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王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王伦
发布时间:2023-05-12T02:17:35.768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3年5期作者:王伦[导读] 现阶段,国家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主要从公共财政框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地方改革目标的完成。
集中支付制度制定初期,首先要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水平,加强预算单位的执行力,确保各项支出的透明度。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实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正常的经济发展中发现和解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的建设。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726000摘要:现阶段,国家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主要从公共财政框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地方改革目标的完成。
集中支付制度制定初期,首先要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水平,加强预算单位的执行力,确保各项支出的透明度。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实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正常的经济发展中发现和解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措施
引言
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优化国家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实施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解决支出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加强了国库资金的管控和统一调度。
但是,改革还面临着思想认识和操作实践上的问题,国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并已经运行成熟,应该借鉴国外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从减少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完善制度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
一、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必然的。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已成为部门预算执行的必要条件。
中央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于2001年启动,并于2004年在北京所有县和区推广。
国家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了政府支出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质在于建立独立的国库账户制度。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财政部门应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然后将该账户作为资金支付的唯一路径,通过直接系统或授权支付方式将资金拨付给相关单位或个人。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
1、加强宏观调控,为供给侧改革打好基础在之前的工作中,预算资金定期在国库划转到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各单位或部门各自记账。
结果,资金被存入帐户,使国库难以支付一些重要项目的开支。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后,部门或单位的资金分配与资金申请计划分离,资金结余体现在指标上,而单位或部门的结余资金则存入国库,缓解了国库资金短缺,为国家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2、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通过改变资金划转方式,实现了账户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对资金支付和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督管理,有效打击了部分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划拨程序复杂、时间长、反馈效果不理想、资金使用难以掌握等问题,从而有效预测存在的风险和应用问题,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3、促进数据信息共享,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国库支付网络平台具有数据查询和整合功能,有助于促进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或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如果您想搜索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将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数据信息共享,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4、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财政部门、国库支付部门与代理银行之间可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互动、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从而能够在根本上防止徇私舞弊问题,消除腐败现象,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为财政支出提供保障,奠定稳定基础。
三、深化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1、加强宣传
财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认识。
明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通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了解具体法律法规,增强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理念的普及,并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以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
因此,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得到群众支持,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为此,应积极推广相关政策,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创新。
2、做好预算工作
首先,针对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有效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后,确保经批准执行。
政府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预算审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算结果具有监督和审批权。
在审批方面,全国人大通过专家组确保审批工作积极开展和落实,使审批更加科学、合理、准确、有效。
其次,要增强预算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合理划分相关主体,明确预算管理职责,形成更加规范的预算体系。
第三,针对国库预算外资金集中支付的影响,需要规范资金的审批和使用,将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最后,要落实好预算考核,明确预算主体的责任,增强预算主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
3、完善监督机制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有效实施,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其制约作用。
首先,财务部门需要注意自身的管理和发展。
在实施内部监督的前提下,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在预算方面聘请专业团队,制定科学、专业的预算。
其次,要制定并落实奖惩机制,对违反规定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罚,以产生警示效果,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到积极执行。
地方政府要加强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监督机制,对预算单位实施审计,鼓励审查行为,对表现好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避免权谋行为。
4、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需要认清相关主体和主体利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库集中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的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需要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协助。
第一,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方针,并及时上报制定的计划。
管理部门根据具体实施时间采取保障措施,确保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政策体系。
其次,管理层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制度和奖惩机制。
对政府工作要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惩处,确保执行效果。
如政府部门制定奖惩机制后,如果下属单位未按具体规定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则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财政支付金额。
5、健全国库管理的信息系统
依据深化制度改革及“金财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确保信息系统灵活性、实用性及可扩展性,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完成网络信息共享。
加强地改革及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相关系统推广应用。
需要建立全国通用执行分析相关系统,实现中央、地方国库的总账系统集成。
积极的推动“财税库”相关横向联网的试点运行。
健全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保障管理制度体系。
6、推进非税收缴收入的管理改革
依据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推动税收入部门全面改革,包括主管部门及相关预算部门。
将改革资金范围扩大,包括所有政府基金、行政事业收费、收入土地收益等。
积极制定依据电子缴库为核心“财税库”横向联网方案,修订并制定相关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安全基础和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唐桂兰. 关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 财讯, 2021, 000(003):11.
[2]刘志刚.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21(7):2.
[3]苗兰凤. 国库集中支付相关内容分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1(6):63-63.
[4]金洪涛.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分析[J]. 经济视野,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