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阮班录,仝玉琴,许 兵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咸阳是陕西桃的主要产区,桃种植业已经成为本区域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分析了咸阳桃产业现状,从生产、
品种、加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咸阳桃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改变种植经营模式、推广新优品种、提升栽培管理技术、发
展加工产业、增强品牌意识等七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桃;生产现状;提质增效;推广新优品种;提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跨东经107o38′53〞-109o10′30〞、北纬34o11′56〞-35o32′41〞,是陕西果业的主要产区。
多年来,桃作为咸阳除了苹果外的第二大水果,对于提高群众收益,发展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桃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市场要求的变化,普遍存在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品质不高、品牌不亮等,制约着当地桃产业的发展,实施产业提升发展势在必行。
1 咸阳市桃生产现状
咸阳地形南低北高,南部为关中平原、北部为渭北旱塬及沟壑区,海拔在366~1855m之间、平均890m,近5年年均降雨量533.4mm、年均日照时数2076.9h、年均气温14.3℃、年均无霜期223d,关中灌区以垆土为主、渭北旱塬黄绵土为主,均适合桃的生长,是陕西桃的主要生产基地。
从2015年以来,咸阳桃的面积、产量快速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
据《2018年咸阳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17 年咸阳市桃园面积、产量分别为1.021万hm2 和30.266万t (见表),分别占全市水果总产量和面积的3.77%、5.27%,其中主产县分别是灌区的礼泉、三原、乾县、泾阳、兴平和塬区的淳化,分别占全市总产量的47.4%、15.7%、9.4%、7.6%、5.6%和9.3%,共占全市桃总产的95%,其它县区栽培较少、产量仅占全市的5%。
就桃在水果面积中的占比来看,依次为灌区的泾阳、三原、兴平、秦都、礼泉等;塬区淳化占2.99%,其余都不超过1%。
据调查,全市桃品种早熟主要有突围、中桃3号、中油5号等,中晚熟品种主要是沙红、川中岛、秦王、秦光、迎秋等,新优蟠桃、黄桃等品种近几年发展势头不错,在礼泉等地有一定面积,售价显著高于传统品种,但面积不大。
早熟品种一般不套袋,但中晚熟品种50%以上实行了套袋栽培。
生产中,90%以上采用传统的三大主枝开心型树形,主干型、两大主枝“Y”型等树形有试验应用,效果不错,但占比不大。
土壤管理依然以清耕为多数。
蚜虫、卷叶蛾、叶片穿孔病、根腐病等普遍发生较重。
因冻害发生,2018年桃价格不错,淳化等地批发超过4元/kg;但2019年、2020年均不理想,各地多数批发价格在1~2元/kg。
一些合作社或种植户的新优品种、精品桃通过网络销售,价格是一般是线下收购价的3~5倍或更高。
表1 2017年咸阳市水果及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地
水果桃
桃占水果的
比重
面积
(667m2)
产量(t)
面积
(667m2)
产量
(t)
面积
(%)
产量
(%)全市40640755748504153155302659 3.77 5.27
礼泉县638707157196440695143573 6.379.13
淳化县6273809860371874528130 2.99 2.85
旬邑县532538605838482229870.910.49
乾 县5205546312192100028600 4.03 4.53
彬 县4537115214829421840.210.04
永寿县431115487803266528880.620.59
长武县297157370008280042990.94 1.16
三原县206935209611265294743112.8222.63
泾阳县16570387182223812307613.5126.47
武功县87502989263921480.450.15
兴平市7877313611490341691311.4712.43
秦都区24000423203150443013.1310.47
2 咸阳市桃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
咸阳全市桃树面积达到1万多hm2,产量超过30万t,泾阳、三原、兴平、秦都等占到本地水果产量的10%以上,特别是三原、泾阳占到水果产量的20%以上,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产业了。
但目前的种植模式依然是小农户分散种植,缺乏有效的组织。
据调查,一般多为1334~3335m2以户为单位种植、自行管理,超过3.33hm2以上的大户(包括合作社)在礼泉、三原、泾阳这样桃重点种植县每县也不超过20家。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不利于统一标准管理、不利于机械化的实施,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定产管理、提高品质等不能步调一致,而且造成统一标准果品收购有一定难度。
[收稿日期]2020-09-02
[基金项目]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桃新品种‘血桃1号’引种研究与示范”(2017k02-31)。
[作者简介]阮班录(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教学及果树新技术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
阮班录,等: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97-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
2.2 老品种占比过大,新优品种占比少
判断桃品种的优劣标准是随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的,过去的标准主要强调了个大、色艳、耐贮运、味甜。
现在的要求是果面光洁,采收时硬质,运输到消费者手中食用时质软、香甜浓郁,有特色,安全、有营养,适时成熟等,如:蟠桃、黄肉桃、红肉桃、枣油桃等以及错开生产中大宗品种成熟期的品种很受亲睐。
就目前的生产实际来看,除礼泉情况稍好外,咸阳其它各县目前生产上的品种依然以老品种占绝对主导地位,符合新要求的品种很少,譬如淳化县的车坞、方里两个桃产区品种依然是前20年发展起来的沙红、秦光为主,占产量比的90%以上。
品种的落后是造成咸阳桃产业整体效益不高、提升发展缓慢的主要问题之一。
2.3 传统栽培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目前桃生产中,传统的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以及追求高产、病虫害化学防治为主的栽培管理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高密度栽培、多主枝树形,加之整形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大,树冠交接,内膛光照不足,结果部位外移,采收后不能及时进行必要的生长季节修剪和相关管理,养分浪费多;以清耕制为主的土壤管理制度及偏重化肥的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板结、肥力下降;不重视花果管理,产量过高、优质果率低;病虫害化学防治主导,不重视清园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应用,难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
以上这些现象时有发生,使桃果实含糖量低、风味不佳,品质很难提高,严重制约了桃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
2.4 鲜食为主,缺乏深加工产业
咸阳桃以鲜桃销售为主。
全市内也有不少果品加工企业,但几乎都是以苹果为原料加工果汁为主的,基本都没有从事桃汁加工,更没有专门从事桃加工的企业。
桃是耐贮运期短的水果,随着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大批次果因无法及时销售而烂掉。
如果有企业从事桃汁、罐头等加工,产业链延长点,残次果就可以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提高产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另外,桃产品、桃文化等挖掘不够,产业延伸、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2.5 品牌意识不强、影响力不够
品牌是现代农业的核心。
咸阳桃产业规模不小,面积达到1万多hm2,产量超过30万t,在一些重点产区更显重要,譬如泾阳县桃产量占到水果产量的近30%,也可以说是个大产业,但“大而不强”,这可能与全市集中发展苹果产业,忽略了其它水果产业有关,总体看,桃品牌意识不强、影响力不够,在全国桃产区中知名度较小。
譬如:全国近几年来桃产业体系全国“赛桃会”咸阳参与者很少,品牌建设以桃为内容的缺乏。
随着苹果种植北移,关中灌区桃面积不断增加,增加宣传、树立品牌、扩大影响,迫在眉睫。
2.6 桃园管理成本上升,比较效益有所下滑。
根据我们对域内三原、淳化等地部分桃种植户走访调查,近5年来,桃生产必须的生产资料,除果袋基本保持不变外,肥料、农药成本增加了15%~20%,套袋、管理等人工工时费用增加在20%以上,虽产量有所提高、桃果售价增加幅度也在10%左右,但总体收益并没有明显增加,比较效益有所下滑。
3 发展建议
3.1 改变种植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
通过政府资金扶持(贴息贷款)、技术扶持(下派科技特派员)、流通扶持(建立销售网点)等方式、方法支持桃产业发展中相关企业、合作社或协会、专业家庭农场在新品种引进、技术与产品标准化、生产资料供应、销售网络建立等方面带动、引领作用的发挥,逐步改变目前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模式,提高桃产业组织化程度,以适应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对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要求的需要。
3.2 优化布局,推广新优品种
遵照咸阳市果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兼顾基础条件,可以将灌区的礼泉、乾县、三原、泾阳、兴平和塬区的淳化作为咸阳桃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
礼泉作为灌区西片的典型,三原作为灌区东片的典型,淳化作为北部塬区的典型,每个重点县域还可以根据基础条件按镇、村行政区划确定各有侧重的品种类型布局,例如:礼泉赵镇和药王洞重点发展黄桃、蟠桃,三原西鉴村重点发展毛桃,淳化的方里重点发展油桃、车坞镇重点发展毛桃、红肉桃等,这样更有利于形成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兴平等有基础、条件适合的地域,也可以适当发展反季节设施桃。
新优品种是桃产业提升发展的基础。
必须不间断的关注市场销售要求和辽宁大连、山东蒙阴、甘肃秦安等国内桃产业发达地区的品种发展动向,适时引进新优品种开展试验示范,遴选适合咸阳栽培种植、销路好的最佳品种,并扩大推广种植,改变咸阳桃产业品种落后的局面。
要注意引种综合性状优良、优良性状突出、无明显缺点的品种,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果面光洁、香甜浓郁、耐贮适口、有特色的蟠桃、黄肉桃、红肉桃等市场受欢迎,价格高、销路好,可以引进发展。
为了推广新品种,实现换优,可以借鉴类似过去咸阳苹果产业发展中实施大改形期间鼓励间伐、减小密度的“间伐补助”,对实行品种更新的果园实行适当补助政策。
桃树年生长量大,且有多次生长习性,推广新优品种除可以建立新园外,也可以通过大树多点高接换头的方法,当年换头次年就可以挂果,只要管理得当,第三年完全可以恢复产量。
3.3 树立精品意识,提升栽培管理技术
桃产业提升、提质增效,栽培管理技术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要改变传统粗放管理模式,树立精品意识,提升管理水平,按照产品必须优质、安全、健康的思路去组织栽培管理活动。
新建园要高标准,科学规划,品种新优、苗木健壮、坑大肥足,并且后续管理要跟上,保证尽快成园,实现早果、优质、丰产;老园要品种换优、改造树形、精细花果管理,实现优质、精品。
-198-
区域经济
围绕桃园省力化栽培技术,重点要做好种植方式密植化(宽行密植)、果树管理简约化、水肥管理设施化、土壤管理有机化、病虫防治生态化、果园管理机械化、果品销售标准化,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果园效益。
要把培养阳光树形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及合理负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等作为技术关键环节抓紧、抓好。
为了生产安全、绿色的产品,在病虫害防治上,一定要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
全面推广果园生草技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
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既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也活化土壤养分。
在确保充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4 发展加工产业等,延长产业链
要发展加工产业等,充分利用剩余和潜在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
可以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减免税收”、“购买服务”下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鼓励引导桃汁、桃罐头、桃酱、桃酒、桃醋、桃桃饮料,以及桃花、桃胶等保健用品的开发生产。
也可以结合周边地域景点和风土人情的特色,通过“春赏鲜花,夏食美果,秋饮茶点,东品文化”等开发休闲旅游活动,挖掘桃产业潜能,延长产业链。
还可以迎合人们“桃木避邪”之念,充分利用冬季修剪后的桃树枝原料开发桃木剑、桃木雕饰等各种吉祥文化旅游饰品,废物利用,增加收入,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开辟果农增收新途径,拉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桃产业竞争力。
3.5 增强品牌意识,扩大产业影响
品牌效应,可以扩大产业影响,促进产品销售。
在桃产业发展方面,要学习山东蒙阴、辽宁大连、甘肃秦安等地的经验,扩大宣传、争取机会。
可以在重点产区通过“桃花节、赛桃会、推介会、产业提升发展推进会”等提升品牌效应;也可以通过优质果园创建活动,打造示范,引领发展;还可以在桃重点产区结合自然风光,布局“休闲观光区”、“农家乐”等,打造亮点,提升知名度。
全国桃产业体系的赛桃会是个扩大产地影响的好机会,礼泉县桃栽培面积大、新优品种发展势头比较好,应该完全有条件承办这样的会议,可以积极争取,以扩大当地桃产业的影响,推动、引领发展。
最近几年科技方面实施的“特色小镇建设”,也是一种打造亮点的好机会,桃产业集中的镇村完全可以抢抓机遇,借机合理规划布局、提升产业水准、完善配套措施、扩大产业影响,推进当地桃产业发展。
3.6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模式
电商平台不仅能减少销售环节,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面,而且能使消费者尽快食用到新鲜味美的果品,非常适合贮运期较短桃子的销售。
从礼泉、泾阳等地桃的销售方式来看,网络销售一般还高出线下收购3~5倍。
近几年咸阳各地一些大户、新优品种的销售,网络销售占60%以上。
所以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网络销售,借助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探索“互联网+桃产业”销售新模式,特别是政府要作好物流配套、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
针对目前果农老龄化,现代通信手段应用率低的实际,政府可以临时组织季节性的“青年人”电商销售团队,巡回帮助果农销售,既树立了政府服务形象,同时也使青年人了解了农村基层实情。
3.7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
为了促进咸阳桃产业的发展,尽快解决产业发展中一些瓶颈问题,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高校、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社、种植能人等桃产业方面的科技力量,组建“咸阳桃产业科技创新团队”,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品种引进推广、栽培技术提升、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等问题,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实际问题。
还可以通过打造桃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桃产业“专家大院”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以推进当地桃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恩桦,王志远,周蕾,等.临沂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
国果菜,2018(7):30-33.
[2] 李延菊,张序,王玉霞,等.烟台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烟台
果树,2020,150(02):1-3.
[3] 陈康,罗晔.丽水市莲都区山区桃产业转型发展探析[J].农村经济
学,2020(15):252+254.
[4] 王志远,管恩桦,王艳莹,等.现代园艺生产技术[M].北京:中
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 王小红.蒙阴县桃产业发展现状与风险规避[J].区域经济,2020,
448(12):145-146.
[6] 刘伟,李桂祥,董晓民,等.肥城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落
叶果树,2019,51(3):32-33.
[7] 王真,郭继英,姜全,等.桃生产成本构成及变化趋势调查研究[J].
中国果树,2019,51(5):105-107.
产品供应城市的基础上将城市消费品市场先进的管理、销售方式根据农村特殊的发展形势引入农村市场,双向的流通方式更能使城乡之间的资源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完善城乡双向流通机制。
[参考文献]
[1] 孟庆亮.商贸流通业渠道下沉对农村商贸流通结构的影响[J].商业
经济研究,2018(22):112-114.
[2] 徐旭初,吴彬.异化抑或创新?—对中国农民合作社特殊性的理论
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17(12):2-17.[3] 谭支雄,陶君成.基于产地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以
湖北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7):17-19.
[4] 狄奎.浅析农村电商渠道下沉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作用[J].市场周
刊(理论研究),2016(6):17-18.
[5] 夏凤,郑文哲.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对促进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
展的路径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28-30.
[6] 朱芷娴.基于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3):167-168.
[7] 孙畅.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构建[J].商业经
济研究,2019(13):107-110.
(上接P164)
阮班录,等:咸阳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