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思维能力之教学策略探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思维能力之教学策略探索(上)

文/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研究所刘卿陈丽梅东方之星的思维课程直接指向五种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五种能力也是幼儿园其他一些课程非常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五大能力教学策略的一些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思维课程中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更有效地实施课程。

一、理解力

理解力是五种能力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学前期,很多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指向理解力的培养,例如理解某种类别(如三角形)、关系(如方位关系)、规律(如对称)等。

1.归纳与总结

鉴于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在发展理解力的时候,大都遵循“先操作,后总结”的方式。如,在《图案乐园》这个游戏中,要学习“对称”

的排列规律,不是直接由教师讲解,而是先让幼儿用材料进行按规律填补空白的操作,再总结图案的排列规律。所以归纳总结是发展理解力的一个重要策略。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活动上得热热闹闹,幼儿操作得也很好,操作完了戛然而止,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在感性层面的,怎么把这种感性层面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使幼儿产生更一般化的概念呢?归纳与总结必不可少。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对认知点的理解与提炼。既然是理解的活动,对于要认知的目标,教师自己一定要完全掌握。如认识正方形,归纳总结的时候要提出哪些要点,正方形有哪些特征,这些内容在课前教师就应该整理提炼好。虽然幼儿园不同于小学教育,不需要去严格地解释概念和定理的定义,但是不能完全凭感觉走,对概念等随意解释,而要给幼儿一个科学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开始活动前,要翻一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总结和提炼一些要点,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

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表述。认知点往往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对于幼儿来说,要转换为他们能理解的通俗的表述。如,在《图形娃娃》这个游戏开始的活

动中,有一些对图形位置关系的认知,涉及到“相交”、“相切”等概念,可以用一些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如“手挽手”、“肩碰肩”等来解释。

2.迁移与应用

思维课程中涉及理解力的活动内容,大都在主题活动之后有一些迁移活动的环节,如认识了正方形后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正方形。这些环节的设计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甚至远远不够的。通过某种具体的游戏活动,幼儿获得了对某种一般性的概念、关系或者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如何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扩展到相关的其他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更深刻和更具广泛意义的认知,迁移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除了要充分重视游戏中的迁移活动内容,更要有意识地、灵活地设计一些能够使幼儿进行迁移的活动,引导幼儿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去解决新问题。迁移活动的设计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扩展操作材料,延续能力目标。

如,在《图案乐园》按规律填补图形排列的活动后,教9币还可以设计一些填补数字、符号排列的活动,加深幼儿对“对称”、“从左向右”等排列规律的认识。通过这种迁移,使幼儿对目标的理解更深刻,促进幼儿形成更稳定、持久的理解能力。

挖掘材料功能,拓展能力目标。

如,在《图案乐园》活动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排列规律的认识活动,如“顺时针重复排列”、“从上到下重复排列”等,通过这种迁移,拓展幼儿对规律的理解,使幼儿能更好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判断力

对形象事物的辨别和判断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判断活动,这种判断能力直接和幼儿将来的阅读相关,因为阅读的准确率和速度依赖于对文字准确的辨别。发展判断力的常见活动形式是“找相同”或“找不同”,应把握两大核心教学策略。

1.有序观察

对形象事物(图形)的判断活动都需要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分辨事物间的相同点和差异。一般可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进行观察:整体观察发现明显区别,有序观察发现细微差别。怎样引导幼儿进行有序观察呢?对于本身有一定顺序的事物,可按其自身顺序进行观察,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对于本身可分为一定组成部分的事物,可逐部分观察,如观察动物,可从头、身体、脚等逐部分观察。

2.有序比较

一对一两个事物的比较是最简单的,多个事物的比较难度增加,但观察和分辨的难度其实并没有增加,只是需要幼儿掌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较的方法,最终将复杂的比较分解为一对一的比较。

有目标找相同。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二选一(从两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和目标相同的一个)和多选一(从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和目标相同的一个)。二选一涉及的比较相对简单,而多选一就要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按一定顺序进行比较的方法,如规则排列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环形排列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等。

无目标找相同。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没有了既定的目标,有序的比较就显得更为重要。具体形式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三找二(第一个事物和第二个事物比较,相同即找到;不相同第一个事物和第三个事物比较,相同即找到;不相同第二个事物和第三个事物比较,相同即找到)和多找二(第一个事物逐个和后面比较,相同即找到;如果没有相同的,第二个事物逐个和后面比较,直到找到相同)。

三、记忆力

记忆训练活动教师往往感觉不好进行,因为这类活动一般比较枯燥,如何上得既有效又有趣,对教学策略的反思与尝试非常重要。

1.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力

记忆活动中注意力的保持非常重要,不注意观察和识记,就谈不上记忆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设导入环节,吸引幼儿的兴趣,具体可采用“人物导入”、“情境导人”、“问题导入”等多种方式;营造安静的环境,为幼儿观察提供良好氛围;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注意力情况,及时将分散的注意力引回到观察目标上。

2.设立“回想”环节,提高幼儿记忆效果

学前儿童的大部分记忆活动是靠一些具体的操作来呈现的,如在《汽车城》的活动中,幼儿识记汽车排列,然后根据记忆把自己的汽车卡片按同样的顺序摆放,有的幼儿先想一想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再摆放;有的幼儿边想边摆放,摆了前面忘记了后面。因此,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可有意识地增设“回想”环节。如,“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刚才看到的小汽车是怎样排列的”,然后让幼儿根据记忆摆放。这种“回想”既是一种复习,也使幼儿逐渐养成“先回忆再操作”的习惯,提高了记忆效果。

3.应变调整记忆活动的难度

记忆活动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幼儿的兴趣和训练的效果,太难幼儿没有兴趣,太容易训练没有效果,所以“应变与调整”也是教师在记忆活动中需要贯穿的一个重要策略。对难度的调控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调节识记材料的难度。幼儿记忆的材料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应逐渐增加记忆的难度。如在《汽车城》的活动中,先让幼儿记忆汽车的颜色,然后记忆汽车的编号(单个的数字),最后记忆车牌号码(数字与字母的组合),难度逐渐增加。

延长或缩短记忆环节的时间,调控记忆难度。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和再现。

在记忆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可改变观察识记的时间和延迟(保持环节,观察识记和再现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时间来调节记忆难度。观察的时间越短,延迟的时间越长,记忆的难度就越大。反之,记忆的难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