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七年级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回顾与反思教学设计(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回顾与反思教学设计(二)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节课也可以改为讨论式.

教师于一至二天前先布置以下讨论题,让学生在课外准备,分为两大组.第一组题目:

(1)本章的主要内容:(哪些知识,分为几大部分)

(2)主要概念和定理.

(3)典型题目.

(4)能否画出知识结构图.

(5)出一份测试题.

第二组题目:

每人写出学习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后的总结.

提纲:

(1)这一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完第二章你对几何课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3)你对几何课的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在课前教师看几类学生(上、中、下)的准备情况,选几份较好的,也选两份写的不认真的或抓不住重点的,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让其他学生评论总结中的优点和不足.比如:哪些重点内容没提到,知识间的关系说的不清楚等.课堂上发言会很积极和活跃.

教师还可以让没有发言的同学想一想,自己的总结是否比他们总结得好.如果是这样,请主动出来念一念,也会有学生站出来讲.

最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画的知识结构图拿出来,大家再评判,最后可找一个最好的作为样本.

布置的作业是:某个同学的测试题.

这种形式的复习课,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没有不注意听讲的,也没有走神的.这种课型的课,在课下一定要让学生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否则在课堂上大家乱说,针对性就不会太强,效果也不会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正确地辨认它们.

2.能说出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画直线的垂线,可叙述出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能说出平行线的概念,可灵活应用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性质,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各种位置的直线的平行线

4.提高观察图形和利用图形、结合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知识的总结过程,回顾知识点,发展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框图和知识要点概括两种形式)

2.通过对推理证明有进一步理解,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几何图形的辨识,提高对几何图形的美感的认识

2.通过几何图形的分解,认识到基本图形的简单美

3.通过图形分析,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划归思想和转化思想及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难点是证题的思考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忆本章内容,得到知识结构图

提出以下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1)本章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哪几种位置关系?

(2)相交线部分分别是几条线相交,所成的各是哪些角?它们的定义、性质分别是什么?

(3)垂线部分都有哪些内容?

(4)平行线部分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忆了本章主要内容之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的重要概念、性质、方法

1.概念.

关于相关角的概念:对顶角、邻补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

关于两线的概念:平行线、垂线、垂线段.

其它:点和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命题等.

2.性质.

(l)对顶角的性质;

(2)垂线的性质;

(3)平行公理;

(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3.画法.

(l)垂线的画法;

(2)平行线的画法.

4.证明几种类型问题的主要依据.

(l)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依据;

(2)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

以上由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忆,一个小组说一个问题的答案,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三、辨认图形的训练

目的:概念不离图,图中识概念.

“F”字型中的同位角.如图2-92.

“Z”字型中的内错角,如图2-93.

“U”字型中的同旁内角.如图2-94.

四、学好本章内容的要求

重要概念要做到“五会”

(1)会表达:能正确地叙述概念的定义.

(2)会识图:能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的部分.

(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把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

(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以及变式图形,会在图上标注字母或符号.

(5)会应用:能应用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五、典型题目练习

1.已知:如图2-95.∠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

解:∵∠3=∠6,(对顶角相等)

∠1+∠3=180°,(已知)

∴∠1+∠6=180°.(等量代换)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又∵AD⊥AD,(已知)

∴∠7=90°.(垂直定义)

又∵AD∥BC,(已知)

∴∠7+∠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CE=90°.

又∵CM平分∠DCE,(已知)

2.如图2-96,∠1=∠2,∠3=∠4,∠5=∠A.

求证:BE∥CF.

证明:∵∠3=∠4,(已知)

∴A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DC=∠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5=∠A,(已知)

∴∠EDC=∠A,(等量代换)

∴DC∥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2+∠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已知)

∴∠1+∠5+∠3=180°,(等量代换)

∴BE∥F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如图2-97,已知:DC∥AB,∠ABD+∠A=90°,

求证:AD⊥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