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下)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
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答案】C
【解析】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
故选:C。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本题考查学生对频率和音调关系的掌握情况。
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所示的事例中,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背书包
B. 用刀切菜
C. 铁路枕木
D. 滑雪板
【答案】B
【解析】解:A、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切菜刀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可知,要减小压强有
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3.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
极指向正确的是
A. a、b、c
B. a、b、d
C. a、c、d
D. b、c、d
【答案】A
【解析】解: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在图上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
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
根据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所
以a点磁针北极指向左端;b点磁针北极指向左端;c点磁针
北极指向左端;d点磁针北极指向右端。
综上分析,小磁针N
极指向正确的是abc。
故选:A。
首先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定电流方向,由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
最后根据在磁场中任一点的小磁针北极指向和该点的磁感线一致判定小磁针指向正确性。
右手螺旋定则为考试中的重点及难点,应能做到熟练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及磁极的关系。
小磁针北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磁极、电流的方向,知道其中的一者,其他的两者都能进行判断。
4.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A. “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B
【解析】解:由于“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人看到水中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本题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解释现象。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
【解析】解:A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铅球空中飞行是由于惯性,只有距离,没有力。
故这种情况没有做功。
B快速运动的运动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停不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使足球运动的速度变慢,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二力平衡需要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
而这两个力不共物,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是平衡力。
此题答案为:B
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到了做功的必要因素、惯性现象、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多个知识点。
这类基础题,理解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小明观察了市场上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以下四个电路其中是滑动变阻器,R
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其中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无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不变化。
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滑阻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阻的电压,身高越高,滑阻阻值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故B正确;
C由电路图可知:滑阻和定值电阻串联,但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
故C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滑阻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电压,身高越高,滑阻阻值越大,而电压表示数越小。
故D错误。
故选:B。
此题可根据串联分压来解,在电源电压不变时,滑阻和定值电阻串联时,滑阻阻值变大时所得电压就增加。
串联分压,阻值越大分得的电源电压就越大。
7.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此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
8.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
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
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 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 电压表将被烧坏
C. 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 电流表将被烧坏
【答案】C
【解析】解:当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后,由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且电压表的阻值特别大,所以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很小,所以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故选:C。
解决此题要知道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的阻值很小,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电表的电阻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
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故选:B。
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解释合理的是
A. 甲:磁场能产生电流
B. 乙:闭合开关,小磁针N极向左偏转
C. 丙: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 丁: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答案】D
【解析】解:A、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错误;
B、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由右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磁感线从N极出发经过小磁针时方向是向右的,则小磁针N极将向右偏转,选项B错误;
C、话筒的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气流冲击线圈从而使线圈在磁场中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选项C错误;
D、由图可知,两个电磁铁是串联的,则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多,表明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选项D
正确。
故选:D。
甲图: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受到了磁场的作用,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乙图: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先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然后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出小磁针N极的指向;
丙图:话筒的原理是线圈由于受气流的冲击而产生运动,从而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丁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当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安培定则、电磁感应的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均为电学中的基础内容,应重点掌握。
1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
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 增大动力臂,省力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答案】D
【解析】解: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处靠近,减小了阻力臂,而动力臂和阻力不变,,
将变小,即省力。
故选:D。
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处靠近,减小了阻力臂,在阻力、动力臂一定的情况下,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减小了动力,将更省力。
灵活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有关杠杆的实际做法,多积累,能恰当的使用好杠杆省力或省距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所示,则有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答案】AD
【解析】解:A、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
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可知,甲液体比热较小,故A正
确;
B、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故B错误;
C、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温度高于乙液体温度,故D正确;
故选:AD。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同、在相同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公式吸,结合图象可以对每一个选项作出判断。
知道公式吸,找出两种液体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进行有关量的比较。
看懂图象的含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找出解题需要的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1.0分)
13.如图甲所示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1应标______色。
【答案】绿
【解析】解: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故答案为:绿。
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由图知区域1是绿色。
本题考查的是色光三原色,记住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14.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
小人在音乐声中偏偏起舞,从能量的角度看,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答案】声音能传递能量
【解析】解: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偏偏起舞,从能量的角度看,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声音能传递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接受卫星所发射的导航信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
何时候准确地测量到物体瞬时的位置。
目前GPS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
利用GPS的定位技术结合无线通信等高新技术,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GPS的无线通讯是通过______填“超声波”、“次声波”、“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送的。
【答案】电磁波
【解析】解:卫星是在太空中运行的,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只能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本题答案为:电磁波。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接受卫星所发射的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送的。
本题只要明白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可解答。
16.刘星将一块重2N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橡皮泥立即沉入水底;他取出橡皮泥将其捏
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泥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他是利用了______方法来增大浮力的,此时“泥船”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答案】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2
【解析】解:橡皮泥捏成船状放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浮水排知道,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变大;
“泥船”漂浮,
“泥船”受到的浮力:。
浮
故答案为: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2。
刘星把橡皮泥捏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是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橡皮泥受到的浮力,轮船就是利用这种道理制成的;根据漂浮条件求此时“泥船”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物体漂浮和下沉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同学明白了用钢铁做成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的道理。
17.刘星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汽车行驶
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______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
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_____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汽车车外大于
【解析】解:树木“后退”,则树木是运动的,说明树木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可以选择刘星所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
因为汽车快速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车内的气压大于车外的气压,所以车内的气压就把窗帘压向车外。
故答案为:汽车,车外,大于。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因为汽车快速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所以车内的气压就把窗帘压向车外。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
知道汽车经过时,汽车带动空气的流动使车外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
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
大小甲______乙。
【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甲乙,
,
甲乙
两种液体的密度:
,
甲乙
又,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甲乙
故答案为:。
知道两管液面相平、试管相同,可知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又知道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深度h相同是本题的突破点。
19.某工厂开发研制了一种高、中、低三档家用电火锅,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是由两个
相同的发热电阻丝构成。
改变档位就是改变电热丝连入电路的方式。
研究发现:旋动开关,当转换开关在中档位置时,发热功率为600W,这时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
那么,当转换开关分别处于高、低两档位置时,其发热功率分别为______W 和______W。
【答案】1200 300
【解析】解:设电阻丝的电阻为R,
则两根电阻丝并联的电阻并,串联的电阻串,
则根据,当R越小时,P越大,因此高档位置时两个电阻并联,中档位置时只有一根电阻接入电路,低档位置时两个电阻串联,
当转换开关在高档位置时,高
中,
并
当转换开关处于低档位置时,低
中。
串
故答案为:1200;300。
根据题意可知,当转换开关在中档位置时,只有一个电阻丝工作,当转换开关处于高档位置时,发热功率大于中档,所以两电阻丝并联,当转换开关处于低档位置时,发热功率小于中档,所以两电阻丝串联,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比例关系可求出高档位置时的功率和低档位置时的功率。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及其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判断电饭锅的工作电路,因为只有两根电阻丝,中档时只有一根工作,高档只能两根并联,低档只能两根串联,重点是知道串联、并联电阻的规律。
20.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
整理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
只填序号
【答案】、、、、
【解析】解: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紧靠竖直的墙放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与墙之间不存在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磁体间的相互吸引 ;所以2、4是正确的;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5是正确的;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7是正确的;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10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4、5、7、10。
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种类、力和运动的关系等力学的基本理论,考查的方式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0分)
21. 在测 小灯泡 电阻大约为
左右 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刘星连接了如图甲所示
的电路。
其中电源电压为6V 。
请用笔画线将甲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选填“断开”或“闭合” ,滑片应移到______ 选填“A ”或“B ” 处,闭合上开关之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那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
刘星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答案】断开B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
【解析】解: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因此电压表量程选择~,注意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如图所示:
为保护电路元件,实验前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即将滑片移至B端。
闭合开关后,刘星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那么可能的原因是电路电流太小;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说明电路电流太小,电路电阻太大;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说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路电阻不变,电路故障原因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成为了定值电阻;
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泡短路,或灯泡之外电路存在断路,或流过灯泡的电流太小,灯泡实际功率太小,不足以引起灯泡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示数较大,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不存在断路;取下灯泡,灯泡所在处开路,电路在灯泡所在位置断路,而此时两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取下灯泡与不取灯泡,电路不变;综合分析可知,电路故障原因是:灯泡断路。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故答案为:见上图;断开;B;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见上表;。
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并使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完成实物图;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灯不亮可能是流过灯泡的电流太小或灯泡断路或短路或灯泡之外电路断路;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说明故障原因是电路电流太小;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应移动滑片位置,减小电路总电阻,增大电路电流;
据常见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求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实物电路的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问题;连接实物图时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极不要接反;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接错;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接法,滑片移动时阻值的变化应符合题意要求;作图要美观,连线不要交叉。
22.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
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
金、银、铜而成的奖牌。
小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
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着手利用家里的
弹簧秤测这种材料的密度。
请你和小阳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
取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用弹簧秤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_____N,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
如图乙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入水中,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可计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_____。
【答案】
【解析】解:弹簧秤示数即玉石的重力;
玉石的质量。
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浮示。
玉石的体积等于玉石排开水的体积排浮
水
;
玉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
弹簧测力的读数需要认清分度值;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浮示得出;
石块的质量可由重力除以g得出,物体的体积等于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
排
浮
水
得出,然后根据求出玉石的密度。
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根据浮力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难点在于玉石体积的测量上。
2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由实验数据可知,______的吸热能力比较强,物理学中用______来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本次探究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
【答案】吸收热量的多少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比热容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