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指挥谈马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音乐指挥谈马勒

《交响世界马勒专刊》,集合了对当今20位著名指挥的采访(阿巴多巴伦博伊姆布隆姆斯泰特布列兹夏依陈佐湟杜达梅尔艾森巴赫盖蒂杰基耶夫麦克·吉伦尔吉尔伯特霍内克杨松斯李心草马泽尔梅塔麦兹马赫长野健内尔森诺特奥拉莫帕帕诺西蒙·拉特萨洛宁托马斯莫斯特余隆津曼)。

由于对每位指挥的采访问题大致相同,便于看出对同一观点每位指挥的不同解答,以及对马勒多样性的认识。

第一次接触马勒

巴伦博伊姆

“我一点儿都不记得了。相反,我倒记得有很多场音乐会让我更加讨厌马勒。因为我发现在我听过的马勒音乐会中,有两个极端:一种是感情强烈的有点夸张,感觉作品被当做指挥肆意发现其个性的工具;而另一种则不带任何情感,听起来干巴巴的。我对这种在音乐发现中的“人为造作”觉得相当反感。”

夏依

“记得很清楚。那是60年代早期,在罗马的意大利音乐厅,乐团是意大利广播公司RAI管弦乐团。我参加了一场马勒第一的排练,指挥是祖宾·梅塔,那时他很年轻。我去那儿是因为我父亲当时是RAI古典音乐部主管,那天他正好要去开会。他不能陪着我,就把我扔到池座最后一排,叮嘱我“别哭,别闹,待在原地别动,我过一个多小时就回来”。我领略到了音乐的震撼,后来才知道这是马勒第一交响曲。音乐让我无法动弹,我不知道如何反应,是哭还是叫,还是瞠目结舌。我那时候很小,才八九岁。我的回忆里面充满着马勒音乐的力量,也有音乐对我幼时情感上带来的力量。”

夏依在二十岁出头就第一次指挥了马勒曲

目是是第十,然后一反常理从第九和第八入手。

多年后迷上《大地之歌》,但是让他着迷的还

是第十、第九、第八。

“我在米兰读书时,有一次来到斯卡拉歌剧院,正好是小泽征尔指挥第八,那时我还没听过第八现场音乐带给我的冲击就好像我第一次听第一一样。”

拉特

第一次聆听的应该是第十。但首次让我震撼的是十一二岁时听的一场第二,我便立志要当指挥了。...首次听到马勒交响曲的现场,都激动得几乎不省人事。

吉尔伯特

“不太确定这是不是第一次,但关于马勒的第一抹记忆非常清晰。九岁那年,父母觉得我可以完整地欣赏马勒的交响曲全集。1976年9月或10月,纽约爱乐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上演马勒音乐节,我有幸聆听了他的全部交响曲。在我印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五交响曲,感受强烈,也许是“第一次”的缘故,或者是由于小号惊人的独奏冲击着我九岁的听觉。当时的卡内基音乐厅不设订座,先到者便可坐到包厢的前排。所以我催促父亲早早带我来到音乐厅,我迅速地跑上楼。聆听马勒的交响乐,似乎改变了我的一生。在年幼之时便拥有丰富的音乐欣赏经历,对于现在我指挥他的作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霍内克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是奥地利青年管弦乐团(Austrian Young Orchestra)的一员,我们到柏林去参加卡拉扬指挥大赛。几个欧洲的青年管弦乐团也参加了,而后我就听到德国青年管弦乐团“青年德国爱乐”(German Young Orchestra“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在演奏马勒第一交响曲。我立刻就被震撼到了,不仅是被震耳欲聋的声音所震撼—其他的交响乐曲也有很大的声音—让我感到很震撼的是马勒对待黑暗的方式,这也是他作品的特殊意义,就像是第三乐章所展现的那样。这也可能是和我自己失去了母亲的经历有些关系。我母亲有九个孩子。她去世之后我参加了她的葬礼,葬礼举行的方式让我想起了他作品的一些片段。那时我大概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这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体验。说起来,这也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我简直是惊呆了,音乐竟然可以带来这样的体验,

它能进入我的生活和我的心。就是从那时起,马勒和他的作品成为了我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帕帕诺

“我头一次接触到马勒,首先是他的声乐作品。《吕克特之歌》中的“我已从世间消失”给我很深的印象,但有些奇怪的是,我脑中盘旋不去的却是舒曼的那首“若你爱我是因为我的美貌”(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我了解这首歌曲,它原先不在《吕克特之歌》里,但它每个细节都带着马勒的气场。能在三个音符里,马勒的标识简直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为何马勒给我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无人能及。”

托马斯

“我清楚地记得是13岁那年,马勒的音乐就一下子打动并俘获了我。那时我由于某种原因待在我父母朋友的家里,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于是对我说:“想不想听些音乐?听过《大地之歌》吗?”我当然没有听过。“那你可以听一下末乐章,大概20分钟,听完了你爸妈就回来了。”然后他们就播放了这一乐章,我的人生也就在听过这乐章后变得不同了。我后来知道,那是瓦尔特和费里尔合作的录音。这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说它带给我各种感受的话,其中之一就是我家庭的生活,他们住在乌克兰的一个小村,演奏犹太音乐—世俗的,也有圣乐。当这段音乐响起时就直入我心,我真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音乐,我从来没听过。”

关于前辈指挥与马勒

巴伦博伊姆

“我们必须了解到,在一个马勒不仅不为人所知、而且从不演奏的时代,是他(巴比罗利)第一个将马勒带到了柏林爱乐。我觉得正因为他录制了马勒第九交响曲的唱片,激起了一片反响,卡拉扬才开始对马勒感兴趣,并指挥了他的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九;他还经常指挥马勒的《大地之歌》...在20年代,已经有两个流派了:一个是布鲁诺·瓦尔特,另一个是克伦佩勒。”

艾森巴赫

“伯恩斯坦在讲马勒时很少向人提建议,因为他每次指挥完马勒都有点不可自拔。有一次他在坦格伍德指挥完第九,我去后台和他打招呼,他置之不理。他还沉醉其中,我可以理解。第二演完后他也经常这样。所以我觉得不是他不想提出建议,而是他生活在音乐中:如何活得纯粹,如何活出自我,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的教导,每次演完他都精疲力尽,大汗淋漓。我的意思是,并不是他浑身出汗,而是心里在出汗。这就是他的建议。”

艾森巴赫:“我有些遗憾,如果卡拉扬早点指挥马勒的话,他无疑会成为伟大的马勒指挥。可惜就是太晚了。”

梅塔

“我曾两次邀请他(伯恩斯坦)欣赏我的音乐会,因而有机会和他交流。一场是第五交响曲,但他表示并不是很赞赏,因而我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他说,你让这首作品过于华丽了。如果马勒在创作过程中就是站在市井的角度,换句话说是在乐曲中加入了民间音乐的元素,那就一定要按照民间音乐的风格去指挥,一定不要尝试着去改造它,让它变得华丽。后来他来听我指挥的第三交响曲就满意得很多,然后也告诉我,如果是他,他会将终曲处理得更慢一些。总体来说,他对我的第五交响曲提出了很多批评,但都是建议性的批评,因此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从中受益匪浅。对我来说,作为纽约爱乐乐团和以色列爱乐乐团这两支马勒权威乐团的指挥,每个演出季我都会请伯恩斯坦客座指挥。他会和这个乐团合作第一,那个合作其他作品,然后去别的地方,总之我们和这两支乐团合作,让马勒遍地开花。如今伯恩斯坦离我们而去,我和乐队都非常怀念他,他在排练时着实是个非常严格的人(Mensch)。我在维也纳观看过他一次排练,第七交响曲,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莫扎特厅(Mozartsaal)合作。现在乐团已经可以完美地演绎这首作品,但是那个时候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这部作品,那是我也对第七所知甚少,但是很幸运的是在我的人生中我能遇到这样一个长辈,把我当朋友,一个可以交流的同僚,就像我和卡拉扬一般,我会带着歌剧总谱去请教他,他对我毫无保留地传授,我很感激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