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知识点一: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
【知识点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一)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1600年)禹建立,二里头遗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二)商朝(公元前1600年—1046年)汤建立,都城殷(殷墟今河南安阳),最后一个王是纣。
地方:实行内外服制。
文化:甲骨文、青铜铭文。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周武王建立,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1.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1)分封制度
A.基础:井田制的实施
B.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内容: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异姓贵族(功臣、姻亲、古代帝王的后代等)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
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D.影响:①确立了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④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⑤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E.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F.特点:等级森严
注: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姬姓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A.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他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地位最尊贵,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血缘系统称为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C.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使我国后来的封建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2)经济制度:
奴隶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期,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洫、道路将耕地分割成方块田,呈“井”字形,故称“井田”。
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青铜时代。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以木制石制工具为主,青铜农具极少。
4.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家国同构、神权色彩、血缘政治、尚未集权
(2)经济:木石生产、青铜鼎盛、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3)文化:象形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
【知识链接】
1.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
③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④王位世袭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然趋势,是社会的重大进步。
2.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②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