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女儿墙;
D、女儿墙、屋檐、檐角
62. 在雷电活动期间施工时,必须先制作好 A ,将所安装的防雷产品、接闪器、引下
线等及时进行 C 。
A、接地装置
B、接地体
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 两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当仅 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平均间 距不应大于 18m 。
5. 建筑物遇雷电流侵袭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会构成 反击 。
6. 钢质接地装置宜采用 焊接 连接,扁钢与扁钢搭接为 扁钢宽度的 2 倍 、且不少于 三 面 施焊。
9.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 电位差 。 10. 若电源系统为 TN 系统,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供电系统形式应采用 TN-S 系统。 11. 对 SPD 的基本要求: 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 ; 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 和有能力
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 工频续流 。 12. 网络入口处通信系统的 SPD,尚应满足系统传输特性,如比特差错率(BER)、 带宽 、 频
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 等。 46. 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为宜为 4 .8 mm ,最大宜为 12.7 mm 。 47.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金属板下面无易燃
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2mm ,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 .5mm ,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65mm ,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7mm 。 48. 明装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 1.7m 至地面下 0.3m 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 暗敷 或采用 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 等加以保护。 49. 当设置人工接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 1m 处埋设成环形接地 体,并可作为 总等电位连接带 使用。 50. 单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应为 1 ;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时, 分流系数可为 0.66 ,当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 0.44 。 5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 三面 施焊;圆钢与圆钢的搭接为圆钢直 径的 6 倍,双面施焊;扁钢和圆钢与钢管、角钢、互相焊接时,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 施焊外,还应增加 圆钢搭接件 ;钢质接地装置采用焊接连接时,要求焊接处不应有灰 渣、毛刺、气孔及未焊接情况,焊缝应平整、光滑,焊接处应做 防腐 处理。 52. 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 10m ,限压型浪涌保 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 5m 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 退耦装置 。 53. 机房采用 S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宜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50mm2 的铜排作为单点连接的接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1. 安装雷电防御装置的单位应当对雷电防御装置进行经常性的 维护 、 保养 ,并委托雷 电防御装置检测机构实施定期安全检测。
2. 防雷设计图纸的审核,主要应依据 国家标准 及 IEC 系列防雷技术标准进行。同时, 也应依据具体的行业标准。
3. 接闪带应 平正顺直 ,固定点支持件均匀、固定可靠,支持件间距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 0.5m-1.5m 的要求,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 49N 的垂直拉力。
第 4 页 共 21 页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地基准点(ERP)。机房采用 M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宜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50mm2 的铜带
在防静电活动地板下构成铜带接地网络。
54.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SPD)应串接连接于天馈线路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应采用截面积
不小于 6mm2 的铜芯导线就近连接到 LPZ0 区与第一防护区 SPZ1 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
17.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经过 审核合格 ,设计的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如确需修正或更 改,必须向建设单位提出详尽的施工图修正或更改报告,经建设单位 同意 后,方可修 正或更改。
18.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应当遵循 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 信赖保护 的原则。
19.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 十个工作日内作出竣工验收决定。防雷装置验收不符 合要求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出具 《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 。整改完成后,按照 原 程序 重新申请验收。
第 2 页 共 21 页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屋脊、屋檐和檐角 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 20m×20m 或 24m×16m 的网格。 28.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 时,应 采 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 防直击雷。其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 100 m。 29.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5 m,并宜敷设在 当地冻土层 以下,其 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 1 m。接地体宜远离由于烧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 高的地方。 30. 当电源采用 TN 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 必须采用 TN-S 系统。 31. 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 箱体、壳体、机架 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 络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 S 型星形结构或 M 型网形结构。 3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 直击雷 ,又有从电源线路、信 号线路等侵入的 闪电电涌侵入 ,还有在建筑物附近落雷形成的 闪电感应 ,以及接闪 器接闪后由接地装置引起的 地电位反击 。 33. 接地体采用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 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3.5mm 。 34. 按防雷装置拦截效率 E 的计算式 E=I-Nc/N 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当 >0.98 时,定为 A 级;当 0.90<E≤0.98 时,定为 B 级;当 0.80<E≤0.90 时,定为 C 级;当 E≤0.80 时,定为 D 级。 35. 移动通讯基站的冲击接地电阻应该为 4 Ω,A 类计算机机房冲击接地电阻的要求为 1 Ω,程控交换机冲击接地电阻的要求为 5 Ω,CCTV 电视有线监控系统的冲击接地电阻 的要求为 4 Ω。 36.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 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型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 电压驻波比 和 插入损 耗小 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37.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 等电位连接 与 接地保护 措施。 38. 防雷接地应与 交流工作接地 、 直流工作接地 、 安全保护接地 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 最小值 确定。 39. 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通过 省级气象学会 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子板上,接地线应 平直 。
55. 接地线、信号线缆敷设若需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 10 倍。目的是 防止
破坏线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层 。
56. 电源线路的各级浪涌保护器(SPD)应分别别与配电箱内线路的 同名端相线 连接。各级浪涌保护器(SPD)
连接导线应 平直 ,其长度不宜超过 0.5m 。
57. 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总平面图、施工总说明、门窗表、 A 等。施工总说明主
要用来说明图样的设计依据和施工要求。
A、建筑立面图
B、建筑剖面图
C、建筑详图
D、建筑平面图
58. 62 为了保证网络系统工作,为系统所选配安装的 SPD 的动作响应时间应 B 。
第 3 页 共 21 页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40.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到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备案,并接受 省、自治 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的监督检查。
4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当供电线路全线采用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 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 ,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 直接 埋地 引入埋地长度不小于 15 米。
20. 对易燃易爆场所和一、二类防火单位的外部和内部防雷装置必须每年检测 2 次 ;一般 建(构)筑物每年必须检测 1 次 。
21.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 安全第一 、 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的原则。 22. 取得防雷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 资质等级 承担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
施工。禁止 无资质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 承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禁止将防雷工 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 同时在两个以 上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单位 兼职执业。 23. 描述雷电流波形基本参数为 雷电流幅值 、 波头时间 和 波长时间 。 24. GB50057-2010 适用于 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 25.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25 次 /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 建筑物。 26.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应装设 Ⅰ级试验 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 2.5 kV。每一保护模式的 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 12.5 kA。 27.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 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沿 屋角、
7. 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至少在 两端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并与防雷 接地装置 相连。
8. 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 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 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 0.03Ω 。
A、地面以下 0.3m 至地面以上 0.3m 之间
B、0.3m 至 1.8m 之间
C、地面 1 m 以上
D、1.3m 高度处。
61. 若为坡度大于 1/10 且小于 1/2 的屋面设计避雷带,避雷带的安放位置选择
在A。
A、屋角、屋脊、檐角、屋檐;
B、屋角、屋脊、檐角;
第 5 页 共 21 页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4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 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0mm 。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 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为 10mm 钢筋的截面积。
43. 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50mm2 的镀锌钢绞线。 44.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元器件有 压敏电阻 , 气体放电管 , 暂态抑制二级管 等等。 45. 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 电话线、广播线、电视
率 、允许的最大衰减和 阻抗 等。 13. 对 SPD 进行外观检查: SPD 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 。
SPD 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14. 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 土壤电阻率 和 接
地电阻值 。
第 1 页 共 21 页
2016 防雷检测考试题库
15. 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严禁带火种、无线电通讯设各;严禁吸烟,不应穿 化纤服装 ,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应 使用 防爆 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16. 首次检测单位,应先通过查阅防雷工程 技术资料和图纸 ,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位的防雷 装置的 基本情况 ,在与受检单位协商制定检测方案后进行 现场检测 。
A、 动作时间要小于 10ps;
B、动作时间要小于 10ns;
C、动作时间要接近 10μs
D、动作时间要达到 10/350μs
59. 在停电作业中,不论是全部停电还是部分停电,都应采取 ACD 等步骤,以保证人
身安全。
A、停电
B、验电
C、分流接地
D、悬挂标示牌
60.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 B 装设断接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