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艺术镜头之一“读懂词意”

师: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师:(配乐朗读)他才华横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以六十六年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他的创作生涯维持了四十余年;他命运多舛,豪放洒脱;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2000年,法国《世界报》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1001至2000年间的12位世界级杰出人物,他是中国唯一入选者,被授予“千古英雄”的称号。他是谁呢?

生:苏轼。

师:对,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光彩的男神苏轼。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一首“中秋词”《水调歌头》。

生充满期待。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首词,读准字音和节奏哦。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来点评一下。

生:他有一个字音读错了,宫阙的阙应该是四声,他读成了一声,节奏很准确。

师:你听得很仔细,订正很准确。阙是多音字,当阙解释为“缺点,错误”“缺口,空缺”时读一声,解释为“宫殿”时则读四声。下面我们齐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读的既准确又流畅,为你们点赞。老师采访一下大家,要想读出感情和意境,我们还需要什么?

生:需要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词意。看一下老师的学习要求(屏显):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用自己语言说出词的大意,不

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出来。(2)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再不懂处全班交流。

生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疑问呢?

生:“高处不胜寒”中“胜”怎么理解?

生:承受。

生:“何似在人间”中“似”怎么理解?

生:比,比得上。

师:我也有一个问题问问大家,苏轼写这首词时,身在,心系?

生:苏轼身在家中,心系亲人。

师:老师带来一段背景资料(屏显):熙宁九年,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当时41岁的苏轼被贬到密州任太守,苏轼的弟弟子由此时在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为官,兄弟两人七年多没见面了。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生若有所悟。

师:苏轼身在,心系,

你又有想法了吧?

生:苏轼身在密州,心系子由。

师:嗯,可见这是一首写在密州,思念亲人的词作。既然是一首思念亲人的作品,那我们读的时候语速应该?

生:慢一点,深沉一点。

师:对,这样才能读出思念的味道。下面大家都化身为苏轼,摇头晃脑,慢悠悠地读出思念的味道。

生自由读。

师:咱们来一个师生合诵吧。

师生合诵,读出了淡淡的思念之情。

师:不错,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那份淡淡的思念。词作除了对亲人的思念外,还有什么味道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作的

意境中。

艺术镜头之二“读懂意境”

师:要想走进词人营造的意境中,必须发挥想象方可。下面请听老师配乐朗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看看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哪4幅画面?

师配乐朗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师:请大家为词人营造的4幅画面各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可以借助词中关键字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先看上片。

生:上片两幅画面:一幅是把酒问天图,一幅是起舞弄影图。

生:我为两幅画面取的名字是:把酒问青天图、月下起舞图。

师:好有画面感。下片呢?

生:下片两幅图:一幅是辗转难眠图,一幅翘首祝愿图。

生:我为下片两幅图取的名字是:月下失眠图、美好祝愿图。

师:在你们想象的画面中,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可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描写。

生跃跃欲试。

师:请大家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我透过()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老师的示例:我透过“把酒问天”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一袭素衣,独立庭院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习习的秋风中,他双眉不展,面泛醉意,紧握酒杯,高举过顶,仰面苍穹,长叹道:苍天啊,这撩人的明月究竟何时就开始朗照着大地?真想知道今晚皎洁的月宫之上、玉宇琼楼之间是否也是团圆的中秋!好想,好想驾一缕清风,离开这充满纷争的人间而飞入九天仙境,可是——那广寒宫的冷清我一个凡人又怎么能够忍受?

生面露喜色。

师:采访一下同学们,老师在描绘时添加了什么描写?

生: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生: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生:还有景物描写。

师:同学们都很细心,那接下来大家依据老师的示例选择你喜欢

的一幅画面,发挥想象,适当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描绘画面,时间为5分钟。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透过“起舞弄影”这幅画面,仿佛看到词人东坡,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缓步而行。一阵秋风吹来,衣衫飘动,忽有飘然之感。回视月光下的身影,再挥一挥衣袖,竟如善舞的女子的飘飘水袖,轻盈无比,似梦似幻。儿时与子由追逐在桂树下的情景如在眼前。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呢?在人间,我还有一个子由;在人间,我还可以尽情地起舞;在人间,我还有我的一醉消千愁!留下吧!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

生:他仿佛是苏轼的知音,我感觉他太懂苏轼了。

师:这幅画面,苏轼由原来的逃离而慢慢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这温暖除了亲人给予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呢?可以用“在人间,我还有()”表达。

生:在人间,我还有我的百姓。

生:在人间,我还有未实现的抱负。

生:在人间,我还有美好的梦想。

师:对,这位同学的解读让我们慢慢走进了苏轼的心灵世界。留在人间的理由原来可以有这样丰富的解读,真好!我们可以尝试读出这句词丰富的内涵吗?

一生试读。

师:你为什么笑着读?

生:“起舞弄清影”要读出释然后的享受、喜爱人间的感觉;“何似在人间”则要读出边舞边表达喜爱和释然的感受。

师:他读地真好,与苏轼产生共鸣了。读“何似在人间”时,“在人间”可以一字一拖音,来表达那份对人间的留恋和喜爱。让我们一齐感受一下。

师生齐读。

师:真好,真好,继续交流。

生:我透过“辗转难眠”这幅画面,仿佛看到词人东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虽然已是深夜,可他仍无一丝睡意,只是呆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