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管理体系认证流程(doc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S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1. 认证申请与受理申请
(1)认证申请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资料;
◆填写好的认证申请表;
◆表明申请人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复印件,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法人代码证书、社团法人社团登记证,必要明,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等复印件;
◆申请人的人力、技术资源简况;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企业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
◆申请认证所覆盖范围的产品、服务简介以及组织的概况;
◆简要的工艺流程图、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图;
◆环境因素及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危险因素及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申请人最近一次接受国家/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情况;
◆环境评价报告和/或安全预评价报告,近期有关部门抽检的信息;
◆在过去2年内,每年度的千人伤亡事故率(应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政府环保、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出具的不违法证明;
◆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向认证机构提供评定所需要的信息及有关支持的承诺。

(2)受理申请
认证机构对企业(受审核方)的申请资料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是否受理申请。

如果发现不符合的地方,认证机构通知企业进行修正或补充。

2. 第一阶段审核
第一阶段审核主要是从总体上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确认受审核方是否具备认证审核条件,为第二阶段审核的策划提供依据。

审核的重点在于审核管理体系文件,了解受审核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判断过程识别、环境因素识别及危险源辨识的状况,并对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策划及内审情况等进行初步审查。

(1)文件审核
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供的管理手册等体系文件进行审查,如果发现不符合的地方,认证机构通知企业进行修正或补充.
文件审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相关体系在特定专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
◆环境因素的识别情况、环境评审报告;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预评价报告;
◆所涉及产品的工艺流程;
◆工艺布局、管网走向以及管理区域的情况。

(2)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准备
①确定现场审核日期。

②编制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

③编制检查表。

(3)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①见面会。

审核组与组织的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会面,说明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并陈述保密声明。

②现场检查。

◆与管理者代表交谈,了解组织基本情况以及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

◆到现场调查,了解管理体系的过程、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及其有无遗漏?了解过程控制、重大环境因素控制、危险源及其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否合理?主要审核方式是审阅文件、查阅记录。

◆检查组织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符合性。

◆检查并评审组织的内审情况。

◆检查并评审组织管理体系策划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包括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运行策划等。

◆证实管理评审已实施。

③开不符合报告。

④交流会。

现场审核结束前,召开交流会,审核组长向受审企业通报第一阶段审核结论,指出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要求,并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和具体事宜。

(4)编制第一阶段审核报告
第一阶段审核完成后,审核组应编制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审核的实施情况与审核结论、发现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 第二阶段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是对组织管理体系的。

(1)第二阶段审核准备
审核组综合考虑第一阶段审核结论及受审核方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确定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在此基础上,审核组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工作。

①确定现场审核日期。

②编制第二阶段现场审核计划。

③编制检查表。

(2)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①首次会议。

②现场检查,收集审核证据。

③内部评定。

审核组(受审核申请方不参加)汇总分析审核证据,确定不符合项,提出审核结论.
④末次会议。

审核组向受审核的企业领导,包括管理者代表等,报告审核过程总体情况,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结论、现场审核结束后的有关安排等.
审核结论可能是推荐认证通过,推迟推荐认证通过或不推荐认证通过.
(3)编制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应编制审核报告,作出审核结论。

审核组将审核报告提交认证机构、申请方等。

4. 企业对审核中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1)受审核企业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并实施。

(2)审核组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给出结论。

5. 审批与注册发证
认证机构对审核组提出的审核报告进行全面审查。

经审查,若批准通过认证,由认证机构颁发体系认证证书并予以注册。

6. 获准注册后的监督
认证机构对获准注册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监督检查的过程与初次现场审核相似,但在检查内容上有很大的精简,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上次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

(2)管理体系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管理体系动作的有效性有否影响。

(3)管理体系中关键项目的执行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