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绩效评估的重点各不相同, 但基本围绕以下6大方面展开。
Hale Waihona Puke (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3)社会接受程度与公众体验; (4)政务电子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与便捷度; (5)电子政务的领导与管理能力; (6)对政府变革的促进,等等。 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COBIT框架
COBIT是一个开放性标准框架,1996年由美国IT治理研究 所开发与推广,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IT绩效管理框架。 其基本概念是:通过评价用来支持业务目标或运营需求的 信息,或把信息看做是需要由IT过程管理的相关资源综合 应用的结果,来完成对IT的绩效管理。该框架已经在全球 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与企业中运用,指导这些组织有 效利用信息资源,有效管理与IT相关的绩效。
(1)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但评估目标仍需明确。如许 多地方政府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认识不足,往往采取走 过场形式。而一些评估则简单地等同于网站评估。
(2)指标的体系化有所增强,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由于我 国目前尚无一套标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致使 各地的评估内容、方法、规定与要求等互不相同。
FEA由5个子模型构成:(1)绩效参考模型(PRM);(2) 业务参考模型(BRM);(3)服务组件参考模型(SRM); (4)技术参考模型(TRM);(5)数据信息参考模型(DRM)
这5个子模型共分4层级:⑴服务分解;(2)技术重用;(3) 数据共享;(4)绩效考核。
FEA是个面向业务和绩效驱动的信息化框架。它从对联邦政府 各种行政业务的定义和流程梳理出发,环环相扣的延伸到服务 分解、技术重用、数据共享、绩效评估等各层次,最终为推动 跨部门应用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完善的参考模型。
1)评估体系构成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由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 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等构成,如图13-11所示。 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 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 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 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第13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1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13.1.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定义 1)电子政务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指组织、团队或个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环 境下,完成任务的程度,是对某个既定目标实现情况及达 成效率的衡量。绩效可以看作是对过程中的表现及过程产 生的结果优劣的评测;绩效评估则是这类评测的具体实施 与反馈。
13.2.2国内部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条块上的差异性和多样 性,故目前尚没用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评估框架。但许多研 究与地方政府根据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评估框架。
如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提出三位一体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体 系,即根据不同管理层的不同关注点,应从战略层、流程管 控层、项目或系统层对政府的信息化的绩效进行评价,由此 形成一套综合绩效管理评估模型体系。且这三类评估虽侧重 点各有不同,但评估内容上存在交叉,应用时可结合信息化 的具体实施策略,单独运用某种评估体系,或者综合运用。
2)绩效评估过程
过程上,由评价主体依照评估目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 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 的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生命周期,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 等做综合性评判;分析未达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 议,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改进作用。
13.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本质上是“政府再造”过程,并非传统意义 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升级。它必须支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平台,以适应“互联网+政务 服务”之需,并进一步研究政府改革的新型治理机制。所 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是:更科学有效的跨部门、 跨业务、跨系统的建设领导、协调指导、顶层设计、安全 管理、资源整合和深化应用需求的政务治理框架;通过电 子政务全流程管控体系加以实施,构建面向政务创新的善 治的IT治理机制。
(2)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的数据值按指标释义和各机构的 情况进行收集,数据收集可能需要其他职能机构配合提供。 由于各项定量指标的内容、量纲各不相同,直接综合在一 起十分困难。因此,需将这些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其 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1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13.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与流程
COBIT的特点是:信息为核心、面向应用,围绕发挥信 息资产价值来设计管理框架。此理论具有通用性、一般性, 不针对具体行业与具体问题的一般性绩效评估架构,实施 时应根据机构的自身功能、实际需求和运行环境进行取舍 修改,使这个一般性的指南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2)FEA绩效参考模型
2002年美国政府主管电子政务工作的机构联合开发了联邦企业 架构(FEA)模型,所谓“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不仅针对企业,而是著名的Zachman信息架构方 法论的名称。FEA是Zachman的EA即企业架构理论在政务领域 的衍生形态,其目标是“发掘信息资产的重用价值、促进IT投 资的有效性”。
3)指标分类
评估指标是评估的对象,所得数据是评估的依据。评估指 标按数据类型可分为定量和定性数据两种,它们在评估应 用、描述对象和处理时有所不同。
(1)定性指标 定性数据通常由调查问卷法及实测操作等 方法。为避免主观判断的失误,增加定性指标的准确性, 可采用隶属度赋值法将其分成几个档次,对应于一定的分 值。对每一档次的评分,制定评分标准,作为评估的约束 条件,使之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纯主观评估的缺陷,也 使评估人员在评分时具有相应参考依据。
FEA有服务、技术、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可复用性5个 一级指标,再分解为15个二级指标和72个3级指标,包含 了运行效果、软硬件设施、管理控制、人力资源、设计规 划、实施的运维等考评方面,评估内容较全面。同时,该 体系还详细规定了评价的算法与具体参数,测评者可较客 观方便地操作,降低了专家评价的主观性。
(2)系统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系统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实 现载体,形式多样。各种系统(含专题系统与子系统)的 绩效直接影响政府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 平。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政务系统从 上线服务到日常维护等应用过程的评估,主要从系统服务 目标、系统技术情况、系统可持续性、系统成本效益和系 统可复用性等5方面进行。
其中,绩效参考模型(PRM)是美国政府各部门阐明电子 政务系统绩效目标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预算管理部门评 价项目绩效的基本依据,处于整个FEA体系的最顶层。其 特点是:应用目标的完整性、模型结构的逻辑性和实际使 用的灵活性。该模型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指导 性的规范框架,要求实际管理者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充 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进行实际操作,这与我国的现 状和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13.2 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13.2.1 国外相关绩效评估框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新领域,除公共服务内容外,目前国 外部分公认的可参考的信息化框架有: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 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框架,基于联邦企业架构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 FEA)的绩效参考模 型和基于电子治理评估框架(E-Govern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 EAF)的评价体系,等等。具体如下。
(3) 综合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综合绩效反映各机构信息 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该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 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对一个 或多个政府部门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 况进行评估,主要从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 与保障等3方面进行。
(4)发展水平评估 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省市地区的电子政 务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服务多样性、内容丰富程度、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开放 性、决策支持水平等方面。
电子政务绩效是指在电子政务实施中,公众、企业及相关 机构间通过业务协作,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的深度、广度与 接受方的满意度,也是对电子政务提供的多种服务能力在 促进全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公共产品的供 给能力进行衡量。
2)电子政务绩效的内涵
机构的“绩效”既包括其目标管理和职责要求,也包括其 实现的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与方式等。绩效评 估就反映机构、部门、个人或群体在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 评估结果可指导其改进完善,预计其在未来时间内所能取 得的成效。电子政务绩效不是事后结果的反映,它与系统 功能(服务的种类、数量与质量)和成果(有效满足预期 目标)的实现相关;还包含其战略实施、管理控制、综合 能力,运营效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3)已有绩效评估工作机制,但其有待完善。电子政务绩 效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运用其结果调整和改进电子政务的建 设与运行,应深化其闭合式的“反馈-整改-再反馈-提升” 管理机制,做好其与政务公开、行政问责等的有机衔接。
13.2.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类型
1)一般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分为不同类型。如: 按评估层级,可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 估和微观评估。按评估指标,可分为规划性、描述性和警示 性评估。按评估时限,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评估。按评 估主体,可分为外部、内部、内外部结合的综合评估三类。 其中,发达国家开展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多为前两种类型, 内外部结合的评估模式多通过上级部门监管、第三方专业机 构和公众监督相结合。
同时,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公认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标准体 系,相关研究与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评估体系, 在架构、指标与方法上均存在较大区别,尚未形成一套完 全成熟的标准体系。同时,电子政务受各国政府的政治体 制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和电子 政务发展阶段建立科学实用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必 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3)印度基于EAF的绩效评价体系
EAF是由印度政府委托研究机构开发并应用于电子政务系 统绩效评价的体系。EAF将电子政务系统按特定属性划为 4类,通过详细的指标体系打分计算,得出评价总分,并 根据评分确定预算。其特点是:评估过程的严格性、评估 内容的具体性和操作方法的易用性。与COBIT和PRM相 比,EAF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所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从政府绩效、信息化绩效、评 估方法与实施主体等方面综合考察。
13.1.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涵
1)绩效评估内涵
绩效评估通常是在适当的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条件下进 行。它有三层含义:从投入角度,它强调投入的节约性; 从产出角度,它强调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率与服务供给 能力;从最终结果看,它注重电子政务的产出对用户的实 际效果。它们可体现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 产业绩效、社会绩效与安全绩效等,其核心是电子政务的 价值取向,体现为加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决策水 平、为社会公共和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政务机构提供更好 的服务。
还可根据评估内容,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划分为专项评估与 综合评估,各有其侧重点。
2)层次分类
从构成层次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又可分为:项目绩效 评估,系统绩效评估,综合绩效评估,发展水平评估等。由 于国内电子政务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应用领域、普及范围和 服务深度各不相同。
(1)项目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项目分为建设项目和运维项 目,就有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这类评估是指对 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直 至上线运行等建设与运行过程绩效的评估。可在立项阶段 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对照前期的 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评估,运行一定时间后可对项目运行 与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项目管理、项目产出、 应用效果、资金使用等4方面进行。
Hale Waihona Puke (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3)社会接受程度与公众体验; (4)政务电子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与便捷度; (5)电子政务的领导与管理能力; (6)对政府变革的促进,等等。 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COBIT框架
COBIT是一个开放性标准框架,1996年由美国IT治理研究 所开发与推广,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IT绩效管理框架。 其基本概念是:通过评价用来支持业务目标或运营需求的 信息,或把信息看做是需要由IT过程管理的相关资源综合 应用的结果,来完成对IT的绩效管理。该框架已经在全球 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与企业中运用,指导这些组织有 效利用信息资源,有效管理与IT相关的绩效。
(1)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但评估目标仍需明确。如许 多地方政府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认识不足,往往采取走 过场形式。而一些评估则简单地等同于网站评估。
(2)指标的体系化有所增强,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由于我 国目前尚无一套标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致使 各地的评估内容、方法、规定与要求等互不相同。
FEA由5个子模型构成:(1)绩效参考模型(PRM);(2) 业务参考模型(BRM);(3)服务组件参考模型(SRM); (4)技术参考模型(TRM);(5)数据信息参考模型(DRM)
这5个子模型共分4层级:⑴服务分解;(2)技术重用;(3) 数据共享;(4)绩效考核。
FEA是个面向业务和绩效驱动的信息化框架。它从对联邦政府 各种行政业务的定义和流程梳理出发,环环相扣的延伸到服务 分解、技术重用、数据共享、绩效评估等各层次,最终为推动 跨部门应用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完善的参考模型。
1)评估体系构成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由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 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等构成,如图13-11所示。 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 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 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 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第13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1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13.1.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定义 1)电子政务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指组织、团队或个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环 境下,完成任务的程度,是对某个既定目标实现情况及达 成效率的衡量。绩效可以看作是对过程中的表现及过程产 生的结果优劣的评测;绩效评估则是这类评测的具体实施 与反馈。
13.2.2国内部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条块上的差异性和多样 性,故目前尚没用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评估框架。但许多研 究与地方政府根据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评估框架。
如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提出三位一体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体 系,即根据不同管理层的不同关注点,应从战略层、流程管 控层、项目或系统层对政府的信息化的绩效进行评价,由此 形成一套综合绩效管理评估模型体系。且这三类评估虽侧重 点各有不同,但评估内容上存在交叉,应用时可结合信息化 的具体实施策略,单独运用某种评估体系,或者综合运用。
2)绩效评估过程
过程上,由评价主体依照评估目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 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 的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生命周期,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 等做综合性评判;分析未达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 议,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改进作用。
13.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本质上是“政府再造”过程,并非传统意义 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升级。它必须支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平台,以适应“互联网+政务 服务”之需,并进一步研究政府改革的新型治理机制。所 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是:更科学有效的跨部门、 跨业务、跨系统的建设领导、协调指导、顶层设计、安全 管理、资源整合和深化应用需求的政务治理框架;通过电 子政务全流程管控体系加以实施,构建面向政务创新的善 治的IT治理机制。
(2)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的数据值按指标释义和各机构的 情况进行收集,数据收集可能需要其他职能机构配合提供。 由于各项定量指标的内容、量纲各不相同,直接综合在一 起十分困难。因此,需将这些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其 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1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13.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与流程
COBIT的特点是:信息为核心、面向应用,围绕发挥信 息资产价值来设计管理框架。此理论具有通用性、一般性, 不针对具体行业与具体问题的一般性绩效评估架构,实施 时应根据机构的自身功能、实际需求和运行环境进行取舍 修改,使这个一般性的指南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2)FEA绩效参考模型
2002年美国政府主管电子政务工作的机构联合开发了联邦企业 架构(FEA)模型,所谓“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不仅针对企业,而是著名的Zachman信息架构方 法论的名称。FEA是Zachman的EA即企业架构理论在政务领域 的衍生形态,其目标是“发掘信息资产的重用价值、促进IT投 资的有效性”。
3)指标分类
评估指标是评估的对象,所得数据是评估的依据。评估指 标按数据类型可分为定量和定性数据两种,它们在评估应 用、描述对象和处理时有所不同。
(1)定性指标 定性数据通常由调查问卷法及实测操作等 方法。为避免主观判断的失误,增加定性指标的准确性, 可采用隶属度赋值法将其分成几个档次,对应于一定的分 值。对每一档次的评分,制定评分标准,作为评估的约束 条件,使之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纯主观评估的缺陷,也 使评估人员在评分时具有相应参考依据。
FEA有服务、技术、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可复用性5个 一级指标,再分解为15个二级指标和72个3级指标,包含 了运行效果、软硬件设施、管理控制、人力资源、设计规 划、实施的运维等考评方面,评估内容较全面。同时,该 体系还详细规定了评价的算法与具体参数,测评者可较客 观方便地操作,降低了专家评价的主观性。
(2)系统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系统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实 现载体,形式多样。各种系统(含专题系统与子系统)的 绩效直接影响政府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 平。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政务系统从 上线服务到日常维护等应用过程的评估,主要从系统服务 目标、系统技术情况、系统可持续性、系统成本效益和系 统可复用性等5方面进行。
其中,绩效参考模型(PRM)是美国政府各部门阐明电子 政务系统绩效目标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预算管理部门评 价项目绩效的基本依据,处于整个FEA体系的最顶层。其 特点是:应用目标的完整性、模型结构的逻辑性和实际使 用的灵活性。该模型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指导 性的规范框架,要求实际管理者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充 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进行实际操作,这与我国的现 状和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13.2 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13.2.1 国外相关绩效评估框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新领域,除公共服务内容外,目前国 外部分公认的可参考的信息化框架有: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 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框架,基于联邦企业架构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 FEA)的绩效参考模 型和基于电子治理评估框架(E-Govern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 EAF)的评价体系,等等。具体如下。
(3) 综合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综合绩效反映各机构信息 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该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 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对一个 或多个政府部门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 况进行评估,主要从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 与保障等3方面进行。
(4)发展水平评估 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省市地区的电子政 务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服务多样性、内容丰富程度、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开放 性、决策支持水平等方面。
电子政务绩效是指在电子政务实施中,公众、企业及相关 机构间通过业务协作,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的深度、广度与 接受方的满意度,也是对电子政务提供的多种服务能力在 促进全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公共产品的供 给能力进行衡量。
2)电子政务绩效的内涵
机构的“绩效”既包括其目标管理和职责要求,也包括其 实现的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与方式等。绩效评 估就反映机构、部门、个人或群体在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 评估结果可指导其改进完善,预计其在未来时间内所能取 得的成效。电子政务绩效不是事后结果的反映,它与系统 功能(服务的种类、数量与质量)和成果(有效满足预期 目标)的实现相关;还包含其战略实施、管理控制、综合 能力,运营效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3)已有绩效评估工作机制,但其有待完善。电子政务绩 效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运用其结果调整和改进电子政务的建 设与运行,应深化其闭合式的“反馈-整改-再反馈-提升” 管理机制,做好其与政务公开、行政问责等的有机衔接。
13.2.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类型
1)一般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分为不同类型。如: 按评估层级,可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 估和微观评估。按评估指标,可分为规划性、描述性和警示 性评估。按评估时限,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评估。按评 估主体,可分为外部、内部、内外部结合的综合评估三类。 其中,发达国家开展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多为前两种类型, 内外部结合的评估模式多通过上级部门监管、第三方专业机 构和公众监督相结合。
同时,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公认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标准体 系,相关研究与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评估体系, 在架构、指标与方法上均存在较大区别,尚未形成一套完 全成熟的标准体系。同时,电子政务受各国政府的政治体 制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和电子 政务发展阶段建立科学实用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必 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3)印度基于EAF的绩效评价体系
EAF是由印度政府委托研究机构开发并应用于电子政务系 统绩效评价的体系。EAF将电子政务系统按特定属性划为 4类,通过详细的指标体系打分计算,得出评价总分,并 根据评分确定预算。其特点是:评估过程的严格性、评估 内容的具体性和操作方法的易用性。与COBIT和PRM相 比,EAF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所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从政府绩效、信息化绩效、评 估方法与实施主体等方面综合考察。
13.1.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涵
1)绩效评估内涵
绩效评估通常是在适当的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条件下进 行。它有三层含义:从投入角度,它强调投入的节约性; 从产出角度,它强调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率与服务供给 能力;从最终结果看,它注重电子政务的产出对用户的实 际效果。它们可体现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 产业绩效、社会绩效与安全绩效等,其核心是电子政务的 价值取向,体现为加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决策水 平、为社会公共和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政务机构提供更好 的服务。
还可根据评估内容,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划分为专项评估与 综合评估,各有其侧重点。
2)层次分类
从构成层次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又可分为:项目绩效 评估,系统绩效评估,综合绩效评估,发展水平评估等。由 于国内电子政务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应用领域、普及范围和 服务深度各不相同。
(1)项目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项目分为建设项目和运维项 目,就有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这类评估是指对 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直 至上线运行等建设与运行过程绩效的评估。可在立项阶段 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对照前期的 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评估,运行一定时间后可对项目运行 与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项目管理、项目产出、 应用效果、资金使用等4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