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含译文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含译文代阅读练
习及答案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含译文代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庄氏有二子。

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

其仲曰
文华,予字之曰德诚。

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

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

智而用私,
不如愚而用公。

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贫,贵不
如贱。

欲文之美,等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

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


日节缩,十日而赢。

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
可以常飧。

吴在东南隅,古之僻壤。

泰伯、仲琅之至也,予始
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

彼以圣贤之德,神明之冑,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

若入裸国而
顾解其衣,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

洎通上国①,始失其故。

奔溃放逸,莫之能止。

文愈胜,伪愈滋,俗
愈漓矣。

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
至笄而不饰,市不居异货,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
茅舍邻比,强不暴弱。

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
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大抵始于城市,
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

人之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

负贩之徒,道而遇华
衣者,目睨视,啧啧叹不已。

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
子从其母而啼。

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来,不问
家之有无。

曰:吾惧为人笑也。

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
吾吴,天下犹是也。

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

务本力业,供役于县,为王家良民。

德实自树立门户,而德诚赘王氏,皆
以敦厚为人所信爱。

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


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取材于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
注:①上国:指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各国。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太美则饰文:外在形式
B 洪武间,民不粱肉粱肉:吃精美的食物
C 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胜:美好
D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事:追求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莫若德之实若入前为寿
B 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徘徊于斗牛之间
C 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吾惧为人笑也若属皆且为所虏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8分)
①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目睨视,啧啧叹不已。

译文:
②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译文:
11、文章借为庄氏二子取字一事展开议论,并将洪
武年间与当今之世的民风民俗进行对比,主要表达什么
样的观点态度或思想感情?(5分)
答案:
8. C (胜:争胜)
9.D (A、一为如,动词,一为你,代词。

B、一助词,主谓之间,不译,一为助词,译为的。

C、一为因为,连词,一为相当于而,并且,连词。


第Ⅱ卷(123分)
四、(31分)
10. ①挑担子的小贩,走在路上遇到穿着华丽的人,就会斜着眼睛看他,啧啧赞叹不停。

(4分,大意对给1分,3个关键词:道:走在路上;睨视:斜着眼睛看;已;停止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②礼节丧失了就到民间去找,我还是抱有希望的。

(4分,大意对给1分,3个关键词:失:丧失;野:民间;望:希望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1、赞颂庄氏二子不受流俗的影响,保持自己的质
朴本色,为人处世无愧于其“字”;/对民风不古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叹惋之意;/表达了作苕对朴实淳厚的民风的期待。

(5分,答出一方面给1分,两方面3分,三方面满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庄氏有两个儿子。

那个大儿子叫文美,我给他取字为德实。

那个二儿子叫文华,我给他取字为德诚。

并且
告诉他们说:外在形式太漂亮就会夸饰,太华丽就会虚浮。

如果虚浮和夸饰相加在一起,弊病就极大啊,现在
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聪明而用于私,不如愚笨而用于公。

(从这个意义上说)灵巧不如拙笨,善辩不如言语迟钝,富有不如贫困,高贵不如低贱。

想要外在形式优美,
不如品德诚实;想要外在形式华丽,不如品德真诚:用
外在形式来作装饰,不如用内容来作装饰。

着眼于内在
修养可以生成无尽的外在形式啊。

一天缩减用度,就可
以十天宽余。

穿衣服不追求新鲜漂亮,就可以经常有衣
服穿;吃东西不追求甘美,就可以经常有饭吃。

吴地在东南一角,是古时候的偏僻之地。

泰伯、仲雍到了那里。

我起初对此很奇怪,后来才明白了圣人的
用意。

他们凭着圣贤的品德,圣君后代的身份,目睹了
中原文化的繁荣和物产的丰盛,(到了此地之后却)隐秘在心而不表现出来,反而同当地风俗相融。

好比进入了
裸身之国就特意脱掉自己的衣服,因为当地的民众心怀
质朴,所以不可以使风俗变坏了。

自从这个地方与中原
各国交往,才失去旧有的民风。

古风崩溃,百姓放纵,
没有什么能够制止。

外在装饰越华美,虚伪越滋长,风
俗越败坏啊。

听长辈们说,洪武年间,百姓不吃精细的食物,居民住家不装饰,女孩子到了成年也不修饰打扮,市场上
不囤积奇货,宴请客人不吃两样菜,屋室没有高墙,茅
屋彼此相邻,强者不欺凌弱者。

不到二百年,那存留下
来的(民风)有多少呢?我年少的时候听到的、看到的,现在又不知道变了多少!(这种变化)大概是从城市开始,
然后影响到郊外;从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家开始,然后才
影响到城市的。

人有欲望,哪里是尽头呢?大家都彼此
夸耀,相互争胜,不知停止。

挑担子的小贩,走在路上
遇到穿着华丽的人,就会斜着眼睛看他,啧啧赞叹不已。

东家的孩子吃美食,西家的孩子就会追着母亲哭闹。


婚出嫁下聘礼,用美酒宴请宾客,饯行接风,不问家里
是不是有足够的财力。

说:(如果太简陋)我害怕被别人取笑。

追求外在形式的害处到了这种程度了吗?不仅仅
我们吴地,全天下都是这样啊。

庄氏居住在我们村里,独自凭借朴素而自我完善。

致力于根本而尽力本职,在县里供职,是国家的良民。

德实自己建立门户,德诚入赘王家,(他们)都因为人敦厚而被人们信赖喜爱。

这大概是流行的不良风俗还没有
影响到他们吧。

他们怎能不深深地自我爱惜,来达到他
字中的“实”,而不去追求外在装饰;追求他字中的“诚”,而不去追求浮华呢?礼节丧失了就到民间去寻找,我还是抱有希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