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
关于实施《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事宜的公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10年第43号关于实施《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已由卫生部2010年第5号公告颁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
现就实施中国药典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中国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
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二、凡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自执行之日起,原收载于历版药典、卫生部颁布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新药转正标准和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的同品种药品标准同时废止。
药品注册标准不符合中国药典有关要求的,药品生产企业应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提出补充申请。
对于药品注册标准中收载的检验项目多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或质量指标高于中国药典要求的,在执行中国药典的基础上,应同时执行原标准的相应项目和指标。
中国药典品种项下未收载的制剂规格,其质量标准按中国药典同品种相关要求执行,规格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中国药典的增修订内容,按照我局相关规定及程序变更药品说明书和标签。
2010年1 0月1日起生产的药品必须使用变更后的说明书和标签。
对于通用名称已作修订的药品,其原名称可作为曾用名过渡使用。
四、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相同品种,如含有中国药典规定以外的杂质,应当增加杂质控制项目。
五、中国药典关于眼用制剂无菌要求的具体执行时间将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的要求另行规定。
六、药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做好执行中国药典有关准备工作,对在中国药典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同时应不断加强质量标准研究,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
七、各级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配合做好中国药典的宣贯工作,加强中国药典执行中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问题和意见。
八、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中国药典执行中的具体指导等有关工作。
中国药典部分

2010版中国药典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word版电子书凡例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2010版中国药典word版pdf版exe版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 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等。
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修改版)

他达拉非药学研究资料(CTD)目录3.2.S原料药 (1)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1)3.2.S.4.1质量标准 (1)3.2.S.4.2分析方法 (10)3.2.S4.3分析方法的验证 (26)3.2.S.4.4批检验报告 (121)3.2.S.4.5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125)3.2.S原料药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4.1 质量标准第1页第2页第3页他达拉非药学研究资料(CTD) 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4.1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草案他达拉非TadalafeiTadalafil3C22H19N3O4389.40本品为(6R,12aR)-2,3,6,7,12,12a-六氢-2-甲基-6-[3,4-(亚甲基二氧)苯基]吡嗪并[1',2':1,6]吡啶并[3,4-b]吲哚-1,4-二酮。
按干燥品计算,含C22H19N3O4应为98.0%~102.0%。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中易溶,略溶于四氢呋喃和乙二醇单甲醚,微溶于甲醇和乙腈,极微溶解于乙醇和异丙醇,在正己烷、正庚烷和水中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二甲亚砜溶解并定容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E),比旋度为+78°~+84°。
【鉴别】(1)取本品,加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制成每1 ml中约含10 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21 nm、284 nm和29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检查】有关物质取本品,精密称定,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v:v)溶解并定容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他达拉非对照品,精密称定,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v:v)配制成每1 ml中约含0.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版药典二部凡例

概述
※ 正文
● BP 称 Monographs ● USP 称 Official Monographs ● 收载原料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真伪、纯度、品质优 良度--体现有效性、安全性。 ●主要:性状、鉴别、检查(一般杂质、有关物质)含量 其它:法定名、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类别、规 格、贮藏、制剂等。
概述
※ 附录
中外药典编排、归类有些不同,但都收载检验方法,试剂、标准液配制, 一般鉴别试验等。
概述
凡例包括
总则、正文、附录、名称与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 方法和限度、对照品(标准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 物)、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 说明书包装标签
※ 三部与一、二部略有区别,多了生物制品术语及名词解释
概述
一、药典简介
1.药典的作用
●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
●药品生产工艺制订与质量检验的依据。
●国际间药品商贸的质量标准依据。
概述
2.常用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共发行9版,目前最新为2010年版。 1953版 1957年第一增补本 1963版 一部:中药材、中药制剂; 二部:化学药品、生化药品、生物制品、抗生素等 1977版 一部、二部 1985版 一部、二部 1987年(85版)增补 1990版 一部、二部 出《红外光谱集》;92、93年出90版第 一增补本、第二增补
名称与编排
二部 十一、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 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 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 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 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 一致。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和附录习题资料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附录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1.自建国以来共出版9版药典,现行版为2010年版,实行日期为 2010年7月1号。
2.《中国药典》现行版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附录,《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 Ch.p 。
3.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4.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中有效去除。
5.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6.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7.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在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一般以等度洗脱为主;必要时可采用梯度洗脱方式。
8.HPLC法流动相宜选用甲醇-水流动相,尽量不加缓冲盐。
9.“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10%;含量测定时,取供试品约0.2g,精密称定,应称取0.2XXXg 。
10.溶出度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11.溶出度测定法量取溶出介质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不超过±1% ,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溶出介质温度控制在37°C±0.5°C 。
12.常用的波长范围, 200-400nm 为紫外光区, 400-760nm 为可见光区,2.5-25µm为中红外光区,其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其关系表达式为A=lg1/T=Ecl 。
13.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及控制菌的培养温度为 30-35°C ℃,细菌培养时间为 2 天,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时间为 3 天,必要时可延长至 5-7天。
14.本版药典中附录电导率检查中,影响只要用水电导率的因素主要有:、、等。
国家药品标准及《中国药典》2010

(三)2010版辅料
3——严格辅料标准要求 (1)尽可能收载【来源与制法】项 针对产品的来源和生产工艺,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控 制。凡能明确工艺,针对工艺可能引入的杂质进行分析,必 要时增加检查项目,对有毒有害杂质严格规定限度。 (2)更加关注安全性指标 羟丙基β环糊精——该辅料对多种难溶性药物都有较好的增 溶作用, 现存问题:1)文献报道该辅料有一定的溶血性、肾毒性和 致癌性。 2)标准中重金属EP(USP)为2ppm,ChP为10ppm? 3)超范围使用严重——严格按照注射的要求
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 制修订药典标准所必须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药典引领作用 -品种与附录) 第一、必须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良好 质量是防病治病、医药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最重要前提,药 品质量标准的建军立应该遵循 第二、必须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加强对中医药精 华完整准确的继承与发展,注重中药的整体作用、多组分多 靶点的协同作用,避免简单地以某一组分代替多组份进而在 标准制定中片面追求一种成分含量测定的作法。应注重建立 并创新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与标准化的有效结 合。(据粗略统计,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7%)
19典外其他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法定约束力v声明药品生产必须符合gmp违反者即使按中国药典检验合格亦不能认为符合药典规定v首次明确药品标准正文的定义与内涵系根据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根据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等各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药用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v对附录制剂通则指导原则均予定义202131030四2010版凡例v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gmpv动物组织来源的药品动物种属要明确所用脏器均应检疫健康无疯牛病人尿来源亦此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

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
算后使用。
9.计量
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 mol/L (摩 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需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 “ XXX滴定液( 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 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 “YYYmol/L XXX溶液”表示,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
李明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1.概述
凡例包括:总则、正文、附录、名称与编排、项 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标准品、 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计量、精确度、试药 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
2.总则
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
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
12.说明书、包装、标签
药品说明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说明书的规定。直接 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对包装标签的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 内容药品应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影响内容药品的 质量。 药品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包装标签的规定,不同 包装标签其内容应根据上述规定印制,并应尽可能 多地包含药品信息。
11.试药、试液、指示液
试验用的试药,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根据附录试药 项下的规定,选用不同等级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 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试液、缓冲 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等,均应符合附录规 定或按照附录规定制备。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 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 并放冷至室温的水。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 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2010版《中国药典》凡例、附录增修订内容对比

钠盐 1.取铂丝,用盐酸润湿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 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生 成黄色沉淀。 3.取供试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 解,加15%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应不得有 沉淀生成;加焦锑酸钾试液试液4ml,加热至沸; 置冰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 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二部 凡例、附录增修订内容对比 凡例 检验方法和限度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 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 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 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 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101.0%
标准品、对照品
锌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 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以稀硫酸酸化,加0.1%硫酸 铜溶液1滴及硫氰酸汞铵试液数滴,即生成 紫色沉淀。制成中性或践行溶液,加硫化钠 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
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 过并放冷的纯化水,其pH值应为5.5-7.0。 附录VIII R 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 采用经校正过的仪器对水在、系统进行在线监 测或离线实验室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溶液 离线测定 由于水样的采集及输运送到测试装置的 过程中,水样很可能遭到污染,而有机物的污 染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真实 性。所以,测定额各个环节都应十分谨慎。采 样时应使用密闭容器,采样后容器顶空尽量小, 并应及时测试。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必须严格清 洁有机残留物,并用总有机碳检查用水做最后 淋洗。
•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 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 价单位(或µ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 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 (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2010版药典二部凡例

概述
3.药典的基本结构 3.药典的基本结构
主要部分包括凡例、正文、 主要部分包括凡例、正文、附录 ※ 凡例 ● BP、EP称为 General Notice 、 称为 USP称为 General Notices and Requirements 称为 日本药局方称为 通则 执行药典必须了解和遵循的规则,有法定约束力。 ●执行药典必须了解和遵循的规则,有法定约束力。 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明确的问题、计量单位、 ●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明确的问题、计量单位、 符号、术语。 符号、术语。
概述
英国药典 简称BP 简称 British Pharmacopoeia 目前最新为BP2011 BP2011版 目前最新为BP2011版 ●欧洲药典 European Pharmacopoeia 简称EP 目前最新为EP7.0版 EP7.0版 简称 目前最新为EP7.0 ●日本药局方 简称JP 第一版1886年 第一版1886 1886年 简称 目前最新为JP16 JP16版 目前最新为JP16版
项目与要求
二部
十四、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重要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 十四、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重要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 1、所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所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经验证, 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要明确,所用脏 、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要明确, 器均应来自经检疫的健康动物, 器均应来自经检疫的健康动物,涉及牛源的应取自无牛海绵状 脑病地区的健康牛群;来源于人尿提取的药品, 脑病地区的健康牛群;来源于人尿提取的药品,均应取自健康 人群。 人群。上述药品均应有明确的病毒灭活工艺要求以及质量管理 要求。 要求。 3、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毒种、来自于人和动物的细胞、DNA重 、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毒种、来自于人和动物的细胞、 重 组工程菌及工程细胞, 组工程菌及工程细胞,来源途径应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批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管理规范。 批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管理规范。
2010版中国药典第二部

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等。
中国药典二部标准凡例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2010年版)项目与要求一、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外观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感观的规定。
(2)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各品种项下选用的部分溶剂及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
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数据了解即可)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二、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如残留溶剂、有关物质等);改变生产工艺时需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按照注射剂项下相应的要求进行检查,并符合规定。
三、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
注射液项下,如为“1ml:10mg”,系指1ml中含有主药10mg;对于列有处方或标有浓度的制剂,也可同时规定装量规格。
四、贮藏项下的规定,系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生化药品增修订概况与解读--梁翠荣

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测定法
为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检查,提供统一的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C18柱 210nm检测
流动相A: 0.07%磷酸溶液(pH3.0) 流动相B:甲醇
理论板数按醋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
梯度洗脱 1.2ml/mlin
时间(min) 0~5 5~10 10~20 20~22 22~30
甲氧基苯胺值
测定原理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生
注射剂(小针、输液、粉针)胶囊剂、乳膏剂、滴眼液、滴鼻液、颗粒 剂及口服溶液剂。 项目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 TLC法和HPLC法 残留溶剂、 炽灼残渣等 输液、滴眼液品种增订渗透压摩尔浓度 复方葡萄糖输液增订5-羟甲基糠醛(HPLC法) 部分品种热原修订为细菌内毒素
含量测定:UV及HPLC 法。
胰岛素
ChP2010版依据USP33、EP6.0标准,参照2005版分别对来源、性状、鉴别 、 检查项下含量测定项、活性检查作了修订和补充 (该品种江苏所起草,中检所复 核)
1.鉴别:由HPLC法改为肽图分析,经V8酶水解胰岛素,对其分子碎片 中的肽图进行分析,该法能确定不同种属的胰岛素,专属性强。
计算公式:
100 (C /W )(rt / Frs )
限度:尿嘧啶、尿苷均不得过0.1%;阿糖尿苷不得过0.3%;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过 0.1%;所有杂质总和不得过0.3%。
酶与辅酶
品种与剂型 收载品种(14个),剂型有片剂(片、 肠溶片)、注射剂(小针、粉针)、
胶囊剂(软胶囊、胶囊) 、颗粒剂。
19(6)
3(1)
20.0%(20%)
脂 总数
2(1)
4(2)
药典凡例完整版

精选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一部)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指导原则,并把与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修饰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未能概括的情况时,在正文各论中另作规定。
名称及编排一、正文品种中文名称按笔画数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丨丿丶乛顺序排列;单列的炮制品及单味提取物、油脂等排在各该药材的后面;制剂中同一品种因规格不同需单列者,在其名称后加括号注明规格;附录按分类编码。
二、第一品种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中文名称(必要时用括号加注副名),汉语拼音名与拉丁名;(2)来源;(3)处方;(4)制法;(5)性状;(6)鉴别;(7)检查;(8)浸出物;(9)含量测定;(10)性味与归经;(11)功能与主治;(12)用法与用量;(13)注意;(14)规格;(15)贮藏;(16)制剂等。
标准规定三、药材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规定,特殊需用鲜品者,同时规定鲜品的标准,并规定鲜品用法与用量。
四、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均属各该药材的来源范畴。
药用部位一般系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
采收(采挖等)和产地加工即对药用部位而言。
五、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3)烘干、哂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哂”或“及时干燥”。
制剂中的干燥系指烘干,不宜高温烘干的用“低温干燥”。
六、同一名称有多种来源的药材,其性状有明显区别的均分别描述。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和附录习题word版本

《中国药典》二部凡例和附录习题中国药典(二部)凡例附录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1.自建国以来共出版9版药典,现行版为2010年版,实行日期为 2010年7月1号。
2.《中国药典》现行版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附录,《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Ch.p 。
3.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4.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中有效去除。
5.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6.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7.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在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一般以等度洗脱为主;必要时可采用梯度洗脱方式。
8.HPLC法流动相宜选用甲醇-水流动相,尽量不加缓冲盐。
9.“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10%;含量测定时,取供试品约0.2g,精密称定,应称取0.2XXXg 。
10.溶出度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11.溶出度测定法量取溶出介质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不超过±1% ,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溶出介质温度控制在37°C±0.5°C 。
12.常用的波长范围, 200-400nm 为紫外光区, 400-760nm 为可见光区,2.5-25µm为中红外光区,其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其关系表达式为A=lg1/T=Ecl 。
13.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及控制菌的培养温度为 30-35°C ℃,细菌培养时间为 2 天,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时间为 3 天,必要时可延长至 5-7天。
14.本版药典中附录电导率检查中,影响只要用水电导率的因素主要有:、、等。
中国药典2010年版凡例

这一贴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凡例和附录,我们先从凡例开始。
药典,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
《中国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凡例”是解释和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也就是说:所谓的“凡例”,就是指除另有规定外,一律应按照执行的规定。
“凡例”中的所有规定都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针对凡例各部分的内容,我们重点讨论其中的关键点,也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注意和搞清楚的地方。
1.名称与编排在此部分着重提下“提取物” ,提取物包括以水或醇为溶剂经提取制成的流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含有一类或数类有效成分的有效部位和含量达到90%以上的单一有效成分。
中药有效部位,我的理解是:指当一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物中的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的含量达到总提取物的50%以上,而且一类或几类已知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有效成分,该一类或几类成分的混合体即被认为是有效部位。
2.检验方法和限度这一部分是凡例里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1凡例本款规定:《中国药典》所收载的原料药及制剂,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作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也就是说,可以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但是必须做比较(比对)试验,并有详细的原始记录,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一种与原方法检验结果偏差不大的方法。
比如,采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原则上应该是系统适应性试验连续进对照样5针,RSD在2.0%以内(《中国药典》附录规定),样品测定应为对照品和供试品双样双针,最后结果的RSD在1.5%以内(《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规定),如果为了节约对照品或减少分析时间,对照品取单样或系统适应性试验连续进样少于5针,必须有足够的比较分析数据证明其对检验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概况河北省药品检验所2010年11月石家庄主要内容O 总体情况凡例的增修订情况©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举例附录增修订情况◎ y药典(药品标准)一点个人体含10年版与05年版二部增修订情况比较表10版二部各类品种的增修订情况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主要是有关物质、含量测定项目)-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乙酰哇胺片,二轻丙茶殓片、注射液,己烯雌酚注射液,己酮可可殓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片、滴丸,五氟利多片,贝诺酯片,牛磺酸颗粒,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双喀达莫片、注射液,丙戊酸钠片,甘露醇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布美他尼注射液、片,丙谷氨片、胶囊,布洛芬片、胶囊,扑米酮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2)•卡马西平片、胶囊,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胶囊,甲芬那酸片、胶囊,甲氧氯普胺片,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甲氧节旋注射液,甲硝哇片、泡腾片、栓、胶囊、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片、胶囊,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司坦哇醇片,尼莫地平片、分散片、胶囊,尼可刹米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3)•尼美舒利片,尼索地平片,对乙酰氨基酚片、胶囊、注射液,地高辛片,地西泮片, 达那异烟耕片、粉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西米替丁氯化钠注射液,达非哇胶囊,曲安奈德注射液,肌昔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肌昔,米非司酮片,安乃近片,异戊巴比妥片,异烟耕片,芬布芬片、胶囊,克霉哇乳膏、药膜、栓,咲喃妥因肠溶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4)-咲廛米注射液,毗哌酸胶囊、片,口引喙美辛肠溶片、乳膏,利福平注射液,谷氨酸钾注射液,泛酸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普噪仑片,环扁桃酯胶囊,苯巴比妥钠片,注射用苯妥英钠,非诺贝特片、胶囊, 罗通定片,洛莫司汀胶囊,辛伐他汀片、胶囊,非诺贝特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5) •复方十一烯酸复方磺胺唏喘片,盐酸依诺沙星片、胶苯海明片,苯殓缓释片,枸橡酸他莫昔芬片,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椽酸喷托维林片,氟康哇氯化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氢氯廛嗪片,氢漠酸东萇君殓注射液,重酒石酸间轻胺注射液,复方卡托普利片,复方克霉噪乳膏,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复方磺胺甲噁哇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6)•胆苯殓片,美洛昔康片、分散片、胶囊,洛莫司汀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枸椽酸喷托维林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氢氟廛嗪片,氢漠酸东芨蓉殓片、注射液,水仙殓片,复方甘草片,复方卡托普利片,复方甲苯咪哇片,复方克霉哇乳膏,复方莪术油栓,复方铝酸钮胶囊、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7)•度米芬滴丸,盐酸马普替林片,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盐酸尼卡地平片,盐酸地芬尼多片,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盐酸多巴芬丁胺注射液,盐酸多塞平片,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异丙嗪片、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盐酸妥拉噪林片、注射液,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苯乙双肌片,盐酸苯海索片,盐酸奈福泮片、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8)•盐酸罗通定片,盐酸哌哇嗪片,盐酸哌替喘片、注射液,盐酸氟奋乃近片、注射液, 盐酸美沙酮片、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片, 盐酸胺碘酮片、注射液、胶囊,盐酸麻黄碱注射液、滴鼻液,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 盐酸氯西那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9)•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盐酸漠己新片,格列齐特片(II),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盐酸己氟拉嗪片,盐酸去氯轻嗪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胶囊,盐酸布桂嗪片、注射液,盐酸甲氧明注射液,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盐酸曲吗多胶囊,盐酸伐昔洛韦片、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0)•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盐酸安他噪林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环丙沙星片、胶囊.滴眼液,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美西律注射液,盐酸莫雷西嗪帕酮注射液,氧氟沙星片、胶囊、滴眼液, 氨甲环酸片、注射液,烟酸占替诺注射液, 酒石酸美托洛米片、注射液、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1)•盐酸消旋山萇蓉殓注射液,诺氟沙星软膏、滴眼剂,蔡普生片、栓、胶囊、颗粒,咖片,径基眼片,维A酸片,维生素B1片、注射液,维生素C 注射液(草酸检査),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K1注射液,联磺甲氧节旋片,葡萄糖酸亚铁片.胶囊、糖浆,硝西泮片,硝苯地平片、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2)•硝酸甘油片、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乳膏, 硝酸益康乳膏、栓、喷雾剂、溶液,硫酸亚铁片,氯硝西泮片、注射液,氯氮平片,氯氮片,氯磺径哇乳膏,奥沙西泮酮洛芬肠溶胶囊,酮康噪片、片* 9 bn m乳膏、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3)•澳丙胺太林片,熊去氯胆酸片,醋酸甲径孕酮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磺胺咳呢片、混悬液,磷酸川茸嗪片、胶囊、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磷酸苯丙哌林颗粒、片、胶囊,磷酸氯唾片、注射液,螺内酯片、胶囊。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修改版)

..3.2.S原料药 (1)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1)3.2.S.4.1质量标准 (1)3.2.S.4.2分析方法 (11)3.2.S4.3分析方法的验证 (28)3.2.S.4.4批检验报告 (130)3.2.S.4.5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134)3.2.S原料药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4.1 质量标准表3.2.S.4.1-1 原料药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草案他达拉非TadalafeiTadalafil3C22H19N3O4389.40本品为(6R,12aR)-2,3,6,7,12,12a-六氢-2-甲基-6-[3,4-(亚甲基二氧)苯基]吡嗪并[1',2':1,6]吡啶并[3,4-b]吲哚-1,4-二酮。
按干燥品计算,含C22H19N3O4应为98.0%~102.0%。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中易溶,略溶于四氢呋喃和乙二醇单甲醚,微溶于甲醇和乙腈,极微溶解于乙醇和异丙醇,在正己烷、正庚烷和水中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二甲亚砜溶解并定容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E),比旋度为+78°~+84°。
【鉴别】(1)取本品,加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制成每1 ml中约含10 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21 nm、284 nm和29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检查】有关物质取本品,精密称定,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v:v)溶解并定容稀释制成每1 ml中约含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他达拉非对照品,精密称定,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1:1(v:v)配制成每1 ml中约含0.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版中国药典凡例(二部)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附录中采用的“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药典)of The People’s Republic(共和国)of China, 英文简称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八、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正文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等。
附录十、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与编排十一、正文品种收载的中文药品名称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推荐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药品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有机药物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iton, 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正文品种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丨ノ丶フ的顺序排列;单方制剂排在原料药后面;药用辅料集中编排;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索引分列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的中文索引、英文名和中文名对照索引排列。
项目与要求十四、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重要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
(1)所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要明确,所用脏器均应来自经检疫的健康动物,涉及牛源的应取自无牛海绵状脑病地区的健康牛群;来源于人尿企图的药品,均应取自健康人群。
上述药品均应有明确的病毒灭活工艺要求以及质量管理要求。
(3)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毒种、来自人和动物的细胞、DNA重组工程菌及工程细胞,来源途径应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管理规范。
十五、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外观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感观的规定。
(2)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各正文品种项下选用的部分溶剂及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对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需作质量控制时,应在该品种检查项下另作具体规定。
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表示: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 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 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 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3)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十六、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系根据反映该药品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药物鉴别试验,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
十七、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如残留溶剂、有关物质等);改变生产工艺时需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予以有效去除。
除正文已明确列有“残留溶剂”检查的品种必须依法进行该项检查外,其他未在“残留溶剂”项下明确列出的有机溶剂与未在正文中列有此项检查的各品种,如生产过程中引入或产品中残留有机溶剂,均应按附录“残留溶剂测定法”检查并符合相应的限度规定。
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按照注射剂剂项下的要求进行检查,并符合规定。
各类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各制剂通则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十八、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化学、仪器或生物测定方法。
十九、类别系按药品的主要作用与主要用途或学科的归属划分,不排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作其他类别药物使用。
二十、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的(%)或装量;注射液项下,如为“1ml:10mg”,系指1ml中含有主药10mg;对于列有处方或标有浓度的制剂,也可同时规定装量规格。
二十一、贮藏项下的规定,系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
常温系指10~30℃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二十二、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和辅料,均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必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同一原料药用于不制剂(特别是给药途径不同的制剂)时,需根据临床用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项目。
检验方法和限度二十三、本版药典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二十四、本版药典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
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
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二十五、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制剂的含量限度范围,系根据主药含量的多少、测定方法误差、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偏差和贮存期间可能产生降解的可接受程度而制定的,生产中应按标示量100%投料。
如已知某一成分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降低,生产时可适当增加投料量,以保证在有效期(或使用期限)内含量能符合规定。
标准品、对照品二十六、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与对照品(不包括色谱用的内标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其原有活性成分和含量,应与原标准品、对照品或国际标准品进行对比,并经过协作标定和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技术审定。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批号、用途、使用方法、贮藏条件和装量等。
计量二十七、试验用的计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二十八、本版药典采用的计量单位(1)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如下:长度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体积升(L)毫升(ml)微升(μl)质(重)量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皮克(pg)物质的量摩尔(mol)毫摩尔(mmol)压力兆帕(MPa)千帕(kPa)帕(Pa)温度摄氏度(℃)动力黏度帕秒(Pa·s)毫帕秒(mPa·s)运动黏度平方米每秒(m/s)平方毫米每秒(mm/s)波数厘米的倒数(cm)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克每立方厘米(g/cm)放射性活度吉贝可(GBq)兆贝可(MBq)千贝可(kBq)贝可(Bq)(2)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需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 XXX溶液”表示,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