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目前,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围绕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理性思维观培育和技术方法应用这两个层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一、理性思维观的培育
战略管理会计与其说是一种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观念。

它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塑造人的理性思维观方面,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1.外向型观念。

战术管理会计漠视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企业全方位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反,在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生产以满足外部顾客需要为中心;竞争以企业的内部条件为基础,着眼于形成在外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决策时既要考虑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外部环境状况、市场占有率、客户的盈利水平等等。

这一切均要求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外部相关信息,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以求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2.战略优势观念。

战术管理会计视野狭隘,没有从战略上来考虑成本管理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则以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为参照物,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有时为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竞争优势的取得主要有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三种方式。

企业高层决策者要把这种决定企业竞争地位、未来利润和市场价值的优势观念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中,
时刻指导自己的决策。

3.整体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整体性。

具体地讲,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内外环境是一个整体,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是一个整体,人、财、物是一个整体。

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决策,只有牢固树立整体观念才能有助于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企业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性,减少内部职能失调。

要摒弃过去那种把控制仅仅停留在结果上的做法,真正通过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的有机结合,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联系起来,达成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4.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但不要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财富的保值性和利益的整体性。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升级,企业领导必须从国有企业亏损、破产、倒闭的现实命运中吸取教训,认真领会并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行动,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管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其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以人为本、注重智力投资的管理理念、过程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等均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帮助企业领导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良好工具。

5.以人为本的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激励人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

因此,为适应这一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知识和科技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
用,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深入研究和把握本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做到人尽其才。

6.不断改进的观念。

知识型企业取得成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顾客的满意程度、技术领先水平和产品品质(包括优良的制造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等,而且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动的。

中国人世后,市场更加开放,竞争对手剧增,竞争升级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更新观念,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统一、迅速的应变策略。

二、技术方法的应用
1.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战略三角”,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应该达到的各项目标。

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劣势,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切实加以改进,对短期内不可避免的应努力通过其他办法予以弥补;其次,对顾客状况进行研究,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跟踪市场的消费动态,研究顾客偏好及发展趋势等;再次,研究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对手拥有的资源、产品结构、价值链构成、市场占有及开发状况、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状况、战略目标以及合作伙伴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本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以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位为起点,注意吸取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本着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本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依据这一目标再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包括项目的引进和开发、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人才的引进
和培养、资金的融通和利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以及市场的占有和开拓等,以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2,综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对成本实行战略性管理。

对于处在开放与竞争环境的中国企业来说,拓宽成本管理范围、分析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成本水平,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因此,企业对成本应实施战略性管理,从战略高度来探求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要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还应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把成本管理看作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实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

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加以利用。

(1)分析内部价值链,实行内部作业成本管理。

知识经济使企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以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大批量生产转化为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相应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应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的战术考虑是:面向市场需求,以顾客定单为起点,把企业生产分解为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并将作业活动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两类。

采取行动减少或消除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也要尽可能提高运作效率,减少其资源消耗。

企业内部每一项作业的消耗仅根据后一项作业的需求量来决定,从而永久性地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具有从长远角度管理成本的良好机制,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通过分析作业活动引起
的成本变化和强调成本动因,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作业成本管理最合理的运用是它扩展到生产经营的革新领域,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作实质性改进,如简化程序、提高质量和增加顾客满意度等。

我国国有企业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工具革新成本管理,即从单纯降低生产过程中料工费项目的成本管理拓宽和深入到为形成最终产品发生的所有作业的成本管理。

(2)分析行业价值链。

一是协调、优化与上游供应商价值链的联系,不过这种协调必须要上游供应商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二是分析供应商价值链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关系,探求通过价值链的向上延伸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通过价值链的向上延伸,企业可以获得如下利益:①避免使用市场所带来的额外成本;②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相当于把供应商的利润转移到企业内部;③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确保供应的稳定;④可以带来合作的经济性;⑤可能带来各种无形资源的积累,包括情报来源的确保、支配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及技术知识的积累等。

(3)积极参与到下游客户的价值链过程。

将客户的价值链与自己的价值链锁在一起,可以为企业和下游客户同时提供降低成本的机会。

最通常的方式就是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向来是泾渭分明的,许多企业由于将产品生产视为企业利润的惟一源泉而很少参与到客户的价值链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和留住客户的机会。

当前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靠扩张产量增加回报收效其微,惟有参与客户价值链过程还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

3.建立战略信息库,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

战术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受财务会计报告期的影响,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内部网络信息发布也仅限于一般的管理通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并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平时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在战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师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