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附件精简笔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恋、犯罪、适应不良
青年
黄金时期22-35岁
感知、记忆、想象能力最佳。心智活动到最高水平。一般能力(认识、实际操作)和特殊能力(职业、人际关系、管理、适应)
发展更为成熟: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
角色冲突与转换;工作上遭到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
中年
50岁出现更年期
处理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智慧。
情感稳定、性格成型、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婚姻更加务实;处于失业关键期。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朋友、同事邻里、社区管理员)
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之一,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特点表现在个案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是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此种人的五个特征:
(1)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理性的人(2)适应力强,珍惜和享受生活(3)依据真是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忠于自己(4)面临众多选择,能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5)生活中有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创造力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特点
任务中心模式
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对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五方面基本要求:(1)介入时间有限(2)介入目标清晰(3)介入服务简要(4)介入过程精密(5)服务效果明显。
模式关注对象的自主性:(1)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2)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家庭治疗模式
米纽秦提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特征是:把家庭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理论假设:
(1)家庭系统(2)家庭结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理、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4)家庭生命周期
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优点
人本治疗模式
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这种人的特征:是理性的人,适应力强,承当责任终于自己,心里上极大自由,丰富创造力
诊断包括三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信息加工;信仰系统;自我表述;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治疗的要素而产生的。治疗技术:放松练习(应用最广)、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子系统间的关系过分密切或疏远)、联合对抗(出现冲突时形成同盟)、三角缠(通过第三方实现沟通交流,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倒三角(家庭权力由孩子掌握)。
(4)家庭生命周期。
改变家庭看法——重演、集中焦点、感觉的震撼;
改善家庭结构——划清界限、打破平衡;
改变家庭错误观察视角——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似是而非、强调优点。
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3个条件,内容: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实施过程包括前后相连的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和介入。特点: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家庭形态和结构;家庭系统的弹性;家庭系统的回馈;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成员症状与交往方式的关系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改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ABC理论——A(当前发生的事件);B(对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模式指出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帮助对象的有效方法是协助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之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问题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方面的压力有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反思性和非反思性)、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技巧。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潜能。
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
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直接提供的服务)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
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介入
(1)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基本模式
内容
特点
理论假设
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
2、危机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潜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2)自我概念: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三方面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适应不良(服务对象借助曲解或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适应失调(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一致,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反思性:直接提供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非反思性:与服务对象沟通,引导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对象(5方面)——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在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1、清晰界定问题。服务对象知道、承认、愿意、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愿意承担任务、处于正常生活状态、有自主能力的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
危机介入模式
1946,林德曼、卡普蓝提出“危机适用”理论
1、危机为两类: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
自我意识三阶段:游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的出现。
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里自闭。
学龄前
3-6岁,大肌肉发展成熟;
6-7岁,智能迅速增长。
语言发展: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转换。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口吃、攻击、沉迷于电视
学龄期
身体各方面和机能有进一步发展,掌握了完整的动作。
运用任务实现目标时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沟通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所具备的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和方向引导
高效服务的五个要求:时间有限,目标清晰,服务简要,效果明显,过程精密。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家庭治疗模式
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辅导过程中不是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直接中断家庭成员之间循环互动的方式。
(2)家庭结构。涉及系统中的此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的分工、权力结构。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服务介入技巧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语言发展:口头、书面、内部语言。注意力增强。
对环境适应性增强,有更符合实际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
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学习困难
青少年
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是关键期和成熟期。情绪有两级发展特征。出现性意识。
社会性发展由青少年社会化任务决定,其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模式把沟通视为社工与对象间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具备:
两个要素:(1)有系统(2)有反应。
五种功能:(1)探究(2)组织(3)意识水平的提升(4)鼓励(5)方向引导。
(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
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成长危机和情景危机。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有效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人的行为改变规律和人的认知加工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艾利斯提出,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提出ABC理论。A引发事件;B信念系统;C事件之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非理性信念特点: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如何度过更年期、适应婚姻关系变化。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
老年
生理功能退化
思维呈衰退趋势,但有较大平衡性。
原社会角色消退,产生失落感。
无用感、孤独感、生活和身体上的困扰
模式
理论假设
治疗技巧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重要特征——开放性。
(1)对人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阶段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性发展
面临的问题
婴幼儿
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迅速。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发达,从直观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有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对语言感兴趣。
社会化过程:0-6个月,单纯社会化反应;7-24个月,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2-3岁,发展伙伴关系。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基本假设(2):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意识层次(3):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
技巧(5):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基本原则(6):
(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人本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青年
黄金时期22-35岁
感知、记忆、想象能力最佳。心智活动到最高水平。一般能力(认识、实际操作)和特殊能力(职业、人际关系、管理、适应)
发展更为成熟: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
角色冲突与转换;工作上遭到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
中年
50岁出现更年期
处理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智慧。
情感稳定、性格成型、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婚姻更加务实;处于失业关键期。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朋友、同事邻里、社区管理员)
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之一,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特点表现在个案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是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此种人的五个特征:
(1)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理性的人(2)适应力强,珍惜和享受生活(3)依据真是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忠于自己(4)面临众多选择,能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5)生活中有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创造力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特点
任务中心模式
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对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五方面基本要求:(1)介入时间有限(2)介入目标清晰(3)介入服务简要(4)介入过程精密(5)服务效果明显。
模式关注对象的自主性:(1)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2)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家庭治疗模式
米纽秦提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特征是:把家庭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理论假设:
(1)家庭系统(2)家庭结构: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理、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4)家庭生命周期
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优点
人本治疗模式
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这种人的特征:是理性的人,适应力强,承当责任终于自己,心里上极大自由,丰富创造力
诊断包括三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信息加工;信仰系统;自我表述;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治疗的要素而产生的。治疗技术:放松练习(应用最广)、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子系统间的关系过分密切或疏远)、联合对抗(出现冲突时形成同盟)、三角缠(通过第三方实现沟通交流,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倒三角(家庭权力由孩子掌握)。
(4)家庭生命周期。
改变家庭看法——重演、集中焦点、感觉的震撼;
改善家庭结构——划清界限、打破平衡;
改变家庭错误观察视角——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似是而非、强调优点。
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3个条件,内容: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实施过程包括前后相连的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和介入。特点: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家庭形态和结构;家庭系统的弹性;家庭系统的回馈;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成员症状与交往方式的关系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改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ABC理论——A(当前发生的事件);B(对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模式指出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对象的信念的影响。帮助对象的有效方法是协助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之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问题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方面的压力有关;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反思性和非反思性)、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技巧。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潜能。
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
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直接提供的服务)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
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介入
(1)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基本模式
内容
特点
理论假设
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
2、危机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潜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2)自我概念: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三方面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适应不良(服务对象借助曲解或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适应失调(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一致,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反思性:直接提供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非反思性:与服务对象沟通,引导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对象(5方面)——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在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1、清晰界定问题。服务对象知道、承认、愿意、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愿意承担任务、处于正常生活状态、有自主能力的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
危机介入模式
1946,林德曼、卡普蓝提出“危机适用”理论
1、危机为两类: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
自我意识三阶段:游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的出现。
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里自闭。
学龄前
3-6岁,大肌肉发展成熟;
6-7岁,智能迅速增长。
语言发展: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转换。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口吃、攻击、沉迷于电视
学龄期
身体各方面和机能有进一步发展,掌握了完整的动作。
运用任务实现目标时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沟通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所具备的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和方向引导
高效服务的五个要求:时间有限,目标清晰,服务简要,效果明显,过程精密。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家庭治疗模式
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辅导过程中不是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直接中断家庭成员之间循环互动的方式。
(2)家庭结构。涉及系统中的此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的分工、权力结构。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服务介入技巧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语言发展:口头、书面、内部语言。注意力增强。
对环境适应性增强,有更符合实际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
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学习困难
青少年
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是关键期和成熟期。情绪有两级发展特征。出现性意识。
社会性发展由青少年社会化任务决定,其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模式把沟通视为社工与对象间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具备:
两个要素:(1)有系统(2)有反应。
五种功能:(1)探究(2)组织(3)意识水平的提升(4)鼓励(5)方向引导。
(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
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成长危机和情景危机。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有效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人的行为改变规律和人的认知加工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艾利斯提出,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提出ABC理论。A引发事件;B信念系统;C事件之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非理性信念特点: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如何度过更年期、适应婚姻关系变化。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
老年
生理功能退化
思维呈衰退趋势,但有较大平衡性。
原社会角色消退,产生失落感。
无用感、孤独感、生活和身体上的困扰
模式
理论假设
治疗技巧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重要特征——开放性。
(1)对人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阶段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性发展
面临的问题
婴幼儿
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迅速。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发达,从直观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有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对语言感兴趣。
社会化过程:0-6个月,单纯社会化反应;7-24个月,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2-3岁,发展伙伴关系。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基本假设(2):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意识层次(3):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
技巧(5):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基本原则(6):
(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人本治疗模式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