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答谢中书书》是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短文两篇当中的其中一篇,这一单元的文章及诗作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作。

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提出: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答谢中书书》这一篇文章文质兼美,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的年龄阶段,并且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于诗歌不分,更是要带领学生反复品味朗读。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两个目标:第一,反复诵读文章,带领学生一起领略景致之美;第二,感悟其中景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我将尽力使用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于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我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预习环节,学生代表PPT展示预习成果环节,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环节,教师提问设疑环节,学生交流探究环节,课外拓展环节。

首先说一下预习环节。

所谓预习是中学生按照要求处理一些常规
问题的环节,把文中不认识的字词查清楚,因为这是一篇古文,因此文中很多注释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还有对作者陶弘景及时代背景的了解等等。

其次,学生代表PPT展示预习成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最主要的是老师事先将全班同学分组,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课前共同寻找材料和制作PPT,到了课堂上每组同学请代表上台展示本组PPT,这个环节不但让学生自主积累了知识、还学会了筛选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能力。

第三,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环节。

本文要求全文背诵,因此需要反复地品读才能感受其中的寓意,所以我认为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设置了几个读的环节:全班齐读、分组朗读、老师带读、配乐品读、最后是代表诵读,在读的过程,教师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一边记忆。

第四,老师提问设疑环节。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提问,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交流探究环节充分发散思维。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指引,在这个指引下,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学习,通过这些问题去课文当中找寻答案,如:文中景物之美体现在哪些地方?透过写景可以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第五,学生交流探究环节。

在上一个环节,老师提出了问题,学生在这个环节首先得自主思考,然后给学生五分钟时间,1分钟与同学合作探讨,在得出结论后,剩下四分钟老师请同学起来展示,最后大家一起探究总结、分享交流
最后,课外拓展环节。

课后请学生结合自己所游览过的地方,然后写出一篇两百到三百字与景物有关的作文,下一节课请同学起来分享自己的作文。

各位老师,因为时间关系,我对课文的理解还过于简单,不当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