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
作者:班建武
来源:《中国德育》2021年第08期
班建武,北京師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劳动教育,在实践中也涌现出了诸多典型案例。
为了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效果,当前的劳动教育实践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原则
目的是行动的先导,为确保行动方向的准确性,就必须明确行动的目的。
劳动教育的推进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缺乏对劳动教育目的的准确理解,就容易将劳动教育推到错误的方向。
当前,很多学校一提到劳动教育就特别头疼,因为有些学校面积很小,没有可供学生劳作的场地和设备,校外也没有相关的劳动教育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劳动教育该怎么办?
要破解这一问题,就必须回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上进行思考。
在劳动教育相关政策中,劳动教育目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养;二是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三是对学生基本劳动能力的提升;四是对学生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推进劳动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忘了劳动教育的目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某项劳动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问问自己,这项活动可以实现哪一个维度的劳动教育目标。
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去“学工学农”,这一形式的劳动教育显然不是指向培养专门的工人和农民,而
是要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在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
如果忘了劳动目标的达成,只是片面强调到工地、农场去干活,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那么,我们怎么把握劳动教育的目的呢?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将之视为一种纯粹的劳动技能的掌握。
在很大程度上,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价值性。
我们所讲的劳动教育不仅是一个技术、操作性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学生正确劳动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养和确立的问题。
也就是说,贯穿于我国劳动教育的一根红线就是它的鲜明的思想性。
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培育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这是劳动教育在目标层面的根本性要求。
我们要高度警惕当前劳动教育过于技能化、技术化的不良倾向,仅仅将劳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动手实践,却忽视了劳动教育思想性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
实际上,就教育而言,相比于特定劳动技能的学习,正确劳动观、劳动精神的养成是更为困难的,因为劳动观、劳动精神更多是凝结在人的思想和观念层面的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必须以个体内在的主动认同为前提。
如果相应的教育不能打动学生,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真正共鸣,那么,我们很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此外,虽然当前学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想方设法地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教育活动,似乎在落实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劳动能力这一目标上做得很好。
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劳动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能力与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能力有什么不同?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教育。
这就决定了劳动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能力不是指向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专业能力,而是指向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具有通识性的劳动能力。
在普通学校里开设陶艺劳动课程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生做陶瓷,二者本质性的不同在哪—这需要从劳动教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
职业学校教孩子学做陶瓷,是指向专门的陶艺制作师的培养。
而普通学校的陶艺课,显然不是直接为培养专门的制陶人员服务的,而是通过这样的体验或操作习得一些基础性的劳动技能,涵养个人的劳动观。
反观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中对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会发现在劳动能力的培养前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限定词,那就是基本劳动能力的培养。
文件对学生劳动能力的要求是一种基本劳动能力要求,而不是培养专业技能。
什么叫“基本”?基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人必须,二是人人?能达到。
在思考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劳动能力的时候,必须从“基本”的内在规定性的角度来设定劳动能力的目标要求。
在我看来,以下两种劳动能力能够满足刚才所说的“基本”要求。
第一,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能力,比如自己绑鞋带、自己整理内务等。
第二,职业共通能力,这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能力来讲的,主要指的是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
共通的劳动能力。
比如,一个裁缝的专业能力是量体裁衣,此外,他还要学会与人沟通、懂得创新等。
前者是裁缝的职业专业能力,后者是职业共通能力。
在褚宏启教授看来,职业共通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批判、合作交流、心理素养、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劳动教育能力的培养,应该聚焦在以上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千万不能将劳动教育搞成职业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原则
劳动教育必须要贯彻教育性原则,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
但当前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劳动和教育的“两张皮”问题,其现实表现是有劳动而无教育。
实际上,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两类不同的人类实践活动方式。
劳动的目的是要创造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劳动教育主要不是以创造财富为实践目的,而是要实现学生劳动素养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教育性是劳动教育的首要属性,而不是生产性。
当前在实践层面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有劳动而无教育的现实问题。
首先,在形式方面,一些地方在推进劳动教育的时候,往往用让学生直接参加劳动的方式来取代对劳动的教育设计。
但劳动和教育所应遵循的内在运动逻辑是不一样的。
劳动主要遵循生产的逻辑,因此劳动中的人的身份是劳动力,它是作为生产的要素之一而存在于劳动当中的。
但在劳动教育当中,学生的身份是学习者,毫无疑问遵循的是生长的逻辑。
我们必须得按照教育的逻辑来组织劳动,而不是按照生产的逻辑来组织劳动。
其次,在资源方面,有些学校片面地将劳动的资源简单等同于劳动教育的资源。
当学校管理者抱怨学校太小,没有场地,没有设备,所以劳动教育很难开展的时候,实际上抱怨的是学校缺乏生产的、劳动的资源,但未必缺乏劳动教育的资源。
劳动的资源往往和劳动的基本要素如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而劳动教育资源是指能够对孩子的劳动素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的资源,它可能是生产要素,也可能是非生产要素。
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提到要通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进行劳动教育,这些学科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它们并不是劳动的资源。
最后,在评价方面,有些学校用评价劳动的方式去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
我们评价劳动时往往从劳动的产出情况进行评价。
因为劳动的目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产出,所以在评价劳动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劳动产品的质量及其生产效率问题。
但是,劳动教育的产出是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劳动素养的变化。
因而,对劳动教育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教育之后,其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基本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不能仅仅用其劳动作品来进行评价。
因此,开展劳动教育,一定要在教育上下功夫。
具体而言,必须确保劳动教育具备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教育不同于培训,教育必须包含对学生的向善的价值引导,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教授。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技术、知识和能力,更要教授学生在使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具备必要的伦理道德的边界意识,即学生不仅会做某件事,而且知道该不该做这件事。
因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定要包含内在的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否则很容易将劳动教育与劳动培训混为一谈。
有些老师可能看过这样一段话:“亲爱的老师们,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亲眼目睹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孩子们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妇女和孩童被受过高中或者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所以我怀疑教育。
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
”这段话能够更直观地解释我为什么强调劳动教育一定要包含善的引导。
这些工程师、医生、护士是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如果他们只有能力而没有灵魂的话,对于社会来讲,就是能力越大,破坏越大。
劳动教育必须要把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放在首位。
劳动教育不仅仅要解决学生会劳动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敬畏劳动的内在的价值问题,劳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绝不能够只有劳动能力,而没有劳动的灵魂。
其次,劳动教育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劳动世界,确保劳动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否则,可能会误导学生对真实劳动产生错误认识。
我们需要思考要给孩子呈现什么样的劳动世界才契合孩子当下所接触到的真实劳动世界。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而第一产业不到10%。
三大产业自身的形态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的农业已不像过去那样靠简单体力劳动运行,而是包含了诸多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因此,哪怕是面对第一产业,劳动教育也不能仅仅是传统的农牧业形态,而是现代农业形态。
例如,有的学校开展了多年的学农活动,但现在再到农村实践的时候,会发现传统农业不断萎缩,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候再让孩子用手去插秧、割稻,已经很难找到其存在的现实空间。
科技在现代劳动世界的不断运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劳动教育不能够回避这一现实。
因此,劳动教育在选择具体的劳动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反映新的劳动形态的变迁,思考这种变迁对于我们的劳动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生产力的角度思考,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劳动者主要是以人力的使用为基本劳动形态,工业社会是以人对机器的使用为劳动形态,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自动化生产是当下劳动的最基本形态。
总体而言,未来劳动对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个体劳动准入门槛的要求,人的劳动自由度的彰显,劳动与生活、休闲、消费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
这些都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要主动回应的现实问题。
未来劳动的知识含量只会不断增强,这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的准入门槛。
当很多简单的原始劳动被机器取代的时候,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哪?劳动教育必须有这种前瞻性的思考。
最后,劳动教育要想有效,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
现在的孩子所成长的劳动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例如,当教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因为学生忘带作业而批评他,他立马说:“都怨我妈,昨天没给我收拾好。
”按理说收拾书包是孩子该干的事,为什么孩子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理直气壮地说成是别人的事呢?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人民,为什么他对别人的劳动一点儿都不尊重,倒是觉得别人不给他付出的时
候,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现在的教师和家长总是有一种朴素的教育理念,就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家长帮孩子收拾作业本、做好饭菜,甚至想着帮孩子把房子、车子、成家的钱都准备好,但很多时候会发现孩子一点都不领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两代人对于苦的理解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代际差异。
在年长一代的人眼里,所谓的苦更多的是一种物质匮乏层面之苦,因为年长一代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长大的。
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之苦,所以对于物质的苦是没有任何感受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苦的体验,虽然祖父辈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可以满山遍野地撒欢,整个精神内心也许比现在的孩子更自由,也更充实。
所以,当我们去理解孩子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从谋生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必须得从当代孩子精神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角度设计劳动教育的环节和要求。
三、劳动教育实践的系统性原则
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劳动教育要有时间维度上的纵深感和空间维度上的广延性,能够体现劳动世界的丰富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图景。
劳动教育是有时间属性的,这根源于劳动的展开离不开时间的相互衔接。
劳动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
生产和消费是通过交换和分配联系起来的,所以劳动教育应该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劳动世界,它涵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至少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唯物主义史观的维度,强调的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现在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更多地聚焦在这个维度上。
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强调的是劳动关系的联结方式,以及通过劳动所构建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
这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把劳动的生产性和关系性完整地呈现出来。
我们在设计劳动的时候,既可以从生产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交换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从分配、消费的角度出发。
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财富生产的角度出发开展劳动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所结成的劳动关系,同样是教育的重点。
比如,以胡萝卜这一劳动成果为主题设计一节劳动教育的课,我们会怎么设计呢?可能有的老师立马就想到种植、炒菜等,这些都是属于生产领域。
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胡萝卜为什么姓“胡”,是怎么来的,就会将胡萝卜与丝绸之路等宏大的历史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交换。
之所以交换,是因为世界生产的互补性,以及劳动人民开拓市场,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正是在劳动产品的交换中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
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劳动创造历史、创造财富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定要超越技术的局限性,走向更为饱满的、人文的、历史的、价值的劳动教育。
此外,劳动教育还必須高度重视空间上的整合性,即劳动教育要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校外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
尤其是要在学校当中创设一种能够彰显新时代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的文化氛围,为劳动教育的切实落地提供广泛的文化支撑。
总体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这是最核心、最前提的问题。
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目的,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切实强化劳动教育的系统性,是我们当前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努力贯彻的三大原则。
责任编辑丨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