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检测ths4001芯片的电路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峰值检测电路简介
峰值检测电路(PKD,Peak Detector)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的峰值进行提取,产生输出Vo = Vpeak。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电路输出值会一直保持,直到一个新的更大的峰值出现或电路复位。
峰值检测电路在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最值求取电路中广泛应用,一般作为程控增益放大器倍数选择的判断依据。
2. 峰值检测电路原理(正峰值检测)
峰值检测器(PKD,Peak Detector)就是要对信号的峰值进行采集并保持。
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用一个二极管和电容器组成最简单的峰值检测器。
虽然这样的电路可以工作,但性能并不是很理想。
对1nF的电容器,100ms 后达到稳定的峰值,误差达10%。
而且,由于没有输入输出的缓冲,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中的电荷会被其他部分电路负载消耗,造成峰值检测器无法保持信号峰值电压。
首先,上述单个二极管与电容器组成的峰值检测器中,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必须较小,一般用锗管,其压降一般为0.2V(若为硅管,压降为0.7V),这样对于检测峰值来说误差就小许多。
其次,检波二极管有一个缺点,就是Vi从负电压变成正电压的过程中,为了闭合有二极管的负反馈回路,运放要结束负饱和
)。
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时间,状态,输出电压要从负饱和电压值一直到(Vi+V
二极管
如果在这个过程,输入发生变化,输出就会出现失真。
因此,必须在电路中加入防止负饱和的措施,也就是说,输入部分的处理环节要尽量能够跟随输入信号的电压,并提供一个尽可能理想的二极管,同时能够提供有效的输入缓冲。
一个经典的电路是通过在输入和输出间增加一个二极管(这有点类似于电压钳位),并且在输入、输出端连接高速运放进行缓冲。
最后,在搭建电路时,应尽量将外围元器件以运放为中心紧密围绕,这样可以降低信号的干扰,避免不必要的失真。
3.高速峰值检测器
在高速的环境下,检波二极管的检波频率会随工作频率的增高而下降,因此,二极管和电容结构的电路就无法适应了,利用FPGA+DAC+高速比较器组成的峰值检测器可以达到很高的速率与精度,对于信号的处理也较方便。
电路原理很简单,就是将DAC输出和输入信号作比较,FPGA负责DAC电压输出控制和比较器输出检测。
4.实践
基于以上峰值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实际制作的峰值检测器电路原理图如下。
这个电路能实现20MHZ左右的峰值检测,而且仿真输出波形近似直流。
V1
2 Vrms 20MHz 0°
C1
10pF
V2
15 V
V5
15 V
D1
1N6096
U1
THS4011CD
3
2
4
7
6
V3
15 V
V4
15 V
U2
THS4011CD
3
2
4
7
6
R1
1kΩ
R1接10K或者1K都可以以实际效果为准
D2
1N6096
Vout
原理图中利用了两片THS4001(贴片封装)作为输入、输出缓冲,D2用于钳位,D1用于检波(D1、D2均为1N60型高频检波管,国产2AP型估计也可以),C1保持电压的峰峰值(在高频电路中,其值尽量小),但是以实际效果为准。
考虑到性价比,后级跟随可以由速率较低点的运放代替(至少得80MHZ 左右)。
对于低频信号,上述的峰值检测器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而且效果还很好。
但其性价比较低,在低频范围内,用下面的原理图搭建比较合适。
V1
2 Vrms 1MHz 0°
C1
1pF
V3
-15 V
V4
15 V
V2
15 V
V5
-15 V
D1
1N6096
U1
MC34080D
3
2
4
7
6
5
1
U2
MC34080D
3
2
4
7
6
5
1
R1
10kΩ
Vout
D2
1N6096
上述电路仿真时,输入正弦信号Vp-p=5.57V,而输出近似直流V=5.56V,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误差,不过图中元件的参数选择以实际为准。
5.测试
对于电路图1(用THS4001实现的电路)的实际电路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