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3课时 组合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6例3及“做一做”,教科书P98“练习二十”第7~9题。

▶教学目标
1.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排列,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经历探究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稍复杂的组合规律。

▶教学难点
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能正确区分排列和组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请3个小朋友上台来玩一个小游戏。

(同学们都争着上台)
师:如果每两个小朋友只能握一次手,那3个小朋友要握多少次手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把3个小朋友当成3个数字得出可以握手6次。

但从3位小朋友上台握手的情况可以看出只可以握3次手。

师:我们说甲和乙握了手,乙和甲握了手,算一次还是两次?如果是两个不同的数字排列呢?和顺序有关吗?
【学情预设】
所组成的数就变了,这就和顺序有关了。

师:同学们区分得真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组合问题。

(板书课题:组合问题)
【设计意图】把难点分散在铺垫的环节对于有效探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种情况不是由于学生思维方法达不到而出错,而是学生忽略了生活常识导致出错。

所以要加以区分,不断强化理解排列与组合之间的差别。

二、自主探究交流探讨
1.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师:体育比赛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P96例3,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三年级4个班进行足球比赛。

要求每2个班级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师:你会解决吗?想一想,试一试。

2.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把班级写在随堂本上,用连一连的方法,自己试着解决。

【学情预设】学生经历“想一想、画一画、连一连”这个过程后,解题的思路被打开了。

3.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你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情预设】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把想法表示出来:有些学生会用枚举法,一个一个列举出结果;有些学生画线段图连线;
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进行适度的提示:将四个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或一字排开,采用两两相连的
方法比较简洁。

课件出示方法并适时板书。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发现有4个班级,每2个班级都要踢一场球,说明每个班级都要和另外的3个班级踢一场球,那么每个班级都要连3条线。

假如1班和2班踢了一场球,则2班和1班也已经踢了一场球,所以每2个班级之间连一条线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因为有前面的握手游戏做铺垫,所以画图连线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让学生说说如何组合和排列。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逐步掌握利用排列组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P96“做一做”第1题。

师:每2人握一次手与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每2个班级踢一场球实质上相同吗?利用经验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查订正。

【设计意图】学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熟练和提升。

设计同桌互查的环节,是班级化教学中保证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2.完成教科书P96“做一做”第2题。

师:有时候看似不同的题目,其实质是一样的,这道题你会解决吗?
【学情预设】所有学生都能很快说出6种情况:1元5分,1元5角,1元1角,5角5分,1角5分,6角。

3.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第7题,学生都能算出比赛的场次为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共6场。

第8题,第(1)小题,学生很容易算出有6种选法。

第(2)小题,要先考虑组合问题,再分别排列。

可以用①~④代表4本书,选出的两本书可以是①②、①③、①④,有3种选法。

将两本书分别送给小红和小丽,就涉及了顺序问题。

共有6种送法。

师:同学们的思维能力真不错,还有两道题,敢挑战吗?
4.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第9题。

说明:第9题是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教学提示】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尽情说。

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和理解比较简洁的组合规律。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挑战更为复杂的组合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笔记
▶板书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典型而又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中体验、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

将数字和图形引入组合中,让学生体
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变式训练题解答还存在困难,后期需加强
巩固。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