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法选择

合集下载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事 件发 生, 术后行平均行2 O 个月的随访, A组近期肠梗 阻、 电解质紊乱 、 酸中毒等并发
症共4 例, 占1 3 . 3 %; B 组 并发 症 共 8 例, 占2 6 . 7 %, A组 并 发 症 率显 著 高 于B 组,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结 论 与非 可控 性 尿 流 改道 的 患者 比较 , 在 生 活质 量 方 面 实 施原 位 新 膀 胱 术 的 患者 更 为优 质 , 但需 依 据患 者 的机 体 情 况 对尿 流 改 道 方 式 进 行 选 择, 以降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提 高 远 期效 果 。
根治 性 膀 胱 全 切术 是 临床 上 治疗 浸润 性 膀胱 癌 十 分有 效 的 治

4 6 例尿路上皮癌 , 6 例 鳞状 细胞 癌, 5 例腺 癌, 3 例肉瘤; 6 0 例患者 疗手段 , 该治疗方 法具 有治 愈率 高的特点, 然而进行 该术式后 选
都 通过根 治性膀胱全 切术 治疗, 并 依 据 选 择 的尿 流 改 道 术 式 分 择 合 适 的尿 流 改 道 术 式 对 患 者 的预 后 以及 生活 质 量的 改善 影 响 十 组, A组 3 O 例采用新 膀胱 尿流改道 术式 , B 组3 O 例 采 用 回肠 膀 胱 分 显 著。 在 患 者 机体 允 许 的 状 况 下, 往 往 会 选 择 回肠 新 膀 胱 术 , 能 术尿流改道术式, 两 组在 一 般 情况 上 具 有 可 比性 。
长期 复发的膀胱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然而在完成 根治 并发症 共 8 例, 占2 6 . 7 %, A组并 发症率显著 高于B 组, 差异 有统

膀胱全切除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膀胱全切除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要更全面的评价不同尿流改道术对患者HRQOL的影响,还有待于多中心、大规
模、更长期的病例随访和分析。
关键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Studor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回肠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尿流改道
II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objectives:Using bladder
cancgT
结果:三组患者术前HRQOL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
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的HRQOL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术后1个月、3 个月、6个月、9个月时三组患者HRQOL评分接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 术后12个月时,新膀胱组患者HRQOL评分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
Material
and methods: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he patients and
who have
diagnosed witll bladder
canc%underwent
radical eystectomy
or
accept urinary
our
diversion of Studer’S ileal neobladder、ileal conduit
cutaneous
ureterostomy in
department
during Dec 2006 and May 2008,choice the suitable cases,then
as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atients such
name,sex,age,operation date,type of operation,

膀胱切除有怎样的后果呢?【健康小知识】

膀胱切除有怎样的后果呢?【健康小知识】

膀胱切除有怎样的后果呢?文章导读有许多人由于身体原因切除了膀胱,膀胱的切除的确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尤其是尿液的引流问题,膀胱切除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尿流的改道手术,目前医学上主要分为外引流的方式和内引流的方式,这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一、膀胱切除影响膀胱切除后一般会进行尿流改道手术,让尿液会流出至病人整天佩戴的集尿袋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你以后的生活都将离不开一个尿袋。

目前,国内外倾向利用肠道来替代“膀胱”,按照整形的手术方法,制作成新的贮尿囊,上端连接输尿管,下端直接连接尿道,避免了尿液从腹壁皮肤改道。

这种原位膀胱重建术近年来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新的“膀胱”不但有一定容量,而且保持较低张力,经过一定的训练后,病人基本能做到较为自如的排尿,满足其“正常排尿”的生理需求,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膀胱切除尿液引流途径目前临床采用的全膀胱切除后尿液引流途径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外引流及内引流两类。

1、外引流方式外引流即直接将尿液引流至体外,通过体外尿液收集装置持续收集尿液,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输尿管皮肤造瘘法和回肠输出道法。

前者直接将输尿管由后腹壁转移至前腹壁,通过前腹壁的造口,将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过输尿管直接引流到体外;后者则先要切取一段小肠,然后将输尿管连接到这段小肠的一端,随后将小肠的另一端由前腹壁引出,肾脏产生的尿液需经过输尿管,小肠,再流出体外,虽然回肠输出道较复杂,还需切取一段额外的小肠,但不容易出现输尿管皮肤造瘘中常见的输尿管无法拉出腹壁,皮肤造瘘口挛缩,逆行肾盂感染等并发症。

内引流则需要以部分消化道作为尿液储器,将尿液通过消化道经体内途径排除体外。

膀胱癌尿流改道

膀胱癌尿流改道

膀胱癌尿流改道作者:盛勇斌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96-01【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手术与尿流改道的观察。

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回肠膀胱术后进行尿流改道。

结果:本组80例手术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

随访1-10年,最长者10年,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69/75)、60%(39/65)、13%(3/23)。

结论:理想的尿流改道应接近于正常的生理排尿,无或很少有上尿路感染,对肾功能及内环境无或仅有轻微影响,手术操作简单,远期效果可靠。

【关键词】膀胱手术,尿流改道,观察。

膀胱腺癌是少见的肿瘤,在尿路肿瘤中,腺癌可以单独发生于膀胱,也可以与其他种类的肿瘤混合发生,例如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者癌肉瘤,纯膀胱腺癌约占膀胱上皮癌的2%,生物学行为较特殊,有明显的浸润性、弥漫性和转移性,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

我院根据这一情况于2001年6月至2011年9月对80例膀胱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进行治疗后疗效显著,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组80例,男62例,女18例,全部病例均以血尿就诊,病史平均6个月左右,有膀胱癌手术史7例,全部病例均行膀胱镜检查活检确诊。

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伴有尿路刺激症状。

所有病人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其中高级尿路上皮癌67例,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4例,肉瘤2例。

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1.2 手术方法:(1)回肠膀胱术(Bricker手术):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距离回盲部10~15cm处,取一长约20cm的带系膜游离回肠袢。

恢复回肠的连续性及缝合回肠系膜,关闭游离回肠袢近端。

双侧输尿管与之端侧吻合,常规置输尿管支架管。

回肠远端于右下腹壁造瘘。

(2)回肠新膀胱术: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距离回盲部15~20cm处取一长约40cm带蒂回肠段,重建回肠连续性,关闭肠系膜裂口。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

发生 ,认为可能是 回肠黏膜分泌粘 蛋 白有抑瘤 作用 ,提 出在距 离颈 E 1 2 c m 无 癌者可行 原位 回肠 膀胱术 。③尿道狭 窄患者不 宜原位膀胱 ;④
肠道 病 变患 者如 肠结核 等或 肠遭 受过放 射性 照 射的 患者不 宜原 位膀 胱 ;⑤难 以控 制的糖尿病和严 重的心脑肺血 管疾病不能耐 受手术者不
无显著 性。故直接 吻合 为更合适 的手术 方式 。目前大 多数代膀胱 均采
用 去管化 肠代膀 胱 ,其 内压 力 低 ,排尿 主要靠 腹压 ,故 不易 出现 返
宜原位膀胱 ;⑥膀胱鳞癌 、腺癌不 宜原位膀胱 。⑦亦有 报导认 为 T 、 T 期膀胱癌 患者行膀胱切 除后前列腺 、尿道活检 阴性者 ,尿道 癌发生
7 8 ・文献综述 ・
J u n e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1 7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
陈立 勋 郑 铎 王 大明
( 松 原市 中心 医院泌尿外科 ,吉林 松原 1 3 8 0 0 0 )
【 关 键词 】 膀胱 全 切 ;术后 ;尿 流 改道
除。故对于尿 流改道患者要定 期检查 ‘ 肾 脏情 况及肾功能 。发现情况及 时处理 ,以免加重肾脏的损害 ,最 终导致 ’ 肾 切 除。 4 . 2输尿管返流
③原位尿流改道 ,以H a u t m a n n 等 的回肠新膀胱 为代表。
尿 流改道 方式大致可 以分为 以下几种 :
1正位 可 控肠 代膀 胱术
于直接 吻合 。 4 . 3原位膀 胱尿失禁
1 . 7 %,而采 用抗 返流技术 狭窄率则上升 至1 3 %。抗返流技 术增加 了手 术的复 杂性 ,同时增加 了并发症 出现 的概 率 。吕军等 研究认 为与直 接吻合相 比 ,抗返流吻合 其吻合 口狭窄率 明显较高 。抗返 流吻合组和 直接 吻合组 术后输尿管返 流、肾功能损 害及急性尿 路感 染发生率差 异

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应用现状

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应用现状

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应用现状易贤林;程继文【摘要】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致死性疾病,其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全切后需行膀胱重建及尿流改道。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回肠通道术、原位新膀胱重建术仍是目前尿流改道的主要术式,但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回肠通道术(经典的Briker尿流改道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原位新膀胱重建术更接近生理排尿,是相对理想的改道方式;输尿管腹壁造口术适用于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有肿瘤转移的患者。

人工或组织工程膀胱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04【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膀胱癌;尿流改道;进展【作者】易贤林;程继文【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

美国男性中,膀胱癌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四位,这还不包括膀胱原位癌数据在内,为80岁以上男性的第四位死因。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美国2015年新发膀胱癌人数超过70 000人,占所有新发肿瘤的7%[2]。

我国90%以上膀胱癌组织类型是移行细胞癌,大部分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NM分期中的Tis、Ta、T1),但有14%~4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NM分期中的T2以上)[1]。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致死性疾病,其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全切后需行膀胱重建及尿流改道,但二者尚无统一的标准化术式。

自Hayes于200多年前首次对膀胱全切患者行尿流改道以来,尿流改道术一直在不断的改进。

现就尿流改道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尿流改道手术大致经过不可控性尿流改道皮肤造口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和原位新膀胱术三个阶段的发展。

1.1 不可控性尿流改道皮肤造口术 1811年Hayes首次行膀胱全切后输尿管双侧腹直肌外侧皮肤造口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较此后出现的Bricker术等肠道代膀胱流出道术,具有操作更简便、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无电解质紊乱等优点,适用于有远处转移、全身状态不能耐受手术、肠管无法利用等姑息性膀胱全切患者。

膀胱全切除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

膀胱全切除术后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
必要 。
保 存 尿 道 括 约 肌 及 其 神 经 支 配 是 防 止 尿 失 禁
的 重 要 措 施 。 男 性 尿 道 括 约 肌 为 慢 颤 搐 横 纹 肌 纤
维, 自尿 道 球 部 沿 膜 部 伸 展 至 前 列 腺 和 膀 胱 区 。 蹄 铁形 肌攀 环绕 尿道 膜部 及 前侧 方 , 侧 相对 缺损 , 背
新膀胱 术 的 适应 征 为 :1 肛 门 括 约 肌 必 须健 全 ; ( ) ( ) 影 响 肿 瘤 手 术 ;3 经 详 细 说 明 术 后 可 能 发 生 2不 () 的 问 题 , 者 自愿 ;4 瘤 期 很 少 受 到 限 制 。 理 想 的 患 () 新膀 胱 术 应 具 备 下 述 条 件 : 1 容 量 适 当 , 应 性 () 顺 好 ;2 吸 收 及 分 泌 功 能 低 下 ; 3 无 排 尿 困 难 及 尿 () () 失 禁 ;4 并 发 症 少 ; () 目前 常 用 方 法 是 回 肠 或 结 肠 去 管 重 建 或 用 去 带 结 肠 段 , 有 采 用 胃 壁 形 成 贮 尿 亦 囊 。 使 用 小 肠 或 结 肠 去 管 重 建 , 作 较 复 杂 , 收 操 吸 面积大 , 液较 多 , 并 发感 染 、 氯 血性 酸 中毒 、 粘 可 高 结石形成 等 。去带 结 肠所 需肠 段短 , 作 较 简 单 , 操
很 不 满 意 。 1 5 年 Brc e 90 ik r设 计 了 回 肠 膀 胱 术 , 避 免 了造 口狭 窄 , 需 佩 戴 腹 壁 尿 袋 。 1 但 9世 纪 7 年 0 代 Ko k 首 先 设 计 了 用 去 管 重 建 腹 壁 可 控 膀 胱 , c 由 患 者 间 歇 导 尿 , 需 佩 戴 腹 壁 尿 袋 。 回 肠 膀 胱 和 腹 不 壁 可 控 膀 胱 术 适 用 于 年 老 体 弱 、 道 括 约 肌 不 健 尿 全 、 道 狭 窄 以 及 需 切 除 尿 道 者 。 1 7 年 Ca y 尿 99 me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患有膀胱膀胱肿瘤或者囊肿的病患在经过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如何正确选择尿流改道术的研究分析和比较结果。

方法在我院2005年3月至2012年7月运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使用尿流改道术的患者共70名进行调查,其中利用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共有40人,采用新一代切除手术的有30人,将对两种尿流改道手术的术后结果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状况予以探究。

结果 70名患者都没有出现手术过程或过后的死亡现象。

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出现酸碱反映、血浆晶体渗透压失衡、肛肠梗塞等后期症状的有8人,而采用新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出现以上情况的只有5人,其中三人需要医护人员按压腹部或者导管排尿,还有两人在术后当夜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膀胱检查过后也未出现复发现象。

结论采用新一代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患者比采用不可控制性切除术的患者具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适合患者身体情况的尿流改道术,保证患者能尽快恢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词】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回肠膀胱切除手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67-02采用根治性的膀胱全面切除手术可以用来治疗皮肤肌底层膀胱癌或者膀胱肿瘤,以及可以用于病情危急或者反复持续复发的病患。

在膀胱被切除以后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手术能够保证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并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7年间我院采用根治性的膀胱全面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膀胱疾病,并采用两种回肠膀胱切除手术为患者进行尿液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将对这些病患治疗及恢复情况做一项系统性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参与手术的患者70名,其中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34名,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大小为50.3岁。

采用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有34名,采用新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有36名。

原位新膀胱是尿流改道方式的首选

原位新膀胱是尿流改道方式的首选

次 手术 率 分别 为 3 4 和 8 6 , 以看 出原 位 新 膀 . . 可 目前 很多 大型 医 学 中心 原 位 新 膀 胱 的 比例 升 至 5 ~ 6 , O 6 HAUT MANN 等[ 统 计 分 析 了 全 世 2 界1 3个 大 医学 中心约 70 0例 膀胱 全 切患 者 的尿 流 0 改道 情况 , 果 显 示 选 择 原 位新 膀 胱 的 比例从 3 结 o 至 6 不 等 , 均 4 ; 择 回肠 流 出道 的 比例 从 6 平 7 选
2 0  ̄2 0 年 的 2 9 01 05 74 4例 膀胱全 切术 后并 发症 进行 分 析 , 位新 膀胱 组 和 回肠 流 出道 相 比, 道相 关 并 原 肠
发 症低 3 1 , . 尿路感 染发 生率 低 1 2 , 他外科 并 . 其
发 症低 3 0 ; 多 因 素 分 析 消 除 年 龄 、 并 症 如 心 . 经 合 衰 及术 后体 重减轻 等 因素 后结 果 显 示 改 道 方式 与并
代都 被认 为 是 膀 胱 全 切 术 后 尿 流 改 道 的 主 流标 准 。
但患 者术 后 的永 久 腹 壁 造 口、 接集 尿 装 置 , 为 医 外 成 患双 方选 择 和接受 该术 式所 要面对 的缺陷 。
为克 服 这 一 缺 陷 , 0 世 纪 7 、 O年 代 起 由 2 更高 的期 望及选 择 等有关 。
2 原 位 新 膀 胱 与 回 肠 流 出道 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无 明 显
差 异
C AME L Y、 E DUC、 KI S NNE S UDE 等 学 者 不 R、 T R 断改 进 的原 位 新 膀 胱 ( rh tpcn o ld e) 术 , o too i e ba d r 手 将替 代膀 胱 的肠 段 做 成 储 尿囊 ( r ayp u h 而 非 u i r o c ) n 单纯 的尿 液流 出道 , 重建 的肠 道新 膀胱 与尿道 直接 吻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比较研究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比较研究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比较研究作者:邓春红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6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33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0例患者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回肠膀胱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当的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标准、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1]。

术后对患者尿流进行改道重建,以恢复患者排尿功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流改道方式主要包括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而对改道方式的选择在临床上颇有争议,也是泌尿外科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2]。

术后选择适当的尿流改道方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3]。

本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分别选择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的手术方式,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其中男47例,女16例;术前经膀胱镜及病理检查等确诊,无治疗史,符合手术适应证。

病理检查报告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57例,移行细胞癌伴鳞状细胞癌5例,腺癌1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33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男24例,女9例,年龄24~73岁,平均(62±6)岁,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9例。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安全共识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安全共识
• 术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自身情况(生理和心理状况),确定其是否合并有其他相 关的基本疾病。积极完善术前实验室、影像学以及重要脏器功能性检查,对患者可 能出现的风险、麻醉耐受性和拟行手术的难度进行预估,并对患者的生存率、死亡 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估[9-11]。对于高龄患者,应充分考虑术后生存时 间与患者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期。 对于心脏、肺、肾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缺陷导致手术耐受差的患者,应和麻醉科及 相关科室积极沟通,共同拟定诊疗方案[12]。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专家共识推荐:
• 在确定RC方案之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了解肿瘤的分期以及有无淋巴转移和远 处转移,同时进行肿瘤活检确定膀胱肿瘤的性质。若选择行输尿管结直肠吻合术, 术前还可行钡剂灌肠、肠镜及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测定,同时这也有助于排外结肠肿 瘤[13-14]。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2.1.2.1 手术适应证
秦觞过客整理制作
专家共识推荐:
• RC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微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肿瘤的降期和降 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的一线NAC方案包括①GC方案:吉西他滨1 000~1 200 mg/m2,第1、 8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②改良MVAC强化方案(DDMVAC):甲氨蝶呤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长春碱3 mg/m2、阿霉素30 mg/m2、顺铂7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2周重复。③CMV方案:甲氨蝶呤30 mg/m2、长春碱4 mg/m2,1、8天 静脉滴注;顺铂1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期间常规预防性应用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并且给予充分的水化。NAC后进行RC前应复查血常规、肾功、肝功能。对于不耐 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但应及时评估疗效和注意免疫治疗特有的不良事 件,如有顾虑也可执行单纯RC+UD。由于新辅助放疗会破坏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并且新辅助放 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否有益,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因此,不推荐术前使用新辅助 放疗。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5 2±39 岁 , 术 时 间 5 8— . h 平 均 ( . 6. .) 手 . 81, 6 7±06 .) h 出血量 18 5~ 0 . m , 均 ( 1. 2 . ) l , 4 . 3 25 l平 2 3 4± 06 m 。B组 的2 9例患者 中, l 男 9例 , 1 女 O例 , 年龄 5 7 4— l岁 , 平均
M eh d 5 a e t u d r e trdc ytco f ruiaydv rinfo J n ay2 0 o Ma 0 i e h s i ee t o s 8p t ns n ew n a ia c se tmy a e rn r ieso rm a u r 0 7 t y2 1 n t o pt w r i l t 1 h l a
四川医学 2 1 年 6 02 月第 3 3卷( 6 ) S ha ei l o r l 0 2 V1 3 N . 第 期 i unM d a Ju a , 1 ,o 3 , o 6 c c n 2 .
论 著
根治 性 膀 胱全 切 术 后尿 流 改 道术 患者 的 护理 方 法探 讨
谷永 芳 , 张龙 英 , 张艳 英
及 预 防性护 理措 施 。护理 问题 的发现 及 措 施 的制 定 均
11 一般 资料 : . 选取 20 07年 1月 一 01年 5月于本 院 21 行根 治 }膀胱 全切术 后尿 流改 道 术 的 5 生 8例患 者为研 究 对象 , 其随机分 为 A组 和 B组各 2 。A组 的 2 将 9例 9例 患者 中 , 1 男 9例 , 1 女 O例 , 龄 5 7 年 5~ l岁 , 均 年 龄 平
t n w shg e a o p A ,P <0 0 i a ih rtn g u o h r . 5,teewa inf a t iee t h r ssg ic l df rn. in y Co cu in E ie c -a e ae a po c smo n lso vd n eb s d c r p ra h i r e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作者:公洪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的选择标准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其中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性回肠新膀胱术。

然后分析了这两种尿流改道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结果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

在回肠膀胱术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近期并发症;而回肠新膀胱术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

在回肠新膀胱术中,出现尿失禁患者有2例,需间接导尿或压腹排尿的患者有3例,其余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

采用膀胱镜进行术后复查,没有发现尿道肿瘤复发。

结论相对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者,接受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

然而临床治疗中,具体尿流改道方式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术式选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复复发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就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

然而患者在膀胱全切后选择的尿流改道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2]。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

现做如下报告:1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共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2.8岁。

本组患者有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行回肠新膀胱术。

临床表现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或者尿路刺激症状。

在术后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有62例患者为高级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1例肉瘤,2例腺癌。

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1.2 方法回肠膀胱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在和回盲部相距10cm-15cm的位置,取一段约20cm长的带系膜使其从回肠袢游离出来。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报道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膀胱癌是我 国临床常见 的泌尿 系统 恶性肿瘤之 ~ ,目前在 临床上应用最为 广泛的有效治疗方 法是根治性膀胱切 除术结 合 尿流改道术 。临床 大量数据表 明, 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膀胱
癌进行治疗后 。患者 选择 的尿流改道方 式能够对术后生 活质量
理 。在右下腹壁 回肠远 端处 造瘘。
黏膜发 生萎缩 , 降低 了对尿液成分 的吸收率 , 从 而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避免 了电解 质紊乱并 发症 的发 生。 在尿流改道术后早期 , 回
肠会分 泌大量粘液 , 而且 由于受到尿液 的影 响 , 回肠黏膜进入早 期炎症期 , 之后 发展 成为退性期 , 进而导致负 责吸收的组织遭到 破坏 , 发生去微 绒毛 , 及去 刷状缘 等情况 , 吸收功能降低 为原有 水平 的 1 / 8 。最后 。 回肠黏膜上皮 细胞组 织结构与尿路 组织结构
相类似 。 具有覆盖功能。
1 . 2 . 2 回肠 新膀胱术 根治性膀胱 全切术后 。 距 回盲部 1 0 ~ 1 5 c m
的位 置 , 取一段 长约 4 0 c m 回肠段 , 保 留回肠蒂 , 恢 复 回肠 连续 性后关 闭肠系膜裂 口。将所取 带蒂 回肠段从对 系膜缘处 纵向剖 开, 将其按 U形 进行排列 , 用2 - 0可 吸收线对其 进行缝 合 , 制成 贮尿囊 。使肠 片下缘围绕 回肠段 , 用2 — 0可吸收线对其进行连续 缝合 。吻合 回肠新膀胱和 双侧 输尿管 , 在输尿管 内放 置支架 , 从 腹壁处将 内置支架 引出来 , 关闭 回肠新膀胱前壁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料 的具体肠管部位 的因素主要有患者 肾功能水平 、既往有无 盆 腔 放疗 病史 . 或者腹部手术病史 . 以及被选择 的材料对于集体 在

膀胱全切Roux—Y尿流改道围术期护理

膀胱全切Roux—Y尿流改道围术期护理
确 诊 后 , 易 陷入 悲观 失望 、 极 紧张 焦虑状态 , 为此 , 我 们认 真 与他 们 交 谈 , 了解 其 态 度 、 念 和 恐 惧 的 原 观 因 , 针对性 地进 行 指 导 。对 极度 恐 惧 的病 人 采 取 有 保 密性 护理 , 逐渐 地进行 心 理疏导 ; 对性格 开 朗的病 人, 以实 例 向其讲 解手术 治疗 的必要 性 、 手术方 法及 相关知 识 。 同时 嘱病 人 戒烟 酒 , 指 导 其做 有 效 地 并 咳嗽 、 排痰 , 日做 深 呼吸 运 动 4— 每 5次 。本组 病人 经 细心 护 理 , 不 同程 度地 减轻 了顾 虑 , 均 能够积 极 主 动 配合 治疗 和护 理 , 全地 渡过 了围手术 期 。 安 312 肠 道 准备 因该手 术 是 以结 肠代 膀胱 , .. 故术
翻。平均手术时间为 5 , h平均输血量为 1 0m 。住 0l 6 院期 问 除 1 例切 口裂 开 , 无其 他 并 发症 及 死 亡发 余 生 。随访 3 , 2例 出现一 过性逆行 感 染 但很快 2例 有 治愈 , 以上生存 2 。 5年 4例 察 引 流 液 的 颜 色 、 状 及 引 流 量 , 每 小 时 超 过 性 若 2 手 术方 式简介 10 l 0 m 且颜 色为鲜 红色 , 应及 时 通 知 医生 , 惕 有 继 警 将 双侧输 尿管距 膀胱 4m处切断 游离并 各置一 发性 出血 。2h后 若 生命 体 征 平 稳 。 止监 测 。本 e 4 停 个 支架管 , 膀胱 全 切 后 , 乙状 结 肠距 直 肠 1e 在 5m处 组无 1 例继 发 出血。 切断 消毒 后 , 远 端 乙状 结 肠 拉 至 腹 正 中 I 水 322 保持输 尿管 支架管 通畅 , 防 逆行 感染 及 尿 将 4 .. 预 平 , 将近 端 乙状结 肠 与 远 端 乙状 结 肠靠 近 直肠 处 瘘 的发 生 本 组 病人 平 均 于术 后 1 拔 除双 侧 输 再 0天 行 端 侧吻合 , 复 乙状 结肠 的连 续性 。 着将远 端 乙 尿管支 架管 。在 置管 期 间 , 善 固定 输 尿管 支 架 管 恢 接 妥 状结 肠袢 置于腹 膜 后 与 双输 尿 管 吻合 , 尿管 外 口 输 并 保持其通 畅 , 避免扭 曲 、 压 、 受 阻塞 及脱落 , 果不 如 高 出肠粘 膜 O5m并 做成 半乳头 以防逆 流 。输 尿管 慎 出现阻塞 或脱 落 , .e 可致 尿 波从 吻 合 口进 入 腹 腔 形 支 架管 从 肛 门引 出。为 了防止粪 便 返流 . 乙状结 在 成尿 瘘 , 人 出现 腹 胀 、 痛 、 部 膨 隆 , 病 腹 腹 叩诊 有 浊 肠 端侧 吻 合 口上 2r 处 将 乙状 结 肠 袢 行 折 叠 式 紧 e a 音, 盆腔引流管内有尿液引出。同时病人伴有高热 、 缩, 最后 关 闭结肠 残端 开 口并 埋在腹 膜后 。 于盆腔及 畏寒 及双侧 腰痛 , 则应 考虑 为并 发 逆行 上尿路 感染 , 直 肠 内放置 引流管 及肛 管 。 通知 医生并 协 助 处 理 。本 组 无 逆 行 感 染 及 尿瘘 发 3 围 手术期 护理 生。 31 术前 护理 . 323 保 证有效 胃肠 减压 , .. 预防切 口裂 开 及肠瘘 311 加 强 宣教及 心理 护 理 , 除病人 忧虑 病 人 .. 解

膀胱全切术后不同尿液转流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膀胱全切术后不同尿液转流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SF-36共有36项问题。主要测量受访者身心健康状态的8个面 向,分别为: 1.身体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 2.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physical problems, RP) 3.身体疼痛(bodily pain, BP) 4.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GH) 5.活力(vitality, VT) 6.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 7.因情绪角色受限(role emotional problems,RP) 8.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H)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MASATO FUJISAWA ONB
Sample size (N ) Gender(M /F, n) Age (x ±s, yr) Follow-up (x ±s, mon)
SAJAL C. ONB 49 41/8 64.0±8.6 IC 23 17/6 73.6±8.8 ONB
年龄
ileal conduit orthotopic neobladder Study or Subgroup Mean SD Total Mean SD Total I. HARA 2002 58.5 12.5 37 61.9 9 48 MASATO FUJISAWA 2000 70.6 7.5 20 61.4 8.2 36 SAJAL C. DUTTA 2002 73.6 8.8 23 64 8.6 49 Mean Difference IV, Random, 95% CI -3.40 [-8.16, 1.36] 9.20 [4.96, 13.44] 9.60 [5.27, 13.93] 5.20 [-2.86, 13.25] Mean Difference IV, Random, 95% CI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 效 果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选择
组织工程膀胱
Historical milestones of urinary diversion
•1851 - Ureteroproctostomy (Simon) •1878 - Ureterosigmoidostomy (direct anastomosis) (Smith) •1898 - Rectal bladder (Gersuny) •1950s - Ileal loop (Bricker) •1959 - Ileal neobladder (Camey) •1970s - Koch pouch •Early 1980s - Indiana pouch •Late 1980s - Orthotopic diversion
此项技术遵循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主要技术标准, 纵行切开肠管以扩大肠袋的容量、增加其顺应性、减 低肠腔内压力。输尿管以粘膜下隧道的方式吻合,防 止尿液逆流及逆行感染,有效的保护了肾功能。 利用 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可免除挂置集尿袋或间断导尿。
适应症:
膀胱肿瘤膀胱全切不能做原位膀胱的患者 膀胱外翻患者 难以治愈的尿失禁患者 难以修复的膀胱阴道瘘患者 其他原因造成的膀胱功能丧失的患者 腹壁造口的尿流改道出现难以解决的造口并发症
Richard E. Hautmann UROLOGY 69 (Suppl 1A): 17– 49, 2007
尿流改道方法众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尿流改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逆行感染、代谢纹乱、肾功能衰竭。 2.直肠膀胱,乙状结肠腹壁造口术--逆行感染、夜间尿失禁。 3.腹壁造口的尿流改道--需经常更换尿袋或间断导尿。其主要并发症有逆行感
经验与体会
临床资料:
1996年—2001年 我们为38例膀胱肿瘤膀胱全切病人行乙 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2 岁。.术后随访:本组38例,其中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0 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血生化检查、上尿路形态 及功能检查、肠袋动力学检查。
: Joseph A Costa, DO e medicine March 24, 2006
当前尿流改道的主要方法
原位膀胱重建--乙状结肠、回肠、回结肠 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回肠、结肠、输尿管皮肤造口 肛门控制排尿的尿流改道--Mainz pouch II 腹壁造口的可控性尿流改道--回肠、回结肠、结肠
结果:
1.可控性排尿:本术式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 拔除肛管后2天内肛门括约肌功能基本恢复。2-3天 后可完全控制排尿排便。拔除肛管后1周-2月可获 得满意的尿便分流。2个月后排尿次数稳定,白天 4-5次,夜间1-3次。
2.肠袋动力学检查 :术后3-6个月做肠袋动力学检查。 肠袋最大储尿容量400-650毫升(平均515,6毫 升),平均基础压力16.5cm H2O (8-23cmH2O ), 平均最大充盈压力21.3cm H2O ( 12-33cm H2O )。 在充盈过程中肠袋顺应性良好。
科室特色---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科室特色-----膀胱再造的尿流复道 TU-Pouch 清华新膀胱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 Mainz Pouch II
MAINZ POUCH
Mainz Pouch 是由德国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 R.Hohenfellner 教授等研究的一 系列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1.可控性尿流改道 2.应用结肠为主 3.多种输出道构建技术 4.有多种 Pouch 形式:
WHO and SIU met to critically review reports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urinary diversions
>7000patients with cystectomy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urinary diversion after 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neobladder, 47%; conduit, 33%; anal diversion, 10%; continent cutaneous diversion, 8%
染、造瘘口狭窄、尿失禁及代谢纹乱等。 4.原位膀胱—尿失禁、尿道复发。
这些问题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负担很重。许多患者 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我们的选择:
首选原位膀胱重建--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次选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 Pouchu II) 备选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双侧输尿管单口造口、Bricker
3.上尿路情况:本组获得随访的 32例中的31例上尿路得
到了满意的保护。其中6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双侧1例,单侧5例),在术后得到了缓解。只有1例 患者术后出现双侧肾积水,肾功能受损。手术探查见 右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做再吻合。左侧输尿管下段 纤维粘连迂曲,进行松解。术后3个月复查,肾积水 缓解,肾功能也恢复正常。
Mainz Pouch I Mainz Pouch II Mainz Pouch III
不同形式的MAINZ
POUCH
MAINZ POUCH I
MAINZ POUCH II
MAINZ POUCH III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 Pouch II)
MAINZ POUCH II 的演化
设计原理:
术前准备:
1.诊断: 除膀胱肿瘤的临床诊断外路及全身状态的评价。 3. 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评价。 4.术前肠道检查及肠道准备。
MAINZ POUCH II 手术关键步骤:
术后处理:
1.术后禁食并静脉高营养7-10天。 2.留置输尿管支架管9-11天。 3.保留肛管7-1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