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技术、体系、设备专有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简答整理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名词解释:1、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大要素。
2、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简答题:1、按社会组织属性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哪些类型?并对每一类型分别作简要说明。
1307答案: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等三类。
(1)政府信息资源指政府生产和收集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业务流程(办公)产生的大量的文书记录和报表数据、调查统计得到的信息等。
(2)企业信息资源属于商业性信息资源,它是商业性机构或其他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收集和生产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信息。
(3)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益性的信息资源,通常是由事业性机构产生、向公众提供并进入公共流通领域的信息,它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娱乐、生活等方面信息。
2、按信息效用不同,信息可分为哪四个层次?试分别举例说明。
13041504答案:(1)按信息效用不同,信息可分为迹象、事实、知识和智能四个层次。
(2)比如司机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有异物,就是“迹象”层次的信息。
司机进一步发现路有塌方现象,这属于“事实”层次的信息。
连日下雨是导致塌方的原因,这属于“知识”层次的信息。
司机找到绕过塌方路段的路线,安全到达目的地,是“智能”层次的信息。
3、试以“烽火台”通信系统为例,解释Hartley信息量测度公式。
12041404答案:(1)Hartley信息量测度公式:H=N*log(S),其中H为信息量,N代表1条信息包含字符的个数,log 为对数符号,S代表通信符号集中符号的个数。
(2)在“烽火台”通信系统中,S=2,1个烽火台的N=1,则1个烽火台传输1条信息的信息量为H1=1*log2。
传输技术、体系、设备专有名词解释
SDH(Syn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不同速度的数位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MSTP系列设备为城域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
MSTP可以应用在城域网各层,对于骨干层:主要进行中心节点之间大容量高速SDH、IP、ATM业务的承载、调度并提供保护;对于汇聚层:主要完成接入层到骨干层的SDH、IP、ATM多业务汇聚;对于接入层:MSTP则完成用户需求业务的接入。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
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
MPLS是利用标记(label)进行数据转发的。
当分组进入网络时,要为其分配固定长度的短的标记,并将标记与分组封装在一起,在整个转发过程中,交换节点仅根据标记进行转发。
MPLS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ATM和IP。
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
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
T-MPLS(Transport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在传送网络中,将客户信号映射进MPLS帧并利用MPLS机制(例如标签交换、标签堆栈)进行转发,同时它增加传送层的基本功能,例如连接和性能监测、生存性(保护恢复)、管理和控制面(ASON/GMPLS)。
专属性名词解释
专属性名词解释专属性名词指的是专门用于描述某一领域或特定概念的名词。
这些名词通常由行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在特定领域中创造或广泛使用。
专属性名词在相应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准确和精确地描述特定概念、现象、理论、技术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专属性名词及其解释。
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它强调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互相依赖、相互纠缠的需求,以实现长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性。
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感知、思考、学习、决策等智力过程的模拟来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
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3.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将数据和计算任务存储在网络上的服务器中,而不是本地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来实现。
它允许用户按需使用计算资源,并提供灵活性、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4. 区块链(Blockchain):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采用密码学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它通过将数据按时间顺序分成区块,再通过哈希算法将每个区块与之前的区块链接在一起,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5. 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可穿戴设备是一类可以佩戴在身体上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智能眼镜等。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传感器、处理器和通信技术,可以收集和传输个人生理数据、行为数据等。
6. 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指的是规模庞大、高速度生成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
这些数据集包含了海量的信息,但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处理。
大数据可以用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领域。
通信网复习资料 (1)
通信网复习资料一、概论1、名词解释通信网:由一系列通信设备、信道和规章(则)组成的有机整体,使与之相连的用户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电(光)信息交流。
简单地说,通信网是能够在多个用户间相互传递电(光)信息的网络,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等。
2、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交换节点。
3、通信网类型的划分---按工作性质分1)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互联网、IP电话网、数据通信网、智能网、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2)传送网负责向各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包括骨干传送网和接入网。
3)支撑网负责为业务和传送网提供运行所必须的信令、同步、网络管理等功能,包括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二、业务网第2章PSTN(两个简答,两个名词解释)1、固定电话网是采用固定终端的一种业务网络,可以分为本地网和长途网。
2、我国电话网目前的三级结构C1、C2合并为一级(DC1),C3、C4合并为一级(DC2)。
一级交换中心之间形成网状连接。
4、名词解释什么是端局(LE)?什么是汇接局(Tm)?本地电话网是什么?1)端局DL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它的职能是负责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话务。
2)汇接局Tm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以疏通这些端局间的话务;汇接局还可与其他汇接局相连,疏通不同汇接区间端局的话务;根据需要还可与长途交换中心相连,用来疏通本汇接区内的长途来去话务。
3)本地网(local telephone network)是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及端局用户线所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本地网内可设置端局和汇接局。
5、电话网中的程控交换机设备及其硬件组成:6、模拟用户电路的主要功能:BORSCHT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IN)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其目的是在多厂商环境下快速引入新业务,并能安全加载到现有的电信网上运行。
GIS名词解释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象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等操作。
传输技术(Transmission technology):指成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空间信息: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
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等。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
它的定义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空间数据是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练习答案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练习答案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基础知识练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智能汽车答:智能汽车是在一般汽车上增加雷达和摄像头等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息终端实现与车、路、人等的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
2.网联汽车答:网联汽车是指基于通互联建立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车与网络中心和智能交通系统等服务中心的连接,甚至是车与住宅、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连接,也就是可以实现车内网络与车外网络之间的息交互,全面解决人—车—外部环境之间的息交流问题。
3.智能网联汽车答: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行人、云端等)智能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车辆“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4.自动驾驶汽车答:自动驾驶汽车是指汽车至少在某些具有关键安全性的控制功能方面(如转向、油门或制动)不必驾驶员直接操作即可自动完成控制动作的车辆。
自动驾驶汽车一般使用车载传感器、GPS和其他通装备获得息,针对安全状况进行决策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得当地实施控制。
5.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情况感知体系感晓得路情况,自动计划和辨认行车门路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方针的智能汽车。
它是利用情况感知体系来感知车辆周围情况,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状况、车辆位置和障碍物息等,控制车辆的行驶偏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二、填空题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无人驾驶汽车。
2.自动驾驶汽车至少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体系、车道坚持辅助体系、自动制动辅助体系、自动泊车辅助体系,比力高级的车型还应该装备交通拥堵辅助体系。
3.我国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划分为5个等级,1级为驾驶辅助(DA),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PA),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CA),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HA),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FA)。
重庆大学 系统结构 题库 名词解释
传输时延(Transport latency):它等于"飞行"时间和传输时间之和。它是消息在互连网络上 所花费的时间,但不包括消息进入网络和到达目的结点后从网络接口硬件取出数据所花费的时 间。(9)
16、MPP:基于分布存储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10)
17、S2MP:是一种共享存储的体系结构,和大规模的消息传递系统相比,它支持简单的编程 模型,系统使用方便,是对 SMP 系统在支持更高扩展能力方面的发展。(10)
18、SMP:SMP 称为共享存储型多处理机(Shared Memory mulptiProcessors), 也称为对称型 多处理机(Symmetry MultiProcessors)(10)
"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消息的第一位信息到达接收方所花费的时间,它包括由于网络 中转发或其它硬件所起的时延(9)
传输时间(Transmission time):消息通过网络的时间,它等于消息长度除以频宽。(9)
频宽(Bandwidth):它是指消息进入网络后,互连网络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它的单位是兆 位/秒,而不用兆字节/秒。
28、虚拟直通(virtual cut through) :目前有一些多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是虚拟直通的寻径方式 。 虚拟直通的寻径方式的思想是,为了减少时延,没有必要等到整个消息全部缓冲后再作路由选 择,只要接收到用作寻径的消息头部即可判断。 (9)
29、存储转发寻径:存储转发寻径(store and forward) 在存储转发网络中包是信息流的基本单
(3) 顺序流动:一串连续任务在流水线中是一个接一个地在各个功能段中间流过的。从流水线 的输出端看,任务流出流水线的顺序与输入端的任务流入顺序完全相同 ,这种控制方式称为顺 序流动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 名词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大全1、网络基础概念1.1 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1.2 子网掩码:用于识别一个IP地质的网络地质和主机地质部分。
1.3 网关:网络中充当数据转发的节点。
1.4 域名:用于网站识别的人类可读的名称。
1.5 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质的系统。
2、网络协议2.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
2.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2.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2.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
2.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3、网络设备3.1 路由器:根据IP地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3.2 交换机:在局域网中连接多个设备的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帧。
3.3 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的安全设备。
3.4 网络网卡: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硬件设备。
3.5 网络集线器:将网络中的设备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设备。
4、网络拓扑结构4.1 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共享一个传输介质。
4.2 星型拓扑:所有设备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
4.3 环型拓扑:设备通过一个环形链路连接。
4.4 网状拓扑:设备通过多个连接构成一个网状结构。
5、网络安全5.1 加密算法:用于保护数据传输的算法,如AES、RSA等。
5.2 防火墙:用于监测和控制网络流量的设备,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5.3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在公共网络上创建私密的连接。
5.4 IDS/IPS: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用于监测和防止网络入侵。
5.5 访问控制列表(ACL):用于限制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6、网络协议分层模型6.1 OSI模型:开放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名词解释和简答
AN ---- 接入网PSTN ---- 公用电话网SDH ---- 同步数字体系DXC ---- 数字交叉连接体系GPS ---- 全球定位系统FTTH ---- 光纤到家 ADSL ----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NGN ---- 下一代网络 TMN ---- 电信管理网 WIMAX ----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1.BISDN2.PDH8.HFC1. 通信网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业务网,支撑网和传送网。
2. 我国电话网的三级中的长途网的DC2 是由原来的五级网的C3和C4合并而成的。
3. 接入网有3类主要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 )、业务节电接口(SML )和维护管理接口(Q3)。
4. SDH 的帧可以分为3个主要区域:段开销区域、净负荷区域和管理单元指针区域。
5. 一个排队模是由顾客到达、排队机构、服务机构和顾客离去四个部分组成的。
6. 光纤接入网OAN ,根据接入网室外传输设施中是否含有有源设备,又可以划分为无源光网络和有源光网络 7. V5接口是接入网和数字业务节点之间的数字接口。
8. 在宽带传输技术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千兆以太网传输技术。
9. 排队系统采用的排队规则决定了排队过程的特征。
排队系统通常分成三种情形:损失制系统(即使拒绝方式)、等待系统(不拒绝方式)和混合制方式(延时拒绝方式)。
10. 网同步方式准同步方式、主从同步方式和互同步方式。
11. 采用分级制路由选择,当网中出现一个呼叫时,先为其选择高效直达路由。
1.2.3.SDH4.TMN5.SDH使用户几乎感觉不到网络故障8.ATM9.ATM 10.PON 中,OLT 至ONU ONU11.在OLT 不同距离的ONU 所发的上行信号在OLT 处发生冲突,12.13.14.试说出软交换的主要特点,软交换有哪些功能?(说出五个以上)软交换: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电信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SDH
电信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SDH电信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SDH/doc/3f16453560.html2004年07⽉15⽇ 18:40 新浪科技信息⾼速公路近来已成为⼈们的热门话题。
到21世纪,⼈们借助与信息⾼速公路,可以在家中完成各种⽇常活动。
⽽构成信息⾼速公路的最基本单元——公路——就将由SHD设备构成。
——SDH(SynchronosDigitalHierarchy)是⼀种新的数字传输体制。
它将称为电信传输体制的⼀次⾰命。
——我们可将信息⾼速公路同⽬前交通上⽤的⾼速公路做⼀个类⽐:公路将是SDH 传输系统(主要采⽤光纤作为传输媒介,还可采⽤微波及卫星来传输SDH)信号,⽴交桥将是⼤型ATM交换机SDH系列中的上下话量复⽤器(ADM)就是⼀些⼩的⽴交桥或叉路⼝,⽽在“SDH⾼速公路”上跑的“车”,就将是各种电信业务(语⾳、图像、数据等)。
——SDH技术同传统的PDH技术相⽐,有下⾯⼏个明显的优点:——1、统⼀的⽐特率:——在PDH中,世界上存在着欧洲、北美及⽇本三种体系的速率等级。
⽽SDH中实现了统⼀的⽐特率。
此外还规定了统⼀的光接⼝标准,因此为不同⼚家设备间互联提供了可能。
——2、极强的⽹管能⼒:——在SDH帧结构中规定了丰富的⽹管字节,可提供满⾜各种要求的能⼒。
——3、⾃愈保护环:——在SDH设备还可组成带有⾃愈保护能⼒的环⽹形式,这样可有效地防⽌传输媒介被切断,通信业务全部终⽌的情况。
——4、SDH技术中采⽤的字节复接技术:——若把SDH技术与PDH技术的主要区别⽤铁路运输类⽐⼀下的话,PDH技术如同散装列车,各种货物(业务)堆在车厢内,若想把某⼀包特定货物(某⼀项传输业务)在某⼀站取下,即需把车上的所有货物先全部卸下,找到你所需要的货物,然后再把剩下的货物及该站新装货物⼀⼀堆到车上,运⾛。
因此,PDH技术在凡是需上下电路的地⽅都需要配备⼤量各次群的复接设备。
⽽SDH技术就好⽐集装箱列车,各种货物(业务)贴上标签(各种开销:Overhead)后装⼊集装箱。
现代通信网技术重点概括及名词解释
现代通信网技术重点复习注:根据复习提纲自行总结而成,部分资料来自百度及姚亚宇的总结。
第二章:2.12 电话交换网的组成及结构电话网(1).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2).组成:数字程控交换机(节点)传输链路设备终端设备(用户端)3 中继线: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线路用户线:交换机与用户终端的连接线路4 我国电话网的网络等级结构:(1).分为五级,即12345交换中心(2).也可分为国际局,长途网(包括1234级交换中心)与本地网(设置汇接局和端局两个交换中心)2.41 时分复用PCMPCM:数字交换网络所采用的一种数字信号32路PCM(欧洲与中国采用):基群信号每一帧有32时隙30时隙传输话音或数据偶数帧TS0用于传输系统的同步码第16时用于传输信令。
2.42 时隙交换时隙交换:在交换网络一侧,将某条电路的某个时隙的8比特话音信号通过交换网络的交换转化到另一侧的某条电路的某个时隙的位置,从而实现话音电路的交换。
过程可分为两步:(1)一条PCM电路的任意两时隙之间的交换,称为时分交换。
(2)两条PCM电路上的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称为空分交换。
1:时分交换:1.设备称为时分接线器或T型接线器2.主要由话音存储器与控制存储器构成3.原理:顺序存入,控制读出:也可倒过来。
2;空分交换:1 设备称为空间接线器或S型接线器2由电子交叉矩阵与控制存储器构成2.7.1 信令信令:按工作区域不同可分为用户线信令与局间信令。
1.用户线信令:通信终端与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
2.局间信令: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
随路信令与共路信令详见书上35页图。
3.12 移动通信的特点1 电波传播分为直达波,反射波,电离层波。
2 多径传播及衰弱多径信号:通过多条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衰弱:多径信号的同加异减造成接收端信号的幅度变化。
由多径引起,所以称为多径衰弱。
衰弱原因:可从时空两面分析,空间的可结合多普勒效应。
3.21 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技术:解决基站与用户之间信号相互识别的一种技术。
通信常用名词解释
频点:频点是给固定频率的编号。
BCCH:依据物理信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同,将物理信道分为不同类的逻辑信道;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载点我们叫做主频,即BCCH;用于发送话音、数据信息的频点我们叫做TCH频点,即TCH。
TX、RX:在通信中:TX: transmit 传送RX: receive 接收在INTERFACE中:查看WAN网卡的流量时RX 为下行流量TX为上行流量查看LAN网卡的流量时RX为上行流量TX为下行流量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假设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载波: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直接序列扩频: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
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复原成原来的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是直接用伪噪声序列对载波进行调制,要传送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后,与伪噪声序列进行模2和生成复合码去调制载波。
Sequence ['siːkw(ə)ns]•n. [数][计] 序列;顺序;续发事件•vt. 按顺序排好spectrum ['spektrəm]•n. 光谱;频谱;范围;余象OMC〔operations&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OMC):操作维护系统中的各功能实体。
依据厂家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无线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交换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S)。
与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存放器(VLR)、归属位置存放器(HLR)、设备识别存放器(EIR)、认证中心(AUC)等功能单元总体结构组成GSM系统.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是一个管理与移动台相关的鉴权信息的功能实体。
传输名词解释
传输名词解释
传输指的是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领域中,传输通常是指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渠道传递数据。
传输可以包括将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另一个设备,或者从一个程序发送到另一个程序。
传输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实时传输是指数据发送和接收是连续的,没有延迟,适用于需要即时反馈的应用程序,如实时视频流或电话通话。
异步传输是指数据发送和接收之间有一定的延迟,适用于不需要即时反馈的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传输或文件下载。
传输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和技术来实现。
常见的传输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们通
过IP网络传输数据。
此外,还有其他协议和技术,如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上传输数据,FTP(文件传
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
子邮件传输等。
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丢失、错误或延迟等问题。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传输通常会使用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如校验和、CRC(循环冗余校验)等。
另外,流量控制
和拥塞控制等技术也用于管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流量和网络拥塞问题。
总之,传输是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是
计算机科学和通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通过使用不同的协议和技术,传输可以在网络中实现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1、媒体的含义:2.多媒体:3.多媒体的特征4.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5.专用芯片分为两种类型6.多媒体信息以三种模式相互集成7.超媒体8.虚拟现实9.多媒体通信10.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12.主机13.多媒体接口卡14.常用的IO设备15、显卡16.影响显存性能的参数包括17.所需显存18.显存宽带19.调制解调器20.网卡:21.USB设备22.主流的存储技术23.USB设备的优点24.USB的硬件结构25.USB系统26.USB的软件结构27、USB数据流传输28、USB的典型产品29、数字摄像头30、数码相机31、数字摄像机32 采样:33 量化34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35 亮度:36 饱和度:37 真色彩38 变换编码39 GIF40 PNG41 JPEG42. PEG43 PEG-1标准44 MPEG-2标准45 MPEG-7标准46 MPEG-21标准47 H.261标准48 H.263标准49 H.264标准:50. 声音51. 声音分类52. 声音有三个要素53. 人的发音器官54. 对幅度的离散化称为量化55 声音质量的度量56 .语音质量57 .数字化的音频信号58 音频压缩技术59 时域压缩60 子带压缩技术61变化压缩技术62脉冲编码调制63声音数字化64量化放法,65量化误差或量化噪声66增量调制67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68改变量化阶大小69差分脉冲编码调制70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71子带编码(SubBand Coding,SBC)72 每个子带分别编码的好处73USB声卡:74.声卡75.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76.不同的语音识别系统77.语音识别技术78凹坑和非凹坑79.使用磁盘驱动器80. CO-ROM标准81. CD-ROM驱动器82. CLV83. CA V和CLV结合84. 光驱的传输速率85.光驱的传输模式对传输速率也有影响86.光驱背面87.光驱的接口包括三种88.激光头89.聚焦90.只有当聚焦准确时91. 激光束92. DVD93.提高光盘容量94. DVD盘片95. DVD96. 高质量的视频压缩和编码97. MPEG-2解码器98. DVD音频格式99 . AC-3100. AC-3技术101. DVD播放机102. DVD/CD信号拾取系统方案主要有如下4种。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9.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__ _面向连接___ __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__面向无连接_____的协议。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名词解释
817信息技术基础名词解释背诵(1)形式参数形式参数是指函数名后括号中的变量,因为形式参数只有在函数被调用的过程中才实例化(分配内存单元),所以叫形式参数。
(2)数据库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调制解调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4)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5)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设计的计算机。
主要特征是:指令与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储存在存储器里;指令根据其储存的顺序执行。
(6)VL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
(7)多媒体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8)物联网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9)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0)函数是一个固定的一个程序段,或称其为一个子程序,它在可以实现固定运算功能的同时,还带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谓的入口,就是函数所带的各个参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入口,把函数的参数值代入子程序,供计算机处理;所谓出口,就是指函数的函数值,在计算机求得之后,由此口带回给调用它的程序。
通信网络名词解释
1、pilot beacon 试点信标handdown 硬切换2、塔放就是TOWER AMPLIFICATION MODULE 简称TAM,也就是为了增强发射的信号,建立的信号中心设备。
意思是把收发的天线安装在室外,射频天线安装在室内。
1。
单工:即只有一个上行通道的塔放,只能用于上行。
2。
双工:考虑了上下行,但是这种塔放内部只有一个双工器,需要两根主馈线进行连接(一个是发射,一个是接收),十分的不方便,多了一根主馈线。
3。
三工:考虑了上下行,这种塔放里面有两个双工器,完成了收发共用一根馈线,对于安装调测十分的方便。
现在多用的是这种塔放。
塔放都是针对上行的,对于下行没有放大作用。
3、C1C2算法路径损耗值C1与小区重选参数C2参数C1为供小区选择的路径损耗准则,服务小区的C1必须大于0,C1=RXLEV-RXLEV_ACCESS_MIN - MAX ((MS_TXPWR_MAX_CCH - P), 0) 单位:dBm 其中RXLEV为移动台接收的平均电平; RXLEV_ACCESS_MIN 为允许移动台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 MS_TXPWR_MAX_CCH为移动台接入系统时可使用的最大发射功率电平;P为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
小区重选采用的算法为C2算法,当PENALTY_TIME不等于11111时:C2=C1+CELL_RESELECT_OFFSET–TEMPORARY_OFFSET×H(PENALTY_TIME–T);当PENALTY_TIME等于11111时:C2=C1-CELL_RESELECT_OFFSET;其中当X>0时,函数H(x)=0;当X≤O,函数H(x)=1;T是一个定时器,它的初始值为0,当某小区被移动台记录在信号电平最大的六个邻小区时,则对应该小区的计数器T开始计时,当该小区从移动台信号电平最大的六个邻小区表中去除时,相应的定时器T被复位;CELL_RESELECT_OFFSET为小区重选偏移量,可人为的来调整C2值的大小;TEMPORARY_OFFSET为临时偏移量;PENALTY:['penəlti]_TIME为惩罚时间, 从移动台发现某一小区的信号出现后,定时器T开始置位到定时器T的值到达PENALTY_TIME规定的时间之前将按照TEMPORARY_OFFSET所定义的值给该小区的C2算法一个负偏置的修正,这种做法是用来防止当移动台在快速移动时来选择一个微蜂窝或覆盖较小的小区作为服务小区的情况。
传输名词解释
电缆人井,是检修人员可以进入进行维修工作的隧道口。
手井是供检修人员打开(但不能进去)进行维修工作的一个“窗口”。
光缆接头盒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光缆接头盒英文名称:optical cable connect,joint box定义: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输电线路(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简介产品特性技术特性光缆接头盒的安装方法编辑本段简介光缆接头盒是通俗的叫法,学名叫光缆接续盒,又称光缆接续包、光缆接头包和炮筒,主要是在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
盒体采用进口增强塑料,强度高,耐腐蚀,终端盒适用于结构光缆的终端机房内的接续,结构成熟,密封可靠,施工方便。
广泛用于通信、网络系统,CATV有线电视、光缆网络系统等等。
右侧为二进二出接头盒;用于两根或多根光缆之间的保护性连接、光纤分配,是用户接入点常用设备之一,主要完成配线光缆与入户线光缆在室外的连接作用,并可根据FTTX接入需要安装盒式或简式光分路器;编辑本段产品特性·产品的盒体采用优质工程塑料。
·产品采用2次压缆技术,确保盒内光纤无附加衰耗。
·产品具有多次复用和扩容功能。
编辑本段技术特性·尺寸:高度430mm 内径Φ135mm 最大外径Φ210mm·入缆孔颈:Φ20mm·单盘芯数:12/24·最大熔纤盘:最小容量4芯最大容量144芯.·最大熔纤盘数:6·拉伸密封性:2000N轴向拉力,不漏气。
·耐电压强度:15KV(DC)。
·拉伸密封:产品充气后,能承受2000N的轴向拉力,不漏气。
·冲击密封:产品充气后,能承受冲击能量16N*m(牛顿*米)的冲击三次,产品无裂痕,不漏气。
·其它各项性能要求均符合YD/T814.1-2004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不同速度的数位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MSTP系列设备为城域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
MSTP可以应用在城域网各层,对于骨干层:主要进行中心节点之间大容量高速SDH、IP、ATM业务的承载、调度并提供保护;对于汇聚层:主要完成接入层到骨干层的SDH、IP、ATM多业务汇聚;对于接入层:MSTP则完成用户需求业务的接入。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
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
MPLS是利用标记(label)进行数据转发的。
当分组进入网络时,要为其分配固定长度的短的标记,并将标记与分组封装在一起,在整个转发过程中,交换节点仅根据标记进行转发。
MPLS 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ATM 和IP。
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
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
T-MPLS(Transport 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在传送网络中,将客户信号映射进MPLS帧并利用MPLS机制(例如标签交换、标签堆栈)进行转发,同时它增加传送层的基本功能,例如连接和性能监测、生存性(保护恢复)、管理和控制面(ASON/GMPLS)。
总体上说,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 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
T-MPLS继承了现有SDH传送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可以满足未来分组化业务传送的需求。
T-MPLS采用与SDH 类似的运营方式,这一点对于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和管理系统,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
由于T-MPLS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涉及IP路由方面的功能,因此T-MPLS的实现要比IP/MPLS简单,包括设备实现和网络运营方面。
T-MPLS最初主要是定位于支持以太网业务,但事实上它可以支持各种分组业务和电路业务,如IP/MPLS、SDH和OTH等。
T-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使用MPLS 的一个功能子集。
MPLS – TP(MPLS - Transport Profile)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
利用MPLS 标签交换路径,省去MPLS信令和IP复杂功能。
支持多业务承载,独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QoS、OAM和可靠性等)。
综合起来,MPLS - TP技术的特点为:引入传送概念的OAM 机制;结合2 层和3 层协议的一种通用的分组交换传送技术;避免对三层IP 不必要的处理;具有高的网络生存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兼容分组交换、TDM/波长技术的通用的分布控制面-GMPLS。
MPLS - TP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表述:MPLS - TP = MPLS + OAM –IPMPLS - TP是MPLS 的一个子集,去掉了无连接基于IP 的转发,增加端到端的OAM 功能。
OAM (operation and manintenance).主要负责通信网络的操作和维护.基本包括配置管理,软件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Optix Metro:华为光传输设备MSTP+:IP业务占比高的MSTP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是Emulex网络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
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是中国移动面向5G承载提出的创新技术体系,以以太网内核为基础的新一代融合承载网络架构。
中移动SPN技术白皮书中详细阐述了SPN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涵盖SDN集中管控、高效以太组网、软硬网络切片、灵活连接等几大方面。
在网络模型上,白皮书指出SPN将分为切片分组层(SPL),切片通道层(SCL),切片传送层(STL)三层,结合时间/时钟同步功能模块和管理/控制功能模块,实现大带宽、低时延、高效率的综合业务承载。
SW(switch)交换机,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
Switch中有一张转发表,如果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就把数据发送到指定地点,如果它不知道就发送到所有的端口。
这样过滤可以帮助降低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效率。
CR(Core Router),核心路由器。
在因特网中,位于网络核心,主要用于数据分组选路和转发,一般具有较大吞吐量的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又称“骨干路由器”,是位于网络中心的路由器。
位于网络边缘的路由器叫接入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和边缘路由器是相对概念。
它们都属于路由器,但是有不同的大小和容量。
某一层的核心路由器是另一层的边缘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和交换机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机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
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机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说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用来隔离冲突域,连接的所有设备同属于一个广播域(子网),负责子网内部通信。
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用来隔离广播域(子网),连接的设备分属不同子网,工作范围是多个子网之间,负责网络与网络之间通信。
路由器在网络层,路由器根据IP地址寻址,路由器可以处理TCP/IP协议,交换机不可以。
交换机在中继层,交换机根据MAC地址寻址。
CE(Communication Edge)设备:通信终端CE:光端交换机。
CE就是基站的基带的资源,俗称信道板,CDMA中CE的多少决定语音的容量,而不是象GSM那样靠载频的配置决定容量。
但好象WCDMA中,如果基站的容量一样的话,各厂家的CE配置是不一样的。
SR -- Service Router -- 全业务路由器。
第二IP边缘节点,其功能与第一IP边缘节点BRAS 类似,用来终结和管理用户的PPPoE/IPoE会话。
BRAS作为传统的互联网业务的入口,而SR 作为新的精品业务的入口。
这个架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域网的现状。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一种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
它是宽带接入网的骨干网之间的桥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宽带接入网的管理功能。
它位于网络的边缘,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实现多种业务的汇聚与转发,能满足不同用户对传输容量和带宽利用率的要求,因此是宽带用户接入的核心设备。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是3GPP协议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的UE(User Equipment)的定位,传呼过程,包括中继,简单的说MME是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它涉及到bearer激活/关闭过程,并且当一个UE初始化并且连接到时为这个UE选择一个SGW(Serving GateWay)。
通过和HSS交互认证一个用户,为一个用户分配一个临时ID。
MME同时支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拦截、监听。
MME为2G/3G接入网络提供了控制函数接口,通过S3接口。
为漫游UEs,面向HSS同样提供了S6a接口PGW(PDN GateWay,PDN网关)是移动通信网络EPC中的重要网元。
EPC网络实际上是原3G核心网PS域的演进版本,而PGW也相当于是一个演进了的GGSN网元,其功能和作用与原GGSN网元相当。
提供用户的会话管理和承载控制、数据转发、IP地址分配以及非3GPP用户接入等功能。
EPC (4G核心网络)4G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够快速传输语音、文本、视频和图像信息,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国际电信联盟对于4G系统的标准为符合100 Mbit/s数据传输速度的系统,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机器之间的高速对话。
LTE(Long Term Evolution)主要研究3GPP无线接入网的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的LTE Advanced将最终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系统的要求,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则是研究核心网的长期演进,它定义了一个全IP的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该系统的特点为仅有分组域而无电路域、基于全IP结构、控制与承载分离且网络结构扁平化,其中主要包含MME、SGW、PGW、PCRF等网元。
其中SGW和PGW常常合设并被称为SAE-GW。
EnodeB :Evolved Node B,即演进型Node B简称eNB,LTE中基站的名称,相比现有3G 中的Node B,集成了部分RNC的功能,减少了通信时协议的层次。
eNB的功能包括:RRM 功能;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UE附着时的MME选择;寻呼信息的调度传输;广播信息的调度传输;以及设置和提供eNB的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