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次北固山下、天净沙》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曹操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一、《观沧海》曹操
【原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
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
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
心志吧。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
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
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3、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林密草丰的特点。
B.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C.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
D.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歌的内容没有联系。
4、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点明了诗人观沧海的时间和地点。
B.诗歌以“观”字总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大海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气度。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两句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以“观”字总领全篇。
B.“水何澹澹”六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山岛和海水的真实景象。
C.“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D.全诗借登山望海所见,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景象。
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登山观海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
C.“日月”和“星汉”两句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但从中也能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并以“观”字总领全篇。
B. “水何澹澹”两句总写了大海辽阔壮观的全景。
C. “日月之行”四句描绘出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D. 诗人触景生情,以乐府旧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点明了观沧海地点居高临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出了沧海壮阔宁静的景象。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写出了岛上春天盎然的生机。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临碣石”两句交代观海地点,也营造出全诗开阔雄浑的意境。
B.“水何澹澹”六句所写的秋景由盛转衰,诗人的内心也由喜转哀。
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包孕群星的博大胸怀。
D.“幸甚至哉”两句虽为套语,但在此诗中也能借以表达诗人豪情。
10、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C.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B.从诗中描绘的树、草、风可看出所写的是夏秋两季的景物。
C. “日月”“星汉”两句写出了沧海有气吞山河的气势。
D.文末两句用歌声表达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
13、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临”与“凌”的意思完全相同。
B.沧海、树木、星汉均属于“造化”。
C.两首诗的观景都是由近观到远望。
D.都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壮美景象。
14、下列与本诗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5、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表现作者博大胸怀。
1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