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范文.doc

合集下载

中药煎煮操作流程

中药煎煮操作流程

中药煎煮操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药煎煮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帮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正确进行操作。

以下是煎煮操作的主要步骤:
1. 准备药材:选择新鲜、干燥的中药材,并按照处方要求准备好所需份量。

2. 清洗药材:将药材放入干净的中,用清水轻轻清洗,去除杂质和污垢。

对于一些特殊的中药材,如果需要,可以先用适量的温水浸泡。

3. 研磨药材:将清洗干净的药材用研钵或研磨机进行研磨,直至药材细致均匀。

4. 配制药液:根据处方要求,在适量的清水中加入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一般情况下,中药和清水的比例为1:8,即1份中药材加8份清水。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 煎煮药液:将配制好的药液倒入药锅中,加热至沸腾,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煎煮。

煎煮时间视药材而定,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6. 过滤药液:煎煮结束后,将药液通过细筛或纱布过滤,去除杂质和残渣。

过滤后的药液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中药煎煮液。

7. 整理药液: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干净的中,盖好,待药液冷却后存放。

根据需要,可以根据药方要求加入适量的其他成分进行调整。

8. 清洗工具:对使用过的、研钵、筛网等工具进行清洗,保持清洁卫生,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就是中药煎煮的基本操作流程。

在进行操作时,请务必严格按照中药处方的要求进行,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注意:中药煎煮操作要求使用明火加热,请注意安全,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充足的通风。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保证中药的疗效,而错误的煎煮方法则可能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因此,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中药煎煮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煎煮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首先是中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其次是煎煮器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煎药壶或者煎药罐等器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清水和火源,确保煎煮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其次,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药效。

首先是水量的控制,一般来说,中药的煎煮水量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水量要能够覆盖所有的药材,并且留有一定的余量。

其次是火候的掌握,煎煮中药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来控制火候,一般来说,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煎煮一定的时间。

最后是时间的控制,不同的药材和用途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煎煮时间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首先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避免药味过重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专心,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

另外,煎煮后的药液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保存和使用,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总之,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备工作、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确保中药的疗效。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中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煎煮和使用,保障自己的健康。

中药煎煮原则范文

中药煎煮原则范文

中药煎煮原则范文中医煎煮原则是指中药煎煮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煎煮是中医制剂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煮煎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将介绍中药煎煮的原则。

一、合理选择煎煮时间中药煎煮时间的选择是根据中药的性质来确定的。

有些中药需要短时间的煎煮,比如清凉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而有些中药则需要长时间的煎煮,比如补益类中药,如人参。

在选择煎煮时间时,应根据中药的性质和需要提取的有效成分来确定,避免煎制过程中损失药性。

二、适当控制火候中药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控制火候,即控制火力大小和加热时间。

火力过大会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破坏,而火力过小则会导致中药的提取不完全。

因此,在煎煮过程中应控制火候,适当调整火力大小和时间,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提取。

三、采用适当容器中药煎煮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容器进行煮煎。

一般来说,不宜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会与中药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中药的煎煮效果;建议选用陶瓷煎壶或砂锅来进行煎煮。

四、合理控制水量中药煎煮的水量应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用途来确定。

有些中药需要多加水进行煎煮,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而有些中药则需要少量水进行煎煮,以保持中药的浓度。

合理控制水量有助于提高中药的浓度和煎煮效果。

五、合理控制煎煮次数中药煎煮可以采用多次煎煮的方法,即先煮后煎。

第一次煮煎称为初煎,它的目的是将中药的大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第二次煮煎称为续煎,它的目的是提取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

合理控制煎煮次数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煎煮效果和提取效率。

六、掌握煎煮技巧中药煎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挂煎、煮沸、锁煮等。

挂煎是指煮沸后稍停一下,再加温煎煮,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煎煮效果;煮沸是指将中药加水煮沸,然后再进行煮煎,有助于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锁煮是指将中药煮开后立即熄火,然后在保温的状态下进行煮煎,有助于保持中药的药性。

七、注意中药的存放和保管中药煎煮后,需要注意中药的存放和保管。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煎煮方法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4.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5.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6.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水煎法适用于大多数草药和中药材,煎煮时间的长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醋煎法醋煎法主要用于一些难以溶解的中药材,有利于提取药物活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醋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加入适量的醋,使其与药材充分混合。

4.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5.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6.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7.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醋煎法适用于一些难以溶解的药材,可以增强药物的功效。

双煎法双煎法主要用于一些产生油脂类药物的中药材,可以充分提取药物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清水。

2. 将中药材放入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

3. 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4. 煮沸后,将药液倒掉,再次加入新的清水。

5. 再次将放入火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6. 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保持温度不变。

7. 根据不同药性,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

8. 煎煮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可食用或外用。

双煎法适用于一些产生油脂类药物的药材,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

请在使用中药煎煮时谨慎操作,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中常见的炮制方法之一,通过煎煮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并且去除一些有毒物质或不必要的成分。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煮汤法:这是中药煎煮的最常见方法之一、首先,将药材洗净,放入大锅中。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是药材的2-3倍量,把锅置于火上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煮1-2小时。

煮药时要注意火候,大火煮开后要转小火,保持水量,防止药液过于稠厚或过于稀薄。

之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掉渣滓,将药汁留下。

根据需要,可以分次服用或分次煮服。

药渣可以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成分。

陈煎法:这是一种相对独特的煎煮方法,适合于一些特殊的中药,如一些根茎类、块茎类中药。

首先,将药材洗净,加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软化块茎或根部。

然后,将药材切成薄片或小块块或纱布袋中。

接着,将药材与水一同放入大锅中,加水煮沸,转中小火煮约1-2小时,之后,关火焖30分钟即可。

此时,药汁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地渗透到药材中,提取更充分。

炖煮法:这种煎煮方法适合于一些质地较硬、比较难煎煮出有效成分的中药。

首先,将药材洗净,切成小块。

然后,将药材与适量的水一同放入瓷砂炖盅或电压力锅中。

之后,用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慢炖数小时至一整夜,以便将有效成分渗透到药液中。

最后,将药液过滤后便可服用。

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水煎浸泡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煎煮方法,适合用于炮制一些容易溶解或浸泡出有效成分的中药。

将药材洗净,切成小块。

然后,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

之后,用文火炖煮一段时间,将溶解的药液煮浓。

最后,将药液过滤后便可服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每种方法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会有一些变化。

在煎煮中,需要注意加水量、火候、煮时间等,以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同时避免破坏药效。

最后,温馨提醒,草药使用应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并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

中药煎煮方法范文

中药煎煮方法范文

中药煎煮方法范文中药煎煮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疗法之一,也是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中药煎煮是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通过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讲解中药煎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煎煮方法:1.准备材料: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所需的药材和相应的配方。

将药材清洗干净,有需要的话可以将其泡浸一段时间以去除杂质。

2.计量药材: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计量所需的药材,一般建议使用称量工具进行精确计量。

3.加水煎煮:根据药材的性质和需要煮的时间,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是药材的3-10倍。

煮药过程中最好使用陶瓷或不锈钢锅,避免金属容器使用。

4.温火煮沸:在中小火的情况下,加热水药混合物,待水开始冒泡后,转为小火慢炖。

不建议使用大火煮沸,避免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流失。

5.炖煮时间:根据药材的不同,煎煮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草药需要煮沸后继续保持沸腾10-15分钟,木质材料需要更长的时间,约30-60分钟。

6.过滤药液:煎煮完成后,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可以用纱布过滤药液以去除药渣。

7.儿童及老年人调整用量:根据儿童和老年人的体质和用药需求,调整药材的煮沸时间和用量。

8.用药顺序:多味中药材煎煮时,根据其功效和特性,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先放入一些药材,再逐渐加入其他药材,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二、注意事项:1.控制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需要提取的成分,控制好煎煮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流失,过短则可能无法提取足够的药效。

2.控制用水质量:所选用的水最好是纯净的水或饮用水,避免使用附加有杂质的水源。

3.控制用药温度: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建议在炖药时保持水温约在80-100摄氏度。

4.不同药材的煎煮顺序:药材的煎煮顺序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功效确定,遵循先煎后下,先用草药后用根茎、果实等的原则。

6.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要特别谨慎使用中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

中药煎服方法范文中药煎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方法,它利用水、酒等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

中药煎服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保证中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煎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服的常用方法1.煮法:将适量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直至煎出药液,通常为原药的2-3倍,即可服用。

有需求的话,煎煮可以多次,直到木滓。

2.煮煎法: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大火煮沸10-15分钟,然后再改用小火慢煎30-4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水回收,得到药液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煎煮的中药材。

3.直接煎煮法:将适量的中药材与水一起煮沸,不用慢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药材炮制后,溶解能力增强。

二、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中药煎服过程中,要选择具备质量保证的中药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煎制过程中,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不同的药材需要不同的煎制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药效。

3.煎制药液要充分沉淀,避免带入木渣和杂质,避免对肠胃产生伤害。

4.煎制中药时,要盖紧锅盖,避免药性散失。

5.在煎药过程中,要时常观察水量,及时补充,以避免水煮干。

6.煎制好的中药液要及时服用,避免长时间放置,以免发生变质。

7.煎服中药要遵循医嘱,按照剂量和频次进行服用,不可自行增减用药量。

8.煎服中药时,应避免与食物同时进食,以免影响药效。

9.煎服中药期间应禁止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药效的吸收。

中药煎服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中药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煎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需要遵循,这样才能确保中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

同时,在服用中药期间,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对中药的吸收和调理作用。

相信通过科学的中药煎服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中药的疗效。

中草药煎煮方法

中草药煎煮方法

中草药煎煮方法
中草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材,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
领域。

然而,中药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在煎煮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中药煎煮的方法:
一、水煎法
1.将药材放在煎药器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煎药器投入水中,开大火煮沸,待水沸后调小火,缓慢煎煮20分钟左右。

2.喝药时应先将药渣滤去,将药汁分数次饮用,一般常用的是纱布滤器。

二、浸渍法
1.将药材放在瓷罐中,加入足量白酒,浸泡1-2个星期。

2.浸泡后,将药酒放在阳光下晒干,取药酒饮用。

三、炮制法
1.将药材炒至变色,去除杂质、冷却后研末。

2.加水或酒搅拌均匀,然后再过滤,取汤液饮用。

四、微波炉煎煮法
1.将药材和水放入微波炉,按煮饭模式煮10分钟左右。

2.取出时注意防止烫伤,用纱布滤去药渣,分数次饮用。

以上是常见的中草药煎煮方法,使用时需要根据各种药材的特点和功效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材的煮制时间、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取药物成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煎煮法总汇

中药煎煮法总汇

中药煎煮法总汇2篇中药煎煮法总汇(上篇)煎煮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传统中药制剂的基础工艺。

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强中药疗效。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1.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多种中药饮片的煎煮。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用中小火煮沸,煮10-15分钟后,转为文火煎煮30-60分钟。

(3)待锅中水剩余1/3时,继续煎煮10-15分钟,直至药液呈深黄色。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2.醋煎法醋煎法适用于一些温补药材的煎煮,可以增强药物的渗透力和药效,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煎沸后,加入适量醋,通常为水的1/3-1/2。

(3)继续煎煮,至药液浓缩,呈棕红色为止。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3.酒煎法酒煎法适用于一些健脾补气、活血化瘀的中药煎煮,可以增强药物的活性成分,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锅或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煮沸后,加入适量白酒,通常为水的1/3-1/2。

(3)继续煎煮,至药液浓缩,呈棕红色为止。

(4)最后滗去渣滓,得到药液即可。

4.砂罐煎煮法砂罐煎煮法适用于一些质地较硬的中药煎煮,可以加快药效释放,提高疗效。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药配方饮片放入砂罐中,加入适量清水,通常为药材的10-12倍。

(2)将砂罐置于文火上煮沸,煮10-15分钟。

(3)然后改为用小火慢慢烧15-20分钟。

(4)最后砂罐内水稍干,将药液滗去渣滓即可。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掌握好煎煮技巧可以提高中药疗效,但需注意,不同的药材和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如果对煎煮方法不熟悉,最好咨询中医师或在专业指导下操作。

中药养生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养生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养生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草药资源,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养生效果,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草药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中药的煎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煎煮方法会影响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以便读者朋友们在使用中药进行养生的时候能够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一、黄芩煎煮方法黄芩是常见的一味中药,在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等方面有着出色的功效。

黄芩的煎煮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黄芩取适量,用清水洗净后浸泡十五分钟至半小时,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15分钟,即可起锅。

二、人参煎煮方法人参是一种常用的滋补品,具有提神益气、养阴生津、补血安神等作用。

煎煮人参需要将人参切成厚片,添加适量的清水,隔水加热,待水煮沸后再改用文火慢慢煮沸,时间不宜过长。

煮上三五分钟后,煮汤已呈乳白色,即可准备享用。

三、当归煎煮方法当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对于妇女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调经养血、活血化瘀、调理内分泌等。

当归的煎煮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将适量的当归切片后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至汤液呈现酱红色,倒入杯中即可。

四、白术煎煮方法白术是一味常见的健脾中药,可以帮助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消食化湿等。

制作白术汤的方法为将适量的白术洗净切片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0-15分钟,然后捞出白术渣即可。

五、枸杞煎煮方法枸杞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调理肝肾、明目等作用。

煎煮枸杞的方法为取适量的枸杞,清水洗净后浸泡15分钟至半小时,随后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沸5分钟,待汤液呈红色后,即可起锅。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当然每味中药的烹制方式都有些微差异,但总体而言,大部分中药的处理方法是相似的。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中药的药效,提高疗效,对于选择和使用中药的朋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煎煮时,注意火候的掌握、时间的把握以及煮好后的处理都需要人工的耐心和细致,这样才能够煎制出高质量的中药。

中药煎煮.docx

中药煎煮.docx

中药煎煮中药的汤剂,是指中药用水煎煮去渣后所得的液体制剂,它可以根据中医辨症施治的理论,随症加减,随煎随服,服后吸收快,疗效速,是一种简便、使用广泛,很受群众欢迎的中药剂型。

然汤剂的煎煮方法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粗,修治如法,而煎煮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煎药之用具,以陶制砂锅,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起作用,传热慢,价廉易得,不宜金属器皿,因金属与药物易发生化学变化,可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产生副作用,影响药效。

煎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体积与煎剂的关系汤剂在煎煮过程中,药物体积的大小是决定有效成分溶出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药物体积越小,与水溶剂的接触面越大,溶解药物有效成份速度越快。

但药物体积过小,煎者时间太长,则药易成糊状,病人服用困难。

因此,加工药物既不能切、打得过细过薄,也不宜过厚过粗,一般切成薄片,厚0.1-0.15cm,中片O.2-O.25cm,厚片o.3-o.4cm,颗粒打成黄豆大小入药为宜。

2、药物浸泡与煎剂的关系汤剂在煎煮前,宜先加水浸泡,使药湿润,水分浸入药物组织内部。

若药物不经预浸,直接加热会使药物表面的淀粉或蛋白质凝固,妨碍有效成分的溶出。

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做到先以冷水浸泡再煎煮。

3、汤剂的加水量汤剂的溶媒,以洁净的水,自来水、井水、蒸溜水等均可,其加水之量,会直接影响到药效发挥。

加水过少,汤剂有效成分不易完全煎出;加水过多,则煎煮时间过长,部分成分易破坏,且水量过多,病人服用不便。

所以,正确的加水量亦是保证汤剂质量的重要环节。

确定汤剂加水量的方法:(1)计量加水法根据药物体积大小,炉温高低,煎煮时间长短,服药量多少因素而决定加水量,在一般情况下,即药物体积适当,既不完全是矿石或贝壳类(质重而体积小),也不完全是草药(质轻而体积大),采取如下加水公式:药物约估体积及重量,每log加水30ml,煎煮时间每lOmin蒸发lOOml,基本用服量为250ml,其加水量为总重量(克)/10gx30ml+煎煮时间/10xIOOml/250ml。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方法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制药技术,它包括药材的选配、破碎、清洗、浸泡、炖煮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水煎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直至药液浓缩。

2.浸泡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的药材一同加入锅中,进行水煎煮法。

3.煎煮时间控制法: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

如易溶性药物,需要短时间的煎煮,而不易溶性药物则需要长时间的煎煮。

4.冷水煎法:将药材加入冷水中,然后再煮沸。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带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5.蒸煮法:将药材放入蒸汽锅内,用蒸汽加热,使其药液浓缩。

6.砂锅煎煮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砂锅放入炉上,用小火慢炖。

7.多次煎煮法:将药材用水煎煮一次,然后过滤药液,再用相同的药材再次煮沸。

重复煎煮多次,直到药材的性能发挥完全。

8.滚煮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刚淹没药材,然后用大火煮沸。

此后调小火慢慢煮沸,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9.盐煎法:将药材与适量盐混合,然后加水煎煮。

盐的存在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

10.筛选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煮沸,然后将煮沸后的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将渣滓去除,再进行第二次煎煮。

以上是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的简要描述。

煎煮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药材的性质和用途需求。

中药煎煮是一门技术活,掌握好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药煎煮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需要注意火力大小、煎煮时间以及加水的分量等因素。

只有熟练掌握中药煎煮方法,才能制备出质量优良的中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煎煮是中药制作的常见方法之一,它利用水对中药进行提取,提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以便于身体吸收和运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1.水煎法:水煎法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置于火上加热,待水沸后改小火煎煮一段时间,直至水煮至一半,滤去渣滓,将药液留取,即可饮用。

2.炖煮法:炖煮法适用于炖补类中药。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炖盅盖紧,置于慢火上炖煮。

炖煮时间一般较长,通常要煮至中药煮至4-6小时。

炖煮过程中需要时不时检查水位,保持充足的水量,以免炖干。

炖煮结束后,将药液滤去渣滓,即可饮用。

3.滚煮法:滚煮法适用于一些硬质或富含油脂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将水和中药一同加热,待水沸后改小火煎煮一段时间。

煎煮至药液呈现阶梯状,或者水煮至7-8成,滤去渣滓,将药液留取,即可饮用。

4.反复煮沸法:反复煮沸法适用于那些要保留较多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先用旺火煮沸,然后改换小火,煎煮一段时间,水煮至一半时将药液滤去,去渣滓。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沸,重复2-3次,直至药液清亮,不再有渣滓产生,即可饮用。

5.分次煎煮法:分次煎煮法适用于一些中药材煎煮时间较长,而且药性较温和的中药。

将中药材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先煮一段时间,煮至水煮至一半时将药液滤去。

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沸,重复2-3次,直至药液清亮,不再有渣滓产生,即可饮用。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还需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具体操作。

同时,注意火候的把握,避免过度煮沸,以免药性变化或药效降低。

此外,对于煎成的药液,应及时饮用、服用,避免长时间放置而导致药效减弱。

中药煎煮法总汇

中药煎煮法总汇

中药煎煮法总汇1.饮品药物煎煮法酒乃熟谷之液,性味多醇正、逊良,芳香适口,尤为疏经通络、活血益气之佳品,现分别论述如下:白酒:《灵枢.经筋篇》说:“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且饮美酒......不饮酒者,自强也。

”由此看来,白酒与美酒不是一种酒,李时珍在《食物本草》中说:“白酒处处有之,以蓼与面为曲,酿糯米为酒母,以水随下饮,初下时味嫩而甘,隔宿昧老而酢矣。

”《普济良方》说:“糯米一斗,隔夜用冷水浸,次日蒸熟,用井华水,淋下白曲五稠,匀拍在缺边中间留空,得有浆,是为白酒。

”丹波氏引《扬州府志》说,“白酒各州县皆有,用草曲,三日可成,味及甘美,少入水日水白酒,冬月煮过窨之,日腊白酒。

”又引虞天隆《天香楼偶得》,“古人酒以红为恶,白为美,盖酒红为浊,白则清,梁武帝诗云'金杯盛白酒'正言白酒之美”。

据近代医家考证,白酒即初熟的米酒,因色白,日白酒。

瓜蒌薤白白酒汤,药以“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

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以宣痹通阳,涤痰散结;瓜蒌薤白半夏汤,药以“瓜蒌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以通阳豁痰,温中行气。

清酒:仲景亦称美酒、无灰清酒,考之即今之米酒。

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药,以裨通阳复脉,滋阴补血;胶艾汤“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以活血止血,暖宫调经;当归散以“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以补肝健脾、养血安胎;当归芍药散“取方寸匕,酒合,日三服”,以调肝养血,健脾止浊;下瘀血汤以“酒一升,煎一丸”,引药人于血分,以行气和血,通经逐瘀;土瓜根散,以“酒服方寸,日三服”,以祛瘀调经,和营止痛;红兰花酒,“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以益气行血,祛风止痛;麻黄醇酒汤,“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以宣郁透表,发散黄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以温通血脉,散其久寒;侯氏黑散,以“酒服方寸日一服”,以宣通经络,祛风通痹。

中药煎煮的方法

中药煎煮的方法

中药煎煮的方法
中药煎煮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
保证中药的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煎煮器具。

中药材应该是干燥的,如果是饮片则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准确配比。

煎煮器具可以选择砂锅、陶罐或不锈钢锅,需要保证煎煮的器具干净卫生。

其次,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煎煮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来说,水的用量要比中药材多,以确保中药材充分浸泡在水中。

然后,将煎煮器具置于火上,进行煎煮。

在煎煮的过程中,要
掌握好火候,一般来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慢煎。

煎煮
的时间也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而定,一般来说,需要煎煮20-30分
钟左右。

接着,煎煮完成后,需要将药液滤出。

可以使用细网布或纱布
过滤,将药渣滤出,留下药液。

药液要保存在干净的容器中,以免
受到污染。

最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将药液分成几次服用,一般来说,中药煎剂需要分成2-3次服用,每次服用前需要重新煎煮。

总之,中药煎煮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时,能够正确掌握中药煎煮的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疗效。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汤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药学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药材: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灰尘。

2. 加水:根据药材的种类、质量和煎煮目的,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情况下,水的用量是药材的3-5 倍。

3. 浸泡: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浸泡时间一般为30 分钟至 1 小时。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煎煮锅或药壶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而定,一般为20-30 分钟。

期间需要不时搅拌,以防止药材粘锅或溢出。

5. 过滤:煎煮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药渣过滤掉,保留药液。

6. 二煎:如果需要,可以将药渣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二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

7. 调整药液:根据需要,可以将药液浓缩或稀释,调整药液的浓度。

煎药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可能因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药材可能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

因此,在煎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煎药方法和剂量。

此外,煎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煎熬的方法范文

中药煎熬的方法范文

中药煎熬的方法范文中药煎熬是中医传统的一种制剂方式,通过将中药材浸泡、煮沸、浓缩、过滤等一系列步骤,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制成液体药剂。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熬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好质量良好的中药材,查验中药材是否有虫蛀或霉变的现象。

2.根据所需配方,进行药材的称量。

3.准备好煮药的器具,一般可使用药锅、药煎壶等,确保无污物残留。

二、水药比例1.加水浸泡:按照药材与水的比例,将药材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通常药材与水的比例为1:10。

2.浸泡时间:药材的浸泡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以便使药物充分吸收水分。

三、水药煎煮1.倒入适量清水:根据配方的比例,将药材浸泡过的水倒入药锅或药煎壶中。

2.开火加热:将药锅放在火上,逐渐加热至沸腾。

3.煮制时间:药材煮沸后,改用小火煮制,通常需煮沸30-60分钟,使药材充分煎熬。

4.熬制过程中需注意定时搅拌,以防止药材粘底或煮糊。

四、煎熬液体过滤1.停火冷却:将煮沸的药液停火,静置一段时间,使药液自然冷却。

2.过滤药渣:药液冷却后,使用过滤纱布或滤网对药液进行过滤,去除药渣。

3.过滤时需将纱布或滤网用力按压,使药液充分渗透,并提高过滤效果。

五、浓缩煎煮液1.再次加热:将过滤后的药液再次倒入药锅或其他锅中,加热至约剩下原液的1/3-1/22.浓缩时间:浓缩时间视药液多少而定,通常需要3-4小时,直至药液呈稠状。

3.注意火候掌握,避免过热造成药液煮干或糊锅。

六、制剂保存1.清洁容器:将浓缩的药液倒入清洁的容器中。

2.保存方式:制剂后的中药煎剂需要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3.保存时间:根据不同的需求,中药煎剂的保存时间在3-6个月,长时间保存可能失去部分疗效。

1.遵循方剂:按照医师的方剂和煎熬方法煎制中药,不可随意更改。

2.药材质量:选择高质量的中药材,避免有虫蛀和霉变的药材。

3.火候掌握:慎重选择火候,避免糊锅或煮干药液。

熬中药正确方法范文

熬中药正确方法范文

熬中药正确方法范文熬中药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发挥药材的药理作用。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药材和辅助材料。

根据所需药材的种类和用途,准备好相应的药材和配方。

一些常用的辅助材料包括水、酒、蜂蜜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研磨药材的器具,如砂锅、砂瓢、砂器等。

其次,进行初步的药材处理。

将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如泥土、杂草等。

对于一些大块的药材,可以用刀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于提取有效成分。

同时,对于一些硬的药材,如生地、天麻等,可以事先浸泡一段时间,以软化其质地,有助于提取有效成分。

然后,研磨药材。

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研磨器具中,使用适当的技巧和力度进行研磨,直至药材研磨成粉末状。

研磨药材的目的是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提取有效成分。

接着,将研磨好的药材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或辅助材料。

对于一些药材,如金银花、川贝等,可以使用水进行煎煮;对于一些药材,如人参、黄芪等,则可以使用酒进行浸泡。

在加水或加酒之前,需要先煮沸水,以保持药物的纯净度。

然后,开始熬煮药材。

将药材和辅助材料一起煮沸,并适当调节火力使其保持沸腾状态。

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煮沸时间也有所不同,通常在20-40分钟之间。

在煮沸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药材粘底或煮焦。

煮沸完成后,将药材汤液倒入滤网中,过滤出药液,去除渣滓。

药液可以保留备用,也可以直接饮用。

同时,可以使用细纱布对药液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细小的杂质。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调味品,如蜂蜜、枣子等,以增加味道的鲜美。

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的剂量控制,使用药材汤液进行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的同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卫生原则。

首先,保持煎煮的器具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污染药材。

其次,药材在熬煮过程中需要覆盖好,以防止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挥发。

同时,熬煮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药液过热或干煸。

煎药操作规程范文

煎药操作规程范文

煎药操作规程范文一、煎药材料的准备1.根据医嘱,准备所需中药材及其他辅料。

2.对中药材进行验收,检查质量,并按要求存放于合适的环境中。

3.按照配方量称取所需中药材。

二、设备准备1.确保煎药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并进行日常保养和清洁。

2.准备好煎药锅、浸泡锅、玻璃容器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和器具。

三、药材的清洗与浸泡1.将中药材按比例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并保留有效成分。

2.使用纯净水或炖汤等适当的液体,将中药材放置于浸泡锅中浸泡一定时间,以软化药材并提取有效成分。

四、煎药操作1.将浸泡后的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情况下,药材与水的比例为1:10。

2.启动煎药设备,选择适合的煎药模式,如常规煮、快煎、慢煎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火力。

3.在煎药过程中,加热过程中适时搅拌,使药液均匀受热,促进药效的释放。

4.必要时,根据煎药监测仪器的指示,适时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药液的浓度。

5.当药液剩余1/3时,将药液过滤,去除药渣。

使用纱布或滤网等过滤器具,确保药液的纯净。

五、煎药后处理1.煎药完成后,关闭煎药设备,并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关闭和清洁。

2.将药液倒入玻璃容器中,并加盖密封保存。

注意标明药品名称、煎煮时间以及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3.清洗煎药锅和其他器具,确保设备干净,无残留物质。

六、记录和报告1.煎药过程中,详细记录煎药的时间、温度、水量、药材比例等信息,以便于对煎药质量进行评估和追溯。

2.如发现煎药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药材发霉、煎药温度异常等,应及时进行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七、安全操作1.煎药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在煎药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等不良习惯。

同时,要保持操作环境的卫生和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八、药材垃圾的处理1.将药渣、废料等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放置于指定的容器中。

2.配合环卫部门进行垃圾处理和回收,保持药房的整洁和环境的卫生。

九、制定并执行清洁和消毒计划1.制定药房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消毒计划,定期进行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

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清洗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

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器具一般选用砂锅,搪瓷器皿次之,千万不要用铁锅或铝锅等金属器皿。

详见前发博文:煎中药,用什么容器最好?3.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

以药材浸透为原则。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

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

详见前发博文:煎中药,用什么水最好?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

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

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

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

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

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2)煎煮次数与方法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

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

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

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

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

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3)煎煮榨渣取汁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

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

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

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

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

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6.服法服用中药,许多人的习惯是一剂中药煎两次,分头汁和二汁分别服用。

其实,这种服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中药中易溶的甙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有效成份在头煎中含量较多,其它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少;而在第二次煎煮时,易溶的有效成份可能含量已很低,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多,故两次煎出的有效成份不一致,药效也差异很大。

所以,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才能发挥药效至最佳程度。

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以分多次服完。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补养药品宜空腹服,易吸收。

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进食稍后再服为好,以助疗效并减轻对胃的刺激。

服用清热解表药后,不宜吹风,并观察有无出汗和体温、脉搏的变化;润肠的泻药空腹服,易使积滞物泻出。

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应在早上空腹服。

能提高杀虫效果,服后注意大便变化;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

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特别是早晨空腹时服,有利于滋补成份的吸收。

药汁冷了,应热一下再服用。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一般而言,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治疗外感疾病及头面部疾病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安神的药物宜临睡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

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的时间一般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

7.机煎中药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

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

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

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

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服用。

8. 适当忌口服用中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品,没必要另外补充维生素。

一般患热性病者忌辛、辣、油腻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烟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黄疸、过敏性疾病、痈疽、肿瘤及某些皮肤病忌食鱼、虾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肿病人忌食盐;补血药忌饮茶等。

9. 特殊中药的处理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群药同煎,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

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

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

例如矿物类药物石膏、代赭石、赤石脂等;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等;甲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穿山甲等;骨类药物如虎骨和豹骨等。

这些药物必须事先捣碎,加水单独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

另外,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可以降低毒性作用,可以起到解毒作用以减少其毒性,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2)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份煎煮时中药成份对热不稳定,不耐煎煮者,不易久煎者亦应后下。

如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

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叫后下。

(3)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一起煎。

需要包煎的主要有四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等,煎时容易上飘在药液表面或沉淀锅底,所以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四是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山药,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焦化,需包煎;煎煮上述药物时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内与其它药物同煎,叫包煎。

包煎时药袋尽量松些,以免药物膨胀时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更多吸收水份而煎熬不透。

(4)另煎:有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羚羊角、虫草、鹿茸等),可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以免在与其它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损失有效成份,造成浪费。

(5)溶化:又称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煎煮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作用的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的煎煮效果,或粘附锅底,容易熬焦且浪费药材,不宜与其它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注意要勤搅拌,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