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毕单系列杂交玉米”享誉省内外——记毕节试验区玉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毕单系列杂交玉米”享誉省内外——记毕节试验区玉米产
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9月26日,在毕节市农科所门口,记者见到刚从大方出差回来的毕节试验区玉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负责人梁黔云。
他说,刚验收完贵州玉米高山组区域试验(大方试点)项目,还得向农民了解玉米收获情况,收集玉米育种试验点数据。
说到玉米育种的艰辛和困难,梁黔云说,每到育种季节,团队人员都会一大早来到育种地,播种、授粉、杂交、选种、观察、记录,常常忙得忘记了时间。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还要对刚刚收获的育种材料进行加代育种,就这样,梁黔云和团队人员在收和种之间不断循环,天天汗流浃背。
在31年的农业科研工作中,梁黔云长期坚守在玉米育种第一线,在玉米地里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在梁黔云的带领下,玉米新品种选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团队选育的杂交玉米毕单1至19号、毕三1号、毕三2号、毕三3号等23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成了享誉省内外的“毕单系列杂交玉米”。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毕单系列杂交玉米”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多万亩,增产玉米达10多亿公斤。
其中,育成的高淀粉玉米组合毕单13号,其淀粉含量达75.22%,填补了贵州省无高淀粉玉米品种的空白;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4号和毕单15号,亩产突破800公斤,创造了我市玉米自育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单产最高记录;毕糯1号填补了我市无自育糯玉米杂交种的空白。
玉米育种出来以后,为了更好地进行推广,玉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还组织举办培训班,培训乡镇技术人员36人次;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8次,入户培训211次,使农民在玉米栽培及管理方面
学到了很多知识。
梁黔云认为,要培育出更多玉米良种,团队建设是重点。
为此,玉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引进优秀的专业人员,在成员为15人的团队中,有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其中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2人,成员专业知识结构涉及植物营养、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等方面。
硕士李清超、马浪浪、吴瑞、王浩加入团队后,对玉米科技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玉米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填补了地市级农科所开展玉米分子遗传育种研究的空白。
(作者: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