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我们周围的空气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经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我们周围的空气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经典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答案】C
【解析】
A、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铜的活动性比铝弱。

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生成铁粉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错误。

故选C。

2.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稀有气体元素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图①是8号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故A选项错误;
B、图②中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易失去2个电子,故B选项错误;
C、图③中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1,故是阳离子,故C选项正确;
D、图④中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2 ,故是阳离子,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好选择的物质是()
A.铁丝B.红磷C.镁条D.木炭
【答案】B
【解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对可燃物的要求:(1)只和空气中的氧气而不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2)生成物是固体而不是气体,(3)反应不能太剧烈.
A、铁丝只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只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不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故B正确;
C、镁能在空气中能燃烧,不但能和空气中氧气反应还和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且反应太过于剧烈,不好控制,容易使集气瓶炸裂等;故C错误;
D、由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是二氧化碳气体,补充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体积,不会形成压强差;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

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
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5.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如图是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的名称为铝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y的值为4
D.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答案】C
【解析】
【详解】
A、X元素的名称为硅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y=14﹣2﹣8=4,该选项说法正确;
D、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

二氧化锰是很多物质反应的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只有二氧化锰。

选C。

考点:催化剂。

点评: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7.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得到的氯化钾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分解,因此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会变为0,故选项不正确;
C、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而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增加,但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起点应该在纵坐标上而不是0,故选项不正确;
D、氯酸钾分解需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产生氧气,因此氧气的起点应该在横坐标上,故选项不正确。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一种催化剂可以催化多个化学反应,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都可以做催化剂,故错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
变,故错误;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正确;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氯酸钾加热下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故错误.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石墨晶体是灰黑色的固体,所以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灰)黑色的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上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 不正确;
B、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都是(灰)黑色的,比如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故B不正确;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化合物,比如海水,故C 正确;
D、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10.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下列关于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C.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2可知,ABCDEF曲线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变化趋势是纵坐标先不变,后下降,红磷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因此,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由选项A的解析可知,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BC段变化趋势是上升的,说明压强在不断增加,红磷刚开始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集气瓶中压强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2可知,CD段变化趋势是下降的,说明压强在不断不断减小,因此,CD段仍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熄灭后冷却过程,集气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1.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答案】A
【解析】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生成的氧气能增加氧气的质量,故选A。

1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故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集气瓶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高锰酸钾的质量变为零,与图像不相符,故A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反应开始时氧气的质量应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应该是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相符,故B错误;
C、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固体质量不断变小,所以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的变大,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图像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4.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
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A选项错误;
煤脱硫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环境,B选项正确;
磷燃烧产生的白雾是五氧化二磷,不会污染空气,C选项错误;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是可以和所有物质反应,D选项错误;
故选择B项。

15.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小林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小兵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芳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D.小琴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引燃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所以小琴的操作错误,故选D。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
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
故选B.
1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18.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答案】B
【解析】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
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剩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错误;D、由于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错误。

故选B。

点睛: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原子与分子的区别来分析;
C、根据分子性质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构成来分析。

【详解】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错误;
B、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
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这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故正确;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构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内,隔绝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
B.氧气能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助燃物;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