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出版社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高考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一)
一、选择题
某市财政斥资50'fa,C,建设的全国第一个“低碳产业基金”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基金,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使用新材料、新装备和使用新工艺对原有设备升级;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的使用。
据此回答25~26题.
25.上述材料表明(B)
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D.财政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重要作用
26.低碳经济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事.低碳经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低碳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从生活消费的角度看,发展低碳经济应该(D)
①废除传统的消费类型,做到节约消费②废除只图便利的消费方式,做到绿色消费③废除面子消费,提倡求实消费④废除贷款消费,提倡可持续消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7.2010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制定社么保险法,对于规范社会保险关系,保障全体公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在于(A)
A.前者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后者由个人自愿参加
B.前者保险范围比较大,后者保险范围比较小
C.前者是国家统一缴纳保险费用,后者是个人缴纳保险费用D.前者有利于社会安定,后者有利于个人经济生活的稳定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发生劫匪劫持中国香港游客事件,造成8人死亡,6人受伤。
中国政府强烈谴责歹徒暴行,重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据此回答28~29题.
28.“悲痛的中国和丢脸的菲律宾是这起事件的两大受害者。
两国都应该痛定思痛,化危机为契机,谋求建立长期的反恐安保合作机制,防患于未然,造福两国人民."这表明(B)
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合作B.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C.积极寻求合作是两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恐怖主义已发展成为当代的主题
29.劫持事件发生后,两国政府都认识到加强反恐合作的重要性。
这体现了(A)
A.存在决定思维B.正确认识存在是思维的本质
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D.思维对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30.55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进步,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D)
①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②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③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④国家坚持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③④B.①②C.②③④a③④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多次强调,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
这有利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D)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实现宗教信仰自由③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④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32.西安市把唐大明宫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出来,建设起大明宫遗址;大明宫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
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C)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3.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C)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宽阔胸襟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4.“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
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所体现的哲理是(A)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了解国情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
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一词出自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B)
A.否极泰来B.相反相成C.循序渐进D.谨小慎微
36.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C)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二、非选择题
39.(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201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
2011年,也是中国进入“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材料一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10分)
答: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重大决策总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对国家的政治领导.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要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
③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我国重大决策要由国务院制定草案。
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具有最高决定权,重大决策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党的纲领、路线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⑤全国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其主要职能,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要向全国政协征求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每点2分,共10分。
)
材料二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州举行,福州闽剧院一团演员陈乃春荣获“梅花奖"。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创始于明代末年,辛女革命后,闽剧进入第一个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戏班和郑、曾、薛、马“四大名旦”。
20世纪56~60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
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后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荣获全国二等奖。
80年代以来,闽剧新创作了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
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8分)
答: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要体现时代精神,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⑤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5)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材料三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
改善民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3)结合材料三,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
(12分)
答:①收人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的数量与质量。
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量;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用于社保和用于促进就业的投入,有利于增强农民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从而增加消费支出;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材料四温总理在联大讲话中指出,中国对自己通过艰苦奋斗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同时,我们对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经济已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中国若干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
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
中国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
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4)结合材料四,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温总理讲话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12分)
答:①矛盾的客观性,只有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示矛盾,分析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温总理的讲话从七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社会还客观存在的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坚持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温总理分析的七个方面都是既看到了中国艰苦奋斗而取得的成就,又看到中国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
抓住主流。
温总理的讲话指出,中国的不足与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每点3分,共12分;运用辩证法矛盾观范围内其他观点分析的,均应酌情给分)三、选考部分
42.(10分)
请考生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2010年3月9日,吴邦国委员长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一年来,全国人大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还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材料二2009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国会尽快通过修屋换现金计划,表示该计划将有助于创造就业,节省资金并削减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1)材料体现了中国和美国分别实行什么样的政体?(4分)
答: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美国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2分)
(2)有人认为,“中、美两国实行的政体是由他们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外来势力决定的。
”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6分)答: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国体。
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分)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因此,认为中、美两国采用的政体是由他们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外来势力决定的观点是片面的。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