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要警惕忽悠式创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创业”要警惕忽悠式创业前者号称自己是视频领域的google,后者更被看成是中国版特斯拉。

但最近,许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纷纷质疑,这些创业者无论是创业身份,还是旗下产品的真实性,都可能涉嫌欺骗。

创业者受到质疑并不新鲜。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何尝不是饱受底特律传统汽车巨头的冷嘲热讽;今天被视作为中国创业神话的马云,早年不也被许多人看成是骗子;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一次又一次遭遇制造业前辈的吐槽……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遭质疑并不可怕,真正有本事的创业者可以用事实去回应质疑。

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只是“纸上造车”,却还理直气壮地吹嘘创意,企图借此套得一笔笔融资。

对于身处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创业和创新是两个重要的借力工具。

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

但在一片热浪中,对创业泡沫的提防和警惕,更是十分必要。

前段时间,内地网民的朋友圈里流传过一个段子:你去中关村创业街,从二楼扔下一块砖,砸中的10个人中有5个正在创业、2个人创业失败、3个人正准备创业,而拾起这块砖头的保洁阿姨也准备赶场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这则夸张的笑话,凸显了当下创业风潮中确实有种盲目性在流动。

这种盲目性从好的一面来说,是创业热情高涨的产物;从坏的一面来说,却可能导致大众在创业、创新上形成误区。

这些误区不仅无助于推动良性创业氛围的形成,甚至可能最终伤害到创业的基础环境。

比如,一些创业者把忽悠、炒作或者所谓包装当成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的项目自始至终都停留在电脑里,创业文案设计得
花里胡哨,但真正拷问核心技术时,却发现这些创业者根本没有能力将项目落到实处。

再如,内地一些年轻创业者似乎认为,只有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

这其实是在重复美国硅谷创业者10多年前在泡沫爆发前曾走过的老路。

当时的硅谷,创业项目几乎全都与互联网有关,天使投资更是遇到与互联网有关的项目,就会毫不犹豫投资。

直到最后,创业者几乎“言必称互联网”。

投资界思想家、《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后来反思指出,许多创业者的目光太过局限,以至于互联网泡沫导致社会其他领域无法获得足够的创业、创新资源。

同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泰勒•考恩在《大停滞》中也提醒,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除了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突破外,其他领域的技术进展几乎为零。

如今,硅谷的创业者们开始反思曾经的误区,而将创业和创新的视野放到更广阔的领域:新能源、环保、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等。

正如彼得•蒂尔所说,创业应该是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价值,而不是在前人做过的事情上修补或重复。

现在中国涌现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热潮,的确需要冷静地反思一下。

舆论应当对创业者抱有最大的善意,但也有理由去追问,这些创业项目是否真的能带来新的价值,是否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有所贡献,还只是巧立名目以骗取投资?当然,对于个体忽悠式创业或者所谓创业泡沫,也不必过于担忧。

市场本身具备优胜劣汰的功能,最近一些创业忽悠被揭穿;而互联网创业潮中最火爆的O2O创业,也可能面临调整,很多烧钱企业或面临倒闭潮。

只是对于创业者或整个社会来说,如果能多一些理性,多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或许
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性比激情更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