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感受比统计数据更真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姓感受比统计数据更真实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次记者会上指出,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贴近老百姓的GDP”,是李总理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在新闻从业活动中时常见到的一种现象:记者对采访到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数字深信不疑,因为它是统计部门提供的。然而,一旦将其公之于众,人们便纷纷打上问号,因为这些数字与他们的实际感受对不上号,甚至相去甚远。

机械套用统计数据,引来公众质疑

2009年9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载,北京市统计局公布有关经济数据后称:“北京已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其根据之一是“年人均GDP已达9000美元”。人们对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怀疑,问题在于数字后面潜藏着的不公。有人指出,片面强调人均GDP的高水平,是否正视了收入差距问题?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抽样调查,2004年北京城市居民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4:1,并呈继续扩大趋势。近年来,尽管北京市政府为扭转这一局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仍不容乐观。有网民戏谑:“张家有钱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一百万。”无怪乎有市民听到这个消息后提出疑问:“北京已经

富裕到这种地步了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GDP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具体到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则必须要听占相当数量的低收入人群的声音。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若讲“富裕”,前面必须加上“共同”二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全球瞩目,但存在的问题也有目共睹;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拉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亦很明显。脱离中国的现实状况说事,机械地套用统计数据,是社会浮躁心态的表现之一。20多年前,即1990年初,就有新闻媒体曾报道过1989年山东省东营等市步入“小康”的事,是更早的一例。

东营市198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2.5亿元,全市人口154万,人均4057元;按当年外贸汇率(1美元折合3.7元人民币)折算,人均达到1096美元。1990年,一些新闻媒体根据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报道:东营人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我国规定的小康标准是年人均800美元以上)。然而,这里的客观情况却是:农民是东营市人口的大头,达117万,占到总人口的76%;他们当年的人均纯收入仅有575元,是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地区性经济指标达到“小康”的要求,而多数群众却得不到“小康”实惠的现象呢?据统计部门介绍,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是以块块(地区)为单位的。

所谓“块块”,是指所有的企业单位不管隶属关系如何,其生产总值统统计算在所在地区以内。这样,隶属关系不在本地的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大部分则不属本地所有,因而除本企业职工之外的大部分群众就不能直接受惠。例如东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含胜利油田,而且是大头,占80%以上。胜利油田直属国家部委,当地群众并不能从中直接受惠,自然就出现了上述地区综合经济水平与大部分农民群众收入水

平不相一致的情况。

那次媒体宣传东营市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东营市有人说,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胶东和济南没进“小康”,而相对落后的东营倒先进了;我们宁愿过胶东、济南的非“小康”生活,也不愿过东营的“小康”生活。这种反应,在那次被宣传已进入“小康”的德州市、淄博市也有。

尊重统计数据,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小康不小康,关键是看群众认可的程度,人民群众承认比统计局的数字更重要,更有说服力。”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任江苏省委书记时感受新苏州点评“全面小康”说的话。一般说来,统计部门发布的经济数据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度应该是一致的,至少不应该差别太大。然而,在上述事例里,却正好相反。

显然,这类新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究其原因,既有统

计上的缺憾,也有新闻宣传上科学性不够的教训。统计上的事,自有统计部门去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则应从中吸取教训。对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我们应该尊重。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国家统计局从全国角度考虑采用某种统计方法,或许有他们的道理。但是,东营市的农民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6%和中央部委直属企业生产总值占到

该市生产总值的80%这两个因素,使得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数具有了地区特殊性。然而,我们的某些新闻同行没有对数字是否客观反映农民实际收入进行具体分析,而是机械地用面上的普遍性去硬套这里的特殊性,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偏差。

“人民群众承认比统计部门的数字更重要,更有说服力”,这才是对待统计数字、特别是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数字的科学态度。

例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低于30%~40%,为富裕(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支出的比例将逐渐缩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比例则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据此,2006年初,某市统计部门公布最新调查数据:该市城市居民上年恩格尔系数为31.8%,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该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型’上升到目前的‘富裕型’”。这样的结论很自然地引来一片质疑声。不少人认为,

中国老百姓不敢花更多的钱去买食品,是因为存在着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方面的花费压力。他们手里有点儿闲钱,是要攒着解决这方面困难的。一位民众无奈地说:“‘牙缝里抠食’抠出来的系数是不靠谱的。”有报道称,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31%,而山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3年就跌到33.5%;宁夏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在2004年降至36%,显然,说山西、宁夏居民比广州居民更早进入富裕阶段,难以成立。

事实上,恩格尔系数只是衡量某国、某地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而非唯一。当一国一地的恩格尔系数低于30%~40%时,还要看“吃饱肚皮”之外的余钱用到哪里去了。只有在社会福利充足、社会保障完善的情况下,低于40%的恩格尔系数才可被视为“富裕”的标志。在我国,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设之中,对其感受最深刻、最实在的,是老百姓,是工人和农民。没有他们的认可,妄评生活水平如何如何,那是靠不住的。

感受比数据更接近于真实

数据真实还是感受真实?这里的结论是:感受更接近于真实。这样的结论就提出了一个认识论上的疑问:我们常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数字统计应属理性认识范畴,而人的感受自然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了,那么为什么感受比数据更接近于真实呢?辩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