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的教案优秀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洛城闻笛的教案优秀5篇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1、品味古诗的思乡怀亲的主旨。

2、掌握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古典诗歌小学背过不少吧?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学生背诵以上古诗。

3、背完后老师提示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思乡怀亲的感情,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中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初读一遍感知表现主旨的诗句。

4、学生读完后询问这两首诗表现主旨的诗句,教师总结:这两首诗都有“故园”,点出这两首诗的思乡怀亲主题。

二、学习理解:《春夜洛城闻笛》
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3)谁来解释一下“折柳”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李白在夜晚听到幽幽的笛声,而且正好吹的是《折杨柳》这首歌,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由送别的伤感马上想到家乡和亲人。

因此,本诗根据“折柳”的意象来表达“故园情”的。

(4)启发提问:《春夜洛城闻笛》中用了那些词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呢?
学生大概会找到“玉笛”、“折柳”,教师板书。

(5)提问,激发创造力:
为什么唐人折柳代表送别呢?同学们猜一猜。

这里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地说,教师最后总结两点:
(1)、“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

(2)、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

三、熟读。

1、全体读,要求读出诗中表达的离愁别绪。

2、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听读。

3、分上下句读,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

4、全体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四、“故园情”系列诗词赏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柳”的寓意,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意境。

2.深情朗读,合作探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悟诗歌情感的方法。

3.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

学情分析
我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共有学生53人。

班里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的知识接受基本没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连拼音和识字都不能进行,更别说写作文以及理解文言文了。

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

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

但是对于理解古诗意象、意境,感受作者情感,还存在一定困难。

重点难点
1、理解言外之意的诗意体现方式。

2、区分表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的层次性理解。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激活求知欲——朗诵一遍之后问:这首诗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峰回路转)读懂了,那编课本的编辑们还要我们学习它什么呢?请回答!
大家课前读过这首诗吗?有没有同学问过这样的问题?或者有问这首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的同学吗?(这些提问,让整堂课有了一个角度和制高点)
2、(再次峰回路转)李白是个开朗豪放的诗人,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中,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很开朗豪放的诗人。

可《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却是一种压抑且挥之不去的绵绵思乡之情,这与他的豁达性格是不是很矛盾?
答:不矛盾!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这首《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虽是孤独而幽思不绝,但读起来却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从风格上完全符合他那奔放的个性。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二、走近作者
请同学说出自己了解的李白,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酒和诗是李白一生的最爱,人说“太白十诗九月”,同学们知道哪些李白写月的诗?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三、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1、找生试读,学生评价。

2、了解写作背景
3、听配乐朗读
4、自由读。

5、了解诗意。

6、赏析诗歌。

活动3【活动】深入研读
四、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1)“暗飞声”中“暗”如何理解?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小组内交流讨论,班内展示。

6、再创作,改写成散文。

7、小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也是一个和你、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首诗也就使得那些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的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篇三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⑴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

玉:指玉石。

暗飞声:声音不知(⑴)从何处传来。

⑴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⑴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皆言《折柳曲》也。

”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

柳:暗指“留”。

⑴故园:指故乡,家乡。

【白话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赏析】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

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篇四
授课题目:
《春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5课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
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理解思想感情,并能在课堂上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教学目标二:
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三:
通过理解战争年代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并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与视频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搜集诗歌创作背景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1分30秒) (播放杜甫的幻灯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壮游时期的《望岳》,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那么诗人后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吗?(播放幻灯片)杜甫游览祖国山川之后,在长安居住了十年,这期间他政治上屡屡受挫,生活困苦,更加不幸地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投奔唐肃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不料中途被叛军掳至长安。

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长安城处处呈现一派生机。

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五言律诗—《春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当时的心境。

二、初读(4分钟)
(一)指名学生初读全诗,进行正音教学。

(二)教师吟诵诗歌,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诵。

三、赏析诗歌(33分钟) 以前后桌为一组,分组讨论PPT显示的四个问题,讨论后PK回答问题。

问题有:
(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1.分析画面:“草木深”不止是草木繁茂,更不是整齐的生长,(播放乱草丛生插图)请同学们看着想象一下,经过战争摧残之后的都城,地上可能散落着盔甲、兵器、人们慌张逃散时遗落的行李,城内早已空无一人,草木也无人整理,放肆的疯长,应该是乱草丛生、草木蔓延,不仅表明人迹罕至,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所以首联描绘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遍地的画面。

2.分析感情:和平年代的长安城应该是热闹繁华、人来人往,通过“国破”“草木深”这样的意象再现的长安城,乱草丛生、残破荒凉,一个“破”字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

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任何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会感到痛心担忧,何况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景来表达了忧国的思想感情。

(板书:破、深:悲哀凄凉→忧国)
3.分析表现手法:首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表面上读的是情,其实读到的、感受的却是作者的情。

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本诗首联就是诗人将忧国的感情寓于荒芜残败的景象之中。

寓情于景是古诗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二)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叫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明确:第一种解释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感伤国事,即便站在美丽的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落泪,因伤心离别,即便是听到婉转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花、鸟是春景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
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

种念头困扰着他,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

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连花感时都落泪,鸟恨别都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怨恨。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两种解释都是“溅泪”与“惊心”,“溅泪”指诗人想到目前的时局眼泪不由自主向外飞溅出来,“惊心”指诗人想到与家人的离别可能是永别而感到害怕不安、心灵惊悸,可见诗人当时内心的悲痛欲绝,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悲伤离别的痛苦感情。

(板书:溅泪、惊心:悲痛欲绝→伤时)
(三)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通过“烽火连三月”一句,我们知道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很难顺利送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战火不断的年代,却得不到家人任何的消息,你会是什么心情?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与家人分隔两地,又难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家书是为报平安,亲人的平安、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也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焦急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板书:抵万金:焦急迫切→念家)
(四)尾联诗人由春望写到自己,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1.分析形象: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眼望眼前的颓败之景,又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他心里焦急忧愁却又无力排解,搔首踟蹰,结果诗人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稀,尾联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少,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2、分析感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短”表现诗人感慨白头发越挠越少,可见诗人愁的程度已到极致。

诗人叹息了自己的衰老,全诗又添一层悲哀,国都沦丧,诗人无国;时局动荡,诗人无安;家书不至,诗人无家;白头更短,诗人已老,尾联表达了作者内心集忧国、感时、念家、悲己于一体的复杂情感。

(板书:更短:愁→悲己)
四、赏读(6分钟)
(一)播放视频。

(二)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价,全班齐读,喜欢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读。

(三)全班背诵诗歌。

五、总结(半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六、布置作业
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情景,创作一篇小情景作文。

板书设计:
春望
破、深:
悲哀凄凉
→ 忧国
溅泪、惊心:悲痛欲绝→ 伤时
抵万金:焦急迫切→ 念家
更短:愁→ 悲己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篇五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接下来一起来赏析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

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
洛阳。

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

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

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

“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