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相关部门需借助严格、规范的食品检测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检验检测行业的现状,并提出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利益,需要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进行管理。由于我国食品检验工作起步较晚,检测标准尚不成熟,食品检验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食品安全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针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质量管理措施,进而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水平,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 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食品检验工作关系到我国的食品安全以及人们的饮食安全,通过食品检测工作评价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污染情况,更有利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食品检验检测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能够从源头发现食品安全问题[1]。但食品检验工作是一项专业度高、操作复杂的工作,若试验数据不准确造成检验结果错误,可能造成质量不达标的食品流入市场,威胁食品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通过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来提高食品检验工作质量,逐渐建立完

善的食品检验体系。加强对我国食品行业的监管,有利于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负责。

2 食品检验检测的行业现状

2.1 缺乏食品检测规范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规范不断改革,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阶段。但现阶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食品检验规范和标准还存在很多漏洞,检测标准相对粗泛,不能发挥出指导作用,无法对操作细节进行约束。食品检验工作作为一项严肃、严谨的实验操作,需要对各步骤操作严格要求,按照食品检验标准进行。目前很多检测机构逐渐建设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但在检验工作流程的标准上缺乏统一性。不同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流程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在国家监管部门的组织下,建立食品检验行业对检验流程和操作的统一标准,为后续检验机构的监管奠定基础。

2.2 信息化水平低

食品检测工作主要为实验室操作,但由于部分机构使用的检测设备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仍需人工辅助输入部分检测数据。若检测人员数据输入错误,将直接造成检测结果失效。另外食品检测使用的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食品检测工作的发展。目前在食品监管部门、食品检

测行业、食品检测机构之间缺乏统一的网络系统支持,从长远角度来看,未能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网络,使很多食品检测行业的信息无法向社会公示。例如,食品监管部门在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食品检测机构工作质量低且难以满足行业

标准,缺少一个公开的、面向整个行业的网络公示,会影响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利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3 監管不到位

我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对于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很多小规模检测机构设备落后,且灵敏度不够,不按照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检验,已无法满足食品检测的需求[2]。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展开的监督检查很难全面覆盖所有机构,且检查组中缺乏检测领域的专家指导,检查人员对检查工作的操作规范不熟悉,无法准确、全面地发现检测机构中的问题。

2.4 实验室管理不当

实验室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尤其是实验设备引入杂质、工作台不洁等情况,都可能将杂质带入样品中,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使用的试剂、标准溶液等,对于保存方式、保存温度要求不一,若疏于管理,都可能造成实验试剂质量变差,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目前部分检验机构并未重视对设备的养护和实验室的管理,检验人员存在疏忽、不重视实

验室管理规范,在实验结束后没有按照规范对工作台进行清洁,实验设备使用前未进行校正检查,将杂质带入样品中,埋下质量

隐患。

2.5 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食品检测工作是一项专业、规范的检测工作,对检测人员要求高,但检测行业缺乏对检测人员的定期培训,造成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滞后于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我国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但检测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忽略了学习,造成其专业素养停滞不前,不了解当前的检测工作标准,极易在检测工作中出现人为失误,对食品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检测机构引进新设备后忽略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易出现由于检测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质量隐患,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完善食品检验标准与规范

食品检验是一个严谨和规范的过程,检验机构应重视对检验标准的梳理,结合目前检验工作发展趋势定期更新检验标准,不断完善食品检验环节。①市场监管部门应重视对食品检验机构的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确保各个检验机构按

照规定开展检验工作。②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食品企业以及实验室应根据标准要求开展自我检查,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3]。在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明确各流程操作的质量标准,质量指标应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细节控制上,充分发挥出标准的指导作用。③注意检测结果的公示和披露。相关部门应记录检测流程的过程以及结果,完整保存,以便后续查验。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设备应用于食品检验行业,提高了食品检验自动化水平。食品检验机构应积极采购信息化设备,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设备、化学速测装置、生物芯片等技术设备,将先进设备进行联网,形成食品检验物联网环境。检测数据可自动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并进行自动分析,通过先进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减少人为计算环节,避免人为失误而影响检测结果。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例,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支原体等致病菌含量,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可自动上传至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更加规范、准确地评价食品安全。

3.3 加强日常监管工作

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定期展开食品检验机构检查,保证其具备专业素养,能够根据国家标准对食品开展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