,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小团圆》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家庭故事,它让人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感动,也给人以启迪,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

《小团圆》的读书笔记张爱玲的口传体小说《小团圆》发表以后,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信史。

难道不是吗?里面的人物都是各有所指:盛九莉分明就是作者口己,二婶蕊秋是她的母亲,二叔盛乃德是她的父亲,盛楚娣是她的姑姑,邵之雍则是胡兰成,小康是护士小周, 巧玉是范秀美,荀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虞克潜是沈启无……如果真是这样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记得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文人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來,便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

“历史如果过于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 便成为小说了。

”张爱玲口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我现在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

”《对照记》出版以后,在照片的最末一张最后的一句话,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來,能与读者保持联系。

”这“值得一看的东西”应该就是《小团圆》。

她写了,然而由『•当时胡兰成正在台湾,朱西宁也准备根据胡兰成的活动写张爱玲的传记,宋淇觉得此时出版《小团圆》会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

种种原因和顾虑,便使《小团圆》的出版遥遥无期。

今天我们读《小团圆》,也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应该在注意作者口己对历史解读的基础上,更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

我以为小说的看点重要之处有二: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知道爱有小有大,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为国献身 .........首先是母女感情。

女儿对于母亲的厌恶嫉妒与憎恨绝情,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中,张爱玲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简直是举世无两。

从《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儿女到九莉之于蕊秋,尤其是主人公“九莉”对母亲“二婶蕊秋”的态度,我们越读越是难以理解。

张爱玲小说《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说《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说《小团圆》读后感导读:《小聚会》是张爱玲最为奥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不断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明团体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

《小聚会》可以看作是张爱玲自己自传性的小说,她以本人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说了传奇终身。

张爱玲小说《小聚会》读后感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聚会》发表当前,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信史。

难道不是吗?外面的人物都是各有所指:盛九莉分明就是作者本人,二婶蕊秋是她的母亲,二叔盛乃德是她的父亲,盛楚娣是她的姑姑,邵之雍则是胡兰成,小康是护士小周,巧玉是范秀美,荀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虞克潜是沈启无……如果真是这样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记得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历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宿愿他们多说点不相关的话。

事实这样东西是没有零碎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文人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谐和联系起来,便形成艺术上的残缺性。

“历史如果过于留意艺术上的残缺性,便成为小说了。

”张爱玲本人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我如今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

”《对照记》出版当前,在照片的最末一张最后的一句话,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我宿愿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能与读者保持联系。

”这“值得一看的东西”应该就是《小聚会》。

她写了,然而因为当时胡兰成正在台湾,朱西宁也预备依据胡兰成的活动写张爱玲的传记,宋淇觉得此时出版《小聚会》会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

种种缘由和顾虑,便使《小聚会》的出版遥遥无期。

今天咱们读《小聚会》,也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应该在留意作者本人对历史解读的基础上,更留意艺术上的残缺性。

我以为小说的看点重要之处有二:首先是母女感情。

女儿对于母亲的厌恶嫉妒与憎恨绝情,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中,张爱玲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几乎是举世无两。

小团圆张爱玲读后感

小团圆张爱玲读后感

小团圆张爱玲读后感《小团圆》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在新年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小说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和解,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团圆的重要性。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张爱玲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和解。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比如,小说中的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女儿对母亲的不满和挑剔,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和解,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但是在小说的结尾,作者通过一场团圆饭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解和团聚,让人感受到了家庭关系的温馨和和谐。

此外,小说中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团圆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和睦、团圆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小说中的家庭成员虽然之间存在矛盾,但是他们在新年期间仍然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团圆饭的快乐。

这种对家庭和睦、团圆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也让人思考了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小团圆》,我深刻感受到了张爱玲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张爱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和解,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团圆的重要性。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珍惜家庭关系,也让我深刻思考了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张爱玲的作品能够继续影响更多的人,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追求家庭和睦、团圆的幸福。

解读张爱玲《小团圆》中的矛盾性书写

解读张爱玲《小团圆》中的矛盾性书写

第39卷第1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年2月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9No.1Feb.2021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1.01.013解读张爱玲《小团圆》中的矛盾性书写张坡(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小团圆》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最后一部长篇自传小说,自其出版后,就引发了学界热烈的讨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焦点集中在了“自传”之上,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张爱玲的个人经历对号入座,进行对比研究。

事实上,过分地强调自传性将无法避免地伤害到作晶本身所包蕴的意义。

文章将焦点瞄准在“小说”之上,自作晶本身出发,分别从大与小、爱与恨、圆与缺这3个角度切入进行文本细读,于大时代变革下的浮世苍生、情感交织缠绕的痛苦之浴和有意为之背后的相反相成这3个层面剖析《小团圆》中的矛盾性书写,解读张爱玲笔下建构的独特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张爱玲;《小团圆》;矛盾性;大与小;爱与恨;圆与缺中图分类号:1207.42文献标志码:A作为20世纪才情卓著、别树一帜的女作家,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占据着一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她的经典作品和传奇人生一直受到争论和非议,并在文坛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张爱玲热”。

2009年4月,张爱玲的遗稿《小团圆》在尘封多年之后,终于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当年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沉寂多年后的故人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人们竞相讨论的对象。

对张爱玲稍有了解的读者不难发现,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几乎全部取材于她本人的真实生活与亲身经历,更有学者专门从张爱玲的其他作品和相关人士的文字记述,尤其是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寻找与《小团圆》相同或相似的蛛丝马迹,并且对这种挖掘与窥探乐此不疲。

诚然,《小团圆》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传与自传体小说毕竟不同,自传强调的是真实性,自传体小说则包含虚构性,两者的侧重点是明显区分开来的,过分强调《小团圆》的自传成分,津津乐道于文本中的事件描写与实际事实的出入,将不可避免地伤害到作品本身所包蕴的意文章编号:1673-0887(2021)01-0065-04义。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是一部以家庭为主题的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富裕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关系的微妙。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团圆的故事,但却并不是简单的欢乐和幸福。

在小说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隔阂,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误会和伤害。

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母亲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母亲对主人公的期望和要求让他感到压力巨大,而母亲也因为自己的不满和失望而对主人公产生了误解和抱怨。

这种家庭关系的微妙和复杂,让人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除了家庭关系的描写,小说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对家庭的责任和压力让他感到无法呼吸,同时他又无法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也让人思考了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束缚。

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是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种结局让人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关系的复杂和难以解决,也让人思考了家庭关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家庭团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而是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和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学会在这种差异和矛盾中寻找和谐和平衡。

总的来说,《小团圆》是一部充满了人性复杂和家庭关系微妙的作品,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这部小说让人思考了家庭关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让人感受到了家庭团圆的复杂和难以解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像主人公一样,学会包容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学会在这种差异和矛盾中寻找和谐和平衡。

《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

《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

作者: 李法惠[1]
作者机构: [1]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南南阳473061
出版物刊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48-5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小团圆》;母爱;母女关系;缺失;文学创作;悖谬
摘要: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古今文人墨客创作了数不清的作品来歌颂母亲。

但是,研读张爱玲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作为女性,却把母亲写得非常不堪,她塑造的母亲形象大部分都冷漠、自私、拜金、变态,尤其是《小团圆》中塑造的母亲形象,更是独立特行,解构了人们对传统母女关系的书写,把至纯至亲的母女关系写得疏离、冰冷、无情,可以说是母不慈子不孝。

《小团圆》带有很大的自传色彩,里边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对应关系,主人公盛九莉复杂的母女关系就是张爱玲复杂母女关系的写照,盛九莉对母亲角色的认知和称呼的悖谬,使她对母亲产生距离感,因生母、后母、过继的大伯母都不能尽到母亲职责,母爱缺失使她的童年蒙上了不幸阴影,产生了恨母情结。

张爱玲看世界的眼睛是她母亲赋予她的,是童年生活给她打上的烙印,母亲的新潮、拜金、浪漫、滥情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在《小团圆》中把九莉的母亲蕊秋塑造成一个自私、不负责任、奢靡、风流的母亲形象,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母亲形象的认知,把九莉塑造成一个冷酷绝情的女儿形象,特别是最后母亲临死九莉也没有去看她一眼,实际上也是张爱玲对自己的鞭笞。

这种悖谬的母女关系书写,让人唏嘘,反映了童年经历及母爱缺失对作家性格及创作的影响。

读书笔记—《小团圆》读后感

读书笔记—《小团圆》读后感

读书笔记—《小团圆》读后感《小团圆》是2009年2月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张爱玲。

这书可能是作者小说里最特别的一本书,她本人对这本书的态度很矛盾。

首先她生前曾交代过要销毁这本书。

应该是因为这是一本自传式的小说,里面有太多秘辛,有太多她不想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从可读性上来说,我自己觉得《小团圆》比不上张之前写过的所有小说,急着要把自己的记忆一股脑抖落出来,语速急切,思绪难免有点混乱。

熟悉和喜欢她的人可以读,如果没看过张爱玲,就不推荐作为第一本读本。

故事从她还在港校念书的日子开始讲起,九莉的学生时代像一幅黑白色的抽象画,那时候国难当头,外面炮火纷飞,成年人的战争连绵不断;而屋内一次次考试,一张张考卷,那是学生们的战争开了场,同样声势震天响。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这是小说的开头,九莉在等待些什么呢?或是一次考试的高分,或是同窗的一点问候,又或是在某次过马路时母亲能真切拉住她的手。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说,“你如果认识之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这句话描述她自己再贴切不过。

九莉并非生性凉薄,她曾无数次地幻想过团圆,可是母亲用远在天边的美丽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着她的靠近。

首先是身份上的拒绝--小说里讲九莉从小就是过继给大房的,不叫自己的母亲妈,却只称二婶。

接着在感情和身体上,“二婶”会偷偷拿走老师给九莉的奖学金,在牌桌上输光抹净。

和英国军官约会的时候会嫌恶地摆手叫九莉离远一点,就连过马路时偶然牵到了九莉的手,都像碰到了什么不洁的东西。

九莉以为这般痛苦的境遇长大了便会捱过去,可惜她遇到了邵之雍。

她渴慕的爱情是“当他逃亡到边远小城时,她千山万水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里重逢”,那时大约会有久别的泪、相逢的喜和温热的拥抱。

结果邵之雍战后落难,她也果真寻了他去。

却发现他身边多出两个笑意婉转又讥讽的女人,落单的鞋子无论如何凑不成一双,她低下头便看到了自己的可悲可怜。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是一部以家庭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的微妙。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小说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富有的家庭展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亲情、爱情、嫉妒和矛盾。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让人动容。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临的挑战。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的微妙。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和矛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同身受。

小说的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情感真挚。

作者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的微妙。

小说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临的挑战,让人深思。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阅读《小团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家庭在人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和矛盾。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矛盾,这种复杂性让人感到深深地触动。

在阅读《小团圆》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也深刻地意识到了家庭在人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港湾,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一个人心灵的寄托。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家庭在人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对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阅读《小团圆》,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也深刻地意识到了家庭在人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小团圆 媳妇中旁观者的行为与心理

小团圆 媳妇中旁观者的行为与心理

小团圆媳妇中旁观者的行为与心理
胡家的三个女人可以说,在生活中是很好的演员。

然而小团圆媳妇只有12岁,她不会演,这是她悲剧的根源。

她只有12岁,胡家人可以在她的年纪上作假到14岁,可是她没有能够演出呼兰河需要的女人形象。

当她被打了以后,她并不老实,还会哭闹着要回家。

也因此这样,呼兰河的看客就会小团圆媳妇有了判定:这个姑娘不知羞,也因此他们认为,这个姑娘早就应该打了。

书中也写到了这样的场面: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而到后面,当小团圆媳妇被胡家各种折磨的时候,看客们不但没有阻止,反而推波助澜,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早就对小团圆媳妇有了判定,所以小团圆媳妇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该。

小团圆媳妇明明没有生病,却由于她婆婆的无知和封建的思想、旁观者的麻木冷漠越治越病,她是被迫害致死的。

中国人流传很多谚语,类似于“三岁看到老”,这些谚语都反映着中国一个传统:凭着一个细节去判断人,凭着自己的经验去揣测人。

在书中,没有一个人试图去了解真正的小团圆媳妇,甚至了解小团圆媳妇真实年纪、为小团圆媳妇辩解她不是妖怪的,只有书中的“我”——一个儿童做到的。

小团圆读书笔记(实用模板)

小团圆读书笔记(实用模板)

小团圆读书笔记小团圆读书笔记1(1496字)《小团圆》可以说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自传式”的作品。

无数人想从其中窥探张爱玲那如华丽的袍上爬满了虱子的一生。

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对女主人公盛九莉30年的人生经历的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回忆。

从表面上看女主人公盛九莉既不属于家庭也不属于社会,从头至尾,归属感一直缺席,以致困扰着她对自我的处置。

孤独是《小团圆》的情感内核。

人心之隔是张爱玲在小说中反复点染的。

从蕊秋担心日后九莉与舅舅争家产引起九莉诧异开始,到送让别蕊秋时九莉的孤立和黯然,及至空袭逃难是九莉“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的彻骨的悲哀。

即使是让她爱到尘埃里的邵之雍,也会让她觉得“整个中原隔在他们之间,远的使她心悸”。

书读到此处,让我感到莫名的真切与心痛。

是该有怎样的遭遇才能使一个青春正茂的少女活得如此的悲凉!“小团圆”就像是一个寓言故事,与大团圆相对,如此孤独的人只能独自走完自己的一生,实现自己的“小团圆”。

在我看来,《小团圆》大抵也是张爱玲自编自演的一个故事,因而文字中透着一股冷冽与深切的气息。

在叙述中,张爱玲对自己人生中的沧桑与迷乱做了细腻的描绘,好似一切都与她无任何关联,用更加真切的文字来尽可能地还原真是,没有遮蔽与虚构,用谅解的心态来叙述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盛九莉的人生。

可是,从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张爱玲的不自觉,感受到她的矛盾挣扎与内心的纠结。

张爱玲将盛九莉塑造成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女人,将邵之雍塑造成一个好与坏兼容的男人。

两人的爱情使读者充满了矛盾的心理,既无限心疼又有一丝恨意。

爱情是一方面,还包括亲情、友情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描述得微小却又深切。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朋友对张爱玲的伤害给她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潜意识中表现出来,使忧伤、悲痛、苍凉在小说字里行间透露而出,传达出来张爱玲内心深处无可倾诉与言明的痛处与悲痛。

张爱玲,或者说是盛九莉,都是缺乏爱的人,内心深处她们渴望爱,渴望幸福。

《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

《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

第39卷第5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9No 52019年9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ep.2019收稿日期:2019-06-10作者简介:李法惠(1965 ㊀)ꎬ女ꎬ河南省邓州市人ꎬ编审ꎬ主要从事文学及编辑学研究ꎮ«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李法惠(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ꎬ河南南阳473061)㊀㊀摘要: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ꎬ古今文人墨客创作了数不清的作品来歌颂母亲ꎮ但是ꎬ研读张爱玲的作品ꎬ可以发现其作为女性ꎬ却把母亲写得非常不堪ꎬ她塑造的母亲形象大部分都冷漠㊁自私㊁拜金㊁变态ꎬ尤其是«小团圆»中塑造的母亲形象ꎬ更是独立特行ꎬ解构了人们对传统母女关系的书写ꎬ把至纯至亲的母女关系写得疏离㊁冰冷㊁无情ꎬ可以说是母不慈子不孝ꎮ«小团圆»带有很大的自传色彩ꎬ里边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对应关系ꎬ主人公盛九莉复杂的母女关系就是张爱玲复杂母女关系的写照ꎬ盛九莉对母亲角色的认知和称呼的悖谬ꎬ使她对母亲产生距离感ꎬ因生母㊁后母㊁过继的大伯母都不能尽到母亲职责ꎬ母爱缺失使她的童年蒙上了不幸阴影ꎬ产生了恨母情结ꎮ张爱玲看世界的眼睛是她母亲赋予她的ꎬ是童年生活给她打上的烙印ꎬ母亲的新潮㊁拜金㊁浪漫㊁滥情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ꎬ她在«小团圆»中把九莉的母亲蕊秋塑造成一个自私㊁不负责任㊁奢靡㊁风流的母亲形象ꎬ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母亲形象的认知ꎬ把九莉塑造成一个冷酷绝情的女儿形象ꎬ特别是最后母亲临死九莉也没有去看她一眼ꎬ实际上也是张爱玲对自己的鞭笞ꎮ这种悖谬的母女关系书写ꎬ让人唏嘘ꎬ反映了童年经历及母爱缺失对作家性格及创作的影响ꎮ关键词:«小团圆»ꎻ母爱ꎻ母女关系ꎻ缺失ꎻ文学创作ꎻ悖谬中图分类号:I207.4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6320(2019)05-0048-06㊀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ꎬ古今中外有数不清的作家都对母亲进行过讴歌ꎬ唐诗宋词中歌颂母亲的诗词比比皆是ꎬ现当代文人墨客更是创作了数不清的作品来歌颂母亲ꎬ比如老舍的«我的母亲»㊁沈从文的«我的母亲»㊁杨绛的«回忆我的母亲»㊁季羡林的«怀念母亲»㊁肖复兴的«母亲»㊁梁晓声的«母亲»㊁孙犁的«母亲的回忆»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㊁陈建功的«妈妈在山岗上»㊁宗璞的«我的母亲是春天»㊁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等ꎬ这些作品中母亲形象都是高大圣洁㊁无私善良㊁勤劳美丽的ꎮ可是ꎬ研读张爱玲的作品ꎬ我发现其作为女性ꎬ却把母亲写得非常不堪ꎬ塑造的母亲形象大部分都庸俗㊁冷漠自私㊁变态ꎬ比如«心经»中的许太太㊁«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㊁«花雕»中的郑太太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ꎬ这些女性ꎬ心灵异化㊁感情扭曲ꎬ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母亲形象的认识ꎬ尤其是她在«小团圆»中塑造的母亲形象ꎬ更是特立独行ꎬ通过对九莉形象的塑造ꎬ解构了人们对传统母女关系的书写ꎬ把至纯至亲的母女关系写得僵硬㊁冰冷㊁无情ꎬ母不慈子不孝ꎮ本文试图结合张爱玲的生平对这种悖谬的母女关系进行解读ꎬ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ꎮ2019年第5期李法惠:«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㊀㊀一㊁颠倒的母女称呼书写«小团圆»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ꎬ在创作的过程中ꎬ张爱玲反复与她的好友邝文美㊁宋淇夫妻商讨修改ꎮ1976年4月4日她写给好友邝文美㊁宋淇的书信中说道: 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ꎬ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 志清看了«张看»自序ꎬ来了封信建议我写我祖父母与母亲的事ꎬ好在现在小说与传记不分明ꎮ我回信说ꎬ 你定做的小说就是«小团圆» ꎮ [1]5-6确实如作者所说ꎬ在«小团圆»中ꎬ她写了 祖父母或母亲的事 ꎮ小说除了述说女主角盛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纠葛外ꎬ重点是描写了九莉的母亲ꎮ(一)人物对应关系小说女主人公盛九莉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贵之家ꎬ有个弟弟ꎮ她4岁时母亲与三姑楚娣一起出国留学ꎬ9岁时母亲返回与父亲离婚ꎬ她与父亲生活在一起ꎬ后父亲再婚ꎮ因遭继母和父亲打骂ꎬ九莉逃往留学回来的母亲处ꎬ可惜好景不长ꎬ母亲不久又出国了ꎮ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ꎬ九莉失去了在香港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ꎬ只好返回上海ꎬ与姑姑租住在外边的公寓ꎬ靠写作卖文为生ꎬ在此期间认识了汉奸邵之雍ꎬ与之结为夫妻ꎬ后来战争结束ꎬ邵之雍逃亡ꎬ又与其他女子同居ꎬ九莉与之断绝关系ꎬ只身去往美国ꎬ后与美国作家结婚ꎬ终身未要孩子ꎮ盛九莉这种人生经历实际上就是张爱玲的真实人生写照ꎮ«小团圆»中人物几乎都可以一一找到对应关系:盛九莉 张爱玲ꎻ邵之雍 胡兰成ꎻ蕊秋 张爱玲生母黄逸梵ꎬ文中九莉叫二婶ꎻ楚娣 张爱玲姑母张茂渊ꎬ文中九莉叫三姑ꎻ九林 张爱玲弟弟张子静ꎻ乃德 张爱玲生父张志沂ꎻ后妈 耿十一小姐(翠华) 张爱玲后妈孙用蕃ꎻ大爷 张爱玲大伯ꎻ大妈 张爱玲大伯母«小团圆»中张爱玲借助他人之口说九莉 是只有她母亲和之雍给她受过罪 [1]241ꎬ现实生活中ꎬ张爱玲的遭遇也确实如此ꎮ张爱玲1920年出生ꎬ母亲黄逸梵1924年就出国了ꎻ1928年母亲返回中国ꎬ1930年父母离婚ꎬ张爱玲与父亲生活在一起ꎻ1932年母亲去往法国ꎻ1934年父亲再婚ꎬ1936年母亲返回国内ꎻ1938年因与后母发生冲突ꎬ张爱玲遭父亲毒打软禁ꎬ逃往母亲家ꎻ1939年母亲到南洋ꎻ1947年母亲返沪ꎬ一年后母亲出国到马来西亚ꎬ之后移居英国ꎻ1957年母亲病逝于英国ꎮ从黄逸梵的人生经历看ꎬ张爱玲出生后ꎬ她就不断出国ꎬ只有1920 1923年㊁1928 1931年㊁1936 1938年㊁1947年ꎬ共计12年在国内ꎬ并且这12年中ꎬ张爱玲仅有1920 1923年㊁1938年ꎬ1947年ꎬ共计6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ꎮ从张爱玲1920年出生到黄逸梵1957年去世ꎬ这37年间ꎬ母女相处时间太短ꎮ张爱玲4岁之前与母亲生活的印象ꎬ因年幼应该是模糊的ꎬ长大后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又太短ꎮ张爱玲说她母亲给她受过罪ꎬ应该是指母亲经常不在身边ꎬ对她照顾不到㊁关心不够ꎬ让她童年失去母爱㊁花钱没着落㊁居住无定所㊁遭受后母虐待㊁受很大委屈这些罪ꎮ(二)母亲角色的错位这种因母亲角色的长期缺位而对张爱玲造成的心理创伤ꎬ张爱玲是借助盛九莉周边几个母亲角色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ꎮ盛九莉的一生中承担她母亲角色的有4人:生母㊁后母㊁伯母㊁姑母ꎮ在法律上九莉有两个妈妈ꎬ一个是亲妈蕊秋ꎬ她喊作二婶ꎬ这个是与九莉有血缘关系的妈ꎬ是九莉心目中最在意的妈ꎬ也是九莉又爱又恨的妈ꎮ父母离婚后ꎬ九莉判给爸爸ꎬ所以九莉也不能指望她给自己太多照顾ꎬ花妈妈的钱总觉得亏欠了她ꎮ另一个是她的后妈翠华ꎬ小说中说给乃德(二叔)做媒的两个堂妹议定让九莉㊁九林叫她为 娘 ꎬ这个虽然没有血缘关系ꎬ但是却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妈ꎬ也是张爱玲与之生活10多年的后母的化身ꎮ除了上面法律意义的两个妈妈外ꎬ她还有两个妈:一个是九莉自小就过继过去的大伯母ꎬ«小团圆»中说 她因为伯父没有女儿ꎬ口头上算是过继给大房ꎬ所以叫二叔二婶ꎬ从小觉得潇洒大方ꎬ连她弟弟背后也跟着叫二叔二婶ꎬ她又跟着他称伯父母为大爷大妈ꎬ不叫爸爸妈妈 [1]22ꎬ 后来因二婶三姑出国的事与大伯家闹翻了ꎬ然后就不再提过继的事了 [1]83ꎬ关于大伯母小说没做过多交代ꎬ想必没有给九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吧ꎻ另一个就是她的三姑ꎬ也就是张爱玲姑姑张茂渊的化身ꎬ张爱玲1938 1952年都与姑姑住在一起ꎬ所以小说中的三姑更像是九莉的母亲ꎮ总结这几位交织出场的履行母亲职责的母94南都学坛2019年第5期亲ꎬ就像九莉对她们的称呼一样ꎬ颠倒错乱:亲妈非妈是二婶ꎬ不能全面履行妈的职责ꎻ后妈是妈且是娘ꎬ但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妈ꎬ她不关心九莉ꎬ只盼她早点出嫁ꎬ还挑拨九莉的父女关系ꎻ大伯母九莉称其大妈仅是名义上的妈ꎻ姑妈像妈又非妈ꎬ但代替了亲妈ꎬ又确实不是妈ꎮ一个豪门千金ꎬ一个别人眼中衣来伸手㊁饭来张口的小女孩ꎬ在成长的过程中ꎬ遇到这些妈的角色ꎬ哪个都是妈ꎬ哪个都不像妈ꎬ都不能完全符合那个真正的 妈 的称号ꎬ小姑娘时而在这个妈家ꎬ时而在那个妈家ꎬ时而遭受白眼ꎬ时而接受责骂ꎬ时而还要装作低眉顺眼ꎮ就像三姑问她喜欢谁ꎬ她知道自己心里是喜欢二婶的ꎬ但是嘴里却说喜欢三姑ꎬ她知道自己与二婶有特殊关系而与三姑远些ꎬ要让三姑开心ꎮ如果得罪了三姑ꎬ让三姑不开心ꎬ三姑随时就会不照顾她ꎮ梳理一下九莉的童年㊁少年生活轨迹ꎬ可以发现就养育关系的确立上来说就出现了许多悖谬ꎮ九莉父母都是出身豪门ꎬ家里有钱有洋房有仆人ꎬ只有两个孩子ꎬ一男一女ꎬ刚好组成一个传统家庭渴望的 好 字ꎬ九莉聪明伶俐招人喜欢ꎬ还是长女ꎬ他们应该能养得起她ꎬ可是父母却因伯母没女儿把她过继给父亲同父异母的哥哥家ꎬ让九莉做他们的继女ꎬ让她把不是自己爹妈的人认作爹妈ꎬ而把亲爹妈喊作二叔二婶ꎮ爹妈就在眼前ꎬ但九莉名义上已是别人家的女儿ꎬ人为地在他们之间设道墙ꎮ亲生母亲二婶本来可以把九莉带在身边ꎬ把她教育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名媛ꎬ让女儿正常读书㊁社交㊁打扮ꎬ但是她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ꎬ不管自己女儿死活ꎬ满世界旅行去了ꎮ如果说九莉被送给她人做继女是形式上的被抛弃ꎬ那么母亲二婶远走他乡ꎬ是九莉真正意义上的被抛弃ꎮ父母有悖常情的做法和豪门千金无家可归的遭遇ꎬ在九莉心中绾了一个大大的死结ꎮ㊀㊀二㊁残缺的母女情感倾诉有评论家说ꎬ看完«小团圆»才发现伤害张爱玲最深的是她的母亲ꎬ而不是父亲和胡兰成[2]ꎮ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ꎮ(一)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写到的女性形象众多ꎬ但是写得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九莉的亲妈蕊秋ꎬ让人最惋惜的还是九莉与母亲蕊秋母女之间的感情纠葛ꎮ九莉喜欢和母亲在一起ꎬ又害怕母亲ꎬ希望得到母亲的关爱ꎬ又不喜欢母亲唠唠叨叨的说教ꎮ从九莉成长过程来说ꎬ母亲不能守护她ꎮ«小团圆»中写到九莉与回国后的母亲的几次短暂相聚ꎬ时间脉络不是太清晰ꎬ出国次数也不明了ꎬ感觉就是来去匆匆忙忙ꎬ只能从黄逸梵的出国时间㊁出国次数来印证蕊秋的出国时间㊁出国次数ꎮ张爱玲的生命中ꎬ只有4岁前㊁17岁㊁26岁与母亲生活在一起ꎮ小说中九莉也是如此ꎬ母亲不断出国旅行ꎬ楚娣说她像个流浪的犹太人ꎮ她去的地方有法国㊁英国㊁瑞士㊁爪哇㊁埃及㊁新加坡㊁印度㊁马来西亚等ꎬ而九莉生活的地点也在天津㊁上海㊁香港及美国等地变换ꎮ母女俩聚少离多ꎬ从小九莉由老妈子带大ꎬ老妈子相互攀比ꎬ带弟弟的老妈子自认为比带九莉的老妈子地位高ꎬ九莉挨打时抱着韩妈痛哭ꎬ才知道自己不过是韩妈的事业ꎬ谁也不能保护她ꎮ九莉挨打后离家与二婶三姑住在一起ꎬ但是九莉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家ꎬ事事小心翼翼ꎬ回来晚了拿钥匙开门都要特别小心ꎬ来客人了自己要赶紧躲在阳台上ꎬ从家里到学习的地方很远ꎬ但是她宁可走着去ꎬ也不愿意问母亲要七毛钱的车费ꎬ免得母亲数落她ꎬ说她给自己带来负担ꎬ影响自己前途ꎮ九莉的童年ꎬ母亲就是那个墙上的照片ꎮ一天她母亲告诉她ꎬ做梦梦见了九莉ꎬ九莉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怎么会误入禁地ꎮ言外之意ꎬ就是母亲不关心自己ꎬ母亲的心里从来没有自己ꎬ自己走不进母亲的内心ꎮ长期不见母亲ꎬ母女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交流ꎬ产生了严重的隔阂ꎮ蕊秋关心的是九莉是否具备淑女风范㊁是否成才ꎬ而九莉渴求的是母亲对自己的理解ꎮ9岁那年ꎬ九莉第一次与母亲一起上街过马路ꎬ 母亲正说 跟着我走ꎻ要当心ꎬ两头都看了没车子 忽然来了个空隙ꎬ正要走ꎬ又踌躇了一下ꎬ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ꎬ一咬牙ꎬ方才抓住她的手ꎬ抓得太紧了点ꎬ九莉没想到她手指这么瘦ꎬ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ꎬ心里也很乱ꎮ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ꎬ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ꎮ九莉感到她刚才那一刹那的内心挣扎ꎬ很震动ꎮ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ꎮ显然她也有点恶052019年第5期李法惠:«小团圆»中悖谬的母女关系解读心 [1]80ꎮ作者说 她也有点恶心 ꎬ这个 也 字ꎬ说明不仅是母亲蕊秋感到恶心ꎬ女儿九莉也感到恶心ꎬ可见母女心理距离之远ꎮ母亲的许多话也深深刺痛九莉的心ꎬ九莉17岁时病了ꎬ母亲竟然责骂嫌弃地说 你活着就是害人ꎬ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 [1]130ꎬ言语恶毒ꎬ哪像一位可爱的母亲在女儿病中说的话ꎮ九莉在港大读书时ꎬ母亲来看她ꎬ顺便看看九莉的宿舍ꎬ九莉听见母亲给亨利嬷嬷说自己住在香港最贵的浅水湾饭店时ꎬ心里很不是滋味ꎬ因为九莉当时非常穷ꎬ暑假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ꎬ一个夏天都住在免费的修道院ꎬ而母亲说是来看她ꎬ竟然没问问她有没有钱ꎬ需要什么帮助ꎮ作为母亲ꎬ蕊秋不仅不能满足九莉精神上的需求ꎬ也不能满足九莉的物质需求ꎮ女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ꎬ但是二婶给她做衣裳总是 旧的改的 [1]181ꎮ有一次ꎬ父亲乃德的下堂妾爱老三做衣服ꎬ顺便给九莉也做了一套ꎬ然后故意问九莉喜欢谁ꎬ九莉违心地说喜欢爱老三ꎮ九莉喜欢穿新衣服ꎬ后妈翠华给九莉一堆旧衣服ꎬ九莉烦死了ꎬ觉得一件又一件永远穿不完ꎬ使她在贵族化的教会女校很没面子ꎬ姑姑说等她18岁了ꎬ给她做点新衣服ꎬ但是九莉觉得18岁太遥远ꎬ像隔座大山ꎬ过不去ꎬ看不见ꎬ满足一个女孩子的基本愿望就那么难ꎮ(二)恨母情结在生命的最初阶段ꎬ不论男孩和女孩都与母亲维持着一个密切的关系ꎬ在生物学上称之为 共生 现象ꎬ 共生 是孩子成长初期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ꎬ它给孩子带来安全感ꎮ由于母亲是女孩成长的摹本ꎬ所以女孩与母亲的共生阶段要长于男孩ꎬ所以对女孩来说ꎬ母女之间的 共生 尤为重要ꎮ [3]因为九莉与母亲的 共生 关系在九莉童年时就时断时续ꎬ所以九莉强烈地渴望母爱ꎬ并且由爱不得而生怨ꎬ最终生恨ꎮ«小团圆»的末尾说九莉 从来不想要孩子ꎬ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ꎬ一定会对她坏ꎬ替她母亲报仇 [1]283ꎮ蕊秋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ꎬ但也不是一点儿不关心女儿ꎮ她离婚时还专门把女儿受教育写在离婚协议书里ꎬ要求乃德必须让女儿上学ꎬ她从国外给孩子们邮寄玩具ꎬ她还专门去香港看望女儿ꎬ在女儿挨打逃出来后收留女儿ꎬ在女儿生病时还照顾她ꎬ有时甚至还梳妆打扮女儿ꎬ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ꎬ为女儿聘请专职教师ꎬ教女儿学钢琴㊁英文ꎬ特别是最后一次出国前ꎬ还给女儿留了一对翡翠耳环ꎮ为什么九莉说生了小孩害怕他来替她母亲报仇呢?这应该是反映了九莉的心理ꎬ她恨母亲不了解自己ꎬ害怕自己生个小孩将来也像自己一样恨母亲ꎮ在港大读书时ꎬ她申请奖学金没有成功ꎬ老师安竹斯先生鉴于她的成绩给了她800港币ꎬ资助她上学ꎬ被母亲知道了ꎬ首先怀疑她与安竹斯有不正当关系ꎬ然后打牌一下午把这800港币输个净光ꎮ九莉得知后感叹: 如果有上帝的话ꎬ也就像 造化小儿 一样ꎬ 造化弄人 ꎬ使人哭笑不得ꎮ一回过味来ꎬ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ꎮ不是她自己做的决定ꎬ不过知道完了ꎬ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ꎮ [1]28九莉怨恨母亲ꎬ每一次从母亲那里拿钱都觉得很不自在ꎬ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有一天不花母亲的钱ꎬ有朝一日能还了母亲在她身上花的钱ꎮ有一天看母亲心情不错ꎬ 九莉乘机取出那二两金子来递了过去ꎬ低声笑道: 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些钱ꎬ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ꎬ这是我还二婶的ꎮ 蕊秋流下泪来ꎮ 就算我不过是个待你好过的人ꎬ你也不必对我这样ꎮ 虎毒不食儿嗳! 她并没想到蕊秋以为她还钱是要跟她断绝关系 [1]251ꎬ252ꎮ母亲没要她的钱ꎬ她心里说ꎬ 不拿也就这样ꎬ别的没有了 ꎬ 时间是站在她这边ꎬ胜之不武 [1]253ꎬ她对自己说 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 [1]253ꎮ她母亲临终在欧洲写信对她说: 现在就只想再见你一面ꎮ 她也没去ꎮ九莉母亲去世后ꎬ拍卖行拍卖遗物清还了债务ꎬ清单给她寄来ꎬ看到有一对玉瓶值钱ꎬ九莉联想到从前帮母亲整理出国带的行李ꎬ从来没见过这对玉瓶ꎬ她还在怨恨母亲没让自己开开眼界ꎬ防自己女儿像防贼似的ꎮ㊀㊀三㊁另类的母女形象塑造母爱缺失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ꎬ国外研究母爱缺失更多的是把它与儿童教育成长放在一起进行研究ꎮ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认为: 童年的赤子之心与作家的真诚之心是相同或相通的 ꎬ 一个作家的观看世界的艺术的眼睛是母亲给予的 ꎬ 如果作家在幼年就失去母15南都学坛2019年第5期亲 没有得到应有的母爱ꎬ那么就会对作家的童年造成精神创伤ꎬ这种情况也会内化为心理定式ꎬ使她用另一种病态的眼光看世界ꎬ并从创作倾向上表现出来 [4]ꎮ张爱玲看世界的眼睛也是她母亲给予她的ꎬ她创作中表现出的病态的眼光也是童年不幸生活给她打上的烙印ꎬ她通过九莉的眼睛和九莉的所作所为ꎬ给我们塑造了一对不一样的母女形象ꎮ(一)对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在九莉的眼中ꎬ母亲蕊秋是一个新潮㊁叛逆㊁勇敢的女性ꎮ她对不务正业㊁吸大烟㊁赌博㊁纳妾㊁逛窑子的丈夫非常不满ꎬ敢于主动提出与丈夫离婚ꎬ 蕊秋逼着乃德进戒烟医院戒掉了吗啡针ꎬ方才提出离婚 [1]81ꎬ她勇敢追求自己的新生活ꎬ不依赖自己的丈夫ꎻ她虽然裹了脚ꎬ但到处旅行ꎬ像一个旅行家或犹太人一样居无定所ꎬ九莉说 她们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在理行李ꎬ因为是环球旅行家ꎬ当然总是整装待发的时候多 她母亲传授给她的唯一一项本领也就是理箱子 [1]254ꎮ蕊秋结婚后还出国学绘画㊁雕塑㊁滑雪ꎬ这都迥异于20世纪初在家相夫教子的女性形象ꎮ在九莉心目中ꎬ蕊秋又是一个身世凄凉的风流罪人ꎮ和蕊秋有暧昧关系或肉体接触的人有一大堆:她深爱的简炜ꎬ离婚也主要是因为他ꎬ还为他打过胎ꎻ在新加坡等她被炸死的商人劳以德ꎻ毕大使ꎻ随她到香港浅水湾九莉看到的年轻的英国人ꎻ教九莉唱歌有可能是九林生父的意大利人ꎻ英俊矮胖的法国军官ꎻ劝她母亲钱不要花给九莉ꎬ自己留着用的马寿ꎻ诚大侄侄ꎻ为九莉治病的范斯坦医生ꎻ给蕊秋塞钱的雷克医生ꎻ法科学生菲力ꎻ等等ꎮ和蕊秋一起留学的楚娣曾亲口告诉九莉 二婶不知道打过多少胎 ꎬ这种混乱的男女关系ꎬ 真实地展现了一名颠覆了传统注重贞操㊁从一而终的母亲形象 [5]ꎮ蕊秋满世界跑ꎬ欧洲㊁南洋不断变化ꎬ也曾做过尼赫鲁两个姊妹的社交秘书ꎬ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让她停下作为避风的港湾ꎬ也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可以作为她的终生依靠ꎮ她每次出国都带着祖上留下的古董ꎬ需要钱时就变卖ꎬ用九莉弟弟九林的话说就是二婶永远有卖不完的古董ꎮ她离婚后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多好ꎬ能养得起九莉ꎬ可在钱的问题上ꎬ她总是斤斤计较ꎬ九莉不小心打碎了母亲一只茶壶ꎬ还赶紧自己花钱去买一个ꎬ然后二婶也没阻止ꎮ在九莉要不要留学问题上蕊秋总是患得患失ꎬ犹豫要不要送九莉出去留学ꎬ时常把九莉当作累赘ꎮ九莉母亲做事新潮ꎬ也许这样做是为了锻炼九莉的独立生活能力ꎬ但是ꎬ 在金钱问题上的过于理智却导致了九莉以金钱衡量她的付出 ꎬ 过于理性也表现为冷漠㊁刻薄㊁寡情 [6]ꎮ母女战后在香港重逢ꎬ母亲自己住着高档酒店ꎬ让女儿在修道院蹭吃蹭喝ꎬ还打牌输掉女儿辛苦得来的奖学金ꎬ在离开香港之前ꎬ蕊秋给九莉交代ꎬ有事找那个雷克先生(也是蕊秋的情人)ꎬ如果雷克问起她们的关系ꎬ让九莉谎称蕊秋是她阿姨ꎮ蕊秋的自私㊁拜金㊁对女儿的冷漠由此可见一斑ꎬ这与传统的善良㊁慈祥㊁贤惠的母亲形象差异甚大ꎮ(二)女儿的冷酷无情及对母爱的呼喊«小团圆»中的九莉与蕊秋创造了一种空前的母女关系和情感形态ꎬ一种依存与拒斥同在㊁并且都是连生死都无法将之切断和抚平的状态ꎬ它真切而勇敢地指认了某种完全没有可能和解的矛盾体是存在的ꎬ张爱玲以自已的方式诠释了它ꎬ但始终得不到拯救ꎮ [7]在«小团圆»中ꎬ张爱玲通过九莉的回忆ꎬ把母女亲情的寡淡㊁世俗㊁冷漠表现得淋漓尽致ꎮ在九莉的回忆中ꎬ母亲除了在意美丽漂亮ꎬ自己好像做什么事ꎬ都不讨她欢心ꎮ母亲教育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ꎬ但到了九莉眼中ꎬ就变成了嫌弃ꎮ她认为母亲总是把她的事想到最坏里去ꎬ实际上她也总是把母亲的事想到最坏里去ꎮ蕊秋见有时候说教也不管用ꎬ便不再纠正九莉的举止ꎬ她就认为母亲是对她彻底死了心了ꎮ小说没说九莉是怎么到美国的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从未想过去与她母亲生活在一起ꎬ就是在邵之雍出逃㊁她食不甘味㊁每天靠喝西柚汁度日的情况下ꎬ她也没有想到去找她的母亲ꎮ小说是以九莉的眼光来看母亲的ꎬ如果换成张爱玲的眼光来看她的母亲黄逸梵ꎬ这应该也是一一对应的ꎬ这是 张看 ꎮ张爱玲母亲1957年就去世了ꎬ1975年张爱玲才开始写«小团圆»ꎬ那时候张爱玲已经50多岁ꎬ是写30多年前发生的事ꎬ回首往事ꎬ也许她早就原谅了母亲ꎬ所以在小说中ꎬ她借九莉之口说不要小孩ꎬ 我不要ꎮ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 又有钱ꎬ又有可靠的人带 [1]155ꎮ«小团圆»中有九莉在美国打胎的情节描写ꎮ这是张爱玲之前的小说中从来没有提到过25。

《小团圆》: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小团圆》: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作者: 张梅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171-17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母女冲突;对照;母爱;幻灭
摘要:"参差对照"是张爱玲的写作观,这种对照的写法在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中也得到圆满体现。

《小团圆》的题目和内容是爱和幻灭的对照,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九莉"万转千回"地寻求爱和一次次爱的破灭写就的。

九莉对爱的渴求源于母爱的匮乏,爱的幻灭源于对母爱的幻灭。

正是在疏离紧张的母女关系下,九莉才会有自我的分裂和冲突,才会对爱一边呼唤、一边绝望。

《小团圆》就是一出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张爱玲:寄于盛九莉话人生——《小团圆》中的情感解读

张爱玲:寄于盛九莉话人生——《小团圆》中的情感解读

张爱玲:寄于盛九莉话人生——《小团圆》中的情感解读杨锦鸿;陈莉【摘要】2009年,张爱玲的遗稿《小团圆》的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争议不断.在这部作品中,张爱玲用隐喻手法,通过盛九莉这一形象,在母女情和爱情中诠释了自我的人生,尤其是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方面,从而揭开许久以来很多人心目中关于张爱玲的神秘面纱.【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张爱玲;《小团圆》;盛九莉;人生;情感【作者】杨锦鸿;陈莉【作者单位】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6.52009年张爱玲的遗稿《小团圆》面世。

这部差点被销毁的《小团圆》,兜兜转转30年,终于在一个看似与张爱玲毫无瓜葛的人手中被出版问世。

宋以朗作为张爱玲文学遗产的执行人,他将其是否出版《小团圆》的挣扎思考过程,以及张爱玲的父母与其的书信内容,包括张爱玲曾经说要销毁《小团圆》的遗嘱等作为《小团圆》的前言公布于众。

《小团圆》的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争议不断,不同的观点纷至沓来。

这本书引起的争议在张爱玲所有作品里可谓是空前的。

而争论的热点多集中于“这本小说是否就是张爱玲的自传”?对此及相关问题,从文本细读出发作些探讨,以期真切了解张爱玲的内心情感。

每个张爱玲迷的眼里大概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张爱玲印象”:并不十分漂亮,也如寻常女人一样爱美,可她身上却透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不寻常的傲慢、冷漠、刻薄甚至自私等,似乎她总喜欢站在高高的地方,斜倚着栏杆,冷冷地看着红尘中的男女情事,甚至觉得讥诮。

她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佟振保的生命里有两朵玫瑰——红玫瑰和白玫瑰,但其实“佟振保”又何尝不是这世间男子的代名词。

“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道出了深藏于大众的“丑陋与悲哀”,我们不得不为她的冷厉而惊叹。

对照记

对照记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爱情幻想。
《金锁记》
•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 11—12月,收入《传奇》。
• 《金锁记》这个书名起得恰到好处,这是个极 好的意象,一把黄金打造的锁链套在了女主人 公的头上,她的生命活力给窒息了,她的悲剧 就这样注定了。 • 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 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 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 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 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 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祖母李菊耦
• 张爱玲是一个亲情淡漠、很少谈“爱” 的人。 • 但对祖父母,她却有这样的追怀:“我 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 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 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 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 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 们。”
• “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 很大的满足”。
遗嘱
• 她的遗嘱极为简单:“一、一旦弃世, 所有财产赠予宋淇(张爱玲至交)夫 妇;二、希望立即火化,不要殡殓仪 式,如在内陆,骨灰撒在任何广漠无 人处。” • 在9月30日张爱玲生日那天,她的骨灰 撒在太平洋里。
作品
• 小说 • 散文 • 电影剧本 • 学术著作 • 其他
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有两个: 上海(她的出生地) 香港(她早年求学、居住、工作的地方)
张爱玲之死
• 1995年9月8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的前一天,当洛杉矶警署的警察打开罗契 斯特街公寓一间房间的门时,出现在他们 眼前的是一幅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凄凉画 面:一位体态瘦小,身着赫红色旗袍的华 裔老太太,十分安详地躺在屋中一张相当 精美的毯子上溘然长逝,旁边是一叠展开 的稿纸和一支未合上的笔。

隐忍的阙失与痛快的宣泄——《对照记》与《小团圆》的互文性

隐忍的阙失与痛快的宣泄——《对照记》与《小团圆》的互文性

From The Comparison Records to Small Reunion 作者: 朱旭晨[1] 郭小英[2]
作者机构: [1]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2]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108-11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张爱玲 《对照记》 《小团圆》 自传体小说 传记
摘要:自传体小说与自传文本以及回忆录之间往往有一种显隐相间、虚实相生的互文关系。

本文以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与自传文本《小团圆》为个案,透过张爱玲的创作动机,追踪其心理与个体经历,考察《小团圆》之于《对照记》及其他相关传记、短篇回忆录之间的互文关系,寻找《小团圆》以虚构的叙事路线传达出的传记意义,在虚构与纪实文体间以此为个案探索心理传记的结构模式及真实的多面性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1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11 总第183期 SHANDONG SOC I AL SCIENCES G eneralNo.183 小团圆: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张 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 !参差对照∀是张爱玲的写作观,这种对照的写法在张爱玲的遗作 小团圆中也得到圆满体现。

小团圆的题目和内容是爱和幻灭的对照,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九莉!万转千回∀地寻求爱和一次次爱的破灭写就的。

九莉对爱的渴求源于母爱的匮乏,爱的幻灭源于对母爱的幻灭。

正是在疏离紧张的母女关系下,九莉才会有自我的分裂和冲突,才会对爱一边呼唤、一边绝望。

小团圆就是一出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关键词] 母女冲突;对照;母爱;幻灭[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11#0171#04小团圆的解密出版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不论赞同还是反对 小团圆出版的人大多不肯放过这次可以窥探张爱玲生命密码的历史机遇。

张爱玲曾说过:小说离人生的距离最近。

虽然我们可从张爱玲的诸多作品中瞥见张爱玲的身影,但张爱玲对自己的爱情一直讳莫如深,像这次如此直白地摹写和剖析实属罕见。

而且 小团圆还引发了一场考据狂潮,从文中可找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位左右的文化名人。

但自传体小说又与自传不完全相同。

自传据实而写,自传体小说毕竟是小说,虽以事实为蓝本,但其中的虚构、想像、删减、添加、改动都是围绕着主人公的需要设计的,而不完全是作者的真实经历。

所以对某些史实只能参考。

我更愿意把九莉、蕊秋、邵之雍等人物看做文学形象来解读。

小说的题目是!小团圆∀,象征着爱和和谐,内容则是一个接着一个触目惊心的幻灭。

题目和内容互为悖反,是反讽,也是对照。

在大陆版 小团圆的封面上写着!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张爱玲点出了文章的题旨:这是一个热情和幻灭交织的故事。

张爱玲惯用!参差对照∀的写法,热情来临时有细细碎碎的怀疑和疏离;当热情幻灭时,也生出枝枝丫丫对爱的不灭渴求。

小团圆其实是一出张爱玲小说版的!对照记∀。

小说描写的就是九莉对爱的渴求和爱的幻灭。

九莉对爱的渴求源于母爱的匮乏,爱的幻灭源于对母爱的幻灭。

正是在疏离紧张的母女关系下,九莉才会有自我的分裂和冲突,才会对爱一边呼唤、一边绝望。

一在张爱玲作品中俯拾皆是对母爱的质疑和批判:母亲的丑恶、自私和冷漠,是施虐者或施虐的合谋者;女儿则可怜、卑微、被动,毫无抗争能力,是受害者。

母女关系是一维的,单向度的。

而且母女关系常常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主要矛盾。

像 小团圆这样完整地展示了一对母女疏离、紧张、纠结的动态过程的不多。

当然 小团圆是一个长篇,有些矛盾可以有足够的篇幅展开。

大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 小团圆共283页,母亲蕊秋第22页就出场了,而男主角邵之雍到142页才露面,露面后叙述者仍不时地插播一些九莉童年的故事,母女的故事,九莉与燕山的故事。

而且文中最触目惊心的故事不是那段!万转千回∀的爱情,而是对母爱的幻灭,母爱的轰然坍塌才是一切幻灭的根本。

在文学和艺术表现中,母爱被神化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配合母爱被神化的叙事策略,母女关系的复杂性也被遮蔽了。

其实母女关系远非像人们想像得那么单纯神圣。

母女之间共生与分离、疏离与亲密、爱与恨、传承与背叛,相对于母子关系反而!更加富于戏剧性∀。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不论男孩和女孩都与母亲维持着一个亲密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之为!共生∀现象。

!共生∀是孩子成长初期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它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由于母亲是女孩成长的摹本,所以女孩与母亲的共生阶段要长于男孩,所以对女孩来说,母女之间的!共生∀尤为重要。

然而九莉却觉得她在母亲子宫里时就!一定很窘∀。

也就是说九莉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与母亲就没有形成!共生∀关系。

母女之间那种亲密的接触和联系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蕊秋出国时九莉才四岁,九莉竟然并不觉得缺少什么,毕竟母亲从未给过她什么刻骨铭心的爱。

所以九莉反而把母亲的!缺席∀看成了!常态∀。

母亲不在孩子身边,这种反常对九莉来171* 收稿日期:2010-08-20作者简介:张 梅(1971-),女,山东龙口人,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说太!正常∀了。

因为从来就没有拥有,也就不存在失去。

蕊秋回国后他们开始过一种现代的生活,连九莉和九林房间的颜色都由自己选择。

!九莉拣了深粉红色,隔壁书房漆海绿。

第一次生活在自制的世界里,狂喜得心脏都要绷裂了,住惯了也还不时的看一眼就又狂喜起来∀。

∃于是九莉以为现代、美丽、时尚、神秘的母亲就代表着她所向往的新世界,九莉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也让她对母亲充满着爱慕。

!从前她母亲到她学校里来,她总是得意非凡∀。

%母亲是她的偶像,是她刻意要追求和模仿的。

在九莉的回忆中只有童年的调子是轻快的,因为那时她正用全部的热情痴痴地慕恋着母亲。

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着可能性。

随着九莉生命画卷的一点点展开,生命渐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九莉对蕊秋的爱也从狂热降到冰点。

!共生∀关系的缺乏使九莉和蕊秋都对对方的身体感到陌生,偶有触碰反而都有生理上的厌恶。

蕊秋回国后有一次与九莉一起过马路,情理上应该母亲拉起孩子的手,但这件事对母女都是一个难题。

蕊秋很犹豫,!一咬牙∀方才拉起九莉的手。

九莉觉得蕊秋的手!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心里也很乱。

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

九莉感到她刚才那一剎那的内心的挣扎,很震动。

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

显然她也有点恶心∀。

&九莉对蕊秋浪漫的爱由于没有母女和谐共生的烛照本来就脆弱,而蕊秋对九莉的盲视和轻贱最终毁了九莉的爱。

对蕊秋来说,九莉是找上门来的推不掉的累赘。

蕊秋一直试图缓和九莉与父亲的关系以便把九莉送回去。

所以九莉来到母亲家不得不费尽心机去争取母爱,去证明母亲在她身上的投资是值得的。

当家中来客人缺椅子时,九莉积极地把小沙发椅推到客厅,精疲力尽地抬头时看到蕊秋惊异得不能相信的脸:!你这是干什么?猪!∀对一个处于逆反期的敏感少女来说,她所敬仰的母亲竟然当众斥责她是!猪∀,这个图景即使够不上惨烈,也足以让九莉五脏六腑起了震动。

随后从小教九莉自立的母亲为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便想把16岁的她嫁掉。

九莉开始尝到了母爱的苦涩,她甚至想到了跳楼。

九莉在香港大学时是经济最窘迫的学生。

为了避免给母亲要钱,九莉以功课都是全优来争取奖学金。

暑假时九莉没有回家的路费,宿舍不能为她一个人开着,只好腆着脸到修道院里蹭住蹭吃。

当九莉意外地得到老师安竹斯私下里寄来的800元钱时,她狂喜地连银行都不舍得存。

!在她这封信是一张生存许可证,等不及拿去给她母亲看∀。

一路上!心旌摇摇,飘飘然飞在公共汽车前面,是车头上高插了只彩旗在半空中招展∀。

∋但那800元钱被母亲一夜豪赌给输掉了。

九莉被巨大伤痛整得!木然∀无语。

这幅图景与曹七巧亲手毁坏女儿的婚姻同样是触目惊心的。

姜长安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九莉一回过味来,就明白!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至此,九莉对母爱完全幻灭了。

她立志要把母亲花在她身上的钱还上,她和母亲的关系只剩下了一个偿还债务的程序。

二蕊秋和九莉母女关系没有共生和谐,只有疏离紧张。

蕊秋期望看到的女儿其实只是蕊秋自我的延伸,这与九莉真实的自我南辕北辙。

蕊秋希望九莉是没有好奇心、没有依赖心理,自立、优雅、美丽的淑女。

九莉做不到。

九莉对家族旧事、对亲戚们的风流韵事充满了好奇,而且一直苦苦寻求母爱的呵护。

母爱的严重匮乏使她连对做一个童年时期妈妈家里的!小客人∀都心向往之。

在母亲面前她得时时留神不露出好奇、依赖的想法。

她还得在母亲面前刻苦地学做淑女。

这都与她的真实性情、真实自我相背离。

!比起男人对女人的压制,女人之间的自我压抑破坏性更大∀。

(如果这种压制来自于母亲,那就是一种灾难了。

九莉不愿匍匐在后母阴暗的统治下,但亲生母亲同样的凉薄直接摧毁了她的自我完整性。

面对母亲的否定、审判、冷漠和厌弃,为生存和自保她不得不!克己∀再!复之以礼∀。

九莉努力做着恭顺、懂事的淑女,尽管蕊秋并不一定满意,然而九莉的内心则翻滚着委屈、愤怒、抗争。

九莉的自我是分裂的,内心是不停息地自我冲突,波澜不惊的水面与潜伏其下的波涛汹涌的暗流同时并存,参差对照。

小说中叙述者采用的是限知视角,并非全知视角。

叙述者只潜入九莉的内心,揭示九莉内心的分裂和冲突下云蒸霞蔚的心理活动。

对他人的行为、话语和心理则全是从九莉的角度揣测的。

但是九莉并不等同于叙述者,九莉和叙述者存在着一重对照,但文中叙述的重点显然是九莉行为语言和内心世界的!双声∀对照。

蕊秋第一次出现时,母女没有一句直接的对白,叙述者也没有给九莉一句话,全是九莉的心理活动。

!九莉没问哪天到的。

总有好两天了,问,就像是说早没通知她∀。

!九莉没问到哪儿去,香港当然是路过。

))但是上海还没有成为孤岛之前,蕊秋已经在闹着∗困在这里一动也不能动+。

九莉自己也是她泥足的原因之一,现在好容易走成了,欧战,叫她到哪里去呢∀?,九莉表面的沉默和内心的澎湃折射出蕊秋的态度。

母女异地重逢,没有寻常的亲热和嘘寒问暖。

这也似乎太不寻常了。

其实母女之间应有的对话都在九莉心里过了一遍。

但九莉发现如果她问蕊秋只会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所以九莉的无语是蕊秋强势下的屈从,是她与蕊秋意识冲突的结果,她的沉默同样隐含着蕊秋的意识。

蕊秋暗示比比和九莉不要搞同性恋,九莉始终默然无语,但在心里却对蕊秋的言外之意极为反感。

九莉站在母亲面前总像是!被裁判着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人∀,−总是动辄获咎。

九莉心想,其实蕊秋自己与三姑的亲密程度才可172∃(−%&∋,张爱玲: 小团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第23页,第80页,第26页,第24页。

南希.弗莱迪: 我母亲/我自己###女性独立与性意识 ,杨宁宁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张爱玲: 私语 , 天地 1944年第10期。

疑,九莉的舅舅就说他们是同性恋。

然而让九莉愤愤不平的是蕊秋!自己的事永远是美丽高尚的,别人无论什么事马上想到最坏的方面去∀。

∃最初九莉从父亲家里逃到母亲家里时,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她每次面对蕊秋的无端指责想要分辨时,蕊秋都生气地说!你反正总有个理∀。

%九莉明白要想在母亲的屋檐下继续生存,就得知趣,从此不再开口了。

当蕊秋想改善九莉与父亲的关系以便能把九莉送回去时,九莉真是出离愤怒,回父亲家意味着九莉所有的追求和梦想都将化为泡影。

但九莉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里愤怒地叫喊:!二叔怎么会伤我的心?我从来没爱过他。

∀&九莉在母亲长期的漠视和打压下,已经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沦为一个空洞的能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