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朗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朗读

摘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教学多种形式美的享受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当看到学生感情的潮水在激荡,应当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语文教师要情化自己,进入情境,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故事”,充满情趣。学生在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这种学习活动才是美的享受,才是活力四射。这就是所谓的多彩朗读。

一、千教万教读为本

朗读,一种训练活动,一种阅读活动,一种文学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力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叶老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

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蕴藉美和形象美。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而朗读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朗读的抑扬顿挫,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试想一下,曲高和寡的音乐尚且被众人所喜爱,雅俗共赏的朗读又

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理解内容的基础,情感表达的依托

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中学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反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于一篇文章,有感情地朗读,遍数多了,文章的意思在朗读中就清楚明白了。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表达的能力

朗读,是一种作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翰墨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更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加入的庞大的头脑活动历程,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光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作为培育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头脑本事强了,他的概括本事、表达本事、构造语言的本事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这些本事作用于语言上,学生一定会说得趋于简明、流通、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效果一定是熟能生巧。

(四)增强领悟能力,体现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精彩片段进行反复吟诵,而这样的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高声朗诵、低声吟咏中,通过声音把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技巧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逐步领悟教材真谛。例如在教《热爱生命》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时而语速缓慢、语气低沉,体会主人公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惊人的毅力,时而语气加快,语气越来越坚定,读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渴望。在学生情绪高潮阶段,笔者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时你想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文中的人物吗?为什么?这时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情感的激发中迸发而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鉴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智力也同时得到发展。这时,教师已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解释词语、分析句子,甚至讨论文章中心思想了。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力求带领学生在多彩的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老师一定要采取各种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结合生活实际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

(一)运用范读,启动情感

教师示范是指导朗读的重要方法,范读要做到读音准确,正确表达文章的情感,范读要反复进行。尤其是优美诗文的教学,更需要用范读来帮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春》一课教学中,我恰当的运用了范读。优美的范读,给学生美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美读的强烈欲望。范读引路、跟读尝试、品读深化、赛读反馈,这一系列的美读环节,使美景印入脑海,让美文滋润心田。

(二)分角色朗读,鉴赏人物

人物对话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这里我认为分角色朗读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通过这种模仿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就可以引领学生逐渐认识理解人物。例如《羚羊木雕》中爸妈向“我”追问木雕下落的部分,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小组内试读之后在班内展示。“妈妈”这个角色朗读的很好,我就请这个同学介绍经验,她抓住“突然”“紧紧”“严厉”“坚定”这些词语重度,表现出妈妈急躁、固执的性格。我适时点拨,只有找出表现人物情绪、动作的词语,才能把握好角色的语气。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有关“爸爸”和“我”描写的词语。如果恰当的使用分角色朗读,可以省去老师不少力气,让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的情境,领悟作品的主题。

(三)表演朗读,感悟真谛

情节生动的课文,宜采用表演朗读。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调动了

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表演朗读适用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特别丰富的文章或段落。

表演朗读,声情并茂,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感悟真谛,这不是无痕的教育吗?

一堂语文课,不闻学生书声琅琅,那算不得一堂好的语文课。多彩的朗读教学方式,能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情感,引领他们鉴赏人物、感悟真谛、并生动反馈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想,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创新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独特的感受,读出个性的思考,读出对文本的理解,朗读就会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有情趣,就一定会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