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金版学案》地理·选修6(人教版)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作业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第2页图1.1
图表分析:
(二)教材第3页案例1
50
(2060 )
(三)教材第3页思考
1
2
3(
)
学业达标
1()
A
B
C
D
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所以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
答案:B
2()
A
B
C
D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D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报告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
这就要求人们将人定胜天的观念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据此,完成第3~4题。
3()
A B
C D
4()
A B
C D
解析:第3题,考查对环境分类的理解。
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依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的。
A、B、D中的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小,故属天然环境。
科尔沁沙地主要处在农牧交错带,由于人类过度垦荒、超载放牧等原因形成。
第4题,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利于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活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有利于改善局地气候,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
答案:3.C 4.C
5()
A
B
C
D
解析:茫茫沙丘是自然环境,人工草场、水库大坝是人类合理活
动的产物。
答案:C
读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6~7题。
6()
A
B
C
D
7
()
A
B
C
D
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有效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第7题,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答案:6.A7.D
8
(1)
A B
1112
(2)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D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据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概念即可作答。
第(2)题,C箭头由环境指向人类,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而D箭头表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第(3)题,说明人类与环境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答案:(1)1112()
()A B
(2)
(3)
能力提升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
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
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9~10题。
9()
A B
C D
10()
A B
C D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古村寨位于谷地地形中,结合指向标,谷地呈南北走向,没有明显的迎风坡差异,东西两侧山坡的热量、光照、降水差异小,不是影响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A、B、C 错。
吊脚楼依谷地山坡建设,坡度陡,建设难度大,数量少,密度小。
坡度小,易建设,数量多,密度大。
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第10题,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①对。
依山而建,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对。
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潮且通风透气,不是防涝,③错。
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对。
B对,A、C、
D错。
答案:9.D10.B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
据此回答11~12题。
11()
A
B
C
D
12()
A B
C D
解析:第11题,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大树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成活率。
第12题,大量移植树木使得原生地树木减少,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其生态环境也发生改变。
答案:11.C12.A
13() A
B
C
D
解析: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人类作用于环境的
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答案:A
14
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
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重压迫和剥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
(2)
(3)
解析: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加上阳光,共同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加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果。
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第(3)题,理论上,坡度较陡的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闭塞的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答案:(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