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十堰市郧县中医院皮肤科;湖北郧县中医院心电图湖北十堰442500)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诊断意义,以避免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临床上误诊误治。

方法对68例静息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对运动前、中、后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6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运动平板试验,随着心率的增快,ST段逐渐下降或降至等电位线;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见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不同生活状态随着心率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心电图特征。

结论平板运动负荷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

标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早期复极综合征(2012)04-0447-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combin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 ERS )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avoid the clinical misdiagnosis and mistreatment. Methods 68 cases of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and chest pain, chest tightness and other symptoms, and the exclusion of patients with organic heart disease, by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on motion, dynamic observation of ECG and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Results 68 cases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 as the heart rate increases quickly, ST gradually decreased or fell to baseline; 24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 visible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in different living conditions as the heart rate change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cardiogram. Conclusion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combined wit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ontributes to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diagnosis.【Key words】exercise treadmill test;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变异,心电图表现ST段抬、T 波高耸,部分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因此,正确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图变化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方法,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8月门诊病人及健康体检者,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并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的患者68例,其中男66例、女2例,年龄20-56岁,平均38±18岁。

所有入选者均经常规体检及心肌酶谱检查,并排除器质性心脏病、肺、胸膜及其它疾病。

1.2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1)J点抬高伴ST段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0.1-0.2mv,少数可达0.6mv;(2)常伴有T 波高大,且两支对称;(3)较常伴有J波或R波降支顿挫或有切迹;(4)胸导联R波增高。

1.3 方法:(1)平板运动试验:采用北京美高仪HD-12型活动平板仪,检查前3d停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洋地黄类等影响心率及ST-T 改变的药物,运动前首先记录静息卧位12导联心电图,采用Bruce方案,亚极量运动负荷试验,目标心率=(220-年龄)×85%,运动中每3min、运动终止即刻及运动后10min,每2min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并记录患者有无症状。

(2)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Mode BI 9800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仪,24小时持续监测并嘱患者正常工作、生
活,适当活动,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及相关症状,经计算机回放系统进行分析、判定、修正和编辑。

2. 结果平板运动试验所有患者显示为阳性,即在运动中随心率的增快,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线,运动后10min ST段全部恢复至运动前状态。

运动中均未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原有症状者运动试验后缓解或消失。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午休、夜间睡眠时,窦性心率减慢,ST段升高更明显,T波高耸也越明显。

日间上楼、入厕、快走等活动或体力应激时随心率增快,ST段可以回到等电位线,早期复极综合征特征甚至全部消失,无对应导联ST-T 改变。

3. 讨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于1936年有Shipley和Haellaran 首次报道,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其检出率为1.5-9.1%[2]。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数无任何症状,部分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出现头昏、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

其发生机理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致心室各部复极时间不一致有关[3]。

运动试验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张力下降、心率加快而使心室复极趋于同步,使早期复极综合征的ST 段回降到等电位线,而运动后10min又恢复至运动前状态。

目前众多学者公认运动试验使ST段回降至等电位线有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确诊(运动前须排除急性心梗),回复率达98-100 %,并将运动试验使抬高的ST段降至正常,在10min 内又恢复运动前状态列为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本组检查结果与之相符。

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h心电信息,对患者睡眠、休息、活动等不同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引起的ST段抬高、回落的记录具有动态演变过程,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与活动情况对照,有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上结果显示:早期复极综合征ST段抬高-回落,其改变与心率有关,与有无胸痛症状无关[4]。

即运动、情绪激动等应激情况下,心率增快ST段可以回降至等电位线,午休、夜间睡眠心率减慢ST段升高更加明显、T波高耸,因而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有关。

综上所述,利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前、中、后心率与ST段变化及动态心电图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与ST-T变化;并根据患者的自主症状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判断是早期复极综合征还是更为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ST段抬高、T波高耸。

因此,对心电图检查疑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并有胸闷、胸痛症状者,可采用运动负荷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二种检查方法联合可弥补单项检查的局限性,有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传统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心电图变异,属良性的心电图表现,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并不都为”良性”,它可能与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5]。

特别是有早期复极家族史、晕厥或有猝死家族史、下壁导联早期复极改变应更加引起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1]张开滋,郭继鸿,刘海洋等主编.临床心电信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8-390.[2]郭继鸿.心电图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4-775.[3]Alimurung BN, Gilbert CA, Felner J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variant on the 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m: a correl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iograms. Am Heart J.1980,99:739-742.[4]董晓莉.早期复极综合征72例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05,1(17):16-17.[5]Haissaguerre M,Derval N,Sacher F, et al. Sudden 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N Engl J Med, 2008,358:2016-2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