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后证据的循证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果一个预后研究文献所得的结论具有真实性, 又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那么它的临床适用性如 何?是否适用于处理自己的临床病人?
首先要掌握自己的病人与引证的证据中所纳入的 病人在临床特征上是否相似。如前面所述,要求 掌握文献所描述的研究P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特征(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将 这些特征与自己的病人进行比较,如果相差不大, 研究结果适用于自己的病人。
2、了解文献提供的证据对我们所提供或告诉病人的 决定是否有重要影响。
如果证据提供证明:①疾病不治疗,对预后影响并 不明显,那么应该如实地向病人反映该事实,讨论是 否应该采取治疗。例如,研究已表明,华法令具有显 著降低风湿性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在正项预后研究中 显示,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青年一觎岁无心肺疾 病),经过15年,脑梗塞发生率仅为 l·3%,说明此 病预后尚好,不必需要采用抗凝治疗,在这种情况下 作任何治疗,都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又例如对无症 状裂孔庙、无症状结肠慈室等,本身预后很好,可称 为非疾病状态,可让患者放心。
(二)研究设计(design)方案: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生存分析方法 (三)研究场所(setting):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 (四)研究对象(research subjects):
医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患者的疾病特征 以相关的预后研究文献所获得的科学证据
预后的结果通常以概率表示,如治愈率、复发 率、5年生存率,死亡率等。
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和估计,其预测预后的结果 就可能接近患者的真实结局。
预后问题的三要素
定性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 定量的: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预后研究中的常用设计方案
预后评定: 描述性研究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预后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队列研究的起始点: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
研究人群与目标人群一致 分组具有可比性 随访和失访
预后研究中的常见偏倚
疾病预后证据的循证 分析与评价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实施研究结果的关键问题
资料提供的研究结果是否正确可靠? 结果是什么? 这些结果对处理自己的病人是否有用?
预后定义(Prognosis):
指随着疾病发生以后,对疾病未来病程和结局 的一种预测。出现某种结局的可能性大小
对结果判断是否应用了盲法 五、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研究疾病预后,不可能纳入所有的患者,只能选 择部分病例来代表所要研究的疾病人群,因此怎样选 择研究样本,确信它能真实反映实际的疾病分布情况, 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公认的疾病诊断标准,明确的研究纳入标准和排 除标准,才能使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 所研究的疾病人群。
究竟失访多少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对各种预后研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两条建 议可以参考。第一条是简单的“ 5和20规则”:失 访5%以下,产生的偏倚较小;大于20%则将严重影 响结果的真实性;5%和20%之间,真实性的影响介 于其间。
第二种方法称之为“敏感性分析”。
假如一预后研究,共纳入100个患者,死亡4例,失 访16例,病死率是4/84=4.8%。16例失访者情况 如何呢?也许部分或全部已经死亡,这就需要计算一 个“最差病例”和“最好病例”。“最差病例”计算 时,假设失访病例全部都死亡料例死亡十历例夫访) /(84例追踪+16例失访)=20%,即失访病例数同 时加在分子和分母中。其结果与研究报道的病死率相 差4倍。“最好病例”计算时,假设失访病例全部存活 (4例死亡/ (84追踪+16例失访)=4%,即失访 病例仅加在分母中。4%的结果与实际报道的 4.8%的 结果相差不大,而 20%的“最差病例”其意义截然 不同,如果失访的病例大多数都死亡,这种随访的不 足,对预后结果的真实性将会产生影响。
当预后研究文献报道,在亚组分析中, 病人有不同的预后时,也需要评判是否对 重要的预后因素进行了调整,以及亚组分 析的结论是否具有真实性?因为从临床意 义和目的出发,采取亚组分析十分常见, 目的是要了解是否病人在亚组中有不同的 预后。
比如在非瓣膜性房颤的病人中,需要进一步
探讨,是否左房扩大者比左房大小正常者有更 高的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该 研究是否对其他重要的预后因素进行了调整, 以确信亚组分析的预后结论,并非是因为两组 间的其他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平衡所造 成,比如如果病人左房大,很可能比正常左房 的病人先发生栓塞性卒中。调整可以采取分层, 以左房大小为分层因素进行分析。另一种调整, 则不仅考虑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如高血 压、左室功能等,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或COX模型,其结果将更为可 靠。
集合偏倚:又称分组偏倚,就诊偏倚;主 要表现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
存活队列偏倚:分组偏倚的特殊形式,死 亡病例没有进入研究。
迁移偏倚:退出、失访、转移 测量偏倚:观察与判定结局过程发生偏倚。
预后研究中偏倚的处理方法
随机化方法:增加组间的可比性 限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获得结论有很
大局限性,应用范围小 配对:消除潜在的混杂因素 分层: 标准化: 多因素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的来源不同,疾病的预后也将不一样。
二、研究始点是否明确
在研究开始时,就要根据研究目的,明确规定研 究始点,即在疾病病程中,从什么时点开始对疾病进 行追踪,该时点又称之为零点(zero time)。
预后研究的研究对象最好是处于临床疾病的早期 阶段,但至少应该选择在同一病程阶段的患者,预后 研究的结果才具有真实性。
预后指标的相关要素
生命质量的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预后研究证据真实性的评价
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始点是否明确 三、随访时间是否足够,是否随访了全部病人 四、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
四、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对结果判 断是否应用了盲法
预后研究中要求尽量采用明确、客观的预后判断 指标,以利其他医生在判断疾病结局时取得一致性。
首先应尽量采用病人所能感知的指标 其次对疾病结局的判断指标要有明确的定义。 再次疾病结果的判断还应该采用盲法。
五、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一种疾病后果可由多种预后因素影响, 在研究疾病的某一预后因素时,必须排除 影响疾病预后的其他因素之后,即比较两 组病人的预后时,除研究的因素外,其他 临床特征应在两组中相似,若发现任何差 异,均应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确定所要研 究的因素是否为真正的预后因素及其作用 的大小。
文献检索
467例Ⅱ期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 分析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08, 27( 2) : 113- 118
作者:张冬坤, 苏晓东, 林鹏等 单位: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原文剖析-1]
(一)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 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的因素。
疾病预后的评定指标
病死率:用于病程短易于死亡的疾病; 治愈率:用于病程短不易引起死亡的疾病; 缓解率:用于疾病治疗后进入临床消失期; 复发率:疾病缓解或痊愈后又重新发作; 致残率:发生肢体或器官功能丧失;
生存率:用于长病程致死性疾病
生存率分析(1)
直接法(粗生存率):用于病例多,抽样误 差态下,疾病从发生、 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生物学发展期 亚临床期 临床期 结局
临床病程
指疾病的临床期,即首次出现症状和体 征,一直到最后结局所经历的全过程, 其中可以经历不同的医疗干预措施。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预后研究证据临床重要性的评价
对疾病结局(转归)的观察,一般应该包括三种指标。 ①某一时间点的生存百分率 (l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②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即观察到 50%的研究对象死亡时的随访时间。 ③生存曲线(survival curves)
研究证据如何指导实践
尽管有明确的研究始点,也不可能绝对保证研究 对象都处在相同病程期,因此文献中还应该详细描述 患者所处的疾病时期(早、中、晚期)和疾病的特征。
三、随访时间是否足够,是否随访了全部病人
在预后研究中,理想的是对每一位研究对象 进行全程随访,直到他们都痊愈或产生疾病的某 一结局为止。
由于对每一种疾病而言,从其发生到结局, 所经历的时间都不一样,因此,随访时间可以根 据疾病的自然史、病程和专业知识来确定。如果 随访时间太短,仅有部分患者产生有关结局,但 是如果随访时间太长,数年或数十年,失访问题 又将摆在我们面前。
.2
0. 0 0
GR OUP
2
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
时序检验(Log rank Test)
预后因素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单因素分析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疾病相关的主
要预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决定预后中的相对 比重
Cox模型:建立疾病的预后函数或预后指数。 同时能有效处理随访时间长短不一、资料失访 等终检值问题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临床问题举例
男性,62岁,由于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就 诊,食道镜检查考虑食管癌,病理确诊胸 段食管鳞癌IIA。
手术方法: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 问题:他手术后生存期大约多长?
严格来说,治疗性干预不是预后因素,但是 因为治疗可以影响疾病的结果,因此在预后研 究中应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尽量调整两组间的 治疗差异。如研究Q波型与非Q波型心电图,作 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预后因素,除需调整年 龄、性别、血压、心绞痛、心衰外,还应对事 先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和日受体阻滞剂进行调整, 因医生常用这两种药,对所发生的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明显影响。
预后因素
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都称为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不同:后者作用于
健康人,存在能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前 者存在于患病病人,影响疾病的结局。
预后因素分类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恶性肿瘤; 疾病特点:疾病性质、病程、临床类型、病变程度; 患者病情:病情轻重; 患者身体素质: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医疗条件: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差别 社会家庭因素:医疗保险制度、心理因素
时序的:这些结果发生在何时
预后研究的意义
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为临床治 疗决策提供依据;
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预 后因素改变预后;
通过预后研究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②如果证据提示:疾病不治疗预后差,而现有疗 法又有效时,应该向病人解释说明,并促使患者 接受相应的有效治疗,以改善预后。
③对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的疾病,告诉 患者和家属疾病病程和结局的真实情况,仍然是 必要的,有助于病人和家属正确对待。
④证据提示疾病预后差,临床医生可以有意识的 与病人及家属讨论疾病的结局和病程,对其采取 姑息医疗或进行临终关怀,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痛苦,让病人安排好生前的事务,家属做好 思想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缺点: 不能反映疾病的预后的全部信息 失访对直接法计算的生存率影响较大
生存率曲线
生存率分析(2)
间接法(累积生存率或寿命表法) 死(或复发)于本病; 死于其他疾病; 观察到截止日尚存活(未复发); 失访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Cum Survival
1. 0
.8
.6
.4
首先要掌握自己的病人与引证的证据中所纳入的 病人在临床特征上是否相似。如前面所述,要求 掌握文献所描述的研究P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特征(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将 这些特征与自己的病人进行比较,如果相差不大, 研究结果适用于自己的病人。
2、了解文献提供的证据对我们所提供或告诉病人的 决定是否有重要影响。
如果证据提供证明:①疾病不治疗,对预后影响并 不明显,那么应该如实地向病人反映该事实,讨论是 否应该采取治疗。例如,研究已表明,华法令具有显 著降低风湿性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在正项预后研究中 显示,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青年一觎岁无心肺疾 病),经过15年,脑梗塞发生率仅为 l·3%,说明此 病预后尚好,不必需要采用抗凝治疗,在这种情况下 作任何治疗,都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又例如对无症 状裂孔庙、无症状结肠慈室等,本身预后很好,可称 为非疾病状态,可让患者放心。
(二)研究设计(design)方案: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生存分析方法 (三)研究场所(setting):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 (四)研究对象(research subjects):
医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患者的疾病特征 以相关的预后研究文献所获得的科学证据
预后的结果通常以概率表示,如治愈率、复发 率、5年生存率,死亡率等。
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和估计,其预测预后的结果 就可能接近患者的真实结局。
预后问题的三要素
定性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 定量的: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预后研究中的常用设计方案
预后评定: 描述性研究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预后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队列研究的起始点: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
研究人群与目标人群一致 分组具有可比性 随访和失访
预后研究中的常见偏倚
疾病预后证据的循证 分析与评价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实施研究结果的关键问题
资料提供的研究结果是否正确可靠? 结果是什么? 这些结果对处理自己的病人是否有用?
预后定义(Prognosis):
指随着疾病发生以后,对疾病未来病程和结局 的一种预测。出现某种结局的可能性大小
对结果判断是否应用了盲法 五、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研究疾病预后,不可能纳入所有的患者,只能选 择部分病例来代表所要研究的疾病人群,因此怎样选 择研究样本,确信它能真实反映实际的疾病分布情况, 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公认的疾病诊断标准,明确的研究纳入标准和排 除标准,才能使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 所研究的疾病人群。
究竟失访多少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对各种预后研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两条建 议可以参考。第一条是简单的“ 5和20规则”:失 访5%以下,产生的偏倚较小;大于20%则将严重影 响结果的真实性;5%和20%之间,真实性的影响介 于其间。
第二种方法称之为“敏感性分析”。
假如一预后研究,共纳入100个患者,死亡4例,失 访16例,病死率是4/84=4.8%。16例失访者情况 如何呢?也许部分或全部已经死亡,这就需要计算一 个“最差病例”和“最好病例”。“最差病例”计算 时,假设失访病例全部都死亡料例死亡十历例夫访) /(84例追踪+16例失访)=20%,即失访病例数同 时加在分子和分母中。其结果与研究报道的病死率相 差4倍。“最好病例”计算时,假设失访病例全部存活 (4例死亡/ (84追踪+16例失访)=4%,即失访 病例仅加在分母中。4%的结果与实际报道的 4.8%的 结果相差不大,而 20%的“最差病例”其意义截然 不同,如果失访的病例大多数都死亡,这种随访的不 足,对预后结果的真实性将会产生影响。
当预后研究文献报道,在亚组分析中, 病人有不同的预后时,也需要评判是否对 重要的预后因素进行了调整,以及亚组分 析的结论是否具有真实性?因为从临床意 义和目的出发,采取亚组分析十分常见, 目的是要了解是否病人在亚组中有不同的 预后。
比如在非瓣膜性房颤的病人中,需要进一步
探讨,是否左房扩大者比左房大小正常者有更 高的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该 研究是否对其他重要的预后因素进行了调整, 以确信亚组分析的预后结论,并非是因为两组 间的其他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平衡所造 成,比如如果病人左房大,很可能比正常左房 的病人先发生栓塞性卒中。调整可以采取分层, 以左房大小为分层因素进行分析。另一种调整, 则不仅考虑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如高血 压、左室功能等,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或COX模型,其结果将更为可 靠。
集合偏倚:又称分组偏倚,就诊偏倚;主 要表现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
存活队列偏倚:分组偏倚的特殊形式,死 亡病例没有进入研究。
迁移偏倚:退出、失访、转移 测量偏倚:观察与判定结局过程发生偏倚。
预后研究中偏倚的处理方法
随机化方法:增加组间的可比性 限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获得结论有很
大局限性,应用范围小 配对:消除潜在的混杂因素 分层: 标准化: 多因素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的来源不同,疾病的预后也将不一样。
二、研究始点是否明确
在研究开始时,就要根据研究目的,明确规定研 究始点,即在疾病病程中,从什么时点开始对疾病进 行追踪,该时点又称之为零点(zero time)。
预后研究的研究对象最好是处于临床疾病的早期 阶段,但至少应该选择在同一病程阶段的患者,预后 研究的结果才具有真实性。
预后指标的相关要素
生命质量的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预后研究证据真实性的评价
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始点是否明确 三、随访时间是否足够,是否随访了全部病人 四、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
四、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对结果判 断是否应用了盲法
预后研究中要求尽量采用明确、客观的预后判断 指标,以利其他医生在判断疾病结局时取得一致性。
首先应尽量采用病人所能感知的指标 其次对疾病结局的判断指标要有明确的定义。 再次疾病结果的判断还应该采用盲法。
五、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一种疾病后果可由多种预后因素影响, 在研究疾病的某一预后因素时,必须排除 影响疾病预后的其他因素之后,即比较两 组病人的预后时,除研究的因素外,其他 临床特征应在两组中相似,若发现任何差 异,均应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确定所要研 究的因素是否为真正的预后因素及其作用 的大小。
文献检索
467例Ⅱ期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 分析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08, 27( 2) : 113- 118
作者:张冬坤, 苏晓东, 林鹏等 单位: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原文剖析-1]
(一)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 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的因素。
疾病预后的评定指标
病死率:用于病程短易于死亡的疾病; 治愈率:用于病程短不易引起死亡的疾病; 缓解率:用于疾病治疗后进入临床消失期; 复发率:疾病缓解或痊愈后又重新发作; 致残率:发生肢体或器官功能丧失;
生存率:用于长病程致死性疾病
生存率分析(1)
直接法(粗生存率):用于病例多,抽样误 差态下,疾病从发生、 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生物学发展期 亚临床期 临床期 结局
临床病程
指疾病的临床期,即首次出现症状和体 征,一直到最后结局所经历的全过程, 其中可以经历不同的医疗干预措施。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预后研究证据临床重要性的评价
对疾病结局(转归)的观察,一般应该包括三种指标。 ①某一时间点的生存百分率 (l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②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即观察到 50%的研究对象死亡时的随访时间。 ③生存曲线(survival curves)
研究证据如何指导实践
尽管有明确的研究始点,也不可能绝对保证研究 对象都处在相同病程期,因此文献中还应该详细描述 患者所处的疾病时期(早、中、晚期)和疾病的特征。
三、随访时间是否足够,是否随访了全部病人
在预后研究中,理想的是对每一位研究对象 进行全程随访,直到他们都痊愈或产生疾病的某 一结局为止。
由于对每一种疾病而言,从其发生到结局, 所经历的时间都不一样,因此,随访时间可以根 据疾病的自然史、病程和专业知识来确定。如果 随访时间太短,仅有部分患者产生有关结局,但 是如果随访时间太长,数年或数十年,失访问题 又将摆在我们面前。
.2
0. 0 0
GR OUP
2
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
时序检验(Log rank Test)
预后因素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单因素分析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疾病相关的主
要预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决定预后中的相对 比重
Cox模型:建立疾病的预后函数或预后指数。 同时能有效处理随访时间长短不一、资料失访 等终检值问题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临床问题举例
男性,62岁,由于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就 诊,食道镜检查考虑食管癌,病理确诊胸 段食管鳞癌IIA。
手术方法: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 问题:他手术后生存期大约多长?
严格来说,治疗性干预不是预后因素,但是 因为治疗可以影响疾病的结果,因此在预后研 究中应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尽量调整两组间的 治疗差异。如研究Q波型与非Q波型心电图,作 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预后因素,除需调整年 龄、性别、血压、心绞痛、心衰外,还应对事 先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和日受体阻滞剂进行调整, 因医生常用这两种药,对所发生的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明显影响。
预后因素
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都称为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不同:后者作用于
健康人,存在能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前 者存在于患病病人,影响疾病的结局。
预后因素分类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恶性肿瘤; 疾病特点:疾病性质、病程、临床类型、病变程度; 患者病情:病情轻重; 患者身体素质: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医疗条件: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差别 社会家庭因素:医疗保险制度、心理因素
时序的:这些结果发生在何时
预后研究的意义
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为临床治 疗决策提供依据;
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预 后因素改变预后;
通过预后研究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内容
预后证据评价的意义 疾病预后的时态特点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及预后指标 疾病预后证据的评价 临床问题举例
②如果证据提示:疾病不治疗预后差,而现有疗 法又有效时,应该向病人解释说明,并促使患者 接受相应的有效治疗,以改善预后。
③对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的疾病,告诉 患者和家属疾病病程和结局的真实情况,仍然是 必要的,有助于病人和家属正确对待。
④证据提示疾病预后差,临床医生可以有意识的 与病人及家属讨论疾病的结局和病程,对其采取 姑息医疗或进行临终关怀,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痛苦,让病人安排好生前的事务,家属做好 思想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缺点: 不能反映疾病的预后的全部信息 失访对直接法计算的生存率影响较大
生存率曲线
生存率分析(2)
间接法(累积生存率或寿命表法) 死(或复发)于本病; 死于其他疾病; 观察到截止日尚存活(未复发); 失访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Cum Survival
1. 0
.8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