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梅妻鹤子——林和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梅妻鹤子——林和靖作文素材:“梅妻鹤子”林和靖
杭州孤山多梅。

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

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胜迹。

这里曾是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

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

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

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

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

“梅妻鹤子”的佳话因而留传千载。

材料运用举例
1.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

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

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尤不及的龌龊之所,为无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

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

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
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

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2.孔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有范仲淹、苏子瞻为友,一生未踏入仕途的林和靖拥有怎样的好机会啊!但是,将生命托付给西子湖、孤山寺的林和靖清楚自己交友的尺度:可以和平共处,决不融入其中。

杭州城近在咫尺,二十年间,醉心山野的林和靖竟然没有踏入半步。

那锦衣玉食,那高屋广厦,那美女如云,那市井繁华……都不是他想要的! (和而不同)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毅然舍弃了山珍海味,舍弃了纸醉金迷,选择了西子湖,选择了腊梅花,选择了闲云野鹤的自在逍遥。

(舍弃与选择)
4.倚窗东南,琴声渺渺,在梅香氤氲群鹤傲立中,林和靖一袭白衣悠然浮现在我们面前。

管它功名利禄,管它荣华富贵,他只在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的朴实中觅一份闲适,诗意的栖息。

心灵在清贫中澄澈,在恬淡中升华。

皓皓日月汲取着他的精华,神州大地吸收着他的钙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物质条件只不过是为心服务罢了。

那草庐,刻画着他清贫的印迹;那梅香,散发着他人生的高贵。

他携鹤挽梅,给爱慕荣华的人以有力而无声的嘲讽,是精神的富足踏着无穷
的岁月在璀璨夺目!(精神的富足)
5.曾以“梅妻鹤子”著名于世的林和靖先生,一生不仕不娶,隐居于西子湖畔,种梅养鹤,大有世外桃源的韵味。

他所敬仰的是梅一样坚贞的内涵品格,他所追求的是闲云野鹤般的超凡绝俗。

于是,一介寒士的他将梅的内涵移植于心,并以此生活着,为那个污浊不堪的社会注入一股清新之风,驱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猜疑与自私的云雾,引领人们去寻求人性美的圣境。

(寻找人性美)
优秀作文孤山访梅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北国的冰雪还在肆虐着最后的冷酷,南方却已满目春光了。

想那西子湖畔,贾亭之侧,孤山上的梅花该是开了吧?
盛夏时节来到西湖,孤山但见一片怱绿,山脚下最为显眼的除了那大石上刻下的孤山字样,就是那不太显眼的极为普通的凉亭了。

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梅树隐逸在山轻水绿之中,淡然而又不乏生动。

然而孤山却因了那一位隐逸之士而使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小山有了格外的人文底蕴。

林逋,字君復,名和靖,宋朝钱塘人氏,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人。

早年云游江淮一带,后来在西子湖畔的孤山隐居,二十多年没有踏进过城市的繁荣之所,一身才学,却不肯追逐仕途,其性情“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以写诗见长,其诗风格淡远,著有《林和靖先生诗集》。

林逋一生没有娶妻,也没有子嗣,他在孤山栽植了三百六十多棵梅树,又养白鹤数只,时人称之为“梅妻鹤子”。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孤
山上开始有了梅花。

梅花,原就是孤傲之花。

宋时陆游有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兼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于其中可见梅花的孤高不流世俗的品格,林逋种养梅花正是合了自己的心态,却在有意无意之中为后世留下了传世佳话和这满山的梅花。

每天生活于梅影疏淡之中,林逋的《山园小梅》也成为描绘梅花最为生动的诗句。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尤其是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写尽了梅花的体态婀娜,形神具备,实是千古佳句。

赏梅,赏的不仅是一种欣喜,还有一份敬佩。

凌霜傲雪,原就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品质,何况这满枝满眼的寒梅。

“风雨迎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百丈悬崖上的一枝独俏,不是寒梅,犹有谁有如此品格呢?
难怪盛世之初,即便是在那一片太平盛世华章之下,林和靖也能不入浊流,以梅咏志,咏梅赏梅,安步当车,素食为餐,座中多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红尘之外,为自己设洁净之处,高雅之所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对应着的就是那西子湖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面对着如此美景,心旷神逸,就算是再繁华喧嚣的都市又怎能与其比拟呢?浓妆淡抹总相宜之外,还有那“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

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这样的山光水色,亦幻亦奇的图画中,
能够植满山梅树,与鹤为友,真真是乐不思返倒也是无可厚非了。

然而,对于林和靖来说,有满腹才华却能够二十年不入仕途,甚至连都市的繁华都没有正视一眼,却真正是隐者本色,孤傲若斯了。

隐者,隐士,多为愤世嫉俗之人,亦有遁世避俗免难之嫌。

林逋林和靖,应该属于哪一个类型的呢?
林逋,公元967年至1028年,正是生与宋朝开国初年,历经盛世之初,正是用人之际。

残唐五代持续了五六十年之久的割据混战局面,到北宋而归与统一,建立了一个专制的上都集权的统治。

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赵宋王朝采用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奖励开荒,兴修水利,减少苛捐杂税,经济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而随之描述享乐生活的歌唱文体也就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北宋统治者实行笼络大地主的政策给与他们特权,同时又用扩大科举的方式吸收大量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来为封建王朝服务。

这些知识分子,不满于大地主大官僚那种穷奢极欲的生活,更不满反映那种生活的以杨仪等西昆体为代表的浮华蘼丽的粉饰文风,林和靖隐居就在这一时期。

他宁愿与梅为邻,与鹤为伴,也不愿意趋于流俗,谄媚逢迎。

尽管当时宋王朝在政治上重用文人轻视武将,林逋林和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独善其身。

不为免难,只为不同流合污,倒果然是梅的骨气铮铮了。

以梅喻人,孤傲之士。

我不由得在北国的春风中遐想起那一片孤山梅园了。

此时,想必已是芬芳四溢,枝头争春了!
我的心,又一次飞到了江南……
【作文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隐士不肯受世俗之污染,因而躲进乡野。

比如陶渊明“守拙归园田”,在那里“乐夫天命”,令人称羡;又如林和靖,隐于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把生活过得诗意盎然。

但也有很多人积极入世,企求建功立业,创造精彩人生。

比如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他周游列国,艰苦备尝,“知其不可而为之”,令人敬仰;又如林觉民义无反顾地参加反清斗争,乐于牺牲一己之福利,而“为天下人谋永福”,其人生信条令人景仰。

陶渊明、林和靖这样的人很多,孔子、林觉民这样的人也很多,哪种人生更优秀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请以“出世与入世”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本题为一道话题作文题,由话题、材料以及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提供了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陶渊明、林和靖式的出世的人生态度,远离世俗,洁身自好,求得生于世间的心安心怡;另一种是孔子、林觉民式的入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求得益人益己的生存价值。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守拙归园田”,视名利淡如水,坚守淡然之心,以拙立身,以拙求进,孔子,为了推行仁政,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

由此看来,面对两种选择打造出的迥异人生,他们的
人生选择值得我们深思,考生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综合来看,超然物外与积极进取,其实并不矛盾,我们既要有出离俗世的超逸,又要有积极入世的豪情,广行利国利民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以把世事看淡的态度做人,以积极、有效、踏踏实实的态度做事。

出世的心态和入世的行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是没有出世的心,干入世的事也只会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般浮躁;若是不干入世的事,有出世的心也不过是修炼了自己而没有造福他人。

如在扶贫一线战斗到底的黄文秀,为大山女孩插上翅膀的张桂梅,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们,他们在时代的大潮中航行,而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做时代的弄潮儿。

以出世的心,摒弃名利得失,干入世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构思行文时,若围绕“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观点,可重点论述怎样做到“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在论述的过程中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强,观点更让人信服。

考生可联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送无数女孩走出深山,改变命运的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她们无一例外地勇于承担责任,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尤其是要联想到当下有的青年或浮于“躺平”的泡沫随波逐流,或陷入“内卷”的漩涡难以自拔。

这时候,就要既保持精神世界的高度,又要有责任担当的行动,从思想和行为上来提升自己,以豁达超然的心态去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

立意提示:
1.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人生。

2.保持精神的高度,践行社会的责任。

3.超逸的情怀,奋进的步伐。

4.入世做事,出世做人。

【解答】入世做事,出世做人
孔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此为“入世”;陶渊明低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为“出世”。

出世与入世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入世是投身社会、进取有为的人生态度;出世是超脱世俗、逍遥无为的人生态度。

人生在世,要入世,也要出世。

入世做事,出世做人,方能领略人生的大智慧。

入世做事,方成大器。

以进取积极的心态做事,方能建功立业,从而名垂青史。

孔子周游列国,绝粮陈、蔡而初衷不改;屈原忧国忧民,宁葬身鱼腹也不随波逐流;司马迁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精忠报国;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挺身而出,虎门销烟……他们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惧前路艰险,满腔热血、奋不顾身地投身到社会历史的洪流之中。

他们身上闪烁着入世精神的光辉,成为后世仰望的灯塔。

出世做人,方悟大道。

以逍遥超脱的心态做人,方能参透人生悟大道。

出得世界来观看世界,体验世界,你会发现一个更加自由的天堂,一个更加广阔的宇宙。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面对仕途失
意和入世理想的幻灭,也曾郁闷徘徊,苦苦挣扎。

但在黄州赤壁,老庄精神消融了他内心的纠结,山水灵气润泽了他文学的光华,他终于实现人生觉悟,完成精神突围。

当他以出世的心态融入生活,即便被贬到偏远的蛮荒之地,亦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旷达情怀。

只有当我们看淡尘世、淡泊名利、忘怀荣辱,方能领略“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惬意,感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方能悟得人生大道而不迷失本性。

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才是人生在世的最高境界。

做人,对名利不必看得太重,不为名缰利锁所捆绑,方可活得从容潇洒;行事,却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认真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游刃于入世与出世之间,一出一入,天人合一,观照世界的同时切身体验着世界,才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入世做事,方成大器;出世做人,方悟大道。

唯有出入相宜,才能感受生命的真谛,领悟人生的大智慧。

【点评】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

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的限制。

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
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致、深入、透彻。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空间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