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一)——整体阅读与答题规范学案5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一)——整体阅
读与答题规范学案58
学案目标 1.掌握新闻作品的整体阅读方法和做题规范。

2.掌握新闻考查中高频题的做题方法。

①新闻的第一特性是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

②广义的新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消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④消息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当消息只有标题时,它叫__________。

⑤访谈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访谈的结构一般在______——______中展开。

1.知识应用
写出下列新闻的标题和导语部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著名的中国少儿心理热线品牌“知心姐姐”50岁生日之际,由“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联合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省市的多所学校,随机对20 8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只有26.73%的人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中,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分别调查显示,中学生首选“和同学、好朋友说心里话”的比例为57.54%,小学生为42.89%。

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年龄越大,对父母在精神上的需求程度越低。

此外,还有13.84%的中小学生选择把话埋在心里,5.61%的孩子选择跟网友倾诉。

2.演练体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守学子,校园过节别有滋味
本报记者:区健妍实习生:朱传林通讯员:孔晓明
今年寒假,广州各高校为数不少的外省大学生受雪灾影响,打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

在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下,留守学子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来自湖南的小王是暨南大学研一学生。

早在过年前,他就积极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倡议,留在广东过春节。

“28号的票,我30号去车站退了。


不少湖南籍同学也是这么做的,大家决定留守广东过个快乐的春节。

小王和老乡同学互相串起了门,一起相约吃火锅、唱卡拉OK、“斗地主”……小王说:“平时大家各自忙学业,这个特殊的春节加深了彼此的情谊。


春节期间广州各大学都为留守学生安排了专门活动。

暨大的校领导会和留守同学一起吃年夜饭;广州商学院组织了为期4天的系列活动,组织留校生看电影、看春晚、团拜会;华农大饭堂专门为留守学生操办了一场大型“饺子会”,饭堂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包饺子的技巧。

二、留守学生也是“最可爱的人”
很多留守大学生并没有闲着,选择去当志愿者。

“自己选择留守,希望能帮助那些想回家的人顺利回家。


小曼是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这个寒假,她主动报名参加春运乘务员工作,自1月21日起,开始跟班跑了数趟长途列车。

因为亲身经历了铁路运输过程中遭受风雪围困的情形,小曼放弃了回粤东老家过春节的念头,决定春节继续留在广州火车站担当志愿者。

她说:“能够见证xx年这个特殊的春运,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归家人服务,我觉得很幸运,这是人生难得的阅
历。


今年春运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几所高校的众多大学生,都主动报名参加春运志愿者、乘务员工作,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这些留守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心行动,大大缓解了相关部门的人力压力,留守大学生也成为xx年特殊春运中“最可爱的人”。

三、特殊春运上了宝贵一课
xx年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的这个特殊春运,也给很多大学生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

安徽籍大四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以往的假期,我不是忙着找单位实习,就是和同学去旅游,很少回家看看亲人,对父母关心很少。

”这个寒假,小林本想回家过年,却因为受特殊天气影响而不能如愿以偿。

“我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归心似箭’,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懂得了年轻人不应该只关心自己,更要多关心家人,珍惜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中山大学的留守大学生小王,是广州火车站志愿者当中的一员。

他告诉记者,“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学生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学业,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社会在政府有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投身公益服务。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示,“以往很多急救常识和应变能力,都在这次特殊的公益活动中派上了用场。

”对于应急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如何在紧急关头快速应对,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学问。

(选自2008年2月13日《羊城晚报》)
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
阅读方法与思路提点
①整体把握全文,先看新闻通讯的题目。

新闻的题目往往是全文内容的概括或中心思想的揭示。

②了解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和先前对题目的理解互相印证。

③画出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段,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和先前的理解互相印证,把握文章中心。

④重点关注小说开头、过渡以及结尾等段落,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二步:做题
(1)这篇通讯为什么在行文上非常详细地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而不是对这些现象作概括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通讯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步骤如下:
①在文中找出相关文字,确定分析揣摩的对象。

②将题干所问的写法和相关的标准的表现手法名称对接,明确思考的方向。

比如这道题实质上考查的就是一个详写与略写的问题。

明确了这一点,“为什么”的问题就容易回答了。

③“为什么”其实就是作用。

作用题的答题思路:什么手法对什么表达内容发生作用。

所以要弄清楚“非常详细地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一句所涉及的文字(句、段、篇)是表现什么内容的。

那么这样写就是为表现这一内容服务的。

④答题模式:这种什么写法,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突出)什么内容,使什么怎么样。

(2)请你为这篇通讯的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放在第一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信息概括和段落的作用。

①加标题或加小标题,这是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为什么”则是考查对某种写法的作用的认识。

②加小标题虽然也是概括,但是和一般的概括略有不同,它要求文字更加精练(可以是独词句、短语),句式也要相对整齐集中。

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更加灵活,可以是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可以是写作对象——人物、事件,也可以是文中的某一重要元素,如时间、地点、线索等等。

对于考试来说,标题、小标题以概括中心最为稳妥。

③分析段落的作用,必须先明确段落的位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不同位置的段落有不同的作用,当然,也必须明白不同位置的段落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开头一般是作铺垫,埋下伏笔或者设置悬念等;中间一般是过渡,结尾一般是照应开头、深化主题或者点明题目等。

④这种没有限定内容和形式的作用题一般应从两个方面思考:形式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和内容作用(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3)《现代汉语词典》对“特殊”这个词的解释是: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

文中“特殊”一词出现了多次,请你结合文意阐述“特殊”一词在文中的几种特殊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对文章中某一局部内容的理解有定立标尺的作用。

比如文中多次重复的“特殊”一词,它的含义一定和文章的中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小林、小王以及志愿者所说的话,对它的理解也不是和中心思想相关,就是和段落大意相关。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三部分小林、小王以及志愿者所说的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审清楚题干的具体要求,如第3题中的“几种”,这说明答案必须在两种以上,这是分点回答题,就要按分点回答题的技术要领操作。

如第4题中的“联系实际”,答题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理解上,不仅要解释文本中的意思,还要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作佐证。

这样要求的题目难点不是在理解上,而是在联系实际上。

②对任何一个对象的理解,都不能作主观猜想,理解的答案一般都是找出来的,它总是或远或近地隐藏在考点的前后文之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的迷彩
廖翊余晓洁
17日中午,记者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机前往青海玉树。

飞行两个半小时,降落西宁机场。

货机、救护车、运输车……不大的西宁机场显得有些拥挤。

“八一”标志的大型运输机给机场增添了别样的气氛。

又见迷彩!在记者转机前往玉树的候机厅里,满是身穿迷彩服的士兵,体格壮实,肤色黝黑,神色疲倦。

“是去玉树救援吗?”记者问。

“玉树已经有我们的战友了,我们是来西宁机场负责救灾物资的搬运。

”战士回答。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转乘的伤员运输机降落在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让人为之一震。

一个个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将一名名受伤群众或抬、或背、或抱地送上引擎轰鸣的飞机;又将飞机上卸下的各种救灾物资或推、或扛、或提地送往一辆辆汽车……
“我们是15日凌晨2点赶到玉树的,已经在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救援。

”一位名叫赵彦军的士兵对记者说。

14日上午10点,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青海省军区某步兵团便集结完毕,向玉树进发。

“由于时间紧,我们每人只发了一点点面包、一瓶矿泉水就出发了。

我们争分夺秒,就想早一分钟赶到灾区施行救援。

”小赵说,凌晨两点赶到结古镇时,透过汽车的灯柱,震后的惨状让他们目不忍睹,大家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生命的大营救中。

“为了更有效地营救,我们向老乡了解哪座建筑下可能有生命迹象。

到了下午两点,我们一个连就成功救出了10多名藏族同胞。


小赵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成功施救的情形:“那是一个7岁的藏族男孩和他的外婆。

我们都欢
呼起来,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当被救出的藏族同胞用大拇指向我们表示感谢,并且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时,我们都特别激动。


两天的生命营救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玉树机场进行抗震救灾物资的转运和伤员的转送。

“地震发生后,玉树机场成为重要的生命线。

”兰州军区某运输部助理员李广银介绍,截至17日下午,他们抢运伤员约1 500名,抢运救灾物资逾500吨,并做了大量协助民航运输安全保障的工作。

“15日到17日是伤员、救灾物资密集到达的时间,玉树机场开通了夜航,成为24小时机场,我们的官兵基本上没有任何休息……”
走出机场,仍是迷彩——兰州军区323医院医疗队的帐篷醒目地扎营在机场外。

“我们15日早上赶到灾区,首先在受灾最重的结古镇展开救治,当天救治了360多名伤员。

今天早上,又奉命到玉树机场开设的伤员空运救治医疗点,目前已护送1 500名伤员。

”兰州军区驻陕某分部卫生处处长魏敦宏介绍。

记者了解到,眼前的迷彩有着非凡的经历:xx年5月,他们在汶川地震灾区坚守了三个月;xx 年,又作为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队的成员在遥远而艰苦的非洲执行神圣使命,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誉。

“我们这次来了60名队员,其中44名参加过汶川救灾医疗队,10名去过刚果(金)维和。

3月30日,10名队员才从刚果(金)回来,正在休假,接到命令便赶赴玉树。


离开机场前往结古镇,再见迷彩——我们乘坐的车是部队的一辆越野吉普,开车的姓罗,是兰州军区驻金昌某部的一位士官。

“我们近3 000名官兵经过20多个小时,驱车1 400多公里,今天凌晨到达玉树。

路上我只睡了一个多小时。

到玉树后,我被分配来机场转运救灾物资。


尘沙滚滚的路边,满是倒塌的民房和新搭的蓝色帐篷。

小罗的手机响了。

“哦,我已经到了玉树,都挺好的,不累……”小罗声音沙哑,眼睛里布满血丝。

1.请简要概括赵彦军所在部队开展救援活动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以小罗的语言和肖像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以“生命的迷彩”为线索来组织本文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新闻札记在写法上灵活而富有特色,请选择某一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感恩老兵①
郭松民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走来。

晴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

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

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

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
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

曾经拍摄过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

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

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

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调零。

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

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注①: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5.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因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

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9~12题。

①主持人(以下简称“主”):您从进入山东话剧院做一名话剧演员,到后来调入央视做主持,再到做电影电视演员,有人说您的运气特别的好,每一次跳跃或者说转变都非常成功。

有人说倪萍每次都赶上了好时候,也有人说是靠倪萍自己的努力,您自己怎么看?
倪萍(以下简称“倪”):客观地说两者都有,有运气,也有努力。

主:1988年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国电视起步阶段。

倪:是的,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比较幸运的。

我从1988年到了央视做节目,当时电视文艺正处在“繁荣”的时期,所以说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

那个时候央视频道少,也就三四个频道吧,频道也分得不是特别清楚,主要是播新闻,另外就是文艺晚会了。

人们好像除了看新闻节目以外,就对文艺专题比较关注了。

②主:因为之前您没有学过专业的播音主持,您第一次在央视主持节目,站在台上紧张吗?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风格呢?
倪:我没有专门学过主持,但是我来中央电视台之前,山东所有的大型节目差不多都是我主持的,我也演过话剧,因为没有概念,所以就没有框框,这个时候反而心里会很放松。

我也做过电视前的观众,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想到自己期待的主持人是什么样子,所以我比较喜欢说老百
姓愿意听的话,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要装模作样。

我觉得电视面对的就是大众,如果你不用大众的眼光和想法去说,他们也不能够接受你,如果我有定位的话,我觉得当时我是当了一段时间观众以后,走上了电视。

我第一次跟观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我以前当过观众,我愿意在电视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相信大家会通过这个桥梁让彼此拉近距离。

如果你要让我特别设计一些话,可能我意识当中也不能接受,加上我也不会说。

于是,我也歪打正着,所以普通老百姓就能接受我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节目都是纪实节目,我不能够接受的是,你明明是面对观众说话,本来是比较大众的话,但是到了电视上可能就比较拘谨,所以我觉得要向电视观众说“人话”。

③主:您认为做主持人和做演员的相同和不同分别是什么?
倪:我们经常会概念地理解说,当了干部的人一定都说官话,老百姓就一定说真话。

其实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一个人说假话习惯了,无论他当官还是当老百姓一定是说假话。

无论你做主持还是做演员,你觉得什么重要,你就要坚持自己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我觉得,其实做演员和做主持人,技术只占10%,当你还不知道摄像机是什么,表演分寸在哪里的话,你可能当不了,但是剩下的90%在你对节目的理解和你情感的付出程度,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我觉得任何人只要上了电视,包括新闻,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百分之百的真实,如果真实的话,为什么你还要化妆呢?这一切都是你的工作。

你表达的不是你个人的态度,你是代表着电视台,所以从这个程度来看,你都有“秀”的成分。

这里的“秀”其实是一种褒义词,代表着负责,代表着向观众负责。

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至少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假的成分非常少吧,有没有呢?也有,只是非常非常少,我说不了大话,可以说小话,你如果说不了真话,就要尽可能地少说假话,要尊重观众。

(2009年9月18日新华网,有删改)
9.这篇访谈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倪萍说自己主持节目被老百姓接受是“歪打正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③部分中倪萍先说“任何人只要上了电视,包括新闻,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百分之百的真实”,又说“要尽可能地少说假话,要尊重观众”。

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看,这篇访谈反映了倪萍哪些性格品质?她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58 新闻(一)
知识整合
①真实性及时性②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新闻访谈) ③真短快新④标题导语主体一句话新闻(答“标题新闻”也可) ⑤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提问回答1.标题:七成中小学生倾诉首选不是父母
导语:七成中小学生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

“理解我”“帮助我”“让我放心地说”是中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三个重要条件。

2.(1)在叙述事实时,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既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增加通讯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又能体现新闻的文体特点。

(2)校园春节节目丰富
因为报道的对象是学生,自然离不开校园,留守学子是如何在学校度过春节假期的,把这些内容放在开头,既客观反映了现实,又能满足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

(3)“特殊”一词在文中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这个春节因为雪灾而特殊;二是学生因留守校园过春节而特殊;三是春运因天气原因而特殊;四是学生因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而特殊;五是留守大学生因在春节期间参加志愿者活动,投身公益事业而特殊等等。

(4)这个特殊的春节,让留守大学生更懂得珍惜亲情,感受到要增加实践活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平时要学习和积累应急常识等。

作为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巩固提升
1.部队14日上午10点向玉树进发,15日凌晨2点到达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营救,2天后到达玉树机场进行物资转运和伤员转送。

2.作者以点带面,通过小罗语言与肖像的矛盾展现了救援部队工作的紧张与辛苦,表达了对部队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

3.作者在西宁机场“又见迷彩”,“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走出机场,仍是迷彩”,“前往结古镇,再见迷彩”;通过空间转换充分展现了在这次生命救援中人民军队无处不在的现实。

4.示例一:文中有大量的语言描写。

通过这些语言,一是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二是增加了报道的容量,比较全面地展现出人民军队在抗震救灾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示例二: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具体数字。

通过这些数字,一是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二是增加了报道的容量,真实地展现出人民军队在抗震救灾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5.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

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6.①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②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③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④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呢?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

7.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这会让我们变得麻木。

8.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

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

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新闻敏感。

(或: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对性强。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

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

”通过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无疑能起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

)
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

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

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

(或:真实记录,生动感人。

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 9.(1)每一次成功靠运气也靠努力;(2)以亲近大众、接近百姓作为自己的主持风格;(3)演员和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尊重观众,对观众负责。

10.(1)因为她没有专门学过主持,没有概念,就没有框框,反而心里会很轻松。

(2)她以观众的需求作为自己主持的方向,没有特意设计,反而更受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