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忆两首童谣的内容,了解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表演和创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录音机、音响设备、手偶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静的氛围,适当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让幼儿熟悉并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2.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寓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对童谣的认识和喜好,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 主体部分(15分钟):
a) 教师分别朗读两首童谣,让幼儿初步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两首童谣,解释童谣中的寓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童谣内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3. 创作部分(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朗读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童谣角,展示幼儿创作的童谣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3. 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语言活动计划,确保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六、教学方法
1. 直观法:通过图片、手偶等道具,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童谣内容。

2. 互动法:通过分组讨论、表演等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创作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能力和互动情况。

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对童谣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创作的童谣作品。

3. 家园评价: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八、教学内容
1. 童谣一:《小兔子乖乖》
内容: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妈妈回来,吃饭睡觉。

寓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2. 童谣二:《小星星》
内容:小星星,亮晶晶,挂在天空,照亮我心。

九、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对童谣的认识和喜好。

2. 学习童谣:教师朗读童谣,解释童谣寓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3. 表演童谣: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4. 创作童谣: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

十、教学建议
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营造温馨的氛围。

2.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幼儿能够接受。

3.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忆两首童谣的内容,了解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表演和创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录音机、音响设备、手偶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静的氛围,适当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让幼儿熟悉并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2.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寓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对童谣的认识和喜好,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 主体部分:
a) 教师分别朗读两首童谣,让幼儿初步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两首童谣,解释童谣中的寓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童谣内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3. 创作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朗读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童谣角,展示幼儿创作的童谣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3. 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语言活动计划,确保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六、教学方法
1. 直观法:通过图片、手偶等道具,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童谣内容。

2. 互动法:通过分组讨论、表演等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创作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能力和互动情况。

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对童谣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创作的童谣作品。

3. 家园评价: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八、教学内容
1. 童谣一:《小兔子乖乖》
内容: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妈妈回来,吃饭睡觉。

寓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2. 童谣二:《小星星》
内容:小星星,亮晶晶,挂在天空,照亮我心。

九、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对童谣的认识和喜好。

2. 学习童谣:教师朗读童谣,解释童谣寓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3. 表演童谣: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4. 创作童谣: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

十、教学建议
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营造温馨的氛围。

2.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幼儿能够接受。

3.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