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图书馆访学交流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访学交流总结报告
陈春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学习机构:华盛顿大学图书馆
指导老师:东亚图书馆馆长沈志佳博士
学习时间:2014.3.12-2014.9.11
图书馆网址:/
访学6个月的时间里,以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医学图书馆为核心开展了以下学习:(1)在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EAST ASIA LIBARAY)学习了图书编目系统的资源描述和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简称RDA)、图书馆自动化系统(ALMA OPAC),深刻感受到了东亚图书馆为弘扬东亚文化组织策划的系列活动。

(2)华盛顿大学医学图书馆(HEALTH SCIENCE LIBRARY)的学科信息服务。

(3)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工作。

(4)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非文本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5)与数学学科馆员交流学科信息服务。

(6)参加了图书馆组织的外邀专家讲座和学科馆员培训。

(7)国科图知识服务案例汇报
通过学习与交流,体会到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以用户为主”扎实的服务。

以下将分别
阐述各单元的学习。

1、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交流与学习
首先,对东亚图书馆的整个馆藏布局进行了了解,东亚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图书、期刊、地图以及其它特殊馆藏,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共有5层书库、1层阅览室和二间个人自习室,整个图书馆布局精巧合理。

同时,图书馆在阅览室里配置有充足的扫描仪、打印机和计算机,为读者自助学习和查阅文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图书馆在设备及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值得国内图书馆借鉴。

图1 东亚图书馆阅览室布局图2 东亚图书馆专题数据库设备
其次,通过每周一小时在借书台的读者服务工作了解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ALMA以及不同情况的服务需求。

ALMA系统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于2013年更换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操作便捷,能有效的管理用户信息,并方便图书馆员对用户借阅信息的统计。

ALMA借阅系统为读者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借还书功能,不论所需借阅的图书是哪个图书馆的,用户都可以选择自己最方便取书的图书馆作为取预约地点,如图书收藏地是Art Library,只要在系统中选定取书地点是EAL,图书到达EAL后,图书馆员将预约的图书放置于固定的预约书架,在一周之内读者都可以到EAL取书,还书时读者可以将图书放置于校内任一的图书归还处(Book Return)。

极大方便了读者,节省读者在借、还书流程中花费的时间。

同时,通过在借书台值班,可以增加与读者的交流,如何应对不同的借阅需求,并进一步的了解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分布和借阅规则。

也是快速提高口语能力的一个途径。

图3 东亚图书馆门口的还书处及宣传窗图4 ALMA借书系统—可在线选择任一取书地第三,参加了RDA的学习。

从4月15日至5月14日共接受了5周10节共15个小时的RDA培训。

RDA于2013年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各分馆开始执行,东亚图书馆于这段时间开始了执行前的培训。

RDA以AACR2为基础,以国际编目原则为原则,并基于书目记录功
能规范数据功能需求模型而重新修订的标准,其目的是为各种不同文献类型的资源提供检索的统一使用指南和方法,可以同其他资源著录与检索标准兼容,更好的适用于语义化检索的整体趋势。

RDA对图书的提示层次包括Work、Expression、Manifestation and Item。

通过WEMI实现了资源与其表述的词汇之间的关系正式确立。

但RDA目前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受MARC制约带来的瓶颈、有一些不清楚或者自相矛盾的规则、检索点的表达规则尚不完备、表达过度依赖于英文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由于RDA对英文的依赖,导致其它语种的图书在编目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需要把主要检索字段对本国语言或拼音(译音)对应,因此对于东亚图书馆来说,从AACR2改为RDA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利用有限的人力开展突增的工作量可以说是巨大的挑战。

第四,深刻感受到东亚图书馆在宣传东亚文化开展的系列工作。

东亚图书馆收藏了64万多册中、日、韩、藏、满、蒙及其它亚州语种的文献,如中文的《四库全书》。

受日本
the Atsuhiko & Ina Goodwin Tateuchi Foundation 的赞助,从2010年开始Tateuchi Cataloging Project 收集整理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日语资料,并于5月1日-6月5日在Allen Library 展示了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Take me There:Maps and Books from Old Japan 》。

2014年5月30日举行台湾电影论坛。

为中国留学生开辟了东亚图书馆英语角,并于5月30日举行了第一期。

在东亚图书馆Facebook
(https:///pages/East-Asia-Library-University-of-Washington/284644421661967)网站及时的宣传图书馆开展的东亚文化活动以及关于东亚国家文化的一些
信息。

图5 东亚图书馆FACEBOOK 图
6 日本古书地图展 2、 华盛顿大学医学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
2.1 医学图书馆简介
华盛顿大学设有18个学院,各学院的学术水平排名领先群雄,其中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及资讯学院均列美国研究所同类学院的前5位。

而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牙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都是由华盛顿大学医学图书馆(Health Scienc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HSL )提供服务,因此,HSL 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较宽敞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软、硬件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如电子阅览室和CLASSROOM 配备有充足的台式电脑,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Study and Meeting Space 。

图7 HSL Research Commons 图8 HSL 书库
除了丰富的电子资源,图书馆继续保留订购了较多的医学领域的连续出版物和工具书。

HSL 的一些专业数据库只能在HSL 才能有浏览和下载的权限,这些专业数据库涉及药物、循证医学、皮肤病等,信息来源权威,对临床及科学研究非常有帮助。

2.2 学科信息服务
华盛顿大学医学图书馆与Alaska ,Idaho 、Montana 、Oregon 和Washington 5个州其它医学图书馆形成了National Network of Libraries of Medicine ,Pacific Northwest Region (简称NN/LM ,PNR ),为5个州大约25000多用户提供在线咨询、邮件咨询和电话咨询,HSL 共有10名学科馆员,面向的用户主要有临床医生、学生以及研究人员。

与中科院国家图书馆不同的是:学科馆员不需要到分散在各地的医学院提供服务。

在通过与学科馆员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学科馆员一般为用户提供:Database Searching 、
Evidence-based Practice 、 Grants and Publis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bile information 以及Student & Course Guides 。

提供这些服务主要基于数据库检索技巧以及上述信息的收集。

在医学图书馆的主要联系人是Joaane Rich,她负责1-2年级的医学信息、麻醉医学、护理医学和药物学。

医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工作职责主要有信息组织、参考咨询和信息素
质教育。

参考咨询是完成用户的在线咨询、邮件咨询和电话咨询。

图9 Libguides 导航1 图10 Libguides 导航2
信息组织是将负责的学科领域按照领域和文献类型进行组织,每位学科馆员有自己的Libguides 主页,通过Libguides 将收集到的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组织起来进行展示。

该平台的优点是可以将信息赋予学科属性和图书馆分类属性,在平台轻松的实现学科导航。

Joaane Rich 的Libguides 分类很细(见图9和图10),在学科分类浏览中,列出了该领域的主要数据库、主要工具和教学资源,即相关数据库或者相关工具的使用视频。

这样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此外,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科馆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访学期间,曾经参加了HSL 为不同用户群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

不同的学科馆员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可谓是各有特色。

首先,HSL 有3间大小不一的教室能够用于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每间教室每张课桌都
配备有电脑,方便学生上机实习。

图11 HSL 的CLASSROOM A(十二人)
图12 HSL 的CLASSROOM C(二十四人)
其次,信息素质教育的需求源不同。

学科馆员的信息素质培训来自多种需求。

(1)嵌入学生课程,与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培训(CO-TEACH ),如Sherry Dodson 与医学部医生John Choe 共同为药学实习生开展的信息培训, John Choe 医生是一位非常熟悉本领域信息资源的医学,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介绍主要的资源,特别是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资源;
(2)由具体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学科馆员对应的医院科室会对学科馆员提出培训需求,如Joanne 为华盛顿大学医院麻醉科住院新医师开展的培训;(3)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集中培训,这种培训就相对比较灵活,学科馆员可以灵活的安排培训。

图13 Co-teach 图14 实习题 第三,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风格。

Sherry Dodson 和Joanne Rich 的培训风格差异较大。

Sherry Dodson 注重让学生先试后集中讲解,在培训前会准备上机实习的题目。

在具体的患者资料基础上出5-6道题目,让学生先自行检索,然后再进行集中讲
解,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集中讨论。

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和思考的空间。

Joanne Rich注重先让受训者都对资源有初步的了解后,然后给予一定的上机操作时间,同时也让学生跟着讲解步骤进行实行操作。

两种培训方式各有特点。

通过与HSL学科馆员的交流,本人认为HSL学科馆员对本领域的资源组织以及资源使用方面都有较好的业务素质,信息素质教育工作也比较踏实和深入。

HSL的学科馆员更多的是以教用户如何去使用这些资源为主。

而本人所在的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除以上这些工作外,还要为用户提供本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利用图书情报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辅助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

HSL的每位学科馆员在自己的Libguides上可以组织不同学科的导航,中科院国科图的学科馆员则是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建立不同的网页。

这两种形式各具特色。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公用设备以及空间等基本设施的提供方面要胜于中科院以及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图书馆。

3、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服务(Data Resources & Management)的时间也不长。

目前从事数据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员有3人,负责人为Stephanie Wright。

数据管理的工作主要涉及查找数据(Find Data)、数据可视化(Visualize Data)以及数据管理计划(Data Management Plans)三方面的工作。

而且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搜集并组织有这三方面内容相关的一些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只是通过网页或者实际培训告诉用户如何去做数据管理、在网页上链接了若干可视化工具。

而不是嵌入到课题组给课题组提供数据管理或者是数据分析。

Stephanie Wright还把利用RSS订制到的信息通过E-MAIL群发给感兴趣的人。

从Stephanie Wright那里了解到她开展的一些工作和参加的项目。

Stephanie是DataONE(Data Observation Network for Earth)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组的成员之一,该小组主要是为提高DataONE的技术工具,建立数据共享和利用的社区能力。

小组将把各利益者包括在内促进大环境数据共享效果,包括科学工作者、非科学工作者,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媒体工作开展培训。

除此之外,Stephanie Wright 还是华盛顿大学E-SCIENCE INSTITUTE 的成员之一。

E-SCIENCE INSTITUTE 是华盛顿大学组建的一个虚拟研究所,研究所成员来自华盛顿大学各学院职员,该项目经费来自于总经费是3780万美元与UC Berkeley 和New York
University 两所高校5年合作的一个项目,主要为发展数据驱动和数据密集型研究建立数据科学环境。

研究所提供计算平台、数据管理、模拟以及可视化。

此外,ESCIENCE 会邀请数据管理领域的专家在华大做学术报告,因为目前大数据是网络环境下的关注焦点,每次学术报告会座无虚席。

Stephanie 在该研究所中承担的工作也是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 )。

为了能更好的支撑该研究所在“大数据”管理方面开展工作,2014年秋季学期,航空与物理图书馆将改为Data Science Space ,供ESCIECNE INSTITUTE 使用。


17 ESCIENCE 任务功能图 图18 参加了由ESCIENCE INS 组织的学术报告
在数据管理计划(Data Management Plan,简称DMP )方面,Stephanie 首先是与科研人员联系,向他们宣传数据管理计划撰写的相关内容。

起初,工作开展起来还是蛮有困难,很少有科研人员接受。

图19 Data Management Plan 图20 DMP TOOLS 但随着NIH 和NSF 对项目中数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要求为课题组进行培训。

Stephanie的Libguides中做了详细的DMP说明,包括各种基金机构对数据的要求、DMP
工具。

Stephanie除对科研团队培训外,主要还开展面向华盛顿大学学科馆员以及对此感兴趣的馆员。

4、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媒体中心在非文本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华盛顿大学的媒体中心(Media center)收藏有丰富的视频资源,每两年的采购经费约为6万美元,基本保持稳定。

视频资源类型有光盘,还有购买的网络数据库,有些网络数据库一经购买可永久使用。

媒体中心有专门阅读光盘的机器,读者可以在媒体中心阅读,也可以将光盘借出。

在网络环境下,YOU TUBE、ITUNE等专业视频网站对华盛顿大学媒体中心的工作也有所冲击,读者需要的视频只能通过ITUNE购买,图书馆无法购买到。

图书馆购买到的资源有时并不为用户所知。

就该问题也问到了媒体中心主任John Viller。

他说他们也正在计划通过Research Commons做一些宣传,让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使用媒体中心购买的一些资源。

5、与华盛顿大学数学学科馆员的交流
Anya Bartelmann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主要负责应用数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和统计等5个学科的学科服务。

Anya谈到,她的专业是数学,对于常规的文献服务,包括如何查找资源、Citation tools的使用这些,学科之间的差别还不是很大,对于所服务的这5个学科没有太大困难,而对于各学科领域的专用工具和软件,以及一些专业问题时,跨学科的服务就感觉到有些困难。

尤其是在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服务。

数学图书馆面积不大,过于一些过刊则存放在密集书库里,有用户需要时由图书馆员带领用户到书库进行借阅。

学科馆员基本的工作是以信息组织、图书编目等为主。

图书一年购买的也不是很多,还有一部分图书是来自华盛顿大学数学学院教职人员出版发行的图书。

1名学科馆员承担多个学科的信息服务的状况在中科院国科图学科信息服务早期也存在过,随着近几年人员学科结构的优化,已基本上解决了跨学科服务的矛盾。

6、参加了图书馆组织的外邀专家讲座和学科馆员培训
在华盛顿大学参加了几次由图书馆组织的培训活动。

(1)T ony Hey, PhD, Vice President of Microsoft Research Connections Title: Beyond Open Access to Open Data
主要介绍了许多国家在开放数据方面的政策和新的做法,以及下一代专业人士可以协助定义、构建、管理和保存必要的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存在的一些未来的机遇。

(2)How to do DMP consultations
通过案例介绍了如何实现一个良好的数据管理计划、数据管理计划的结构以及流程。

(3)参加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培训。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会定期对学科馆员进行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征询了各位学科馆员对图书馆检索系统改进意见。

其次,这次培训主要是考核学科馆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方案。

服务对象主要有学生新生、研究生、年轻科研人员以及教授,学科馆员需要完成如何开展Library、Teaching/Studying和Technology等方面的服务方案。

培训将学科馆员分为7个小组,各小组讨论后推选组内一名成员讲述本组的方案。

培训的气氛比较活跃,不仅能充分活跃大家的思维,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科馆员之间的交流。

图21 学科馆员培训现场图22 小组代表陈述服务方案
(7)国科图知识服务案例汇报
6月24日,在东亚馆图书馆馆长沈志佳博士的安排下,以“Knowledge Service at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为题,面向华盛顿大学图书馆馆员汇报了国科图在知识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华盛顿大学图书馆Betsy Wilson馆长出席。

学科馆员介绍了国科图战略情报服务、区域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支撑服务、数字出版等知识服务模块,并以学科化服务为例介绍了在知识服务方面的经验,以及国科图的国际交流合作与计划。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员针对报告中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提问。

在学习结束时,向Betsy Wilson馆长、Tania Bardyn副馆长以及东亚馆馆长沈志佳博士提交了英文总结。

总体感受
综上所述,经过6个月的访学,对比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用户服务方面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公用设施方面的提供更具有优势;购买的数据库种类也比较多,尤其看到了一些在中国没有引进的专业型数据库。

通过浏览这些数据库的内容和框
架,产生了可以在面向课题组建设的平台中借鉴数据库结构的想法。

(2)由于两个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上存在较大差异以及中科院图书馆服务对象较分散的特性,整体感觉到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借还书服务。

中科院
图书馆北京总馆与中科院大学之间也已经实现了代借代还的服务。

因为中科院105
研究所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在2006年已经开通了减免单次快递费用的返还型馆
际互借,并计划下一步能在各研究所图书馆开展此工作。

(3)与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相比,中科院的学科馆员面向用户开展的深层次服务更多些,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基于文献的分析服务、平台建设服务,跟踪重大课
题组研究方向的相关信息等。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利用LIBGUIDES为用户
组织资源与工具的工作也做的相对有特色。

(4)数据服务是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两个机构在这方面都开展了一些工作。

中科院图书馆在技术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如在机构知识库等平台中尝试嵌入数据管理。

在Open Access等领域做了许多工作,在研究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中也开设了数据管
理的课程。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数据管理培训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通过交流学习,可借鉴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开展的工作开展一些培训和信息组织的工作。

(5)RDA是语义网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编目系统的重大转型,华盛顿大学如美国其它知名大学一样,在RDA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

对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来说,也将会面临这个挑战与转型。

(6)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在面向用户和面向馆员的培训采取了较为灵活和活跃的方式,也值得中科院图书馆学习。

(7)深刻感受到东亚图书馆在弘扬东亚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创新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