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荷叶圆圆》(中班语言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荷叶圆圆》(中班语言活动)
第一篇:诗歌《荷叶圆圆》(中班语言活动)
蓝天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诗歌:《荷叶圆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理解诗歌内容。
2、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荷叶、课件、动物头饰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理解诗歌内容。活动难点:尝试仿编诗歌。活动过程:
(一)随小青蛙找家的音乐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青蛙妈妈带你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玩。(随音乐学青蛙跳进场)
(二)幼儿通过玩荷叶,发散想象:荷叶像什么?
(三)播放课件,引导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1、逐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师:“青蛙妈妈带你们到哪里来了啊?你都看到了什么?那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啊?”(点击画面,师朗诵第一句:荷叶圆圆)师:“我们来看看还有谁也来了?”(点击画面,出现小鱼游来画面)师:“小鱼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
幼儿发散讲述。(教师点击此画面,出现荷叶变成伞画面)师:“小鱼游来,把他当作雨伞”
(点击伞的画面,出现青蛙跳到荷叶的画面)师:“青蛙跳上,他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
幼儿发散讲述。(师朗诵第2句)
师:“青蛙跳上,把它当作小船师:“蜻蜓飞来,把它当作什么呢?”
师:“摇啊摇啊,你知道是什么季节来到了?幼儿回答
(教师范诵最后一句点击整张画面,出现热闹的荷塘)
2、幼儿完整欣赏诗歌,初步学习朗诵诗歌(1)幼儿分句学习(2)
分组进行练习(3)利用PPT完整朗诵
(四)幼儿按意愿扮演各种小动物再次玩荷叶,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五)幼儿仿编诗歌
1、个别幼儿仿编
2、结合幼儿仿编诗句,组织幼儿完整朗诵。
师:“小鱼,青蛙还有蜻蜓都来了,那请你说说还有谁会来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它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幼儿完整讲述创编的句子)
(六)小青蛙跳出室。附儿歌:荷叶圆圆,小鱼游来,把他当作雨伞。青蛙跳上,把它当作小船。蜻蜓飞来,把它当作摇篮。摇啊摇啊,摇出美丽的夏天。参考诗句:
小鸭游来了,把它当作阳伞。小螃蟹游来了,把它当摇篮。小朋友走来了,把它当帽子。唱啊唱啊,唱出美丽的夏天
第二篇: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学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
夏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朗读,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荷叶圆圆》这首散文诗犹如一股清凉的山泉,被吴莉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绎着“动”的旋律,沁人心脾,让我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轻松和乐趣。
1.动中求趣。
课堂上,教师借助“识字歌谣”“动作演示”“律动编排”等活动形式,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识字的兴趣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阅读的要求。
2.动中求悟。
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感悟识字、朗读、背诵的学习方法,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背诵:首先通过板书、给课文填空、图画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孩子练习背诵自己喜
欢的段落,然后根据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全文;最后在小组展示背诵时,让孩子们互相提醒队友自己感悟到的背诵要领,帮助他完成背诵任务,并在此期间积极鼓励孩子们对文本有创意地展示。
3.动中求实。
教学时,要踏踏实实地把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渗透到热热闹闹的活动形式当中去。比如:课前的“复习巩固”,把生字以歌谣的形式出现,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课堂上,图片的再现、音乐的渲染、动作的演示、教师的范读……都是为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课后“荷叶王国”的设立,蕴涵了夏天的诗歌、谜语、科普知识、歌曲、图片,就是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课外阅读的材料,还体现了学科间的沟通,避免了内容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动中的“趣、悟、实”调动了孩子们主动学语文、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传递了快乐学语文的信息。它把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的新观念。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从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3.及时表扬。(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观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