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历史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历史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单选题
1.(2023秋·北京平谷·高二统考期末)“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为此周恩来总理提出了()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2.(2023秋·北京大兴·高二统考期末)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A.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全方位外交
C.对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D.处理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3.(2023秋·北京西城·高二统考期末)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①领导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①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权力机关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4.(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吸收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这反映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B.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C.亚非民族独立国家成为世界上重要力量D.“一边倒”方针发挥了重要作用
5.(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①“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6.(2022秋·北京平谷·高二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外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长B.中外贸易总额受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
11.(2022秋·北京怀柔·高二统考期末)“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其含义是()
①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①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
①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①重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合作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12.(2022秋·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下列各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①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13.(2022秋·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新时期以来建交状况的是
A.B.
C.D.
14.(2022秋·北京延庆·高二统考期末)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 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
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15.(2021秋·北京西城·高二统考期末)有学者评价某部法律文件,“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它”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2021秋·北京西城·高二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以下对相关史实梳理的时间轴,空白处应填入
A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①①①
①
①
础。
“五小工业”是指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就地取材的特点。
——摘引自唐朝金《河南工厂简史》材料五
公社必须办工业,公社能够办工业。
公社办工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逐步从三级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条件,这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深远意义。
——人民日报社论(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对“五小工业”应作出怎样的评价。
23.(2021秋·北京平谷·高二统考期末)中国各民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材料一
(1)观察上图,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材料二
(2)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清朝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并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3)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亚非各国有着相同的被殖民历史且独立后仍然受到殖民主义的侵犯,应该互相尊重支持和团结友好合作,“求同存异”方针为亚非各国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
B项正确;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是针对亚非各国,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印度、缅甸联合声明中提出的,排除C项;“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
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C项正确;A项指的是“一边倒”,排除A项;B项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方针,排除B 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对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与处理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这一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在1949~1954年,这一时期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①①正确,C项正确;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排除①,排除AB项;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排除①,排除D项。
故选C项。
4.A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上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久后,就被万隆会议所吸收和引申,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A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没有体现亚非国家的世界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一边倒”方针指的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D项。
故选A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强调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决定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唯一出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可以佐证此说法,①①符合题意,D项正确;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二者不能说明“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排除①①,排除ABC项。
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B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无关,排除A项;1954年日内瓦
会议召开,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排除C项;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盟约,与“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50-1957年中国与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最多,受到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了中外贸易,排除A项;“始终上升”说法错误,排除C项;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D项。
故选B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宪法》规定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体现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而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并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B项;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体现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①符合题意;根据“在此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各国代表团以及有些国家的社会及政治活动家,都利用了该公司的航空运输工具”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①符合题意,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建立了较完备的全国航空网络布局,①不符合题意;外交新高潮是在70年代,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1952-1953年农户实际购买力支出结构情况(单位:%)统计表”中的信息可知,1952-1953年,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呈增长趋势。
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农民购买生活资料的支出虽有所减少,但占比较高,所以“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仅凭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新中国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排除C项;农业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D项。
故选A项。
【点睛】
11.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等。
所以①①均符合题意,B项正确;“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的内容,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重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B项。
【点睛】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①①①,D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排序错误,排除。
故选D 项。
【点睛】
13.D
【详解】新时期指的是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建交国数量最多,D正确;A选项中与我国建交国数量最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情况,主要是欧洲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选项中在美洲有一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但是欧洲、非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六十年代我国的外交情况,排除;C选项中美洲、欧洲大量国家与我国建交,属于一个建交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七十年代的外交情况,排除。
14.A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65-2006年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这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D项是一国两制。
15.D
【详解】根据材料中“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经过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代表反复商讨通过的,反映了人民的心愿,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宪法,与中共无关,故排除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制定的宪法性文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
1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与1984年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D项正确;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7年,A项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B项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C项错误。
1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是健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主旨题意,可排除。
1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的中国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不是中国开创新型外交的开端,①错误,ABC排除;①①①均是对材料的描述,D符合题意。
故选D。
19.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政协通过立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普选的全国人大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人大职能,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巩固了新民主义革命的成果,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巩固,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2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所以①①①正确,故选B;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地方农业和其他相关领域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详解】(1)排序:根据图片的内容可得出排序是①①①①①。
理由:结合图片信息可得出①是古代埃及牛耕;①是中国唐朝曲辕犁;①是马拉收割机,农机改进力度大,动力仍为畜力;①是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的应用;①是农用机械动力来源应为蒸汽动力。
(2)表格的内容主要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机械化开始年份”与“基本实现机械化年份”。
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可选择一个国家为视角,对其农业机械化进程进行研究。
比如是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具体时间、地点等。
然后再问原因,最后再问影响。
(3)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的占比可得出田赋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工商税占比约四分之一。
说明: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财政主要依赖于农业,商业贸易活动隶属于自然经济体制。
根据表格信息可得出第二阶段:田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大幅下降,在国家财政整体占比中,工商税额开始超过田赋。
说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商品通过通商口岸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初步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可得出第三阶段:田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持续大幅下降,工商税额增加迅速,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说明: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投资建厂,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加剧;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清末新政鼓励民间办厂,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局动荡、战祸频仍,农业生产受到沉重打击。
(4)根据所学,可结合一五计划地完成、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国家的顶层设计等方面的影响概括,根据所学可得出,“五小工业”是根据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地特点,依靠地方力量,形成服务于地方农业的小而全的工业体系。
最后分析影响,可得出“五小工业”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改善了地方工业构成和布局,带动地方农业和其他相关领域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点睛】
23.(1)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华夏族诸侯国为中心,夷、蛮、戎、狄居于周边四方;齐、秦、晋、楚争霸局势的形成,与四方诸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与中原统治民族融合,差别逐渐消失;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形成,中原华夏族与其周边四方各族政治上的联系范围扩大了,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这就为全国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打下了基础。
(2)军事征服:康雍乾三朝对漠西准噶尔部的战争,蒙古各部领主更是尊皇太极为蒙古大汗,清朝皇帝在法统上也成为了蒙古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行政管理: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西藏与新疆地区民族事务归属该机构管理;顺治皇帝对五世达赖喇嘛册封,康熙皇帝对班禅大师进行册封;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大师共同管理西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宪法以将其制度写入宪法,称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
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一“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华夏族诸侯国为中心,夷、蛮、戎、狄居于周边四方;齐、秦、晋、楚争霸局势的形成,与四方诸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与中原统治民族融合,差别逐渐消失;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形成,中原华夏族与其周边四方各族政治上的联系范围扩大了,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这就为全国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打下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清朝地图(18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有:军事征服,康雍乾三朝对漠西准噶尔部的战争,蒙古各部领主更是尊皇太极为蒙古大汗,清朝皇帝在法统上也成为了蒙古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行政管理,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西藏与新疆地区民族事务归属该机构管理;顺治皇帝对五世达赖喇嘛册封,康熙皇帝对班禅大师进行册封;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大师共同管理西藏。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发展历程、内容、意义等方面回答即可,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宪法以将其制度写入宪法,称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