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六年级经典诵读(上)
词语分类积累:
1.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
2.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
3.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
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指手画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翩翩起舞
5.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小巧玲珑虎头虎脑虎背熊腰
6.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忧心忡忡
7.寓言故事类成语: 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8.来源于神话故事成语: 夸父逐日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9.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 三顾茅庐四面楚歌纸上谈兵指鹿为马
10.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千钧一发
11.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挥金如土铁证如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
12.含动物的成语: 鹤立鸡群狼吞虎咽龙腾虎跃龙飞凤舞
13.含植物的成语: 望梅止渴世外桃源青梅竹马投桃报李
14.含花名的成语: 昙花一现人面桃花桂子飘香春兰秋菊
15.含色彩的成语: 花红柳绿万古长青万紫千红青出于蓝
16.含人体器官的成语: 苦口婆心肺腑之言牵肠挂肚肝胆相照
17.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18.描写人多的成语: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19.描写人少的成语: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寥寥无几盖世无双
20.勤奋好学的成语: 锲而不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不耻下问
21.形容知识丰富的成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22.描写友情的成语: 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
23.珍惜时间的成语: 废寝忘食闻鸡起舞争分夺秒夜以继日
24.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 一丝不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25.描写天气的成语: 鹅毛大雪风和日丽烈日炎炎秋高气爽
26.描写雨大的成语: 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疾风暴雨风雨交加
27.描写浪大的成语: 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波浪滔天
28.描写春天的成语: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29.描写夏天的成语: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暑气逼人酷暑难耐
30.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似火
31.描写冬天的成语: 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32.ABAC式成语: 惟妙惟肖自作自受再接再厉无忧无虑
33.AABB式成语: 浩浩荡荡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34.ABCC式成语: 神采奕奕想入非非含情脉脉白发苍苍
35.AABC式成语: 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楚楚动人落落大方
36.描写山水的成语: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
37.描写天空的成语: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
3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39.含近义词的成语: 胡言乱语花言巧语惊涛骇浪追根求源
40.含反义词的成语: 出生入死舍近求远无独有偶大同小异
41.含有贬义的成语: 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阳奉阴违
42.含有褒义的成语: 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舍生忘死
43.形容事物很大的成语: 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宏伟壮观
44.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 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手不释卷孜孜不倦
45.古代巧妙计策的成语: 瞒天过海反客为主围魏救赵借刀杀人
46.还有两个看的成语: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熟视无睹
47.形容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斗转星移
48.形容书内容精彩的成语: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韵味无穷百看不厌
49.形容劳动场面的成语: 热火朝天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奋勇争先
50.描写建筑的成语: 巧夺天工高楼大厦亭台楼阁富丽堂皇
51.描写音乐的成语: 余音绕梁行云流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52.描写书法的成语: 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入木三分铁画银钩
53.描写绘画的成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妙笔丹青惟妙惟肖
54.描写写作的成语:妙笔生花一气呵成文从字顺出口成章
55.带有数字的成语: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千方百计万众一心
古诗词分类积累:
一、春夏秋冬
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
夏: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宋)范成大《喜晴》
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秋: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冬: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唐)杜甫《小至》
二、山水田园
山: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 李白《关山月》
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刘居易《忆江南》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
田园: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 翁卷《乡村四月》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秋归辋川庄作》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诗中离别: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5.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四、诗中惜时: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 )七言乐府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汉乐府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五、诗中思乡: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六、诗中劝学: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2.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七、诗中爱国: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八、诗中寓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九、诗中励志: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待高。

(唐)杜荀鹤《小松》
十、诗中花开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十一、诗中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 孟郊《游子吟》
2.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 曹植《七步诗》
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清代)郑燮《新竹》
5.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十二、诗中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十三、传统节日:
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4.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唐)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南宋)朱淑真《生查子》
十四、刻苦读书: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唐)杜甫《柏学士茅屋》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十五、托物言志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3.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南宋)郑思肖《画菊》
十六、边塞风光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焕《凉州词》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唐)卢纶《塞下曲》
十七、咏史怀古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
3.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六年级经典诵读(下)
文言文积累:
1.师旷论学
西汉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师旷说:“瞎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曾经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2.张无垢勤学
宋代罗大经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后,住在城西的宝界寺。

他的寝室里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着晨光读书。

他像这样(坚持)十四年。

等到他回到北方后,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依然还存在。

3.欧阳修苦读
——选自《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
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

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读书。

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4.承宫樵薪苦学
先秦佚名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
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幼年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

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

承宫从他屋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因此忘记了他的猪,一心听徐子盛讲经书。

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去寻他。

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

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

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

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5.读书五失
清阮葵生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译文:
清朝的袁文清曾经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书有五方面过失:广泛地浏览但没有什么选择,这样的过失在于博览却少有重点;喜欢古人的言行,意志经常退缩却不敢向往,这样的过失在于软弱而没有确立(志向);摘录往事,一个故事没结束就换个开头,这浪费体力
却又没有什么功效;听说别人的优点,打算快速地跟随上去学习,往往落在他的后面,这样的过失在想要迅速而好高骛远;喜欢学习写作,不能积累学问的基础,这样的过失更严重了。


6.螳螂捕蝉
西汉刘向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刘向《说苑·正谏》)。

译文: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他像这样子了多(三:虚词即为多次)个早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一边放声得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螳螂缩着身子贴紧树枝向前爬去想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

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

这三者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它们身后的灾祸!”吴王说:“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鹬蚌相争渔夫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
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

打渔的人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父”那样的角色。

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

”惠王听了,说:“对啊!”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8.蜀鄙二僧
清彭端淑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想要雇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

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9.诫子书
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
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
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
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
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0.陶侃惜谷
——《晋书·陶侃传》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十分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
(就把那人抓起来)拿鞭子抽他。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对农副业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1.愚人食盐
——《百喻经》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
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

主人请他吃饭,愚人觉得菜的味道太淡。

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又加上一些盐。

愚人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很少就如此美味,何况多了?”愚人他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不吃菜)。

(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2.咏雪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
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比不上柳絮乘风飘起”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3.陈太丘与友期行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
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

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14.黄琬巧对
——《后汉书黄琬传》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译文:
黄琬年龄虽小却聪明,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婉说的回答皇太后,认为黄琬十分特别于是十分喜爱他。

15.雪
——选自《民国老课本》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
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树木的叶子都掉光了,乌云密布,弥漫在天空中,四处飞动的乌鸦千百只成群结队,还没有到晚上就回到了树林子里。

半夜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清晨,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山上树林和房屋顶上,一望无际的全都一片雪白,顿时就成了银白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