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农村金融学
.
组织农村资金,办理各项农村存款 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受理各项贷款 办理转帐结算 提供有关情报、咨询服务 办理农村信托、租赁业务 管理国有农场、供销社的流动资金,监管工资基金 办理外汇业务 办理国际金融组织的农业信贷和中间业务 发行金融债券,代理股票、债券发行及转让业务 办理国家、人民银行委托业务
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 性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 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 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所谓政策性金融业务是与商业银行的一般性 业务相对而言,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的平衡和国家经济政策贯彻的须要,对 农业发放低息贷款。
负效应:
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按商业银行 经营机制运行,其比较利益低的农业地区、农业产业、 农业项目更加受到冷落
国家开发银行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承 担农业及农村经济项目的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不 对其投向结构进行严格界定,将出现非农产业的偏向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在少数县级行政区设置机构,其业 务大部分要采取委托代理方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影 响政策落实
企业行为,能够完善各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建 立明确的责任制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能够调动各种经济实体的力量,支 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立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能够优惠支持重点地区、产 业、行业、部门、项目,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运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长期以 来存在的效益低下问题 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结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充分营运农村社会资金
三 农村金融学的研究任务
农村金融常用知识
农村金融常用知识第一章:金融基础知识一、金融常识1.金融金融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简而言之,即货币资金的融通。
金融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外汇及金银的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金融有“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之分。
由金融媒体介入融通活动的称为“间接金融”;没有金融媒体介入,当事人之间直接发生的融通行为,称为“直接金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有银行、证券交易所、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
2.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指经济主体(个人或家庭、企业、政府)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资产直接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服务,代表持有者对资产的索取权。
任何金融资产都具有流动性、风险性与盈利性三个特征。
金融资产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币性金融资产,以货币形态存在,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另一类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等。
金融资产的种类与数量是由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主体财富的多少决定的。
3.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是规定资金融通业务中债权人与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凭证。
作为金融市场上流通与交易的对象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金融工具应列明以下几项内容:(1)面额。
即交易的金额大小。
(2)利息。
明确利息的计算方式是单利或复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
(3)到期日。
即偿还债务的时间,包括还本与付息的日期。
(4)其他事项。
如对发行者的要求权、还款保证等。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偿还性。
即经过一段时间后应归还本金,但股票除外。
(2)安全性。
金融工具避免风险、保障投资者收益的程度。
(3)流动性。
大部分金融工具都可在市场上买卖转让,使持有者能随时收回资金。
(4)盈利性。
金融工具可以给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金融工具是为了适应融资双方的不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可谓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票据(如本票、汇票、支票等)、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权证(如购股权证)、大额可转让存单()、合约(如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协议(如回购协议、抵押协议、转让协议)等。
农村金融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恢复其合作制性质 2003-2006:注资;明确所有者;移交省政府(成立省联社) 2007年:新的一轮改革试点开始
小额信贷试点(人民银行主导的) 2006年12月以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银监会主 导的)
村镇银行 贷款公司 村级农村金融互助组织
占100元贷款平 均成本
如果 每笔 贷款 成本 25元
0.25%
如果利率不变银行肯定 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
25%
教训之七: 政府的预算是有限的因此补贴 不是办法
在任何情况下政府的预算都是有限的, 因此政府面临两难选择 也就是说到底是以较高的补贴但是却只 能使较少的人受惠 或者以较低甚至是零补贴但是却能使有 限的资金惠及更多的目标人群 没有任何政府能够避开这种选择
“投资回报” 其实不是真正的回报
中国从国际教训的可借鉴之处
增加农村收入和减少贫困的努力必须考 虑整个农村产业, 而不仅仅是农民 如果及时拨付贷款,信贷条件合理,小 规模的农户能够、也愿意付适当高的利 率
政府的作用
旧角色
直接干预及管理 农业信贷的数 量与价格
新角色
最大限度地减 少直接干预和 信贷控制, 以创 造一个良好的 政策环境
改革
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是扩大农村金融覆盖 面和减少补贴依赖的根本途径 扶助性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有助于实现 上述目标 决策者和监管者改变观念是成功的第一 步
风险大
季节性波动
规模小并且市场分割 缺乏传统的抵押物 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不配套
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村金融的目标
减轻贫困? 增加农民收入? 保证农业 稳定县域经济? 保护农村信用社? 防止财政风险? 为农村的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b农村金融学第1-2章(3)
实验研究
定量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 个案研究 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 内容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
定性分 析 统计分 析 定性分 析
定性
文献研究
定量和定性 分析
四、人类文化学方法的应用:
人类社会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个比较具有持 久性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这种规范和模式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文化。因此,经济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于文化的研究, 农村金融学研究也是如此。 文化人类学的一些重要著作,已经成为我们研究传统社会的 必须参考的经典,比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费孝通先生 的《乡土中国》等著作也可以看成文化人类学的著作。 研究山西和温州的民间金融形态涉及文化问题
社会研方法
研究方式 子类型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分 析方法 统计分 析 统计分 析 研究的性质 调查研究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实地实验 实验室实验 统计报表 自填式问卷 结构式访问 自填式问卷 结构式访问 结构式观察 量表测量 无结构观察 自由式访问 官方统计资料 他人原始数据 文字声像文献 历史文献 定量
第二章 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发展
第一节 金融发展、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农村金融发展:一般性描述
第三节 农村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金融发展、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金融发展的概念: 金融发展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金融学术语,有关金融 在经济增长中之功能的研究、金融结构理论、金融 深化理论等等,都属于广义的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 组成部分。 金融发展或金融自由化理论所考察的核心主题是金 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田野调查方法中的问卷设计与访谈实施
问卷设计实例 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
访谈的实施
农村金融知识培训课件
农村金融知识培训课件目录CONTENTS•农村金融概述•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政策与法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案例分析与实践01农村金融概述农村金融的定义与特点总结词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和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汇款、保险、证券交易等。
其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高风险性和服务对象的分散性。
详细描述农村金融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等。
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农村金融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的收益不稳定,农村金融面临较高的风险。
最后,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也较为分散。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总结词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农村金融能够为农村居民和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满足其生产和生活需求。
通过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详细描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到现在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已经形成了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系。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资金来源有限等。
未来,中国农村金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02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机构01020304提供存贷款、汇兑等金融服务,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力量。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利用其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为农民提供储蓄、汇款等服务。
设立在县级以下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农户提供的短期、小额贷款,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产品加工。
农村金融讲课教学课件.ppt
金融特点: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在时间上 分布的,而且决策者和任何其他人无法预先明确知 道的。这是金融决策区别于其他资源配置决策的两 个特点。 金融的基本原则:体系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们 的消费偏好。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 实现最终功能。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偏好是 给定的。虽然偏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人们 的行为被解释为用来满足其偏好。对企业和政府行 为的考察,是从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福利这一角度出 发的。
学习农村金融学的6个理由
科学管理个人经济资源(古训言到“愚人同其金钱会迅 速分道扬镳”)。
有效处理商业事宜与活动(日常很难不与金融打交道,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寻求感兴趣和回报丰厚的职业(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的 CEO都具有从事金融的经历)。
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选择(对政府经济政策的 判断)。
1.2--货币
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一 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 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贝、牲畜、株玉等) ---金属货币(铜、金等)---纸币(最早出现于公 元11世纪宋朝)---信用货币(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以银行券、票据等流通为基础,信用货币以现金、 银行存款两种形式)
第一节:金融的涵义
1. 金融的定义 2. 家庭的金融决策 3.企业的金融决策
1、金融的定义
金融的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我国已经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金融日益显示起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以往主要依靠财 政的支持,转变为主要依靠金融的支持; 资金的再分配以往主要通过财政,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更多地通过金融;
a农村金融学第一章(1)
90年代末期到2005
2005年至今
孙大午\茅于轼与民间金融的命运
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
银背 互助会(ROSCA)
私人借贷
民间金融
地下钱庄
典当业
合作基金会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现代农村金融 制度
2005、12 2006、12 2007
央行小额贷 款 公司试点
银监会《放宽农村 金融 市场准入》方案 ——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 机构 ——农民资金 互助组织
——邮政储蓄银 行成立 ——农民专业合 作社法实施
(四)农村金融机构的新谱系
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
农发
巨型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
农行和邮储
大型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面向基层的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
最草根的农村金融机构
村级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和NGO小额贷款机构
目前存在的问题
6、李克强经济学与城镇化战略
李克强经济学的内涵: 可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的调整 释放改革红利 民生与社会转型 市场化与政府的边界
城镇化的内涵
消除二元经济对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要向农 村转移(土地问题,资金,人才,农民组织化) 城镇化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城乡二元结构,一个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生态化\农 村信息化
0.47 0.46 0.45 0.44 0.43 0.42 0.41 0.4 0.39 0.38 0.37
基尼系 数
2020年 目标值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第一章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农村金融 供给系统
农村金融监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 督管理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金融 管理办公室
农村金融机构系统
正规部门
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正规部门
农村金融 需求系统
农户 中小型企业 合作经济组织 基层政府等
农村金融概述
农村金融系统的特性: 1. 农村金融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2. 农村金融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 3. 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联性
农村金融概述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一)农村金融的地位 1. 农村金融在农村再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 2. 农村金融是农村资金的总枢纽 (二)农村金融的作用 1. 筹集和分配农村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和 农业生产发展 2. 调节货币资金,稳定农村经济 3. 管理农村资金,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农村金融理论
农村金融发展的旧范式: 农村金融旧范式的精髓是政府干预,它认为
政府干预可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风险,能直接带 来农村信贷的增加,而信贷是加快农业发展、扩 大出口、改善小农生活、减少贫困和保障城市廉 价食品供应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转变
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 农村金融新范式体现了一种金融系统观,它
政府角色
农村金融市场的严格管制者和金 金融政策环境的营造者、法律法规
融资源的主要配置者
的供给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
政策主张
通过贷款条件、银行和非银行金 融机构再融资配额、优惠利率贷 款、信用保证和目标贷款等手段 对农村金融进行积极、直接干预,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限制政府直接干预;优先营造政策 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培育微 观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对象
(最新整理)农村金融概述
2021/7/26
1
第二章 农村金融概述
第一节 农村金融的理论流派 第二节 农村资金运动与信贷资金供求 第三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021/7/26
2
第一节 农村金融的理论流派
一、农业融资论(农业信贷补贴论) 1.产生时间 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学说 2.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问题 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 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
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创办的小型商业银行。
小额信贷公司:只贷不存
2.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 1997年,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
县及县以下机构(3万余)。除了农村信用社外,县以下中小金 融机构的发展极为缓慢。
2021/7/26
29
(四)农村民间金融 1.概念 狭义:农村居民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活动 广义: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
2021/7/26
10
(二)非农产业发达条件下农村资金运动的新特 点
1.对资金的依赖性增强
2.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3.资金运动的空间范围扩大
4.资金运动的风险性扩大,盈利性增强
5.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减弱
2021/7/26
11
二、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
(一)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主体与种类
1.农村信贷需求的主体 普通农户、种植和养殖大户 乡镇企业等经济组织。
2.农村信贷需求的种类 (1)生产性借贷 简单生产性 扩大再生产 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消费性借贷 主要是农户因为盖房、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而产生的借款需求。 农户20是21/7生/26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的统一体,有多样性的信贷资金需求。 12
农村金融学
农村金融学第一章农村金融学引言:方法与框架【农村正式金融组织】那些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类国家正式承认的商业性金融组织、政策性金融组织和合作性金融组织。
【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那些未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且未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因而其经营处于地下状态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种抬会、农村基金会、地下钱庄等,我们一般也称为民间金融组织。
◆农村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研究对象与一般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有何区别?农村金融学是一门以农村各类经济主体资金借贷行为和各类金融组织资金运作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工具的社会学科。
在这个定义中,所谓“农村各类经济主体”,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和农户,也包括农村各类中小企业组织以及各类农村基层行政组织,而且随着农村产业机构和运作机制的转型,农村的中小企业、基层行政组织以及各类专业性的合作组织的资金运营规模迅速提升,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定义中的“各类金融组织”,不仅包括正式金融组织,还包括非正式金融组织。
其中正式金融组织是那些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类国家正式承认的商业性金融组织、政策性金融组织和合作性金融组织;非正式金融组织是指那些未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且未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因而其经营处于地下状态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种抬会、农村基金会、地下钱庄等,我们一般也称为民间金融组织。
就农村金融学的研究范畴而言,其社会科学性质决定了农村金融学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可能脱离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
具体而言,农村金融学着重于农村社区中的农民和农户的行为研究。
由于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农村社区的农民和农户具有其他经济行为主体不具备的特征,其储蓄和投资行为不能用一般主流经济学框架去理解和解释。
同时,在探讨农村金融学的时候,特别关注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给农村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
农村金融理论
五、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论
• 包括宏观金融组织理论和微观金融组织理论
• 供给引导模式 • 需求追随模式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金 融的发展基础 正规金融必须容许民间 金融的合法存在
二、农村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 农村金融学涉及的理论相当丰富。包括金融学、 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 选择理论等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 较为成熟的农村金融理论包括(重点学习前3个)
• • • • • 农业融资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融约束论 农村局部知识理论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理论
农业融资理论(具体分析见教材Page20,重 点掌握)
• 第三, 以牺牲农业来追求工业增长。工业是 取得经济迅速增长的工具, 农业常常通过价 格和预算机制被课以重税以补贴工业扩张。 • 第四, 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者。一般认为非正 规部门的利率高的可怕( 常常是年利率高于 100%) 。这就说明贫穷的农业借款人无力负 担这么高的利率, 所以也就不必归还贷款。 • 第五, 农村地区的存款能力较低。农村地区 非常穷, 而且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冲击, 因此 农村社区很难有什么储蓄。
• ( 4) 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 务的目标贷款制度。 • ( 5) 非正规金融具有合理性, 不应该 一概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 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三、农村金融约束论(P21)
• • • •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政府选择干预 一定程度上支持“农业信贷补贴论”
四、农村局部知识论P21
农业信贷补贴论的理论主张
• 为解决上述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有必要干 预农村金融市场, 提供专项贷款, 贷款资金来 源的筹集形式应该是由农村外部注入 • 还应当对金融机构进行保护和监管; • 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对 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为低。
农村金融学(1)
为什么要学习农村金融学?
• 1、兴趣使然? • 2、赶时髦? • 3、好过关? • 4、凑数?
第一章 农村金融概述
• 第一节 农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 第二节 研究农村金融的意义 • 第三节 农村金融研究的内容 • 第四节 农村金融研究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农村金融的概念
• 农村金融——就是农村领域里的货币资金 的运动,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 农村货币资金的金融活动。 • 其中要点包括: • 1、主要在农村领域; • 2、采用的是信用手段; • 3、表现形态是货币; • 4、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农村金融学
李燕君 2010年 2010年3月—6月
教学大纲
• 第一章 农村金融概述(概念、意义、内容) • 第二章 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体系、制度与变迁) •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农行、农发行、农信 社、邮政储蓄、其他新型金融机构) • 第四章 农村小额信贷(引进、推广、问题、对策) • 第五章 农村金融在国外(美、德、法、日、印度)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行 农信社 农发行 邮储行 其他 互助金 钱庄 当铺 其他 农商行 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 个人放贷 企业放贷 等
第五节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
• • • • • • • • 1、农村金融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2、农信社资产质量亟待提高; 3、农村资金非农化倾向仍比较严重; 4、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5、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6、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与保护; 7、农村金融立法严重滞后。 8、农村金融市场利率管理过于死板。
第三章 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 • • • • • 1、中国农业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 4、邮政储蓄银行 5、农村商业银行 6、其他各类新型信贷机构
农村金融理财知识手册
农村金融理财知识手册第1章农村金融概述 (3)1.1 农村金融体系 (3)1.1.1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 (3)1.1.2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3)1.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3)1.2.1 存款与储蓄 (3)1.2.2 贷款与融资 (4)1.2.3 支付与结算 (4)1.2.4 保险与风险管理 (4)1.2.5 投资与理财 (4)1.2.6 金融教育与服务 (4)第2章理财基础知识 (4)2.1 理财的定义与目的 (4)2.2 理财的基本原则 (4)2.3 理财规划与工具选择 (5)第3章银行理财产品 (5)3.1 银行储蓄产品 (5)3.2 银行理财产品类型 (6)3.3 银行理财风险评估 (6)第4章债券投资 (6)4.1 债券基础知识 (6)4.1.1 债券的要素 (7)4.1.2 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 (7)4.2 债券的种类与特点 (7)4.2.1 国债 (7)4.2.2 金融债 (8)4.2.3 企业债 (8)4.3 债券投资风险与收益 (8)4.3.1 利率风险 (8)4.3.2 信用风险 (8)4.3.3 购买力风险 (8)4.3.4 流动性风险 (8)4.3.5 收益率 (8)第5章股票投资 (9)5.1 股票基础知识 (9)5.1.1 股票的种类 (9)5.1.2 股票的买卖流程 (9)5.1.3 股票的价格指数 (9)5.2 股票投资分析方法 (9)5.2.1 基本面分析 (9)5.2.2 技术分析 (9)5.3 股票投资风险与防范 (10)5.3.1 股票投资风险 (10)5.3.2 风险防范措施 (10)第6章基金投资 (10)6.1 基金概述 (10)6.2 基金类型与选择 (10)6.3 基金投资策略 (11)第7章保险产品 (11)7.1 保险基础知识 (12)7.1.1 保险合同 (12)7.1.2 保险原则 (12)7.1.3 保险分类 (12)7.2 农村保险产品种类 (12)7.2.1 农业保险 (12)7.2.2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 (12)7.2.3 农村居民健康保险 (13)7.2.4 农村养老保险 (13)7.3 保险理财规划 (13)7.3.1 明保证险需求 (13)7.3.2 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13)7.3.3 注意保险合同条款 (13)7.3.4 定期评估保险需求 (13)第8章农村小微金融 (13)8.1 农村小额贷款 (13)8.1.1 申请条件 (13)8.1.2 贷款额度 (14)8.1.3 贷款利率 (14)8.1.4 还款方式 (14)8.2 农村信用合作社 (14)8.2.1 贷款对象 (14)8.2.2 贷款种类 (14)8.2.3 贷款利率 (14)8.2.4 申请流程 (14)8.3 农村小微金融创新 (15)8.3.1 农村供应链金融 (15)8.3.2 农村互联网金融 (15)8.3.3 农村扶贫小额信贷 (15)8.3.4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15)第9章农村互联网金融 (15)9.1 互联网金融概述 (15)9.2 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 (15)9.3 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 (16)第10章农村家庭理财规划 (16)10.2 家庭理财规划步骤 (17)10.3 农村家庭理财案例解析 (17)第1章农村金融概述1.1 农村金融体系1.1.1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在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机整体。
乡村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乡村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一、理论依据与实证分析理论基础1.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集中表现为经济中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
而对非正规金融则持不欢迎态度,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
村镇银行发展正是放开金融管制,其用意在于发展、规范民间金融,让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元化,实现良性竞争。
2.金融成长的内生理论。
该理论认为,农村领域金融制度变革取决于农村经济部门内部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程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不正规的、非规范的金融机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正规金融的强大而自然被正规金融所取代。
简单地关闭或取缔非正规金融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会使民间资金转向低生产力的自我融资方式嵋1。
我国现阶段银监会“低门槛,严监管”的监管原则正是符合这一理论:打破金融业的准入限制,将一部分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开放或降低行业进入壁垒的优先领域,因势利导地在农村建立起村镇银行,使其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为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这些村镇银行享有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其规模可大可小,但一般应要求有较高的注册资本金和一定的基础条件,避免一哄而上,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可将促进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成三个方面:资本投入引起的增长,劳动力投入引起的增长以及管理、科技和教育等综合要素投入引起的增长。
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是大大过剩的,目前而言,第二条途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作用不大。
而综合要素从投入到产出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且在制度创新、改善管理、科技开发及成果推广、发展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等方面,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3j。
由此可见,当务之急是增加对“三农”的资本投入,成立村镇银行正是基于这一需要,以便能较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调节货币 资金、稳定 农村经济
管理农村资 金,提高农村 经济效益
第二节 农村金融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农村金融市场论
一、农业信贷补贴论
农业信贷 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补贴论 Paradigm)也称农业融资论,是农村金融发展 的一种旧的理论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 论。
(二)、农业信贷补贴论下政府干预农村金融的途径 1.农业发展银行 补贴性贷款 目标贷款
限制商业银行向农村 发放贷款
2.对商业银行的限制 限定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的 信贷利率,即利率上限政策 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资产业 务额或负债业务额一定的比 例向农村地区发放农业信贷
3.目标信贷
优惠再贴现
(三)、农业补贴信贷及其绩效分析
1、逆向选择、有限责任与信贷配给
逆向选择效应:随着利率的不断增加,农民违约的 激励增大;而且,在有限责任的前提下,由于风险的不 可观测性,借贷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高收益、低成功率 的项目,因为当项目失败时,他可以不用还款。 高风险项目可以支付比低风险借贷者更高的利率。 借款者在项目成功时收益,而在项目失败时并不受损, 这是因为破产时借款者会选择赖账。也就是说,借款者 在有限责任下呈现出了风险偏好的特征。
2、抵押与道德风险
在农村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问 题是信息不充分。为防止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 正规金融机构一般只向借款人提供抵押贷款。 随着抵押财富的增加,农民的违约将越发 “昂贵”,“激励相容”效益能有效降低由于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
三种农村金融理论的主要区别
政府 干预 农业信 贷补贴 论 农村金 融市场 论 不完全 竞争市 场理论
有必要采取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等非市场措施。但政府 不能取代市场,而是应补充市场。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二)政策主张
(1)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低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的稳定。 (2)在金融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前,相比利率自由化,更应 当注意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为正值,同时抑制存款利率增长。 (3)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益的范围内,政策性金融(面向特 定部门的低息融资)是有效的。 (4)政府应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 作等形式,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贷款回收 率低下等问题。 (5)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蓄会等办法,可以 改善信息的不对称性。 (6)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确保贷款回收。 (7)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考虑实施一定的特殊政策,如 限制新参与者等。
三、农村金融的系统性
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1
农村金融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实体
城 市 农 村
金融
农村金融
图1-2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交集
2
农村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包括: 宏观层次 金融监管系统
农村金融供给系统
中观层次
金融机构系统
微观层次
金融需求主体系统
(三)不对称信息下农村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
古典经济学认为:信贷市场将在价格 (利率)的作用下趋向均衡。也就是 说:如果信贷供给大于需求,利率下 降,需求增加;反之,如果信贷需求 大于供给,利率将上升,需求减少, 供需也将趋于平衡。 假设前提是:这个信贷市场信息充分。
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产生两个基本概念: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即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即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农村金融系统的特性
1. 整体性与相关性 2. 环境适应性与动态性 3. 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与 农村发展的关联性
四、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
农村金融 在农村 再生产过程中 处于中介 地位
2
农村金融 是农村资金 的总枢纽
(二)作用
1
筹集和分配 农村资金,支 持农村经济 建设和农业 生产发展
第1章 农村金融理论基础
1.1 农村金融概述 1.2 农村金融理论 1.3 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转变 1.4 可持续性、覆盖面与福利影响
思考
Q1:什么是金融? 什么是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主要区别? Q2:农村金融的特点?特殊性? Q3:你对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有多少认识和了解? Q4: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Q5:你认为如何解决中国的农村金融问题?
1.严重的金融抑制效应 2.低息贷款难以瞄准穷人
3.低息贷款并不廉价
4.金融机构难以持续发展
(四)、对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反思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如果农民存在可以持续得到廉价资金的预期,那么农民就缺乏储蓄 激励,这使得信贷机构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从 而农业信贷成为纯粹的财政压力。(无法动员储蓄,缺乏自我积累能 力) ②当低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 的高交易成本时,那么政府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大农户,这使得低 息贷款的主要受益人不是本村的穷人,低息贷款的补贴被集中并转移 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贷款目标偏离) ③政府支持的、不具有多少经营责任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地监督 其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这样会造成借款者故意拖欠贷款。 (大量不良贷款形成)
新旧范式在有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分歧:
综合来看,旧范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在 支持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部门发展以实施赶 超战略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相反,新范式建立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和各种金 融技术相对完善的基础上,其优点在于能够为市场主 体提供更好的引导和激励,进而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 自主深化和广化,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农村金融概述
一、农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农村金融即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指以信用手段 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
在农村这个 特定环境、 条件下进行
采用的手段 是信用
作用的实体 是资金
表现的形态 是货币
涉及面广
风险较高
特点
政策性与 商业性共存
管理较难
农村金融的构成
农村金融是整个社会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包括: 农业金融指为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活动, 如向购买化肥、市场化生产的农户提供贷款,或以满足农户和 农业工人特定需要的保险。 小额信贷存在于城乡,主要是为城乡贫困群体和低收入人群、 微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在内的金融服,也有专门的农村小额信 贷,主要为农业和农村领域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融资服务。 政策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一些商 业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的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 (一)理论前提及主要结论
理论前提: ①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 ②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机构 发展。 ③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 的重要因素 ④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 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主要结论:
什么是新兴农村金融范式?
指使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 新兴农村 金融范式 所发展起来的一切技术手段、制度和理念,
它力图把商业金融的原则与微型金融所发展 的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进而在摆脱外部 补贴的情况下扩大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渗透能 力。
1.3.2农村金融发展的新兴范式 一、微型金融革命
20世纪 60-70年代 20世纪 70-80年代 20世纪80 年代末至今
新旧范式对比表见P37
第四节 可持续性、覆盖面 与福利影响
1.4.1农村金融循环三角
福利影响
创新(制度 、产品、服 务、程序) 覆盖面
有利的环境
可持续性
Zeller和Meyer将农村金融描述成包括内部循环和以边 界为限的外部循环系统的三角框架,认为代表三角框架三 个顶点的覆盖面、可持续性和福利影响是微型金融的经营 理念和目标。三角框架的内部系统代表了向三角框架外部 系统推进从而实现经营目标的创新活动。 创新内容包括: (1)农村地区有效地建立了适应潜在约束和机遇的体系。 (2)提供帮助各种农村客户平滑消费收入,降低风险和 增加资本积累的产品和服务。 (3)促进了农村金融和服务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交易成 本和固定成本,提高了机构透明度、学习和宣传的效果。
主要结论与政策主张: (1)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加强对农村 经济活动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 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政府干预;从农村外部注入资金;建立非盈利性金融机构) (2)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 业的融资利率必须较其他产业要低。 (低利率) (3)大力发展以贫困阶层为目标的专项贷款。 (目标贷款)
Q1:怎样高质量地越来越多地为较大规 模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Q2:怎样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服务更贫困和 更偏远地区的客户群体? Q3:怎样不断降低客户群体和金融服务提 供者双方的成本?
普惠金融与政府补贴的“扶贫贷款”的 区别?
新范式关于如何发展农村金融这一问题的主张: 1 限制政府的直接干预 2 从金融系统观出发优先发展三大战略 3 多途径扩大金融服务
1.3.1农村金融发展范式再转变
从1980年开始,以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 村信贷部和阳光银行为首的一些微型金融机构 开始在吸收储蓄和提高利率的基础上探索可持 续发展之路,以图摆脱对外源资金的依赖和扩 大服务能力。理论界也试图从理论上引导微型 金融的升级和正规化,并建议实行金融自由化 改革,通过正规银行的降级来增加农村低端金 融市场的供给和竞争性。这便是农村金融范式 再次转变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