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雷州文化本身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雷州文化本身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摘要: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雷州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从古到今经历了孕育、形成、成熟、转型四个阶段,不断接纳和融合了百越文化、流人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以海洋文化和红土文化为特色的雷州文化。

与介绍雷州文化的具体内容相比,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雷州文化本身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体会文化的发展演变与自然环境、历史变迁息息相关,感知文化的包容性、接纳性。

关键词:雷州文化、自然环境、孕育、发展、演变
雷州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为区域文化,名列为广东“四大文化”之一。

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

但与岭南文化中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研究状况相比,对雷州文化的研究并不多,更不用说其在全国文化研究中的情况。

而且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介绍雷州文化的具体内容。

除相关学者和粤西(多数为湛江人)以外的大多数人对雷州文化了解甚少。

因此有必要对雷州文化本身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作更详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雷州半岛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的原因所在,其发展与演变又是个怎样的过程。

这些都是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

雷州文化,一种既古老而又格外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

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的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其中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区域。

在历史上,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传统文化。

这种传统体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或各种领域内,渗透在民间日常生活和各种风俗中,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方言群体文化。

在雷州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上,人文荟萃,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处为地市级。

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

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一、雷州半岛的自然环境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十八世纪孟德斯鸠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 地理环境, 如气候、土壤等, 决定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等心理状态, 从而决定其法律政治制度。

与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截然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原始社会的条件下, 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力的最初形成, 对人类社会当然也包括早期人类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1]9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雷州半岛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岛独特的自然环境、人物环境的产物。

经纬度和海陆位置: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南方第一大半岛)。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位于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

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

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

在这里,人类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水的恩赐:生产、生活资料来源于水,安危维系于水,生命来源于水,逝后也回归于水,水是人们生活的乐土,也是精神的家园。

习俗崇水,崇拜一切与水有关的事物。

崇拜水神——雷州把妈祖、伏波将军以及治水良吏何庾、戴之邵等当成水神加以供奉。

早在新石器时代,雷州先民就有拾蚌采珠的习俗,北和镇南黄村至令还保留有秦汉时期的贝丘遗址。

此外,汉代的“南珠”、“徐闻交易”;唐宋时期的雷州窑陶瓷,宋代以后东西洋田的开发等等,都是崇水文化的伟大创举。

地质与地貌:雷州半岛属于华夏台背斜、雷州台凸的一部分。

在盆地的第四纪更新世沉积地层中间或夹有玄武岩。

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上升为陆地后,火山继续活动,玄武岩又覆盖于第四纪地层之上。

中更新世末,上更新世初,琼州海峡相对断裂下陷,致使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分离。

半岛地形单一,起伏和缓,以台地为主,次为海积平原。

惟遂溪、城月、湖光岩一带为玄武岩台地,其中湖光岩
为具有火山口湖的盾形火山最为典型。

沿海有海蚀和海积阶地。

河流与气候:雷州半岛河川短小,呈放射状,由中部向东、南、西三面分流入海。

河流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丰富,集中夏、秋两季,多暴雨,夏秋间多台风暴雨。

年平均气温高,一年有200多天打雷,是世界第二大雷区。

二、雷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特有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地质与地貌、河流与气候为雷州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温床。

雷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孕育、形成、成熟、转型四个时期。

1 第一阶段:孕育时期
先秦至唐是雷州文化的孕育阶段,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治,2000多年里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不同的人类族群在雷州半岛繁衍生息。

其中,著名的有百越先民、南迁汉人、莆田迁民三大族群,它们对雷州话民系及雷州文化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生活在雷州半岛的俚、僚、僮等部落,以刀耕火种、渔猎为生,并有各自崇拜的图腾。

傜人、僮人的狗图腾逐渐为其他部族接受,故有雷州石狗文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百越人对各自的图腾崇拜经历了保留、演绎与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雷州文化的源头。

雷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雷州半岛,不仅雷暴较多,而且迅、猛、威也非同一般。

在认识能力极为低下的古代社会,雷很自然成了半岛先民们心目中一种非常神秘的力量,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渴望。

在雷州,山是雷神的山(擎雷山),水是雷神的水(擎雷水),地是雷神的故乡(雷川县、雷州郡);雷神不但是雷州人的祖先(雷祖),还是天国里的雷王(雷震王);有雷公墨、雷公楔、雷神诞降等传说,雷图腾由此诞生。

唐沈既济《雷民传》所记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该传称:“昔(雷州民)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

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似若孵哺者。

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

遂以为己子。

(陈)义即卵中儿也。

”[2]雷州半岛人以向雷神求雨替代向龙王求雨,成为我国独特的民俗人文景观与祭祀文化。

《岭表录异补遗》载:“雷州之西有雷公
庙,百姓每岁配卒造连鼓雷车置庙内,有以鱼、彘同食者立为霆震,人皆敬而惮之。

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叩之枪然光莹如漆。

又如霹雳处或土木中得楔如斧者,谓之霹雳楔。

小儿佩戴皆辟邪,孕妇磨服为推生药,必验。

”[3]由俚、僚等土著部落创造的这种俚僚文化,是雷州文化的最初因子。

2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
唐宋元明时,雷州文化逐渐形成。

自唐代开始,以闽人为主的汉人大量移入雷州半岛,承袭了土著的图腾崇拜方式。

雷州文化形成的一重要力量是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贬谪官员。

那些在朝廷为民任官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王岩叟、任伯雨十位贤人志士就是先后蒙冤贬雷州或被贬海南等他乡而路经雷州的。

[4]在蔡珽所著《历史从雷州流过》中,对他们的事迹做了详细的描述。

他们体恤民情,教化民风,成为中原文化的传播使者与重教兴学的先驱,此为流人文化。

辞曰:飙风起兮云黄。

万里兮故乡。

桃茢兮袚不祥。

何怀乎斯宇兮,惟独有此众劳,海可竭兮,神不可忘,五岳为质兮,三辰为光。

保我有国兮。

万年其昌。

[5]宋元到明,闽人继续大量涌入的另一个重要文化结果就是雷州独立的方言系统——雷州话形成。

雷州话流行通用于雷州半岛以及茂名市电白县,它与莆田话、电白话、海南话、潮州话同属“姐妹语系”,属闽南语系的一种次方言。

雷州方言始于秦汉,由入粤的汉人带来官话及闽南语(莆田话)逐渐与俚语交融,形成本土化语言。

雷之语三:有官语,即中州正音也,士大夫及城市居者能言之。

有东语,亦名客语,与漳、潮大类,三县九所乡落通谈此。

有黎语,即琼崖临高之音。

[6]由此可以看出,雷州话的形成与闽语和粤东语有莫大的关系,作为雷州半岛三县九所乡落通谈的“东语”,即现在的雷州话。

它的特点是“与漳、潮大类”,即从语感上可辨知“东语”跟闽南的漳州话和粤东的潮州话大体上相同。

“东语”当时又称为“客语”。

东语和客语的命名和别称,跟雷州半岛及附近岛屿居民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正相吻合,人们可以据此析出雷州话的来源。

[7]流人文化成为雷州传统文化的催化剂。

流人带来的中原农耕文化,闽潮移民带来的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闽潮文化,与土著文化交汇融合,彻底改变了唐朝以前以土著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半岛文化,汉化的半岛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3 第三阶段:成熟时期
清代,政府大力推行移民开发政策,雷州半岛开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清初广东掀起撩荒运动中,高、雷、廉三府被开垦土地最多,“粤民踊跃争愿垦荒”[8]。

雷州文化迎来了鼎盛时期。

至今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形式——雷州歌在这一时期成熟。

在东晋至唐代时期,闽南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当时的闽南民歌与当地文化融合,由汉末雷谣发展,造就了现在的雷州歌,据资料考证雷州歌早在宋代就已经存在。

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

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

广布于海康、遂溪、徐闻、廉江、电白等五县以及湛江市郊区和海南岛北部地区,是广东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代雷州话进一步也成熟,“高廉雷琼之间,益侏难解。

官司听讼,恒任隶役传达。

至于吏、礼户库,往往呼此而彼应,即胥役亦不能辨。

幸近奉功令,士人应试,皆先学习官音,庶臻同文之盛云”。

[9]当然,雷州风俗、饮食、宗教等也在此前后定型,表明雷州文化是多个文化要素历经长期整合的结果,作为一个区域文化体系已经脱羽成熟。

雷州文化成熟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本土一批杰出人物的出现。

明代,雷州文化孕育的本土杰出人才开始走上前台;到了清代,更是人文繁盛、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大批涌现,著名的有“陈氏三杰”:清廉能干著称的政治家陈瑸;学问渊博、刚直不阿的官员陈昌齐;将书、画、诗、印融于一体的“岭南才子”——陈乔森。

陈瑸(1656-1718年),字文焕,雷州市附城南田村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举进士,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

一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康熙称其“清廉中之卓绝者”.在上书康熙时描述当时官员腐败现象:“一人入仕途,于饮食、衣服、器,皆备极华侈。

多所费必多所取,方面取之有司,有司取之小民,朘削无已。

”[10]与于成龙、施世纶等同为当朝名臣,跟丘浚合、海瑞称岭南三大清官。

目前,在雷州市境内有关陈瑸的古迹主要有三处:陈瑸故居、陈瑸墓、陈清端公祠。

陈昌齐(1743-1820)广东雷州人。

字宾臣,号观楼,又“瞰荔居士”。

公元1743年生于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今属雷州市调风镇南田村)。

既是清代乾嘉年间考古、语言、文学的大师,又是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

曾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道
和河南道监察御史、兵部和刑部给事中、浙江温州兵备道等职。

告老还乡后,先后在雷阳、粤秀书院主讲。

勘校《永乐大典》,编校《四库全书》,编纂《海康县志》、《雷州府志》、《广东通志》,著有诗文结集《赐书堂集》、书法论述《临池琐语》,其它科学著作有《天学脞说》、《测天约术》、《天学纂要》、《地理书钞》。

真可谓“全能巨匠”。

陈乔森(1835~1905)晚清书画家,原名桂林,字一山。

原雷州府籍遂溪县,同治初年始迁居雷州府城。

天资聪颖,有“雷州才子”之誉。

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人,任户部主事,官至中宪大夫。

能书擅画,不乏佳作。

陈乔森做官后,深知官场文恬武嬉、贪贿盛行,不愿同流合污,毅然回乡教书育人,在雷阳书院教书30年,留世有《海客诗文杂存》10卷。

此外,还有莫玖、丁宗洛等杰出人士,正是他们的付出为雷州文化的繁荣发展添上绚丽的一笔。

4 第四阶段:转型时期
抗战至解放前,雷州文化完成转型。

明清时期,雷州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南重镇海北名邦”。

在近代社会,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战略地位被进一步认识。

列强纷纷想把此地占为己有,控制中国南大门,以获取经贸利益和战略优势。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1898年3月11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今属霞山区)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

此时的清政府早已江河日下,腐败无能。

面对法军的无理侵占,只能委曲求全,举手投降,竟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

法帝国主义入侵占领湛江后,所到之处四处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

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其中以霞山区海头街道的南柳村最为代表,被称为“抗法战争第一村”。

1898年6月19日,吴邦泽、吴大隆等率领南流、海头港、绿塘、洪屋等村群众500多人,手持大刀、长矛、木棍等武器,袭击法国兵营,拉开了抗法战争的序幕。

当年7月1日,吴邦泽、吴大隆等和抗法群众800多人,在南柳下村吴氏宗祠和南柳上村上林寺,举行歃血誓师大会。

7月12日,抗法队伍兵分三路向法军进攻。

[11]现在在南柳村巍然矗立着南柳抗法纪念石碑。

如今在湛江多个地方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抗法留下的足迹,而这些大大丰富了雷州文化。

在多次的抗法战斗中既涌现出了以吴邦泽为代表的众多抗法民族英雄,也留
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和具有极高历史纪念价值的人文景观。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此形成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广州湾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作为法国租借地偏安一隅的广州湾,成为战争的避风港,外埠难民蜂拥而至,人口激增至六十万,广州湾很自然地成为半岛接触西方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窗口。

运输业、对外贸易、金融、工业盛极一时。

当年上海《申报》曾载文:广州湾现为中国海陆交通仅有之国防路线。

凡由港、沪、青、津转内地或由内地转沪、青、津道经其地者,实繁有徒。

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大商人先后到广州湾开设商号。

大酒店、剧院、舞坊、百货、杂货、银号、金铺、珠宝商店等星罗棋布,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赤坎成了大西南的物流中心,各地商人南迁的经营地。

各种商货除了销往高、雷、廉、琼及桂、滇、黔、川等地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1938年至1942年,一批教师和各类专业知识分子逃难到广州湾,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因此广州湾的文化事业在抗战时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半岛文化区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养分,自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封建主义的文化、西方殖民主义的文化、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无产阶级的文化,在半岛文化区上剧烈碰撞和激烈冲突。

在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中,雷州文化加速转型,到1949年湛江解放,转型基本完成。

结论
雷州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历程经历了孕育、形成、成熟、转型四个时期。

雷州半岛的自身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是孕育雷州传统文化的温床;雷府文化的创始者是生活在雷州半岛的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以及此后的俚、僚、黎族等土著部落;雷府文化形成的主要力量是移民(来自闽潮的汉民);流人文化成为其催化剂,海洋文化是特色。

总的来说,雷州传统文化史是一部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历史,也是汉民的移民史。

当历史的脚步踏入近现代,雷州文化与时俱进,汲取着各种文化的营养,不断地焕发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宋景堂.谈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J].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8,(9):9
[2]唐.沈既济.雷民传[M].
[3]唐.刘恂.岭表录异补遗[M].
[4]蔡珽.历史从雷州流过[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5. [5]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M].
[6]明万历.雷州府志.卷五.民俗志•言语.
[7]吴建华.雷州传统文化初探[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3,230.
[8]清雍正.阮元修.广东通志.卷7[M].
[9]清乾隆.张渠.粤东闻见录[M].
[10]清.陈瑸.康熙五十四年十月疏[M].
[11]邓碧全.南江文化走廊[M].广东文化出版社,2006.1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